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320节

  反正后面,羊城他会常来的。

  吃过晚饭,他和郑娟在外面散步。

  “我在香江干了一些事业。”

  郑娟“嗯”了一声。

  王援朝道:

  “你一点也不意外啊?”

  郑娟道:

  “我知道,你送的那些东西,不是本地的。

  还有就是,将我们一家子从大东北的,送到这里来,香江,就说的通了。”

  王援朝牵起了郑娟的手,小姑娘还怪聪明的咯。

  “所以你要帮我在这边,做我的桥头堡,我需要你帮忙的时候,会告诉你的。你会帮我的,是吧?”

  郑娟小心肝扑扑的,“嗯”了一声。

  “过几天我会坠江。”

  郑娟先是“嗯”了一声,然后立马停住了脚步,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王援朝:

  “坠江?”

  王援朝道:

  “内地的身份束缚了我的发展啊。把你安顿好了,我就可以放心了。”

  郑娟紧张的有点想哭:

  “什么意思啊?”

  王援朝道:

  “演戏,演给人看的。我提前告诉你,就是怕你不知道情况,伤心。”

  郑娟不是很理解,坠江怎么演戏?但还是“啊”了一声。

  “到时候给我妹打个长途电话,我给她在小四合院留了一本书,你记得提醒她去拿。”

  郑娟道:

  “那她以后会不会怪我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她啊?”

  王援朝瞪了她一眼:

  “你是听她的还是听我的?”

第277章 虎门“罹难”

  4月15日,春交会开幕。

  文工团表演完毕之后,不被允许在羊城逗留,他们在禅城休整之后,将会奔赴火车站,踏上了北返的列车。

  王援朝则表示要去虎门凭吊一番,看看有没有什么灵感。

  大家知道,王主任又要踏上他的创作旅程了。

  他这会是正大光明的铁路文工团革委会副主任,歌舞分团团长,《爱我中华》《我爱首都红城门》《天路》等优秀作品的创作者。

  因此,对于他的创作要求,羊城铁路局的同志们相当配合,联络了一艘民船,约定好17号的中午,奔赴60多公里外,朱江口的虎门炮台遗址。

  因为两天后,文工团的大部队也要去羊城火车站,踏上归程的火车。

  中午,王援朝按照约定抵达码头,民船和铁路上安排的同志倒是一直守候在这里,对于这种级别的领导,他们还是很客气的。

  顺流而下,下午三点左右,就抵达了虎门炮台遗址附近。

  铁路上的同志和船老大,都是能说的,帮忙介绍道:

  位于山下临江地带的,那个叫威远炮台;

  建造在山上的,那个叫靖远炮台,那个叫南山顶炮台,还有那个叫镇远炮台;

  中间的两個岛呢,叫上、下横档岛,岛上分别建有上、下横档炮台,是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此布下“铁索拦江”,“金锁铜关”抵御外国侵略军入侵的古战场。

  岛上依然可见火药库、练兵房、炮巷、虎门税馆、炮台等多处文物遗址。

  而再往下游十里路,就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地方。

  王援朝苦心孤诣的选择此处,并不是真的来怀古,但被铁路同志和船老大的热情解说所感染,不由拍着船舷道:

  “洋人的船,再也不敢来了!因为我们的脊梁骨,立起来了啊!”

  于是王援朝拿出纸笔,开始唰唰唰书写起来。

  大家也不敢凑上前观看,但见王主任奋笔疾书,写了一会,便收了纸笔,想来刚刚定是爆发了一些灵感了。

  民船又去销烟的沙角炮台附近转了转,眼看天色不早,船老大提议返航。

  王援朝看了看表,道:

  “再靠近点看看!”

  船老大只得再近一点。

  反正他是经常看,都看麻了,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时间差不多了,王援朝才道:

  “我们回去吧!”

  得益于最近的广交会,江面上船来船往,比往日热闹多了。

  迎面过来一艘客船,船老大介绍道:

  “据说是香江那边过来的。”

  王援朝内心道:

  我当然知道了,我就是跟这条船过来的,而且在这磨蹭了半天,就是为了等它呢!

  王援朝道:

  “能靠近点看看么?”

  船老大头疼大领导的奇思异想,不得不解释道:

  “我们船小,靠近了容易被吸过去,不安全。”

  王援朝道:

  “不用那么近,你控制着安全距离。”

  船老大又看了看铁路联络对接的同志。

  铁路同志被王援朝灼灼的目光盯着,道:

  “你就按照领导吩咐的,靠近一点吧。”

  船老大无奈道:

  “人家大船从上游下来,我们小船,哎……各位领导坐坐好,我往航道中间靠一靠。”

  铁路同志都乖乖的坐好,王援朝偏不,偏要凭风而立。

  民船逆流而上,王援朝准备回来坐好,谁知脚下一滑,一头栽进了江中……

  铁路上的同志愣了愣,还没反应过来,船老大已经噗通一声,跃入水中了。

  但是,在有预谋遁逃的王援朝面前,船老大得努力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附近的其他小船也过来施救,但都无力回天。

  船老大湿漉漉的爬上船,几乎要虚脱了。

  铁路上的同志们急的团团转,实在不敢想象,这回去该怎么交代?

  ……

  遗物只有王主任的一个背包,里面应该是他的一本笔记,铅笔,这个是大家看着他放进去的,其他的,他们也不敢擅动,还是回去上交吧。

  ……

  羊城铁路局收到这个消息,惊诧不已。

  怎么,怎么就失足落水了呢?

  据了解,王援朝主任在外面跋山涉水好几年了,按理说,不会出意外的,但偏偏出了不说,还怎么就偏偏在羊城这边出意外了呢?

  还是众目睽睽之下!

  不过,除了联络的民船和作陪的工作人员,外人不知道其身份。

  现在不是研究怎么追究责任的事,是怎么跟文工团那边反馈的事。

  至于想按下去,是按不下去的。

  王主任是和文工团的演出队伍一起从禅城过来的,在火车站和大家分别后,才去了码头。

  他的行程,文工团的人都知道,瞒不住。

  又翻阅了王主任的遗物笔记,比较凌乱。

  涂改不少,而且基本都是单纯记录或者感悟什么的,单纯的一本创作笔记。

  也就是落水当日,还是写了几段歌词,应该是歌词,前前后后好多文字,斟酌出了几句歌词,看起来兴致很高。

  可能就是兴致高了,然后就乐极生悲了。

  最后,羊城这边研究了半天,将这些遗物一起,还特地安排了一名副局长带队,去首都那边的铁路文工团总部,通报噩耗。

  实在不是电话、电报能说得清楚的,哎。

  ……

  消息送到文工团的时候,金主任和刘主任,都在外面带队巡演呢。

  还是呼延笙接待的。

  结果羊城铁路局的同志,带来的却是这个惊天噩耗!

首节 上一节 320/8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超级学霸:从低调控分开始!

下一篇:我修炼水到渠成,攻击每招必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