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百肝成帝:从杂役开始!

百肝成帝:从杂役开始! 第36节

  同居舍的丁等护院贾杰,使劲搓手取暖,骂咧咧说道。

  “可不嘛,这天气…咱们出房十步,人便没了,一点不夸张。”

  同是丁等护院的包永康,赞同的点了点头。

  “这天气啊,连巡值都省了。”另一名丁等护院

  孔孙也说道。

  “要说冷,那倒是其次,关键是能见度太低,根本辨不清方向。”李仙点了点头。

  “是啊,迷了路,兜兜转转,让这大雪再剐个三五日,可不将人生生冻死吗?”包永康立即接话。

  “李爷,你来得晚,怕是还不晓得。”孔孙说道:“隔壁的居舍,曾有一护院因为尿急,大风雪天出门。你猜怎么着,前脚刚刚迈出房门,立刻便失踪了。”

  “后来雪小了,才发现冻死在了十五步外。这雪天啊…可真开不得玩笑。”

  李仙闻言,看了眼外头风雪。

  倒毫不夸张。

  漆黑一片,纵有火把,也会被立即吹灭。别说十步了,即便是三步,也足以要了人命。

  而且风太大,让人摸不清楚方位,越急越容易毙命。

  “对了!”

  贾杰忽想起什么,说道:“大伙等我片刻。”

  连忙从床下,取出一酒坛子,解开封坛的物事,一阵酒香扑鼻而来。

  “李爷,喝点酒,暖暖身子?”贾杰挑了挑眉。

  大风雪天…喝点小酒,倒别有一番趣味。李仙正要开口,忽听房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李仙…”

  一道声音传来。

  在风雪的冲刷下,声音已经变得十分模糊。但还是能听清,足见喊话之人内炁雄浑,造诣十分不凡。

  “李爷…莫不是雪鬼吧?”

  “找…找你索命来了?”

  那三人脖子一缩,抱成一团,躲在李仙身后。

  “不是雪鬼,而是庞统领。”李仙眉头一皱。

  将门打开,寒风呼啸而入,屋外漆黑一片,庞龙裹着厚厚兽绒披挂,左手提着一盏油灯。

  “李仙,你随我来。”庞龙只说了一声,便径直走在了前头。

  李仙犹豫一二,还是跟去。天地漆黑一片,寒风如刮骨刀。李仙运起内炁,御寒保暖,但皮肤依旧被吹得生疼。

  庞龙提着油灯,始终发着光亮。李仙不至于跟丢,且掌握“踏雪”特性,走起来并不困难。

  “不错,内炁练得很扎实。”

  庞龙点了点头。

  “庞统领,这大冬之日,到底是何事,竟让你来找我?”李仙问道。

  庞龙叹一口气,说道:“是夫人的命令。”

  “夫人?”李仙愣了。

  “夫人的命令,我向来不多问,不多想,只做便是。希望你也是如此。”庞龙停下脚步,看向李仙,“这个任务…夫人点名道姓,让你去做。”

  “点名道姓?”李仙问道:“有何事,是非我不可的?”

  两人又走了片刻,竟是走到了庄门口。

  庞龙脱下兽绒披挂,“这件事情…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他将披挂、油灯递给李仙,再道:“夫人忽缺胭脂水粉了,让你去青宁县买一盒。”

  “这…”李仙大觉荒唐,如此气候,去购胭脂?

  “你只需朝东而走,便是青宁县。你穿上披挂,拿着油灯,便上路去吧。”庞龙一脸惋惜。

  叹了又叹。

  他不敢揣摩夫人用意。

  但他知道,这个时辰出庄,即便是他,也凶多吉少,有去无回。

  更莫要说李仙了!

第38章 感悟风向,再回青宁

  “这是胭脂钱,你且拿好。”

  庞龙丢来一锦囊。

  “庞…”

  李仙还欲问询,庞龙重重一叹,却已转身入庄。

  放眼望去,天地漆黑一片。

  购买胭脂,无异于痴人说梦,比登天还难。

  一合庄距离青宁县,足有三十余里路。虽不是山路,是用细碎石子与沙砾铺设的官道。

  可如此大雪,早已将道路掩埋。

  摸索不到路径,一旦外出,绝对会迷失方向。

  李仙理清其中门道,轻轻呼出一口气。

  强行镇定下来,思索应对之策。

  “我如今还在庄口,还有参照物,知晓东南西北是何方向。一但走入风雪中,便再没有参照物了。”

  不论如何,先将兽绒披挂穿上,尽量保持体温。

  “这锦囊摸之冰柔,应是夫人之物。”

  打开锦囊,里面有三两银子。

  世道虽乱,但胭脂水粉却贵得很。这三五两银子,虽能购得胭脂,却买不到真正好的胭脂。

  “看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仙将锦囊收好,见庄门紧闭,知晓再久留无用。于是提着油灯,先沿着院墙而行。

  行了一里多远,来到拐角处。李仙知道,再绕院墙而行,便会绕着庄子兜圈子。

  永远到不了青宁县。

  “如何破局?”李仙心中放空,放平…

  忽灵机一动。

  这种环境下,双眼是没有用处的。

  真正有用的,是皮肤,是感受。

  “我向东而走,便能抵达青宁县,此节的难处,在于我如何才能一直向东走,而不走错方向。”

  “眼睛无用、耳朵无用…唯一有用的,是‘记忆’‘感受’!”

  李仙伸平双手,感受着风向。

  此刻他并未迷失方向,知道东西南北是何处。

  前方隐隐传来阻力,吹的正是东风,过了片刻,风向一转,又变为了南风…

  风向在时刻变动。

  “幸好习得四方拳,将拳理运用在此处,正好可以破局。”

  “我以自身为旗帜,感受四面的大风,将风比做四面八方的敌人。”

  “先记住最开始的风向,再根据风向角度的变化,就可推拟出时时刻刻吹的什么风,进而以风向为参照物,确定东西南北方向。”

  “只需时刻确定风向,就可不迷失在风雪当中。”

  说白了,就是天地无物,漆黑一片,唯有以风为参照物。

  但风是时时时刻刻变化的,而进入风雪当中,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如何能分清吹得什么风?

  而且风会将人脚步吹歪,使人不知觉中转向。

  想保持向东而走,何其之难。

  唯有死死记住一开始的风向,再根据风中感官,实时推拟新的风向。

  自苍茫风雪中,找到这“流动”的,唯一可参考的参照物。

  李仙深吸一口气。

  将心绪抚平,再不多想任何物事。一步跨出,步入风雪当中。

  风向忽一变转,自西南侧吹来。

  “是西南风!”

  以风为准绳,拟订东方所在,朝东迈进。

  “变了…现在是东南风…”

  再拟方向。

  这办法最难之处,在于“记忆”与“自信”。

  即便办法可行,可只身走在这种环境中,难免会心神怀疑,心绪漂浮。

  中途有任何一点错误、疏漏、走神,都能导致判断全盘出错,不知觉开始兜圈子,彻底迷失方向。

  李仙闭上双眼,摒弃了耳目,坚定心念。

  将扰乱方向的风,反而变成锁定方向的标识。

  一步一步,走不知多久。

首节 上一节 36/2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在天魔世界的摆烂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