首页 > 穿越架空 > 华娱之从1996开始

华娱之从1996开始 第344节

  在港台圈如日中天的时候,她敢逼人家志玲姐姐喝酒,被人家称之为大姐头。

  她这大姐头可不是因为她讲义气,而是因为她确实是个大姐头,和臧胖子一样的大哥大。

  现在臧胖子的事情一出,相关场所和人士马上消停低调下来,甚至谈之色变。

  不少大姐头和大哥大,纷纷变成了热心好大姐和厚道老大哥。

  整个圈子的风气都为之一清。

  

  还有一件事就是周董的新专辑《魔杰座》正式发行。

  在众多娱乐大新闻中,周董新专辑发行照样抢到了不少的版面,他现在的人气之高,后世是很难想象的。

  在流量时代,那些个顶流,他们的热度和人气,压根和此时的周董没法比。

  不过这张《魔杰座》也是周董专辑最后一个辉煌了。

  此后碍于创作能力下降和整体唱片行业下滑等各种原因,他的专辑销量呈断崖式下跌。

  甚至《魔杰座》这张专辑,对比前几张的专辑都有明显下滑。

  刘周前世也是周董的歌迷,这一世因为比较忙,也没多少闲暇去听歌。

  但可能是前世带来的习惯,刘周如果听歌的话,一般也是听周董的,而且他的每张专辑都买了,甚至还请他都签了名,算是弥补自己上一世的遗憾。

  这张《魔杰座》的专辑,刘周当然也买了。

  此时刘周一边陪着儿子在别墅的院子里玩,一边也放着这张专辑。

  没一会,小宝就有些爬累了,然后就在刘周的怀里睡着了,专辑里的歌也正好放到了《稻香》,让他陷入了沉思。

  倒不是《稻香》好听到让他入迷,这首歌确实是他很喜欢的一首歌,但是现在的刘周可不会仅仅因为一首歌引起太大的情绪波动。

  刘周想起的是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未来的音乐市场。

  未来音乐也和电影电视剧一样,版权也越来越被重视。

  歌坛作为娱乐圈的一部分,刘周发现自己居然还没有在音乐领域有所布局。

  未来随着流量时代的到来,歌坛萎靡了,但是音乐却没有,大行其道的综艺几乎就离不开音乐。

  说到综艺,刘周又想到现在似乎也可以开始在综艺领域发力。

  综艺市场也是个大金矿,后世星空文化仅仅靠着手里一个《华夏好声音》的版权,就能够在港股上市,市值巅峰时高达四五百亿港币。

  由此可见《华夏好声音》这个综艺的吸金能力有多强。

  所以刘周想着,嘉禾集团也需要把综艺这一块做起来,既然要成为全产业的文娱集团,怎么少的了综艺呢。

  而且现在内地综艺市场正是方兴未艾的时候,别说《华夏好声音》,前世其他大火的一些综艺也可以截胡下来。

  而至于音乐领域的话,刘周倒不是想要成立音乐公司,现在就连周董的专辑都卖不动了,成立音乐公司简直就是浪费精力。

  他看中的是音乐网站和音乐的网络版权。

  刘周觉得等下得叮嘱一下王岩,新浪集团不管是自己组建还是收购也好,都需要有自己的音乐网站。

  今后音乐平台也是泛娱乐产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刘周比较倾向于收购,像现在酷狗、酷我还有天天静听,都是很好的收购对象,收购起来也不难。

  至于音乐的网络版权,现在收购的话也不晚。

  现在电影电视剧的网络版权影视公司开始重视了,毕竟现在视频网站的角逐已经有些白热化。

  而音乐是比视频更容易盗版的,几家音乐网站都相安无事,所以音乐公司对于音乐的网络版权还不是非常重视。

  不过这也是能够轻易入手的最后机会了。

第326章 《梅兰芳》和《叶问》,贺岁档的硝烟

  娱乐圈虽然纷纷扰扰,但是随着贺岁档的到来,都要给其让路。

  今年贺岁档,同样颇具看点。

  陈诗人在《无极》之后,时隔三年,再次征战贺岁档。

  虽说《无极》让他从神坛跌落下来,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也还是内地四大导演之一。

  更何况这次的电影《梅兰芳》是他熟悉的类型,并且宣传的时候,也打出不逊于《霸王别姬》的噱头。

  所以这次的陈诗人来势汹汹,几乎没人敢小觑。

  但事情总有意外,本来只是小规模宣传的港片《叶问》突然大规模宣发起来,并且直接提档,放到了《梅兰芳》四天之后上映。

  没多久圈内的人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叶问》的宣发由嘉禾集团接手了。

  这突然的变化,让大家非常疑惑。

  不明白为什么嘉禾突然对《叶问》这部电影如此重视。

  到底是真对《叶问》这部电影的看好还是对陈诗人的不看好?

  对此大家不得而知,但是反正陈诗人的面子肯定是丢了,不管嘉禾怎么考虑的,总会有一部分人会觉得嘉禾是看不上陈诗人。

  甚至还有不少人是这样想的,毕竟《叶问》这部电影怎么看都大概能猜出是部功夫片,而香江功夫片,早就已经不吃香了。

  嘉禾拿着一部普通的香江功夫片都敢和陈诗人针锋相对,如果说不是小瞧陈诗人,怕是很少人会相信。

  但是不管怎么说,随着《叶问》的提档,今年贺岁档的第一个看点也正式出现。

  现在大家也在期待,到底是《梅兰芳》重塑陈诗人的神格,还是《叶问》将陈诗人打碎的神格再次碾成粉末。

  一时之间,两部传记类电影成为当前的焦点。

  《梅兰芳》率先出战,十二月四日,电影在怀柔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举办了隆重的全球首映仪式。

  现在首映的花样越来越多,一般的大片都不屑在电影院办首映仪式了。

  起初流行在体育馆,地方大,气势足。

  后来大会堂、政协大礼堂、国家大剧院等地方,甚至还有在朝阳公园。

  可是这次《梅兰芳》的首映却放到郊区怀柔,在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举办,显得与众不同。

  虽然在郊区,但是声势却一点都不小,场外有大群影迷守在红毯两边,大量记者在不断地拍着照。

  与此同时,圈内有分量的电影人、演员也来了不少。

  破船也有三千钉,显然一部《无极》,并没有将陈诗人的信誉挥霍光。

  他虽然被网友群嘲,但是在业内的地位,还是不低,很多人都会卖他面子。

  陈诗人见到如此盛况,又有些飘了,不知道是不是之前被气煞了还是现在又让他自信心爆棚了。

  在被问到《梅兰芳》和《叶问》的竞争时,陈诗人竟然直接在媒体记者面前表示:

  “《叶问》在《梅兰芳》面前不堪一击!”

  这顿时让采访的记者一阵激动,快门摁不停。

  第二天,刘周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不禁有些莞尔。

  陈诗人还是一如既往地目空一切,不过应该还是收敛了一些,没有喊出将《火星救援》从票房冠军的宝座拉下马的口号。

  现在仅仅只是对《叶问》不屑一顾而已。

  而且刘周听韩山平昨晚跟他讲述的,陈诗人竟然为了这部《梅兰芳》又出了本书,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并且强调出书不是快餐。

  看来陈诗人那颗文艺且又爱装的心一直都在。

  其实说实话,如果不是前世看过陈诗人这部《梅兰芳》,刘周也不太放心《叶问》去和它硬碰硬。

  毕竟《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在内地的地位太高了。

  现在陈诗人拍摄的《梅兰芳》是和《霸王别姬》类似的电影,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再次爆种拍出一部经典。

  但刘周知道,陈诗人这次只拍出了半部经典。

  《梅兰芳》是典型的高开低走,开篇即巅峰,从小梅兰芳一露面,到十三燕败给梅兰芳郁郁而终。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高潮不断,精彩台词层出不穷,出场人物的设置和性格魅力都堪称一流。

  陈诗人的美学功底在这一环节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对老京城的还原,还是与人物情绪相融通的环境气氛的烘托,都十分剔透。

  细节上小到一个鼻烟壶,大到20世纪40年代的纽约剧院,也展现的很完美。

  当然除了陈诗人,演员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尤其是饰演十三燕的王学琦,完全撑起了开篇的“死别”,表演堪称登峰造极。

  颜王孙宏磊对邱如白的刻画也相当好,表演充满爆发力,在一些细腻情绪上的也拿捏地非常不错。

  黎名的表演虽然称不上完美,不过也能打个7分。

  《梅兰芳》的开篇乃至前半部可谓惊艳,完全将观众的情绪给调动了起来。

  大家不仅期待着后面的精彩剧情,同时也不由惊叹,陈诗人可能真要重塑神格了。

  但是谁也没想到,下面的剧情不但没有更精彩的东西,反而水准不断下滑,让人看得甚至感觉乏味、无聊。

  而且更令人抓狂的是,这部电影足足有两个半小时,不知道陈诗人是怎么想的。

  一部传记电影,居然拖那么长。

  整部电影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一个背影杀,背影看起来完美无缺,但是走近正面一看,相貌却是平平无奇。

  不过平平无奇也没什么,最起码不丑,但是之前的背影实在给人太高的期待了,所以之后的失望之情也会被放大好几倍。

  其实这也体现出陈诗人对于整部电影比较差的掌控力。

  如果开头能打9分,上半部分打8分的话,那下半部分勉强只有6分的及格分。

  这上下半部,真给人一种是由两个导演拍摄的感觉。

  不过毕竟是贺岁档的第一炮,陈诗人也是颇具话题的人物,所以《梅兰芳》的上映,同样也引起广泛的关注。

  

  整体来说,《梅兰芳》其实也还算可以,只不过开篇太惊艳了,最后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但通稿肯定不是这么写的,不少媒体和影评人就抓着《梅兰芳》的开局一顿猛夸。

  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开篇那一段让他们看到了当初拍《霸王别姬》的那个陈诗人。

  或许是这些通稿起了作用,又或许是大家对陈诗人还怀有期待,最终《梅兰芳》首日拿下了一千三百万的票房。

首节 上一节 344/5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火红年代:四合院里的吃瓜群众

下一篇:华娱男神,这么容易就成巨星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