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我正在把自己修改成最终妖魔

我正在把自己修改成最终妖魔 第50节

  听着李元龙描绘的宏伟蓝图,陈寅傅也忍不住笑了,却保持着谦虚,“这多亏了李道长。”

  李元龙道:“陈老爷谬赞,说到底还是红灯娘娘和令郎有了缘分。切记,祠堂里的红灯娘娘法相至关重要,可镇宅,可守住这份缘法和陈家的气运。万万不可揭开红盖头。若是因此坏了缘法,影响了令郎的前程,那可莫要怪贫道没警告过。”

  一听这话,陈寅傅立刻变的无比严肃,“道长放心,我晓得轻重。绝不让任何人触犯了娘娘法相。”

第57章 招魂

  午时初。

  一辆马车从东城门出了县城,晃晃悠悠的朝着东边的大阴山方向行驶而去。

  李元龙坐在马车里头,而陈陌和圆柱则坐在车儿板子上赶车。

  随着马车渐渐远离县城,周围的道路逐步变窄,两侧林木高大,一个人影也没见着,荒凉荒凉的。

  走了足足两个多时辰,终于抵达乌桥镇外。

  陈陌方一抬头,便看见了前方高耸入云连绵数千里的大阴山。似一团广袤的阴云般,盖住了方圆数个镇子,致使日照时间很短,终日笼罩在大阴山的阴影之下,怪阴森的。

  陈陌此前并未来过此地,但也从县志和他人口中晓得:大阴山是大乾朝在东南的边境,连绵三千里。没人知道大阴山背面是什么。

  据县里的老一辈人说,大乾朝先前处在鼎盛的时候,先帝曾雄心壮志试图越过大阴山,往东南扩充疆域版图,以求个青史留名。

  结果数次征伐……全部折戟沉沙。

  先帝还因此吐血……

  陈陌先前一直觉得这是民间魔改的话本故事。

  毕竟,红河县终究是个小城,焉能阻拦皇帝的铁蹄?

  可如今近距离看见了如此高耸壮阔的大阴山,陈陌隐约觉得……这民间话本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他是个现代人,上辈子背个包游览过祖国的大好河山。见过大沙漠,见过青藏高原,还见过平均海拔超过六千米的喜马拉雅山脉。

  那些大山加在一起,都不如眼前的大阴山来的壮阔,阴森可怖。

  这世道虽然科技落后,但毕竟有超凡的存在。连鼎盛时期的皇帝老儿都越不过大阴山,未免过于夸张了点……

  莫非这大阴山里头,有什么大恐怖?

  就在陈陌愣神的时候,李元龙掀开了帷幔,递给圆柱一张百两面额的银票,“前方就是乌桥镇了,我来赶车。你去买些肉条,再杀只活羊。今儿寨子来了新人,理当庆贺一番。给伙计们吃顿热乎的大肉。”

  圆柱兴奋的拿过银票,跳下车去了。

  陈陌瞥了眼那银票上,暗忖:这银票应是父亲给李道长的,拿自家的银子去请客,你个老道还怪会做人哩。

  “过了镇子,往东行五里,便到了黑山寨。”李元龙一边介绍一边赶着马车进了镇子。

  镇子不大,只有纵横两条街道,其余便是些零散的民宅。

  大冬天的,地面还积着雪,街道上行人寥寥,甚为冷清,不过乡民们见了李元龙,都一口一个李道长的叫着,极是热情。

  倒是陈陌,直接被乡民们忽略了。

  陈陌倒是不以为然。

  他本来就不是爱出风头的性子,此番来黑山寨,他只想尽快学会除祟的本事,好早日去砍了李婆婆一家。另外还需了解疯魔病的个中来源,以早日治好自己的鬼咒之血。

  心里头有着事儿,便不甚关心其余细节了。

  路过一处偏僻民房的时候,陈陌被一阵凄厉的哭声吸引了注意力。

  只见是个穿着破旧袄子的妇人跪在家门口的雪地里,身前放着半个切平整的芋头,上面插着线香,一旁还放着小纸人,烧着纸钱,散发着刺鼻的味道。

  那妇人摇晃着一个拨浪鼓,撕心裂肺的伏地叫喊着:

  “二虎呦,你好好的怎么就被淹死了呢……我就你这么一个娃儿,你丢下娘一个人,叫娘怎么过活啊。”

  “二虎呦,若是听见娘的话,魂儿便归来呦。娘不能没有二虎呦。”

  “二虎呦,回家了呦……”

  此刻虽然是大白天,但光线被大阴山遮挡了大半,导致镇上暗沉沉的。忽见这般叫魂的场景,陈陌心头不免生出几分悚然。

  一旁的李元龙倒是习以为常,“乌桥镇的乡民拜的是红灯娘娘,因为靠近黑山寨,平时和寨子的伙计多有往来,乡民便多学了些寨子的规矩。每每有人死去,便会效仿着做些招魂的事儿。”

  陈陌一愣:“招魂?”

  李元龙今儿兴致不错,便仔细介绍起来:“嗯。最早的招魂术没什么恶意,就有些客死他乡的人不得安生,把魂召回故乡,故人讲究落叶归根。但随着很多巫觋对招魂进行了开发,就形成了体系。”

  陈陌知道巫觋。

  女巫为巫,男巫为觋,合称巫觋。

  “还请道长展开细说。”

  李元龙道:“经过巫觋多年的开发,招魂术便分成了两个派系,一个是招死魂,一个是招生魂。

  所谓招死魂,便是给死人招魂。给死人指引回家探亲的路。譬如大年三十,拿着灯在路边呼唤死去的亲人,邀请他们回家过年。过完年把人送回去。

  所谓招生魂,便是给活着的人招魂。譬如一个人变的失魂落魄,魂不守舍,就被认为丢了魂。小孩子阳气最弱,容易看到不干净的东西,比大人更容易把魂吓掉。便要把吓掉的魂重新召回来。拿着小孩的衣服在门口喊小孩的名字,就说魂救回来了。”

  陈陌听的暗暗乍舌。

  这些玩意儿,前世的农村也曾流行过。

  有一次,陈陌上初中的时候去河里洗冷水澡,险些溺死。后来妈妈就带了香烛和芋头,去那溺水的岸边点上香烛,还洒下米粒子。叫唤着“小陌,回家了呦……”。

  还有一次,陈陌总是做噩梦。妈妈便带上肉条去隔壁村找一个老婆婆,说是问仙。那老婆婆便说出了陈陌做噩梦的缘由:撞了邪。

  那老婆婆还让妈妈深夜在陈陌床前的地面摆上一盆水,再立三根筷子。若是三根筷子能立住,便意味着驱赶走了陈陌身上的邪祟。

  当时陈陌还真个看见三根筷子立起来了。果真就不做噩梦了。

  不过陈陌那时候仍旧以为是心理安慰起了作用。筷子之所以能够立住,无非是水分子的吸力,加上三根筷子互相借力依靠的缘故。

  如今穿越到了这么个世界,陈陌再去看这些玩意儿,却有了不同的想法。

  “真能把魂叫回来?”

  李元龙道:“时灵时不灵。便是真个二虎的魂儿回来了,那妇人也是瞧不见的。就是可怜了这妇人,去年她丈夫进山打猎,被野兽吃了。如今她儿子二虎又因为玩水淹死了。这怕是得把眼睛给哭瞎不可。世事无常,人各有命。走吧。”

  陈陌心头叹息。暗想着若是遇着二虎的魂儿,就让二虎回家去,叫他们母子团聚。

  马车继续往前走了五里路。

  来到一处不高的荒山,黑狐山。

  刚进林子,光线立刻变得昏暗下来。开了阳六根的陈陌便听见了周围传来鬼哭狼嚎的声音,还有些鬼影在周围闪烁。

  李元龙瞧出了陈陌的警惕,便宽慰道:“此地靠近黑山寨,没有邪祟。多是些死去的乡民魂儿,不害人。真正邪祟多的地方,是隔壁的清河镇。”

  听闻这话,陈陌才安心不少。

  不多时,陈陌看空见密林深处有一道猩红的光,在林间显得格外醒目。随着马车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盏挂在寨子门头的大红灯笼。

  李元龙当先跳下马车,“到了,下车吧。”

  陈陌拎着包袱下了车,盯着门头的红灯笼问:“只要挂了红灯,所有的……邪祟就不敢靠近了?”

  李元龙道:“灯笼一点。有红光照耀的地方,便是红灯娘娘庇佑的地盘。邪祟见了都要跪拜,退却。不然就是和红灯娘娘过不去了。咱们红河县,谁敢和娘娘过不去啊。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陈陌便想着:回头便想办法弄一盏挂在陈府门头去。

  很快,陈陌又想到了个问题:“若是有人黑布,包裹住红灯笼呢?”

  李元龙忽然回头,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陈陌,许久才缓过来,“红河县若有人胆敢遮盖红灯娘娘的灯笼,那便是……不想活啦。”

  ————

  ps:下一章,中午十二点~

第58章 百尸潭

  陈陌楞了一下。

  也是。

  红河县的人都拜红灯娘娘的,视娘娘为神明。谁敢去包裹娘娘的灯笼?

  陈陌收起心思,跟着李元龙入了寨子。

  外头看着寨子不大,进了里头才发现寨子比外头看起来要大的多。足足有方圆三四里的面积,周围筑了三丈高的石墙,里头有各类的石屋和宅院,整的跟个小村落似得。

  寨子里还设了菜园子,药园等,不少伙计都在里头忙碌农活儿。

  不过种植的却是外头见不到的品种,散发出来的味道也颇为特殊。

  再往前走,便看到了几间屋子外摆满了一排排的纸人,几个伙计在忙活扎纸人。

  还有几间屋子外摆满了棺材,不少木工都在忙活。

  这环境……整的就很诡异。

  偶尔扎几个纸人,做几副棺椁倒没什么。但这纸人和棺椁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李元龙似是看出了陈陌的疑惑,便解释了句,“我黑山寨养着这么多人,又是红灯照的隐秘堂口,自负盈亏。总归要做些糊口营生的买卖。

  咱们寨子做的纸人和棺椁,尤其受人喜欢。十里八乡的村民若是哪家死了人,除却特别贫穷或者不讲究的。大部分都会花些银子来寨子采买。”

  陈陌心中了然。

  奇怪的是……这寨子里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光靠买纸人和棺椁,只怕满足不了日常的开销。

  虽然十里八乡民众不少,但也不会天天死人的。了不起平均一个月死一个……已经很夸张了。

  寨子肯定还有其他的应声手段,收入来源。

  不过这些都和陈陌没关系,因为父母的缘故,陈陌从来不需要为钱发愁。他只对黑山寨邪祟方面的知识以及除祟本事感兴趣。

  很快,李元龙带着陈陌来到一处破旧的院子里,“这里住着的都是新加入寨子的伙计。按着寨子规矩,你得在这里待个几天,期间会有人过来教规矩和注意事项。等学了规矩,我会来带你入门,教你学本事。”

  陈陌也知道入了黑山寨,自个儿便不那么特殊了,处处得按寨子规矩来。

  陈陌有这个心里准备,便拱了一手,“多谢道长。”

  李元龙笑道:“有个事儿需提醒你。不管你之前是什么身份,今儿入了黑山寨,便都是红灯娘娘旗下的伙计。需得守着寨子的规矩,若是犯了条规,我也护持不得你。”

  嘱咐了句,李元龙便离去了,丢下陈陌一人。

  他扫了眼四周。

  院子很破,但也算整洁。其中聚集着十几个少年,大多年纪不大,小的才十来岁,许是刚来寨子的缘故,面色彷徨不安。而且大部分伙计都穿着破旧的袄子,可见都是家境不好的苦孩子,胆子也小。

首节 上一节 50/2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神话绘卷师:开局财神赵公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