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第549节
角度问题,这当然也没错。
当然了,之前下面人在对接的时候也不是没提过再建工厂的事儿,但最终这一提议被搁置了。
因为怎么算怎么拧巴。
会议室的氛围有些紧绷,陈平江手指有律动的敲击在会议桌上,脑子里不断思索各种后果。
良久,他才点了点头:“行,就按照你说的办。新车交付的事情我自己想办法,但是产能你不能再砍我的了,不然咱两下次兴许都没有一起坐下喝酒的可能。”
老王松了口气,脸上一喜:“没问题,君子一言。哎呀,不瞒你说,你这次来我总觉得是对我的大考,纠结了许久啊。”
陈平江没好气的翻了翻白眼:“我这后面指不定要擦多少屁股,一想到可能面临的问题,头皮都要炸。新车发布会要不要推迟,大定用户交付要不要推迟,上市后如果大爆,后续新车交付问题怎么办?一环连着一环,全是事儿。”
“我也不瞒你说,产能的问题肯定要解决。你老王给不了我满意的解决方案,我只剩下收购工厂或者自建工厂一条路走了。”
王传福点点头,没说话。
他早就猜到了这一结果。
总不能绑着人家不让人家进步,还不给人家产能,上哪也没这样的道理。
坐车返回酒店的路上,陈平江一直在老板座上闭目养神,实则大脑飞速运转。
这次过来比亚迪,王传福给他下了一步完全预料之外的棋。
原本打算怎么着也要多啃下来一半的产能这事儿才算完,才能心安理得的回到东江。
现在王传福以退为进,让自己不好下口,不好讨价还价。
想到后续很多事情就要更改了,一时间陈平江也没了头绪。
【PS:本书目前开始逐步进入收尾阶段,还剩下30-50W字大概?之前一直不知道结尾写什么,现在我想到了。就把小红书对账和deepseek问世,戳破星际之门,导致美股股灾来做结尾。太牛了,这一个月发生的事情。】
第590章 超级工厂规划
“陈董,您不是说要出差好几天吗?怎么……”殷云翔再次在东江的办公室里见到陈平江时,吓了一跳。
去得快回来的快,要么是事情很顺利,要么是事情很不顺利。
他是见识过比亚迪方面难缠程度的,所以谈判的结果自然会是不顺利。
只是这样一来后续很多事情都要推迟啊。
陈平江淡然一笑:“怎么我今天就回来了?”他双臂一撑,从椅子上坐起来,缓缓走到殷云翔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谈判结果如果你所想不顺利,老王以退为进,咬住了底线。我们必须买一家工厂或者自建工厂了,你有什么想法?”
“自建!”殷云翔脱口而出。
“详细说说。”
“以全力冲刺的速度自建一家工厂的话,如果当地政府给力,兴许一年半就能做到。如此的话,我们前一年交付慢些,后续也能缓过来。最重要的是,现在超级工厂各项技术已经成型,产能在传统工厂的基础上大幅提升而且需要的人力成本更低。”殷云翔快速的搜着脑海里的想法:“而收购一家传统工厂的话,谈判过户生产线改造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即便是投入运行了,也会面临后续产能不足的问题。那样即便是解了燃眉之急,后续还是要面临自建工厂的问题。”
“而且收购传统工厂即便是要改造成超级工厂也不现实,首先不提占地面积允许不允许的问题了。我们都花了改造超级工厂的钱了,还不如自己造呢。”
殷云翔话音绵密的传来,陈平江思绪却已跑偏,脑海里想到了特斯拉和塞力斯的超级工厂。
现在的各项技术水平纵然达不到塞力斯超级工厂那般,但是和特斯拉超级工厂相当应当问题不大。
想想就足以让人心动。
特斯拉彼时因为产能不足的问题,一度很狼狈,最后靠着沪上超级工厂翻身,是最经典的案例。
平均每40-45秒即可下线一台整车,对比传统工厂的单车生产时间提升了数倍。年产量更是能拓展到上百万辆!
冲压车间自动化率接近100%,焊接、喷涂等工序完全由机器人完成,工人仅负责检测和辅助工序。如此一来,质量便有了保证,员工管理培训难度直线下降。
取销传统仓库,物料直接通过卡车运至车间,实现“零距离”物流,减少库存积压和运输时间,极大优化了生产流程。
引入最新最好的压铸机和更高吨位的压铸设备,显著提升车身强度和装配效率的同时,再通过物联网、大数据、AI最新技术,显著提升车身强度和装配效率。如此一来,造车质量便有了落脚之地。
巧的是,要问物联网、大数据、AI技术哪家强,陈平江旗下公司说第二,国内没人敢说第一。
更绝的是供应链管理,直接将供应链纳入进来,整出个“厂中厂”,最大限度的减少运输环节,提升效率。陈平江完全可以照葫芦画瓢,把宁德时代拉到超级工厂来整几条生产线。
至于产能爬坡这块也不用着急,传统车企需要半年,超级工厂只要1-2个月。
最后自然是成本啦。
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以及大规模生产和技术创新,甚至再加上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足以实现单位成本的极致压缩。
“啪!”想透彻之后,陈平江一巴掌拍在办公桌上,脸上露出兴奋之色,“现在就对外放出风去,就说九州汽车将在近期筹建一家超级工厂,未来将达到年产百万辆车的产能,将至少带动3-400家的本地供应商,上下游至少能创造8万个工作岗位。”
说着,话锋一转,道:“但是集团高层在考察多个城市后,迟迟没能选定落户地址,目前正在持续观望中。”
看到大老板这么激动,殷云翔也跟着兴奋起来,早知道去趟比亚迪效果这么好,早就该忽悠老板过去了。
这在深圳是受了多大委屈啊,一天时间就拍板了这么大的项目。
“好,我这就去让人对外吹风,假装是内部人士透露,并且协调抖音微博来放消息。”
“回来!”殷云翔刚要出门,随即又被陈平江叫住。“除此之外,你立即去协调设计院、建筑单位、橘子科技、盘古AI算上你们九州汽车的员工,给我落实几个项目组。第一项目组以和当地政府谈判、考察工厂选址为主,要求能同时和多地政府谈判,力争选出最合适最理想的工厂建设地。”
“第二项目组以设计院、建筑单位为主,配合上物联网、大数据、AI、工厂建设方面的专家等人力资源,给我设计最合理最优化的工厂布局,上最新的物流运输技术,落实最严格的生产管理效能。目的就一个:极致的生产效率提升、造车质量保证。”
“第三项目组:生产线以及其他设备和运输车辆采购!包括但不限于压铸机、五轴加工中心、机械臂、焊装等,记住物流运输我要求用无人驾驶的,现在正好是检验盘古AI技术水平的时候。”
“第四项目组目标是和整个长三角的汽车产业链供应商去谈,现在就开始整合供应链,要求他们最好做到在我们超级工厂内再建工厂。地皮厂房我们出资建设,生产线他们自己拉。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价格服务基本一致的前提条件下,谁能做到我选谁!”
“第五项目组以HR为主,给我去全国最好的车企挖人,要对生产制造有经验有能力的,最好是些骨干和老师傅,上到管理层下到生产线的基础工都要。要求同样只有一个,能带新人,能到超级工厂所在地工作的。”
“最后,光靠你一个人去调集这些人不现实。这样,你现在去董办找罗文涛,让他以战略委员会的名义对各公司各集团下放通知,要求他们全力配合。”
等到陈平江脑子飞转,将一条条要求说出口后,殷云翔兴奋之余已经惊呆了。
这……脑子这么好使的吗?
一条条一项项,缜密至极,将建设一个工厂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几乎没有缺漏。
只是……需要这么急迫吗?
难不成,大老板打算在几个月就建成?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殷云翔就觉得不现实,他的老东西建个厂花了3年,投入生产又花了半年,生产爬坡还是半年。
他原本以为自己说的一年半已经足够快了。
等到罗文涛走后,陈平江才过去那股兴奋劲。
好长时间没遇到这种有挑战的感觉了,内心居然不自觉的热血起来。
果然,人都是要靠逼的。
王传福这回也算是把自己逼急了。
他要在最短时间内将超级工厂搞定,甚至比特斯拉后来创造的十个月记录更快!
第591章 工厂选址
当庞大的公司机器运转起来后,殷云翔才晓得大老板当初成立战略委员会有多么明智。
几乎将各集团、子公司凝成一股绳。
罗文涛以陈平江的名义对内发布了加急文件,要求各公司抽调精兵干将协助配合九州汽车自建超级工厂,不得有误。
文件中还指出,最迟后天,挑选出来的职员要全部到位。支援期间薪资待遇不变,但会由九州汽车发放每天每日500元的出差补贴。
“殷总,陈董对你们自建工厂一事非常上心,您可要加油。”罗文涛按照要求办妥一切后,才送殷云翔离开。
殷云翔有些奇了,问道:“陈董在你面前念道起的吗?另外深圳那边到底谈的如何?”
“陈董没念叨,深圳的会是闭门会,我也没资格参加。但是陈董开完会就直奔机场赶回来了。”罗文涛伸手指了指手中文件上“加急”二字。“这还是战略委员会成立至今发出去的第一份加急通报。”
说话间,电梯来了,殷云翔踏入电梯后眉头皱起。
这事儿只怕压力不小,万万不能出纰漏。而且通报文件虽然是战略委员会发出的,但做为受惠方,殷云翔觉得还是要给各家老总打个电话,表达谢意。
五个项目组的工作内容几乎同等重要,但好在工作有前后之分,部分项目组可以有重复人员。
回到公司后,殷云翔立即招来几位副总开会商讨。
“第五项目组负责去车企挖人,这个最好解决,我们只需要出一个挑头的负责人对接猎头机构,让猎头去外面吸引火力,剩下我们自己也可以从圈子里找找。但项目组不仅仅要找老师傅,还要负责招聘流水线操作工,唯一问题是需要等到选址确定。”
“第四项目组负责供应链,这就比较重要了,事关工厂开工问题,别到时候水开了,没面下。我亲自抓总,老梁你原来就主管供应链的,现在正好牵头,另外届时多安排点橘子科技的同僚,他们在供用链那块的关系深厚。陈董的要求要重视,做到厂中厂。”
“第三项目组工作比较轻松,负责生产线采购,但仍需要联合盘古AI的同事们,将自动驾驶、AI和大数据技术融入。”
“第二项目组工作相对比较重要也比较急。工厂的布局、建设图纸需要赶快落实,审核都需要时间。”
“眼下最关键的是第一项目组了,我建议这个组我们公司其他高管全部进去牵头,一人负责一个地界,对条件好、有意向的城市进行多轮实体考察和谈判。指标有这么几个:周围产业链配套是否完善,物流运输网络如何、区域辐射能力、政府支持力度、该城市是否纳入国家试点、行政效率、人力资源与成本……”
与此同时战略委员会各下属集团子公司负责人已经接到了报告。
没人敢怠慢,微博前任CEO文岩的尸体还没凉透呢!
何况战略委员会组建的动机之一就是群策群力,达到资源配置最大化。
几乎在同一时间,各集团就组织精兵强将对接九州汽车。
………………
车企选址过程中,城市获取车企投资意向的渠道并非单向透明,而是通过多方信息博弈和主动布局实现的。
以九州汽车为例,陈平江并不打算直接去问东江方面,而是打算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上赶着的不是买卖,在商言商,为了九州汽车的长远发展,也为了超级工厂能尽快落地,政府的支持是相当重要的。
仅仅在第二天。
“是的,目前我们的团队已经在和不少市政府进行了初步沟通,打算建造一座超级工厂,目标是年产量百万台。而且……”殷云翔当着记者的面透露将要自建工厂的消息。
采访视频经过抖音和微博的宣传后,在小范围内引起了波澜。
最激动的自然是九州S1的大定用户们。
随之曝光的消息越来越多……
比如某设计院对外透露,有国内大型车企委托他们进行土地勘测和环评。
比如某咨询公司表示接到车企委托将对特定区域零部件配套能力调研。
但大家都拒绝透露具体是哪家车企。
有心人骂骂咧咧,你们的委托方CEO都上新闻官宣了。
上一篇:从神秘复苏开始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影视世界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