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16节

  ……

  第八名,侯曜文,68分;

  ……

  嘶,这第一名简直断崖式领先啊!

  不会这孩子中考的时候,忘了写名字吧?

  这样的种子选手,绝对应该是去中专或者高中的呀。

  如果面试不是太差,就活该咱铁路文工团捞了一颗苗子啊。

  这次一共录取6人,笔试放了20个名额,争取三选一。

  但主任看了看第18名的成绩,52分,于是又将面试分数线往下拨了4分,这样就是25选6,嗯,好看多了。

  【如果最后几名面试表现太好,也不合适,对吧】

  很快,工作人员拿着笔试入围名册,开始去外面通知入围人员准备面试。

  大家按照工作人员通知的面试顺序,在剧场内的走廊排了一溜长队。

  工作人员道:

  “首先恭喜各位,通过了几百人的笔试环节,成为进入面试环节的佼佼者。

  面试会由我们文工团的四位分团长,以及办公室主任,五名评委,大家综合打分。最后笔试加面试,成绩排名前六的同志,将会成为我们光荣的文工团的一员!”

  没人知道是从后往前通知的,排在前列的人还沾沾自喜起来。四选一,排在前面的人机会很大啊!

  笑容从前往后,逐渐枯萎。

  中间的人表情严肃,到后面,排在王援朝前面的几个人,已经是一脸沉重的样子了。

  排在最后的王援朝心想:

  不是吧?竞争这么激烈?

  他自忖考的绝对很不错了,排在前面的,又有多少关系户?

  或者干脆是提前知道考试内容的?

  就看考试现场连参考人员都不做审核的样子,这完全说得通。

  大家都是高分的话,那就得看面试表现了,这个机会,王援朝不能放过。

  至于母亲的那个替岗机会,如果可以的话,他是准备留给小妹的。总不能看这么乖巧的姑娘,以后去哪个山南海北吃土吧?

  大家沿着走廊旁的一排凳子坐好,开始等人叫名字去面试。

  王援朝前面的前面一人(第三),跟再前面一人,开始悄悄说话了:

  “你考的怎么样?”

  

  “错了不少,能进面试已经出乎我意料了。”

  “我也差不多,没想到文工团招聘考试也这么难。”

  “正式工的机会,不难的话,还轮得到咱么?”

  ……

  他们俩虽然说的悄悄话,但这么点距离,王援朝听得清清楚楚。

  要么这俩说假话,互相客套,要么就是这个面试排序不是按考试成绩排的。

  第一个面试者兴高采烈地进去了,大概两分钟吧,就忧心忡忡的出来了。

  继而是第二个,第三个……每个人的时间,反正都没超过五分钟的,基本是两三分钟一个。

  这有点形式主义了吧?

  三五分钟,能面啥?

  一个自我介绍,一分钟就没了哎!

  直到第八个,时间终于久了点,王援朝再三确认了一下时间,这位进去的时候是11点42分,出来的时候是11点51分。

  根据排位顺序和面试时间,这位稳进。

  王援朝不由的打量了一眼,是个肆意张扬的年轻人,穿着一件白衬衫,还解了两颗扣子。

  很遗憾,对方的眼神压根没落在他们这些人身上。

  后面的又恢复了两三五分钟一个。

  第十八个的时间又长了一点,王援朝看了下手表,已经12点32分了,大概有个七八分钟。

  看到王援朝的目光时,还跟他点了个头打招呼。

  这是个精神又有礼貌的小伙。

  看着前面寥寥无几的几位竞争者,王援朝估计他得1点才能轮得到了。

  虽然他感觉准备的已经很充分了,但随着时间的临近,心脏还是不争气的“砰砰”跳起来。

第18章 柳团出局

  “王援朝!”

  听到终于叫名儿了,王援朝一个起立,他深呼吸了一口气,暗道:

  “这才什么场面?你可是开挂的啊!人家有关系,你有挂啊!”

  进了屋,里面坐了8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他身上。

  有人眉头已经微蹙,不知道王援朝哪里惹人家不快。

  估计是耽误人家的午饭了,嗯。

  “各位面试官好!”

  中间一位头发不多的面试官就笑呵呵起来,道:

  “坐,请坐。王援朝是吧?能介绍一下自己么?”

  王援朝半个屁股端坐在面试官前那张孤零零的椅子上,两腿微张,双手放在膝盖上,腰背笔挺,目光向在场的各位面试官做了一个注目礼后,道:

  “各位老师,我叫王援朝,今年16岁,毕业于地安门中学,爱好文学、美术、音乐,曾经是地安门中学军乐队优秀小号手,参加过蘑菇弹试爆成功庆祝游行……”

  这年头也没有简历一说,因为压根没人跟他索要过,在座又这么多面试官,又没说限时,王援朝当即呱啦呱啦开始介绍自己,不放过每一个优点。

  当然,也没敢太过分,他就字正腔圆地介绍了两分钟。

  中间头发少的那位面试官脸上的笑容更和蔼了,道:

  “家里都有什么人啊?都是做什么的啊?”

  这是打听家庭情况了!

  不过也没什么不能说的,王援朝就老老实实介绍了一遍。

  中间的面试官显得更满意了,光荣的工人阶级大家庭啊。

  这时,旁边一个清瘦的面试官发话了:

  “对相声了解么?”

  没记错的话,这位刚刚还对自己皱眉头来着。

  但人家问了,王援朝当然道:

  “十分喜欢。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

  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

  主要道具有折扇、手绢、醒木。

  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人民之中、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

  ”

  这话说的对面的面试官眼神发亮,嘴角都舒展开了。

  “那你能来一段儿么?”

  王援朝就来了一段侯宝林的《醉酒》,刚怼着最前排看过大师的亲自表演,回来就着书本把台词背的烂熟。

  段子不长,说醉话那段,含糊不清的状态,表演的惟妙惟肖。他可是正儿八经醉过多少回的!

  对面的应该是,说唱团团长,满面笑容,连连道:

  “我没有问题了。”

  另一个中年帅气大叔,忍不住道:

  “那伱怎么看待话剧?

  我看你普通话十分标准,形象也比较清秀,表演功力也有一定的基础,怎么样,来我们话剧团,我们有代表作《红岩》!”

  好家伙,面试官直接变成招揽人了。

  王援朝微笑着准备点头,反正只要有编制,哪个团都没差别,综合发展嘛,话剧团以后既能做个演员,演而优则唱,也能影视歌三栖发展不是?

  却是头发少的那位干咳了一声,道:

  “好了刘团,这是面试环节。”

  帅气的刘团长道:

  “面试面试,君择臣,臣亦择君嘛,互相了解的过程,我就是介绍介绍我们话剧团!”

  这话真好听。

  现场唯二的女面试官,圆脸和蔼的一位,笑眯眯的说:

  “王援朝是吧?你说你是学校军乐队的优秀小号手,难怪我觉得你说话中气十足。有练过唱歌么?”

  王援朝满眼疑惑:咱文工团有招唱歌的么?

  当然,这么傻的问题,他是不会说的。

首节 上一节 16/8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超级学霸:从低调控分开始!

下一篇:我修炼水到渠成,攻击每招必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