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方寸山大师兄,百世成圣 第64节
他一边治理洪州,安抚百姓,一边教导陈江流,以确保他日后不会变成自己记忆中的唐僧。
他回到府中,看着庭院里那个正在默默看书的小小身影。
正是陈江流。
数年过去,昔日的婴孩已长大许多,眉目清秀,带着一股罕见的沉静。
只是他手中所捧,并非儒家经典,而是一卷佛经。
陆沉走过去,轻声问道:“江流,今日又读了什么?”
陈江流抬起头,喜笑颜开道:“父亲,我在读《金刚经》,诸相非相,众生皆苦,唯有佛法可渡。”
陆沉沉默片刻,没有立刻反驳。
也没有多说什么。
过了几日,洪州境内一处乡镇遭了水灾,百姓流离失所。
陆沉特意带着陈江流,亲自前往赈济。
面对遍地狼藉,面黄肌瘦的灾民,听着那哀哀哭嚎,陈江流小脸发白,眼中充满了不忍与困惑。
陆沉蹲下身,指着那些眼中失去光彩的百姓,问道:“江流,你看他们苦吗?”
“苦。”陈江流低声道。
“那你觉得,该如何救他们?”
陈江流思索良久,认真答道:“应以佛法平息他们心中的怨憎与恐惧,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安宁,方能离苦得乐。”
陆沉却摇了摇头,目光扫过废墟,声音沉凝有力:
“心若不安,诵经千遍亦是空谈。”
“欲要百姓真正安定,首要之事,并非虚无缥缈的心灵寄托。”
“而是让他们碗中有粮,身上有衣,屋可遮雨,病可得医。”
“世间少一些不公,多一些活路。”
“如此,心自安,乐自生。”
陈江流怔怔地听着,看着父亲平静却深邃的眼睛,又看向那些终于领到粥米,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的灾民。
他小小的眉头紧紧蹙起,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佛法所说的极乐,与眼前义父所言的温饱,究竟哪一个,才是众生真正的解脱之道?
陆沉看着他迷茫又思索的样子,心中不由微微一动。
这一世,由他亲手抚养、教导的陈江流,亲眼见证民生多艰、亲手触摸到现实残酷的陈江流……
将来若仍踏上西行之路,他对那佛法,对那西天,对那满天神佛,又会是何种态度?
还会是那个口称今生苦修来世福,劝人忍耐的唐僧吗?
陆沉忽然有些期待起来。
第68章 佛门束手无策,降龙罗汉的斥责!
西天灵山,大雷音寺。
金色佛光普照,莲台静谧,却有一股无形的暗流在诸佛菩萨间涌动。
摩诃迦叶与阿难尊者立于大殿中央。
面色略显难堪,将洪州之事缓缓道来。
言及陈光蕊如何以凡人之身,借大唐气运与兵马,逼得他们这两位佛祖亲传弟子算计失败。
最终未能顺利带走陈江流之事。
话语虽竭力保持平静,但那细微的颤抖与眼底的不甘,却瞒不过在场诸多大能。
话音刚落,大殿之中便响起数声冷哼。
“区区一凡俗儒生,仗着些许人间气运,竟敢阻我佛门大计?!”
一位面容刚毅、周身环绕烈焰明王之象的菩萨怒目而视,声如雷霆。
“依我看,直接施展神通,将其打杀了事!岂容他继续蛊惑金蝉子转世之身!”
这位菩萨说完之后。
便立即有罗汉出声附和,杀意凛然道:
“没错!人间王朝气运早已不复从前,岂能护他周全?此等变数,早早清除为妙!”
大殿之内,顿时弥漫起一股肃杀之气。
仿佛下一刻便有金刚怒目,降下雷霆之罚。
摩诃迦叶与阿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色。
连忙躬身,添油加醋道:“世尊,那陈光蕊不仅阻挠,更出言不逊,暗中诋毁我佛门清誉,其心可诛!”
“确该施以雷霆手段,以儆效尤!”
高坐九品莲台之上的如来佛祖,面容依旧慈悲庄严,慧眼深邃,看不出丝毫波澜,并未立刻表态。
就在此时,一位身着简朴僧衣,眉宇间却带着一抹慈悲与坚毅的尊者越众而出。
正是降龙尊者。
他双手合十,开口说道:“诸位尊者,菩萨,请息怒。”
“那陈光蕊虽是一凡人,却亦是金蝉子此世生父,更悉心教导其数年,父子情深。”
“若我等此刻贸然将其打杀,他日江流儿得知真相,岂不悲恸欲绝?”
“届时与我佛门是心生芥蒂,还是反目成仇?”
“到时候,对于西游一事,便是更加会横生变数!于西游不利啊!”
降龙尊者目光又扫过摩诃迦叶与阿难,语气渐沉。
说道:“更何况,我等皆是修行有成之辈,位列佛门尊者、菩萨之尊,若对一毫无反抗之力的凡人动用神通,行此杀戮之事。”
“传扬出去,三界众生将如何看待我灵山?”
“我佛门慈悲度世之名,又将置于何地?”
“岂不是让我灵山名声扫地,对于我佛门大兴,更是阻碍!”
“此举,着实不妥。”
摩诃迦叶和阿难尊者被降龙尊者这么一说。
顿时有些气恼。
但对面的降龙尊者却是没有停下。
而是将目光望向莲台上的佛祖,继续说道:“世尊,不若让弟子前往人间,尝试收那陈江流为徒,以佛法潜移默化,引导其归心。”
“待其佛根深种,自愿前往西天取经,岂不胜过强逼其父,种下恶因?”
降龙尊者素来对西游量劫中的诸多算计心存不忍。
只是身在灵山,身不由己。
如今见事态竟要波及凡人性命,终是忍不住站出来发声。
“降龙!你此言差矣!”
见降龙尊者说罢。
摩诃迦叶立刻站出来反驳道:“量劫大事,岂能因妇人之仁而延误?那陈光蕊分明是量劫变数,岂能留……”
然而,他话未说完,莲台之上,佛祖恢弘平和的声音已然响起,打断了他的话语。
“阿弥陀佛。”
佛祖目光垂落,在降龙尊者身上停留一瞬,对于降龙尊者的意见,他还是要听的。
毕竟降龙尊者乃是十八罗汉之中最强的一位。
无论神通还是法力,皆是灵山上乘。
于是缓缓道:“便依降龙所言,你且下界一行,尝试收那陈江流为徒,引其入我佛门。”
“谨遵世尊法旨!”降龙尊者心中微松,连忙躬身领命。
摩诃迦叶与阿难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再言,只得悻悻退下。
佛祖法旨既定,灵山议论暂歇。
只是那平静的佛光之下,多少心思暗藏,却不得而知了。
洪州府邸,书房之内。
陆沉正执笔,于纸上缓缓书写。
陈江流端坐对面,小小年纪,却已显露出沉静气质,目光专注地看着父亲笔下流出的文字。
那并非儒家经典,亦非佛门经文。
而是陆沉糅合了后世见闻与思辨,深入浅出阐述的一些道理。
“江流,你需知晓,这世间万法,无论儒释道,乃至百家之言,皆有其理,亦有其限。”
陆沉声音平静温和,字字珠玑。
说道:“读书求学,首要便是明辨深思,不可人云亦云,盲目信从。”
“便说这佛法,劝人向善,自有其功德。”
“然则,若言今生苦难皆是前世业障,需默默承受以求来世福报……此说,你觉得如何?”
陈江流微微偏头,清澈的眼中露出思索之色。
轻声道:“父亲,若依此说,那世间穷苦之人岂非永无出头之日?受苦便是应该?那……那公理何在?”
陆沉眼中露出赞许之色:“问得好。”
“所以我儿需记得,读书明理,最终是为了让现世更好,而非将希望全然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来世。”
上一篇:家族除名第一天,奖励武神躯!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