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112节
本以为前门商户多,机会也多,找工作应该很容易。
没想到正值年关,居然没店铺招聘。
两人在前门大街溜达了两圈,徐慧珍原本满怀期望的神情也变得失落起来。
眼瞅着到了午饭时间,张沈飞便提议要不先休息一会儿:“先吃饭,天大的事情,也得等吃饱了再说。”
说完,不等徐慧珍拒绝便拉着她进了一家小面馆儿。
面馆是个小面馆,一共才四张桌子,夫妻店,但收拾的干干净净。
是一看,就让人放心食材的卫生程度。
穿着花棉袄,系着蓝围裙,脑袋后面挽着个大髻的老板娘见有人上门,立刻提着一壶面汤过来的:“能做的都在黑板上,二位看看吃点儿什么?”
说着话不耽误干活,摆出两个小碗,倒上面汤。还专门强调这是二锅面汤。
张沈飞看着黑板,发现这家店主打的是打卤面。
四九城人爱吃面,一周七天午饭,得有五天都在吃面。
什么炸酱面,麻酱面、热汤面、烂肉面、炝锅面
但其中最为讲究的,其实要数打卤面。
打卤子要想做的好吃,一得面做得好,第二就得是卤子打的好。
面必须得手擀,什么切面,挂面都不配让人专门打卤子。
面条得用纯白面,最好能加入一个鸡蛋,没有鸡蛋的话,加点盐也可以。
揉面的时候讲究三省三揉,还得三光,面光,盆光,手光。
擀面的时候,得先用尖头小擀杖推成大厚饼,再用大擀面杖发力,干成薄而均匀的大片。
切的时候要切成兰州牛肉面二细的宽度,长不能超过四指。
面条下锅用大火顶开后,加入凉水,再次顶开就算熟。
撒上一把当季的小青菜,捞在碗里,盖上现做的卤子。
你就吃去吧,一吃一个不吱声。
打卤面面条有讲究,卤子更得被四九城人玩出了花。
就拿这家面馆来说,店不大,但不仅有素卤,猪牛,羊,鸡,豆腐各种常规卤。
甚至还有木樨卤,三鲜卤,蟹黄等少见的卤子供人选择。
张沈飞看着黑板琢磨了一阵子,说道:“一份乾隆白菜,一份芥末墩。面条我要猪肉卤子的锅挑儿,徐慧珍,你呢??”
徐慧珍想了一会儿:“我要木樨卤,过水面。”
老板娘朝厨房吆喝一声报了饭,又朝着张沈飞两人笑了笑:“您二位先歇会儿,面马上就成。”
等面的功夫,张沈飞闲着没事儿,就开始跟徐慧珍讲前门大街哪家的饭菜好吃,哪家的酒不掺水,又有哪家的老板做生意最厚道。
说完了又开始讲述自己从听陈雪茹那里听说的那些个八卦。
徐慧珍一边听张沈飞说话,一边“嗯”,“啊,说的没错儿”,“可不嘛”,“嚯,还有这事儿呢!!”的捧哏。
一边手里还在剥蒜,剥好的蒜都放在张沈飞面前的小碟子里。
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四九城人吃面就没有不就蒜的。
很快,
饭菜全都上了桌。
张沈飞打眼一看,嘿,这小面馆店算小但卤子做的还真讲究。
猪肉卤里边有五花肉片,香菇,口蘑,木耳,虾仁,玉兰片,还有必不可少的黄花菜。
这样一碗面,只要一毛五,吃不饱加面不要钱,真不错!!
张沈飞一口大蒜一口面,吃的唇齿留香。
这时候也到了饭点儿,小面馆很快就又来了两桌客人。
第一桌也是一对男女,第二桌儿是一个膀大腰圆,提笼架鸟的中年男人。
此人走着八字步,没提笼子的手里抓着俩核桃。
进门之后,梗着脖子用鼻孔看人。
一瞅,就是个地道的老四九城八旗子弟。而且家境不错,不像片儿爷那样落寞。
老板娘见男人过来,立刻满脸堆笑迎上去:“牛爷来了?今儿还是卤牛肉,醋泡花生,羊肉卤面条老三样?”
牛爷摆摆手:“不用!最近大鱼大肉吃多了,腻得慌。你给我来一碗素卤面条就行。”
说完,在最后的两张空桌子上打量了一番,坐在了和张沈飞他们对过儿的那张桌子。
老板娘没因为牛爷点的最便宜的卤子就摆脸色,一边走过来给他倒面汤,一边询问他后面的院子收拾的怎么样了。
牛爷放下笼子和核桃,叹了口气:“收拾的差不多了,把我累得够呛。
你说也是稀奇,我房子价格定的也不高啊,怎么就租不出去呢?”
不仅租不出去,连问一句的都没有。
老板娘盈盈笑道:“牛爷,这您就有所不知了。
咱们前门这一带虽然是顶好的地段儿,做生意的也多。但现在大家都传言”
后面的话,她是凑到牛爷耳边说的,张沈飞听不清楚,但能猜到。
最后,又听到老板娘说道:“所以现在大家做生意也好,住也好,都更愿意租房子。”
“要我说,您那个倒座房也是改过的,直接就能做买卖。
您就还跟以前似的把它租出去呗,实在不行,分租也行。
十几间屋子呢,怎么一个月也能租个二三十。犯不着卖。”
老板娘也很是疑惑,好端端的,怎么牛爷就非得卖房不可了呢??
牛爷嘴唇翕动几次,似乎想说什么,却还是咽了下去。
再次开口的时候,显然要说的话已经变了:“算了,您这店里来往的人多,要是有人要买房,记得跟我说。”
老板娘看出牛爷不想再谈,也就知趣的点点头,起身去厨房端饭了。
她一走,
张沈飞端着自己吃了半碗的猪肉卤面条,一屁股坐在了牛爷对面。
“牛爷您好,鄙姓张,张沈飞。”
说着,把手在衣服上擦了擦,而后郑重其事从桌上把手伸到牛爷面前。
这是要握手??
牛爷一脸懵逼的伸手跟他握:“您好,您好,我姓牛,街坊们抬举我,都叫我一声牛爷。”
客套完,才问道:“张小爷,您找我是有什么事儿吗?”
第136章 两个请求!!
看着眼前帅气无比,高大威猛,却突然出现的小伙子,牛爷表示很懵逼。
怎么好好吃着饭,还带过来拼桌搭讪的??
但他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人,虽然心里觉得疑惑,但面儿上却不露分毫,只是上下打量了一番张沈飞后,问道:
“这位小爷,您找我有事儿?”
张沈飞吸溜一口面条,说出来的话不仔细听有点儿听不清楚:
“刚听您和面馆儿老板娘说话,您是有套四合院要卖??”
牛爷眼神一亮,立刻盯着张沈飞的双眼:“怎么说??听这意思,这位小爷您有路子???”
张沈飞笑了:“只要房子合适,路子可以有。不过,您得先把房子的情况跟我介绍一下。”
他想买房纯粹是临时起意。
这段日子跟胖子他们一起做生意,加上稿费,还有当初在夜狼手里弄的,他也攒下了不少钱。
这年代,明面儿上不让买卖黄金,私底下他目前又没有门路。
古董又不是大热的时候,钱放在手里没意思。
他就琢磨着,那么多钱放着也是放着,又碰上了徐慧珍这个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倒不如买套房子。
当然,买房的前提是房间不能太多,一定不能超过十五间。
因为到了1958年的时候,国家为了安置越来越多的进城人员。
规定不论原房主是否同意,只要房子超过十五间,一律经租。
经租其实就是国家把四九城的私房都集中起来,而后从他们手里,把房子租给工人和干部。
每个月再从房租中,抽出来大概2-3成补贴给原房主。
说是补贴,但因为房租本来就很低廉,大部分时候一间房的租金只有两块钱,所以到原房主手里的钱就更加寥寥无几。
也是因此,
很多房主为了不被经租,会把房子改造,甚至不惜拆除一部分房间。
为了断绝这个现象,国家也出台了不少政策。
当然,这是后话。
牛爷听到张沈飞对房子有意思,连忙告诉他房子的基本情况。
他的房子是套最基本的一进,也就是单进四合院。
倒座房原本是四间,为了租给商户打通成了一间。
正房一般是三正两耳,也就是正房有三间屋子,而两侧耳房各有一间屋子,合计五间。
东西厢房规模也是一样,各有三个房间。后罩房也是三间。
“为啥只有三间后罩房?”张沈飞觉得很奇怪。
上一篇:四合院,郭大炮的幸福生活
下一篇:综漫:我大夏无神?荒天帝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