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镇天司 第572节
“何止青云剑宗,”邻桌的赤眉老者捏碎花生壳,指节敲着桌面,“山岳宗梁启源三日前在镇海碑前演练搬山劲,拳风震碎三百丈礁石。”
“拳风碎三百丈礁石,不是大宗师,也有大宗师之力了吧?”一旁有人低语,话语之中全是惊骇。
“那可是青阳侯记名拜师的宗门,以青阳侯手段,怎么可能不助山岳宗培养一位大宗师实力的强者?”另一边穿着黑袍的老者开口,面上全是羡慕。
众人闻言皆默。
青阳侯之名,镇天司之威,东境江湖,谁敢直视?
长街尽头突然炸开雷暴,余万钧倒拖蟠龙戟踏空而来,戟刃残留的紫电与萧凌云剑意轰然相撞。
两位新晋大宗师的气机在云沧城外交锋,将醉仙楼檐角悬挂的十八盏琉璃灯震碎。
“第六位了.”二楼雅间传来低叹,“诛仙司雷昊引天雷破境,供奉堂余万钧纳沧浪龙脉,再加上玄甲龙骑统领铁刑熔炼战阵煞气、掌雷使姚通顿悟紫霄雷纹——”
“还有寒鸦剑派陈断戈,他得青阳侯相助,据说已经半步大宗师,这也太……”窗外传来少年剑客的惊呼。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城头盘旋的万千寒鸦突然炸成剑雨,陈断戈染血的断剑在暮色中重铸,剑气直冲九霄!
“青阳侯,这是真要将东境打造成铁桶坚壁啊……”云沧城城头上,身穿青袍的中年武者低声开口。
谁敢想,新增六位大宗师镇守东境,让原本动荡的大秦东境江湖化为铁壁!
江风卷着浓重血腥味掠过城垛,褚朝阳抚过新换的烈阳拳套,看向码头停泊的十二艘镇天楼船。
每艘楼船甲板都矗立着三丈高的玄铁堆,正是青阳侯准备命人送回皇城的宝物。
这些价值不菲的宝物会在皇城换成各种灵材,然后由秘药司炼制成淬炼新晋大宗师的最佳资粮。
“侯爷,”阴九幽从船帆阴影中显形,炼魂灯映出他苍白面容,“皇城刚传来消息,成国公欲重修天榜,问侯爷要不要榜上留名?”
张远一刀斩大宗师宇文绝,哪怕是阵前借大军之力,哪怕宇文绝已经强弩之末,精疲力竭,可这也是张远战绩。
如果张远借此战绩,可直接一步入天榜。
而成国公的意思,张远要是天榜留名,也能震慑一方。
甲板之上,张远手掌压在船舷,看江心激起的漩涡:“不用。”
“本侯要天下人记住,”张远按着腰间刀柄转身,黑袍在江风之中震荡,“东境江湖的苍天青云,从来不是靠本侯镇压,也不是哪个大宗师撑起。”
“是靠东境江湖千万武者,是靠大秦武道,靠我秦人血脉之中的武勇。”
甲板之上,不管是阴九幽还是一旁的褚朝阳,都是躬身。
此时,阴九幽身上的气息,分明与褚朝阳分庭抗礼。
青阳侯张远借围杀东魏大宗师宇文绝之机,以大宗师为磨刀石,为大秦强者制造破境契机。
外人所见,六位大宗师齐聚云沧城,却不知阴九幽早在十日前就已经入大宗师境。
“青阳侯。”
船舱方向,身穿青袍的骁远伯世子彭政,面带笑意,大步走来。
另一边,雷鸣带着几位西北军中老卒,快步而来。
“呜——”
大江之上,有号角声传来。
张远转头,面上露出轻笑。
“龚侍郎与季先生归来,我等郑阳故人齐聚,正好为季先生接风洗尘。”
此时甲板上,不管是彭政还是雷鸣,还真是当初都在郑阳郡与季云堂和龚宇正有交集。
此时众人相互看看,不由面上露出感慨。
张远立在甲板上,看着船队徐徐而来。
那船头所立的身影,就是当初在郑阳郡武学小院中,将所有字画都送他的季云堂。
“季山长,别来无恙?”
张远面带笑意,拱手开口。
对面船头,季云堂看着张远,面上全是感慨。
当初在郑阳郡时候,他根本没想过,张远会有这等成就。
一战封侯。
执掌镇天司。
“青阳侯,战功珍贵,换季某归来,实在……”季云堂轻叹,拱手作揖。
张远看季云堂,一声长笑。
“山长,东魏一游,收获如何?”双目之中神采浮荡,张远紧盯立在船头的季云堂。
听到他的话,季云堂缓缓直起腰身,面上神色从平静慢慢化为傲然。
“轰——”
季云堂身后,一幅璀璨的画卷展开,山岳长河,绵延何止万里!
“东魏三千万里山河,尽归笔下画卷。”
“不为以洞天镇此山河图卷,季某已入大宗师境。”
第567章 你张家,也算武勋世家了
江风裹挟咸湿水汽卷入玄铁符纹雕饰的船舱。
青铜鲛灯在季云堂挥袖间齐齐点亮。
镇天司龙首楼船三层舱室内,东海水精玉铺就的穹顶倒映出山河虚影,将季云堂手中徐徐展开的《东魏山河图卷》镀上鎏金光晕。
“哗——”
图卷完全舒展的刹那,舱壁镶嵌的三十六枚镇海珠同时泛起青芒。
季云堂指尖拂过“云沧”二字篆刻,百里冻土下蛰伏的龙脉竟发出欢愉颤鸣。
大道感应!
这图卷,已经化为一件镇洲至宝!
雍天洲上,儒道宗师不少,但在绘画一道上成就非凡者寥寥无几。
张远继承王梦溪传承,与季云堂算是忘年之交。
当初季云堂来东境时候,就交代张远,如果他不能活着回来,就将他神魂送去北境长城。
“季兄,此等手笔,龚某敬佩……”
看着面前图卷,龚宇正低低轻叹。
入魏境,绘尽山河,这等手段,坚毅,值得他敬重。
季云堂鬓角斑驳银丝无风自动,眉骨间那道为拓印“葬蛟渊石刻”留下的疤痕泛起淡金:“三千万里山河,四十九条山河水脉,九十七座大城——”
青玉镇纸突然炸成齑粉,图卷上腾起的紫气在季云堂身后凝成九丈高的儒圣虚影。
这位即将担任文渊阁大学士的儒道宗师,负手立于沧溟投影之中,眼角细纹随嘴角弧度微微扬起:“有此山河图卷,只待大秦战旗东进,就能一马平川,再无阻碍。”
舱室四角的玄甲龙卫下意识按住刀柄。
这图卷,竟是此等重宝!
一旁悄然隐藏的洛红袖抬头,目中闪动精光。
这位儒道大宗师睥睨山河的傲意,竟让人有一种胆寒感觉。
窗柩外惊涛拍岸,龚宇正捧茶盏的指节摩挲。
他望着茶汤里并立的两人倒影——
青阳侯张远身形挺拔,季云堂青袍洒脱,一如当年。
郑阳郡武学小院里那肆意交流书画之道的两人,不知不觉间,已经身居高位。
当年同在小院谈笑的三人,一个在青天洲血火中淬成镇国利刃,一个在东魏宫阙里绘就屠龙长卷,而自己也早已穿上绯红的礼部侍郎袍。
“谁能想到.”龚宇正低头轻啜茶水,面上露出感慨之色。
“山长,龚大人,你们要进皇城复命,镇天司大军会随行护送。”张远站起身,拱手道,“等张某回皇城,再一起喝酒。”
季云堂和龚宇正点点头,拱手回礼。
————————————————————
大秦元康二十三年三月初。
席卷大秦东境与东魏江湖和边境的一场动荡,随着云沧城交换,青阳侯领镇天司大军离开,慢慢平息。
但这次动荡所引起的震动,如同水浪翻涌,向着四周散开涟漪,进而引发海啸。
最先震动的,是东境江湖。
云沧江一战虽已落幕,镇天司的威名却在东境江湖掀起滔天波澜。
青阳侯张远以丹药、功法为饵,将江湖势力与镇天司牢牢捆缚,宗门实力更迭之剧,百年未见。
寒鸦剑派掌门陈断戈以一路追杀宇文绝的战功,换得三颗“九劫洗髓丹”。
此丹以蛟龙精血为引,辅以九种天地灵药炼制,能洗髓伐脉,破境如摧枯。
江湖同道推测,光是这三枚丹药,极可能为寒鸦剑派催生三位宗师。
青云剑宗则以清扫十二座东魏暗桩的功勋,换得《玄冥寒鸦剑典》残卷补全传承。
当大长老萧凌云将剑典嵌入祖师佩剑的瞬间,藏剑崖三千柄古剑齐鸣七日,七位困守洞玄巅峰的长老借剑意冲霄之势破境,青冥剑气竟在宗门驻地凝出百里剑云。
东境各派都在悄然变化,五毒教教主以蛟血换得《万蛊真经》,玄机门用破阵功勋兑换“周天星斗盘”,就连向来清高的玉虚观,都为三卷《太清丹经》主动接下了镇守界碑的任务。
茶楼酒肆的说书人拍醒木时,总要提及江心那辆青木马车:“侯爷阵前斩大宗师是为‘武镇山河’,云沧换季先生则是‘义薄云天’。”
“寒门子弟记得去镇天司领《基础炼体诀》,青阳侯给天下武夫都留了登天梯呢!”
……
春山图洞天。
小院草庐之中,暖玉屏风上的水墨烟岚随烛火摇曳,将赵瑜耳畔垂落的青丝镀上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