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结束,觉醒签到系统? 第104节
三皇:???
轩辕人皇看着那空白之处,良久之后,开口道:“两位皇兄,我要记错的话,那里应该有一块铁券。”
“我要没看错的话,那块铁券现在不见了。”
轩辕人皇终于坐不住了,他长身而起,一步来到放铁券的位置,眼底神光大盛,将那处空白里里外外扫过。
片刻后。
他确定铁券不在了,而且没有留下任何线索痕迹后,震惊地抬起头,道:“洪荒现在已经乱成这样了?偷东西能偷到火云宫来?”
伏羲与神农面面相觑,一时间相顾无言。
火云宫与洪荒断绝一切因果,就连圣人也找不到这里。
谁能来这里偷东西?
道祖吗?
……
太清天,八景宫。
八景宫深处。
有一处先天太极大阵。
大阵之中,封印着一柄利剑。
这柄利剑,剑身之上,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
剑柄上,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
此剑,正是人族圣剑,轩辕剑。
此刻。
已经在大阵之中,平静了数万年的轩辕剑,突然发出一声剑鸣。
就见数千道剑气骤然从剑身上炸出,掀起一片剑气风暴,在先天太极大阵上,撞出铿锵剑鸣。
看守大阵的童子吓得脸色苍白,扭头就跑。
“大,大,大老爷,轩辕剑鸣啦!”
当年,太上圣人封印轩辕剑时,就曾经说过。
当轩辕剑再一次剑鸣时,就是将再遇其主的时候。
自轩辕人皇自囚火云宫至今,经历五帝,启夏,成汤数万年时光,轩辕剑没有发出过任何动静。
而现在,剑鸣响了。
守剑童子刚刚踏出大殿,就被一股柔力又送回了大殿中。
太上圣人的声音随之响起,道:“不用在意,继续看剑。”
守剑童子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想了想不久前,人王让孔宣给大老爷送信一事。
他就闭上了嘴。
他就是一个看剑的小小童子,大老爷怎么吩咐,就怎么做吧。
他回到先天太极大阵前,向轩辕剑施以一礼,道:“轩辕剑啊轩辕剑,大老爷早就下过法旨。”
“你若真遇明主,大阵自解。既然现在大阵仍在,你就再忍耐一阵。莫要再吓唬贫道了。”
“贫道也守了你几万年。正所谓,以和为贵,以和为贵啊。”
轩辕剑鸣带有杀伐之气,寻常金仙闻之,都心惊肉跳。
他一个小小的地仙境童子,哪里受得了?
大阵中。
轩辕剑像是听懂了童子的话一般,当真停止了剑鸣。
守剑童子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再向轩辕剑一礼,道:“贫道蓝采何,谢过。”
第一百一十一章 神农传承,岐黄医道
子受抽到岐黄医道的第二天。
九间殿上。
子受让朱升托起铁券,看向满殿文武,道:“孤昨日梦中神游火云宫,得神农地皇传承岐黄医道,今日特意与众卿分享。”
众臣:!!!
梦中神游火云宫?
大王不愧是大王,竟然有神游传说中的火云宫。
还能得到神农地皇的传承。
这说明什么?
说明大王是连三皇都认可的明君啊。
这世间,还有其他人做得到吗?
以商容为首的人族官员们,个个满面红光,与有荣焉。
于是那“昏君赞言”,再一次在九间殿中响起。
而以孔宣和无当圣母为首的仙官们,则目瞪口呆。
三皇所在火云宫,连圣人都找不到,没有半点因果泄漏出来。
大王如何梦中神游到火云宫?
但当他们看向那沉重的铁券时,却又都惊了。
尤其是孔宣。
那铁券,他见过啊。
“这,这是伏羲天皇当年证道时,太上圣人所赠铁券,以记录伏羲天皇之功德,此铁券在伏羲天皇入火云宫时,一并带去了。”
“大王真的梦中神游去了火云宫?”
众仙看不懂,但众仙大受震撼。
随后,众仙恍然大悟。
难怪大王能重聚朝歌气运,能逆转量劫天命,能让整个封神量劫都因大王而生出巨大变化。
原来,大王是三皇共同认可的人王啊。
孔宣心中震惊之余,也多出几分欣喜。
果然,他没有选错。
当年母凤于落凤坡殒落时,留给他一句批言。
“唯有让天地大变者,方可让吾复活。”
母凤复活的唯一机缘,就在大王身上。
只有大王,方是可以让天地大变者。
九间殿上。
子受抬起了手。
于是,满殿文武,立刻噤声,只待大王吩咐。
子受淡淡道:“神农地皇有吩咐,岐黄医道当传于天下,传于万民。孤要在众卿中选中一位,传承此道,然后向万民传道。”
说罢,他屈指在铁券上轻轻一弹。
就听得一声轻鸣响起。
铁券之上,瞬间腾起无数大道符文。
这些符文变幻组合,流淌如金,化作医书千卷,化作药方万千。
金色的光芒,从铁券上蔓延而出,迅速填满了九间殿,扩散同王宫,然后在眨眼间,将整个朝歌笼罩。
有淡淡药香,弥漫在整个朝歌城。
于是。
朝歌百姓们伤病全消,暗疾自愈。
有啼哭的婴儿,止哭而笑。
有病痛的老者,重整旗鼓。
……
太素天中。
女娲娘娘突然看向人间。
在越来越浓郁,已经将人间一切都遮掩起来的人间气运中,她感应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
女娲娘娘屈指推演良久,重新惊讶地睁开双眼,喃喃道:
“大兄的道?不,这不是殷受从河图洛书中传承的那部分,而是……三皇的道都混于其中,并以神农的道为主。”
三皇相和,共同参悟大道,并不出乎女娲娘娘的意料。
真正让她此刻震惊的是,三皇共同参悟大道唯一的机会,就是在火云宫中。
然而,火云宫中的一切,都不可能传到人间。
那么,朝歌突然升起的这一缕道韵,从何而来?
……
九间殿。
玄都目瞪口呆看着笼罩朝歌的道韵,喃喃道:“与师尊的金丹大道,完全不同,却在某些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