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华夏雄师

华夏雄师 第575节

雷达技术员刘福安说道:“小陈,你也不必沮丧了,以后这种武器也就是一次性的,起飞的时候和飞行的时候能控制好就好了,不必考虑降落,只要能击中目标,就完成任务了。”

“只是可惜了,摔毁了遥控器接收器。”操作员小陈回道。

总工程师石明华道:“没事的,我们有遥控器接收器的图纸,随时可以造出来。”

第一枚模型弹已经送进风洞,正在进行风洞试验。经过半年多的风洞测试,然后造出一枚按照1:10缩小比例的模型弹,安装小型火箭,进行模型测试。

这枚模型弹除了火箭发动机之外,就只有弹体和尾翼,没有任何飞控装置,也没有安装战斗部,就是当成火箭弹发射出去。在火箭弹的能量耗尽之后,模型导弹就利用惯性在天上飞行,直到耗尽能量坠落。

模型弹被送到试验场上,试验场上放着一副火箭发射架。

“把模型弹放在发射架上。”石明华说道。

四名工人抬着火箭弹,把它放在架子上,两名接上了电点火装置,随后拉着电线跑到了安全范围,把电线接在点火控制器上。

“进入三十分钟倒计时准备。”石明华喊道。

一名技术员按了一下倒计时钟,倒计时钟的屏幕亮起,红色的数字显示30:00:00,意味着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接着倒计时钟上的数字就开始跳动了,变成29:59:59,后面的秒针一秒一秒的跳动……

这种倒计时钟,当然不可能是后世的液晶显示器,也不是当年价格昂贵的电视屏幕显示器,而是由八组红色小灯泡组成,其中六组灯泡全亮是0,两组灯泡是点,根据灯泡的亮和灭,组成了时间数字。

这个年代,电视屏幕已经发明,早在五年前,苏格兰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就被高新聘请到了兰芳了,发明出了电视机。但是这个年代的电视屏幕十分昂贵,所以将会首先运用到雷达显示屏上。

而早些时候,兰芳同德国人联合研制出的雷达,使用的屏幕还是灯泡式屏幕,使用的是一种直径只有三毫米的微型白炽灯来组成图像和指针,现在有了荧光屏,就能用荧光屏来取代由白炽灯组成图像的屏幕。

工人们开始给模型弹注入燃料,这枚模型弹的重量120公斤,有一台火箭发动机,使用液氢和液氧为燃料,在发射之前,需要向燃料罐内注入燃料。工人们搬来一口氧气瓶和一口氢气瓶,把液态的氢氧灌入火箭燃料罐内。

在20分钟之内,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了,接下来是还有十几分钟的等待。

人们耐心的等待,当倒计时钟上的数字跳到零的时候,石明华拉开嗓门一声大吼:“发射!”

负责发射的技术工人压下了点火器

手柄,电流通过电线,传递到火箭尾部,点燃了火箭发动机。紧接着电线被自动切断了,火箭燃料罐内的氢气和氧气被注入的燃烧室内,火箭尾部喷出浓烟烈火,接着火箭就“嗖”一声飞了出去。

火箭以45度的斜角飞上天空,原本很短的弹翼,在液压弹簧的作用下,缓缓的扩张开来,随着火箭燃料的消耗,弹翼越来越长。

模型弹的火箭燃料耗尽,弹翼展开到最大,就像是一架飞机在空中滑翔,这一阶段完全没有外部动力,全部依靠惯性在空中滑翔,滑翔了大约50公里左右,模型弹的能量才耗尽了,掉落在地上。

经过风洞测试之后按照比例造好的模型弹试验成功了,接下来,科技人员们就开始生产按照实物大小一模一样的模型弹了。

这枚模型弹虽然只是一枚模型弹,但是除了没有战斗部之外,其他的都和真正的反舰导弹一模一样。模型弹使用火箭发动机升空,速度达到了2.2马赫之后,冲压式发动机自动点火,再由地面遥控,控制导弹攻击目标。

因为是用来测试的模型弹,所以不仅没有弹头,而且攻击的只是海面范围,并没有拿靶船来测试导弹。对导弹的要求,只是让导弹能够击中目标海域即可。导弹最终将会在地面操作员的控制下,落在目标海域中,有船会把导弹打捞起来。

模型弹上面是有遥控装置的,这枚模型弹事实上和真正的导弹差不多了,不过虽然没有了战斗部,但是在遥控器接收器上面,加装了放水装置。这个放水装置在导弹的引导系统内,平时是折叠起来的,为了不会影响遥控接收器对信号的接受。到了导弹即将落水的时候,操作员就打开一个开关,这叠起来的橡胶袋子就会弹出,把遥控接收器紧紧的包裹住,以免电子设备进了水短路,这样模型弹回收以后,还能再次拿来测试。

技术人员们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努力,第一枚实物大小的模型弹终于完工了。随后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们把导弹模型弹运到了海边,把导弹架了起来。

倒计时钟跳到了零的时候,石明华一声大吼:“发射!”

工人压下了点火控制器手柄,导弹火箭发动机启动。这次用的点火控制器已经是同发射架一体化了,点火装置在导弹内部,而不是外面接的,点火控制器其实是一种简单的遥控器,压下手柄之后,导弹内部的电流接通,给点火器提供了电流,电火花塞发出一道电弧,点燃了注入燃烧室内的氢氧燃料。

“嗖”导弹尾部吐出一条火舌,发出了刺耳的呼啸声,导弹腾空而起,向远方的海面呼啸而去。

与此同时,距离导弹发射架附近不远处,一台雷达正在转动。

随着雷达的转动,代表导弹的亮

点显示在雷达屏幕上,而目标海域也显示在雷达屏幕上。而目标海域,也显示在雷达屏幕上。

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一条直线,直指向目标海域,地面的导弹操作员轻轻的控制住遥控器手柄,使得代表导弹的亮点始终同指向目标海域的那条直线重合,一旦发现导弹有偏移,就修正回来,使得导弹重新指向目标。

导弹飞行了十几秒钟之后,火箭发动机耗尽了能量,但是这个时候,从雷达屏幕上可以看到,导弹的速度已经达到了2.2马赫的惊人速度。

冲压发动机自动点火,航空煤油注入到燃烧室内,被电火花塞点燃,加热从进气口进来的压缩空气,然后灼热的高压空气从尾部喷出。在导弹的飞行线路上,有多架木制的飞机远远的观察导弹。

那些用来观察导弹的飞机之所以是木头制造的,就是为了避免飞机被雷达反射,当年的雷达无法探测到木头制造的飞机,其实木制飞机,是一种原始的“隐形机”,只是这些飞机的性能很落后,根本不可能真正当成隐形机作战。

其实不要说木头飞机,就算是二十一世纪的隐形战斗机,也不可能百分之百隐形。而木头飞机上,发动机是铁质的,螺旋桨是铝合金的,还是能有一定的雷达反射,只是雷达反射面积不大,远比导弹小得多了,所以不会影响操作员的误判。

事实上,以后还会有空射导弹,想要雷达信号不受己方飞机干扰,还需要导弹自己接受雷达波,由导弹根据雷达波来自动纠正目标,那才是真正的导弹,是一种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

所谓的半主动雷达制导,就是由发射导弹的飞机和战舰发射雷达波,导弹根据接收到目标反射回来的雷达波来引导。除此之外,还有主动寻雷达制导导弹,那是导弹上面自己安装了雷达,导弹自己发射雷达波,再根据发射回来的信号,给导弹提供制导。主动寻雷达制导导弹的好处就是,发射之后不用管。

但是即便是主动寻雷达制导导弹,在发射导弹之前,也要有火控雷达来引导才能发射出导弹,当导弹射出之后,导弹上面的雷达开机,才能主动寻找目标,就不需要载机和载舰管导弹了。

以目前的技术,别说主动雷达制导导弹了,就连被动雷达制导导弹都不可能做到,能够做到遥控控制导弹的地步,已经是很不简单了。

导弹的制导方式还有红外制导、红外热成像制导、电视制导、卫星制导、地形跟随制导、惯性制导等方式。

红外制导一般是对付空中目标用的,因此这种制导方式是用在地对空导弹、空对空导弹和舰对空导弹上。目前,兰芳科研所正在研制各种红外仪器,包括红外制导导弹引导头、主动红外夜视仪等红外设

备,不过那东西也需要好十几年时间才能投入生产之中。

兰芳对红外制导的研究方向是空对空导弹和地对空导弹的研制,原本时空里,早期空对空导弹命中率很低,只能用来攻击轰炸机。而兰芳打算除了空对空导弹外,还要研制出地对空导弹,是用来提供给德国人对付英美战略轰炸的。可以想象一下,一旦德军有了地对空导弹,在面临英美战略轰炸的时候,这种东西可以避免德军损失宝贵的王牌飞行员,直接利用导弹就能把英美轰炸机打下来。

而红外热成像制导、电视制导、卫星制导、地形跟随制导都是遥远将来的事情,比较能够制造出来的是惯性制导。

惯性制导一般是用在弹道导弹上面,弹道导弹是一种对地攻击的导弹,可以从地面发射,也能从潜艇上发射,用来攻击对手的城市、军用机场、军事基地、重要仓库等战略目标。

(本章完)

第591章 导弹快艇

地面操作员根据雷达的引导,控制住导弹,让导弹直飞目标。

飞行了125公里之后,导弹准确的落在了目标海域。

首节 上一节 575/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之科技洪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