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第98节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体形态肯定不复存在的,但会演变成另一种模式。
然后,就是融入到大自然的循环之中,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最终,与天地相融,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长生之境!
“那仡芈婆的意识,恐怕已经开始和他身体形成共生关系的本命蛊意识开始融合了,所以自己的催眠才对她不起作用。”
“就不是不知道,她都六十多岁了,身体状况还依旧是少女形态,这是因为本命蛊的原因,还是其他的原因!”
—
夜深了,吴文停止思考,躺回床上休息。
第二天清晨,吴文还未起床,就有人敲门。
“谁啊!”
富贵前去开门,见到门外那三个身影,正是最近一直出现在府邸周围的那些奇怪人,立马将刚打开一道缝隙的府门关上,快速跑到吴文房间外,轻轻敲响门窗。
“公子!”富贵呼唤道。
“什么事?”屋内传来吴文慵懒的声音。
“公子,那些人找上门了。”富贵急促地说。
吴文自然知晓他说的那些人是什么人,开口回道:“我知道,你把他们引入花厅,我等等就来。”
“好的公子。”
富贵稍微放下心,再次来到门口,将门打开。
“请!”
三人也没有说话,径直朝着府内走去。
富贵将府门重新关上后,便引着三人来到花厅等候。
“吴文人呢?”仡芈婆开口道。
“我家公子正在洗漱,三位稍等片刻。”富贵客气地说,然后转身离开,去准备茶水。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仡芈婆有点不耐烦了,再次对着富贵问道:“吴文他怎么还不出来?”
就在富贵要回应她时,厅外走廊处传来吴文的声音:“大清早的,你们就登门,有这么着急吗?”
见到吴文出现,仡芈婆立马近前来,讨要道:“牛痘苗的炼制方法呢?”
“还真是急不可耐!”
吴文将手上的制作方法递给她,这是他刚刚写出来的,所以他才来得那么迟。里面有着详细的步骤,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参数。
仡芈婆接过来展开一看,确定无误后,当即就带着人离开。
“公子,您认识他们?”富贵来到吴文身后,轻声询问。
“昨晚刚认识!”吴文淡淡地回答。
然后他也朝着门外走去,去往太医署。
太医署内,当值的周太医见到吴文前来,立马就上前打招呼:“吴县子,今日来得挺早!”
“今天起得早!”吴文微笑着回应了一句,便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待了一会儿,他又离开太医署,去往太极宫内皇家储藏书籍的宫殿。
也亏了他有太医令的身份,不然即便他拥有县子的爵位,这个地方在没有皇帝的允许下,他也不能够进来。
硕大的宫殿,吴文一进入,就被里面如烟如海的藏书所震撼。
相比较起来,太子东宫的藏书楼,规模甚至比不上这里的三分之一。
漫步在群书之中,吴文目光扫视,先查看一下藏书是如何摆放分类的,然后再寻找他所想要看的书籍。
转过一处角落,吴文突然见到袁天罡也在此处。
恰好也正在寻找书籍的袁天罡,也转头看见了他。
“吴文!”
“袁师伯!”
“你也来此处,不知道你要找什么书?师伯我常年在此,对这里颇为熟悉。”袁天罡见吴文好似在找什么东西,便微笑地说道。
“袁师伯,我在找有关于炼丹术的典籍。”吴文回答。
“炼丹术?”袁天罡眉头微皱,疑惑道:“你看这种书干什么?”
“我想炼制一些东西,到时候,若是师伯有空,还能请师伯来指点一下师侄!”吴文回道。
“嗯!”袁天罡点点头,“我会记得的。”
然后,他便带着吴文朝着炼丹术典籍存放的方向走去。
吴文跟在袁天罡身后,看见他手上拿着一本书,便好奇地问道:“袁师伯,看的是什么书?”
袁天罡听了,将手中的书卷抬起,递给吴文说道:“《太上洞玄经》。”
吴文接过来,稍微翻开观看了一眼。
然而就是这一眼,就让他深陷其中。
《太上洞玄经》里讲的内容,是关于道家尸解的。
托物寄形,死后复生!
尸解就像夏蝉一样蝉蜕:人们明明看见他在此地死了,却又在别的地方看见他。
经中有云:通过一定的修炼,人的真形便可出脱尸身而不死,并将这种不死的修炼方术称之为“尸解”。
“夫尸解者,尸形之化也,本真之炼蜕也,躯质遁变也。”
得道之人,可遗弃肉体而仙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遗世而升天,谓之尸解。
……
第107章 以器载道
……
吴文看着手中的《太上洞玄经》,里面有关于尸解的内容,让他见到了他最近一段时间接触到的很多东西的影子。
通灵腰铃的信息记录,苗人蛊术的人体共生。
这都好像是一种尸解方式。
虽然抛弃了肉身,但意识却以另一种方式永生。
“袁师伯,此书能否让我阅览一段时间?”吴文拿着《太上洞玄经》问道。
袁天罡微微挥了挥手:“你拿去吧,我已经看过多次了。”
闻言,吴文便将书收下。
在袁天罡的带领下,吴文来到有关外丹术的道藏典籍存放的地方。
“外丹术所有的藏书都在这里。”
吴文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这满满的一墙,还有周围的几个书架,全都是。
对此,他心中不由感叹:这么多!
“你慢慢翻阅,我先离开了。”
“谢袁师伯!”吴文拱手感谢。
目送袁天罡离开后,他便开始逐本翻阅起来。
外丹术,起源于秦汉之前。
那时的人相信,吃金子就能像金子一样坚固,吃玉就能像玉一样温润。
黄金,即使放入火中百炼也不会消融;埋在地下,历经千年也不会腐朽。
服食黄金,能使自己的身体像黄金一样,永不老去、永不死亡。
而丹砂又能够炼成黄金。
因此,外丹术又被称作炼金术。
然而,由于外丹术炼制的金丹,让很多吃了它的人短寿和猝死,从而导致很多人逐渐对它失去了信任。
后来,随着发展,内丹术出现。
以“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思想为理论,进行性命修炼。
以人的身体为鼎炉,修炼精、气、神,以达到强身健体、提高生命功能、从而“成仙”的目的。
但内丹术修炼极为困难,千百年来修成者寥寥无几。
于是,道家又将目光投向外丹术。
外丹术虽有其弊端,但不可否认其也有可取之处。
因此,道家将外丹术与内丹术合二为一,形成如今的外丹道。
《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为器之本,器为道之体;道寓于器之中,器为道之体现。
修行外丹道的人认为,若被动服从大道的演化,无法保证永存。
于是,“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应运而生。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外丹道从中得出了独特的“逆以成丹”的思路。
他们以自身为炉鼎,模拟天地运转,炼器成丹,即外丹。
然后,以器作为自己道的承载,最终实现生死而道不消,与世长存,达到永生的境界。
“以器长存!”
看到这,吴文不由得将手中的书放下,转而再次拿起那本《太上洞玄经》。
上一篇:让你当宗主,你只收主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