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225节
比起这个,他更好奇的是另外一件事。
“小张,你说你跟纺织厂,制衣厂的秘书们聊天……伱今天是第一次见到他们吗??还是之前就认识。”
“是第一次见面。”张沈飞说道。
杨厂长更好奇了:“第一次见面就融入的挺好?”
之前古秘书跟其他厂子的秘书顶多也就是点头之交。
张沈飞莞尔一笑:“他们年纪都比我大,把我当小老弟,也愿意带我玩。”
老杨闻言心神一动,却没有再说什么。
……
要说路秘书干活效率真的挺高。
在市委开完会的第二天,就给轧钢厂打了电话,说是厂里已经在着手考虑联谊的事情。
张沈飞便邀请他带着纺织厂宣传科,妇联的同志到轧钢厂考察,顺便吃顿便饭。
纺织厂女工多,办公室里也大部分是女同志。
张沈飞带着路秘书一行,参观了轧钢厂的一些车间。
轧钢厂很多卖力气的工作,看到那些锻工,焊工,钳工大冬天的穿着单薄的工作服,卖力工作时候那强壮的几乎要挣脱衣服束缚的肌肉。
纺织厂的妇联同志对视之后,纷纷表示很满意。
男人嘛,要是连一把子力气都没了,那还算什么呢??
糙汉的魅力,懂的都懂!!!
出了车间,张沈飞带着路秘书一行又查看了大礼堂,和那些新买的乐器。
“这些都是我们厂子为了这次联谊专门置办的新乐器……”张沈飞面不改色的撒谎。
纺织厂妇联的同志感觉受到重视,忍不住又是对视一番。
到了午饭时间,
一行人便到轧钢厂食堂吃了顿便饭。
“今儿不是正式的活动,就委屈路秘书你们吃一顿咱们轧钢厂的工作餐。
等到合作的日子,我一定跟我们领导申请,给大家开小灶,吃川菜!!!”
张沈飞领着许大茂,带着路秘书一行边往食堂走,说道。
路秘书已经跟妇联和宣传科的同志们交流过,知道她们对轧钢厂很满意。
听到张沈飞这么说,便表示一定会有机会一起吃川菜的。
这几年年景好,再加上钢铁业的火热景象,所以轧钢厂的食堂伙食还是很不错的。
今天午餐供应的是普通面粉做的馒头,米饭,白菜炖豆腐,萝卜片炒大肥肉。
汤则是棒子面粥和素烩汤任选其一。
这年代的领导大部分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特权,张沈飞带着路秘书一行人排队打饭。
饭菜盛好,找了位置坐下。
路秘书夹了一筷子豆腐放嘴里,细细品尝后,便表示轧钢厂食堂的菜果然好吃。
最起码,比他们纺织厂的大锅菜好吃多了。
张沈飞也夹了一筷子,尝到熟悉的味道后,便告诉对方,这道菜就是他说的那位大厨做的。
“何师傅更擅长的是小炒,大锅菜水平只能算一般,等有机会路秘书尝一下就知道了。”
许大茂闻言撇撇嘴,虽然傻柱做菜确实好吃。
但听到这厮被夸,他心里还是像猫抓了一样的难受。
忽地,听到一旁传来傻柱训斥刘岚的声音,他的脑海中猛的浮现出一个想法。
“张秘书,我去上个茅厕……”说着话,他便站起身。
十几分钟后才回来,满脸轻松。
张沈飞瞅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送走路秘书一行,张沈飞带着许大茂一起回了趟宣传科汇报工作。
下午没什么事儿,他便一直在厂长办公室的外间复习功课。
之前曾经放话非青花大学和四九城大学不上,后来翻了书本,才发现这年代的题目居然还挺难。
可牛已经吹出去了,现如今也能只能咬牙硬上。
张沈飞拿出数学复习资料,一边刷题,一边做着记录。
就这样的,
一下午的时间一晃而过。
下班回到家,张沈飞还没有坐下喘口气,又被老太太指挥去买粮食。
现在还没有缺粮,也没有开始定量,大家买粮基本是想买多少买多少。
粮食购买凭证主要是起一个划片、定点、凭证供应的作用,所以粮店倒也没有凌晨就开始排队的那种壮观景象。
张沈飞一路晃晃悠悠便到了粮店门口,挑开厚厚的棉门帘走进去。
他来的这家粮店位于鼓楼东大街,是国营店铺,面积极大,足足占了五间房的面积,而且全部打通在了一起,显得很是气派。
这门面前后隔断,前面是营业厅,占地目测一百多平。
三面靠墙的位置都是柜台,每个柜台上都放着一个簸箕,柜台上空则是悬挂着牌子。
根据本柜台所卖的粮食种类,写着“富强粉”,“标准粉”,“棒子面”,“大米”,“绿豆”……
粮店的营业员一律穿白色工作服,且大部分都是男同志。
因为卖粮需要拿着铁皮制的大簸箕,弯腰从米或面柜里一次蒯起一簸箕面,大概二十多斤的样子。
蒯起的粮食放到称上称,如果是买五十斤,他就要蒯起两次。一天里他要重复几百次这样动作。
所以卖粮,算是个实打实的体力活。
张沈飞他们划分的定点粮站是四九城数得上号的大粮站,这里的粮食种类比其他地方要更加丰富一点。
除伏地米面外,还有来自关外的高粱米,大豆,红薯面。
还有来自中原地区的小米,来自口外的绿豆,豆面等等。
张沈飞径直走到门左边,一个安装着铁栅栏的窗户那里。他把手里的粮本和钱递过去,告诉对方要二十斤标准粉。
里头的人接过粮本,在上面写写画画之后,又开始抄起一个斑驳的算盘,噼里啪啦一顿操作。
最后,把粮本,找零的钱一起递给张沈飞。
张沈飞走到写着标准粉的柜台前,递出粮票,对方看了一眼,表示知晓,把粮本还给张沈飞。
而后弯腰从柜台里蒯出一簸箕面,倒在一个特制的,带磅秤的方木桶里。
那方木桶对着顾客的那一侧,有一个向下倾斜的鸭嘴型的泻粮口子。
营业员称重后,示意张沈飞把面袋子撑开,对着鸭嘴。
张沈飞这边刚弄好,他便拉动那鸭嘴上方的一个带弹簧的拉关闸。
随着他的动作,那粮食立刻倾泻入面袋子,升起一阵白雾。
张沈飞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节麻绳,把粮食口袋从地上拎起来,甩扛在肩膀上,晃悠悠地扛回家去。
路上经过僻静之处,把那麻绳解开,往里头又添了大概七八斤空间出品的面粉。
自打胖子,四眼儿他们那边不卖粮后,他便一直这么做。
有时候去厨房,见老太太不在,也往面缸里直接少量多次的加面粉。
张沈飞回到家,径直走进厨房,不等老太太凑过来,已经把口袋解开,将里面的面粉倒入面缸。
“大飞,你今儿买了多少粮食???”老太太颠着小脚走过来,掀开张沈飞已经盖好的木头盖子看了看。
“二十斤啊,这不是您交代的吗?”张沈飞把粮本还给老太太。
老太太一边把粮本捏在手里,一边又瞧了一眼面缸:“我怎么觉得有点儿多??”
虽然面进了面缸看不太真切,但总觉得比二十斤多的样子。
张沈飞嗤笑:“做梦呢老太太??人粮店还能白给您一粒粮食???”
张奶奶一琢磨,也是,哪有这样的好事儿呢?也就罢了。
祖孙俩走到饭桌前准备吃饭。
今儿老太太给做的是大米粥,白菜炖粉条和煮鸡蛋,馒头。
两人一边吃,老太太一边告诉张沈飞,明儿轮到他们这一片儿囤冬菜了。
让他明天早上晚点去上班,先排队把大白菜给买了。
为了买个白菜向单位请假,要是放在以前,在张沈飞看来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是到了这个世界之后,他知道囤白菜不但可以请假,而且这还属于公假,不会扣工资。
毕竟,这冬储大白菜要吃三四个月,关系着一个家庭一个冬天有没有菜吃。
……
第二天早上四点多,张沈飞便起了床。
天儿已经渐冷,再加上是大清早的,气温很低。
张沈飞洗漱过后,裹了一件大棉袄,又从衣柜里掏出一只火车头帽子戴在了头上。
全副武装后,轻手轻脚地打开家门,便看到对门的阎大爷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也正要出门。
两人一对视,心照并不宣的便都明白要对方要去干什么。
“走吧,大飞。跟大爷一起排队去。”阎埠贵说道。
“成,一起吧。”张沈飞说道。
两人走出四合院的大门,便看到平时这个点空无一人的巷子里,此时却有不少的人影。
上一篇:四合院,郭大炮的幸福生活
下一篇:综漫:我大夏无神?荒天帝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