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746节
所以他要在内地囤积一批发展受限的中层干部。
这事他也会跟领导交代,想来领导也会理解和支持的。
然后正好撞到了周蓉,对方跟多年前一样,立马就粘上了他。
这让他想起来,人家的哥哥周秉义,是个难得的好干部啊。
郝省不支持他,但他王援朝不会啊,他王援朝完全可以培养他啊!
人家最后能做到大城市的市长,说明是有本事的,那么,早早的培养,未尝不能发展的更好。
不出意外,王援朝得到了上面的接见。
领导他们觉得王援朝是忍不住,来过问进度的,所以不好寒了人家的心,毕竟人家是真的帮了大忙。
还感谢他介绍了这么一大单生意呢,五十亿美金的生意,可太难得了。
结果王援朝笑道:
“给祖国母亲介绍生意,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嘛,沙特马上有脊梁骨,腰杆都挺起来了,但我的博罗国,脊梁骨有点太软,我来跟祖国母亲讨点脊梁骨,帮我撑撑场子了。”
此言一出,众人大惊,博罗国的国防事业,可都是美国的黑水安保在负责呢,把内地的大火箭拉过去,这,不合适吧?
王援朝也看出来了大家的惊愕,连忙解释道:
“不是沙特那种脊梁骨,是我们‘种花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脊梁骨。”
王援朝将他的担忧,直言不讳的说了出来。
指出博罗国现在的领导层,香江人居多,出身小资产家,听话是听话,但是软,有点什么风浪,他担心站不住,得在里面插点脊梁骨。
当他的那句“陛下何故造反”说出来之后,众人都没忍住,陆陆续续的笑起来,总有人反应慢一点,没领会这句话的含义。
领导目光巡视了一圈,这才道:
“这才是真的心系祖国啊。
援朝同志,你是想自己挑,还是我们帮忙推一把?”
其实,五六十年代,东南亚那边有不少这样类似的情况。后来有的骨干也在当地生根落地,成为了外国人。
但对于博罗国,因为王援朝的开放和主动,内地并没有多塞什么人过去,也比较坦荡。
但现在,王援朝主动跟内地要脊梁骨来了。
他笑道:
“开始肯定是希望大家帮忙推一把了,以后的话,希望能从留学生里,自然过渡过去。不过,”王援朝看了看大家,还是把有些话说在了前头,“DZZ之类的,可能在那边没有土壤。”
领导笑道:
“只要为人民谋福利,为了世界人民的大团结,是不是,有没有,没区别嘛。”
王援朝连连欠身点头道:
“是的,大家都有一颗红心!”
领导摆摆手,对着身边的同志们道:
“援朝同志那边搞奥运会,有点吃紧,大家都是同文同种,要多多帮衬,学习。我们内地也想办奥运嘛!”
王援朝当即拍着胸脯道:
“尽管来考察学习,对于祖国母亲,博罗国一定是敞开大门欢迎的。”
至始至终,王援朝问都没问一句沙特的交易咋样了,就告辞离开了。
领导问道:
“沙特那边准备怎么样了?”
有同志立马道:
“我们这边都准备好了,运输队也在巴铁境内整装待发了,只要沙特的船一到码头,我们就会第一时间上船。”
领导道:
“援朝同志体谅我们,没有要我们的提成,沙特那边,我们还是要提醒一下的。”
相关同志道:
“肯定不能让兄弟国家吃亏。
沙特方面表示,他们会把资金提前送去博罗国,相信很快就能收到援朝同志的好消息。”
第655章 清清白白的,心里不虚
周秉义来到首都之后,并没有见到王援朝,因为王援朝已经飞回博罗国去接收沙特的大笔美钞去了。
周秉义怎么也不可能比十几亿美金珍贵嘛。
不过之前跟领导汇报过这事了,所以王援朝虽然飞走了,但跟周秉义面谈的,变成了组织口的相关同志,更让人感觉有规格、有使命感。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内地的本事,让人拍马都追不上。
这确实是个大机会。
虽然不是组织口的最高同志,但跟他周秉义洽谈的,按惯例,也是对接高官大佬的同志。
怎么不叫周秉义受宠若惊?
妹妹果然帮他提供了另一条展示抱负的道路,就是,最后可能变成外国人了。
要王援朝本人来说的话,反而不如组织口的同志有优势。
组织口点明了这事的意义,对祖国,对个人,对友邦,都有很大的意义。
曲线报国,也是报国!别国人民,也是人民!
所以,当王援朝安置好沙特送过来的介绍费尾款,再奔回内地时,周秉义已经和第一批先行出发的同志,在首都整装待发了。
内地真想做什么事,那效率,从来都叫人佩服。
没出发的原因,当然是还要再逐个见见王援朝,这个博罗国的实际当家人。
现在的博罗国,刚刚建立没几年,王援朝大权独断,往各个岗位上塞人,都是分分钟的事。
只要周秉义这帮人得到王援朝的认可,去了博罗国,加入博罗国人民党,各级议会,哪个议会敢不贯彻王援朝的意志?
都不用王援朝发飙,陈雪茹都要自我反省,哪里疏忽了,怎么人民议会还有失控的状况?
当然了,他们刚过去,肯定不可能直接做一地主官,基本上会从副手起步,和香江派的搭班子。
但他们是简在帝心的,所以只要干出成绩,会很快得到提拔。
博罗国说起来,也就相当于内地的一个省份嘛。
这些人,很可能就会从他们中走出博罗国以后的总理,成为王援朝最得力的助手,所以他势必要逐一谈话。
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大佬,打交道的人形形色色,上至一国领导、总统、公主,下至懵懂的选美小妹,什么样的人,在如今的他看来,能瞅准个七八成,是不会错的。
他跟每个人都会聊一两个小时,结合内地组织同志提供的信息,来深入了解这些候选人,并将对他们的评价记录下来。
他有空间和装备栏,跟负责某个具体业务的下属官员见面的时候,总能把人家的事迹聊的如数家珍,让对方感觉到大佬浓浓的重视。
花了一周时间,将这批候选人都盘了一遍,然后让他们领一笔安家费,回去安顿父母兄弟之类的亲戚,总得让他们衣锦还乡一下嘛,花点钱的事,在王援朝看来就不是个事。
然后在家过个年,就要带着他们自己的小家庭,漂洋过海,前往异国他乡奋斗。
周秉义也拿了一笔高达三千块的安家费,跟妹妹周蓉告别。
“我不要你的钱!”周蓉将大哥分给她的一千块推了回去。
周秉义温和道:
“那边说了,这就是给我们安顿给家里人的,到了那边,还会给我们发放一笔安家费,是博罗元。
你是我的妹妹,你不是我的家人么?”
如果不是妹妹举荐,估计他不一定能有这个机会。
按照援朝同志的说法,就是职业发展规划分享,他们会经历地区管理,企业管理,项目管理,最终去角逐博罗国的内阁之位。
援朝同志深信,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郡,所以基层的主政履历,必不可少。
人家是期望他们这批人里,会诞生以后博罗国的内阁大员的!
周蓉很想说,那位给她的钱,比这多多了,她都没拿。
她要的,可不是简简单单的钱。
她很想去博罗国看看呢,那是一个一年下一次雨、一次下半年雨的地方,端的神奇。
但王援朝的意思是让她在内地的岗位上好好发光发热,他在内地更需要人。
两人还在拉扯中。
但看了看大哥温和的目光,她没来由的一阵心软,收了钱,道:
“好了,我拿了。”
周秉义开心道:
“那,过年回家么?这可能是我在内地,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了,下一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周蓉在首都读研后,基本就不回东北老家了,这很符合她的薄凉个性。
她很想跟大哥说:睁大你的眼,好好看看,你的幕后大老板,跟老娘滚床单呐!想见面很难么?
但这不还在拉扯呢么?也不知道最后结果怎么样,万一没拉扯成功,说出去就太过丢人了。
回去看看嫂子一家人的嘴脸,也好。
叹了口气,道:
“去年单位是我值班的,今年应该比较好请假。”
周秉义没什么遗憾了,很开心,就准备回酒店收拾收拾,赶明天中午的火车。
周蓉突然脸色一变,想到了金素英。
大嫂和金素英,是表姐妹,大嫂的妈妈,是金素英的姑姑。
而金素英,居然做了老家教育局的副局长。
上一篇:超级学霸:从低调控分开始!
下一篇:我修炼水到渠成,攻击每招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