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第280节
“谢公爷传授!”
吕才恭敬的行礼。
“属下今后,当刻苦修炼,不负公爷提携!”
说完,吕才告退离开。
吴文转身对向李淳风:“师傅,这‘孤子拳’您可学会了?”
李淳风点点头:“虽然复杂,但对于为师来说,还算容易掌握。”
闻言,吴文微微一笑。
“那弟子,就将剩下来的部分,也教给您。”吴文说道。
“嗯?”李淳风疑惑道,“难道你刚才传授给吕才的,并不是完整版?”
吴文笑着回答:“也并不是弟子故意不将全部内容传授给吕才,只是现在以他的能力,修炼这些已经足够了。
剩下来更高深的部分,等到他今后能力上来,通过我的考验,弟子才会继续传授给他。”
李淳风认真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表情。
紧接着。
吴文神色一正。
将‘孤子拳’真正高深的部分缓缓道来。
“师傅,弟子所创的这门孤子拳,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波动拳!”
吴文目光坚定,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前半部分,只适用于普通人修炼,旨在强身健体、掌握基本的发力技巧。
而真正高深的部分,则已经触及到天地自然中波纹的力量,需得悟性与实力兼备者方可修炼。”
吴文先是简单一方讲解,让李淳风对这门拳法有个整体的认知,然后才正式说出孤子波动拳的修炼内容。
“首先,是拳理!”
拳劲波形公式:拳劲强度(位置,时间)= 12×(身体弹性系数)×双曲正割[身体弹性系数×(位置- 4×身体弹性系数×时间)]
双曲正割:是描述拳劲的集中波形,类似‘水浪尖峰’,刚柔并济,威力无穷。
在出拳的瞬间,能将力量集中于一点爆发,如同水浪拍岸,势不可挡。”
吴文详细地解释着,仿佛要将每一个细节都印入李淳风的脑海中。
神经-肌肉调制系统!
是通过跟腱→脊柱→肘关节的神经簇调控波形传递,确保劲力传递‘不迟不滞’。
这就如同一条精密的通道,将力量从脚底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拳锋,让每一分力量都能得到完美的发挥。”
吴文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仿佛在演示着力量在体内的传递过程。
波形调制!
是神经簇通过频率微调,补偿肌肉损耗,相位延迟确保劲力从下至上叠加。
这就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层层递进,威力倍增。
每一次的发力,都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一环扣着一环,让力量不断地叠加、放大。
身体弹性系数!
当小于0.8时:劲力松散,如太极拳云手,以柔克刚,能化解敌人的攻击。
当大于0.9时:劲力爆发,如爆发式寸拳,刚猛无比,能一击制敌……
……
双曲正割波形!
是模拟身体储能-释放特性。
例如形意拳‘崩拳’波形,集中而爆发。
在出拳的瞬间,身体如同弹簧一般,将储存的力量瞬间释放出来,形成强大的爆发力。
波形形态!
峰形集中:呈对称钟形,中心振幅最高,如拳劲爆发点,两侧快速衰减,模拟‘劲力聚于一点而瞬发’的特性。
这就如同一个尖锐的锥子,将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一个点上,能轻易地穿透敌人的防御。
无振荡拖尾!
与正弦波不同,波形无后续波动,契合武术‘发劲干净,不拖泥带水’的要求。
出拳之后,不会有多余的力量散失,让敌人无法捕捉到你的攻击轨迹。
波形峰值对应人体极限,类似‘弓弦拉满即放’的发力模式,将全身力量都汇聚在这一拳之上。
只有将身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才能打出最强大的攻击。
神经响应同步!
波形上升沿,约为每秒18次的频率,与人体β神经簇传导频率每秒17次、到每秒19次的频率一致,能确保劲力传递‘不迟不滞’,让动作更加流畅自然。
只有神经和肌肉的响应同步,才能让力量在瞬间爆发出来,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延迟。
刚柔可控性!
峰值阶段,波形顶部:呈现刚性,如太极拳‘如棉裹铁’,刚柔并济,能攻能守;衰减阶段,波形两侧:转为柔性如‘黏连随化’,化解一切攻击。
能量效率!
90%以上劲力集中在波形主峰,避免‘力散于形’的损耗,让每一分力量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只有将力量集中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第279章 邪灵
其实。
这还远非吴文对“孤子拳”最终形态的构想。
在吴文的蓝图中,孤子拳的潜力远不止于此,它还能与电磁辐射能量波深度融合,绽放出更为璀璨的光芒。
孤子拳,乃是一种基于非线性波动理论与生物电磁学的武术体系。
在吴文心中预想。
可以通过整合电、磁、辐射能等能量波,实现劲力的超距传导与精准调控。
其核心原理,源自孤子波那独特的性质:波形在传播中保持稳定,碰撞后亦不衰减。
在吴文现阶段对孤子拳能量波整合机制的开发中。
就已经开发出了“电磁孤子”。
利用电-磁耦合波,形成自维持的脉冲波形。
对应的拳理,便是‘聚劲波强度公式’!
劲力强度(位置,时间)=罡气振幅双曲正割平方[波长位置波速×时间]虚数指数函数(波数×位置角频率×时间)。
罡气振幅,代表着劲力的峰值强度。
波速,则是劲力传导的速度;波长,反映了劲力波动的周期特性。
波数,关联着能量场的分布密度。
角频率,则是时间波动的频率。
双曲正割,作为聚劲波的波形函数,其平方项描绘了劲力在空间中的凝聚态分布,对应着“劲凝一线”的武学要求。
而虚数指数项,则揭示了劲力波动中隐含的阴阳交替特性,实部为阳劲,虚部为阴劲,刚柔并济,浑然天成。
当波长与波速之比为一时。
该式便退化为原孤子拳的基本式,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刚柔相济”的武学原理。
此即《易经》中所述:“气如浪涌,劲似峰峦,其形可拟双曲之弦”的术数精妙表达。
—
电磁孤子,不仅具有穿透性攻击的能力,可穿透肌肉、骨骼的屏障,直接作用于内脏或神经簇,还拥有远程能量投射的特性。
然而。
这一切目前,还仅基于吴文在内景中的真实模拟推演。
除了电磁孤子。
吴文的推演中还有辐射能孤子。
暂时开发出来的部分,就只有“铁电涡旋”:
通过热激发路径切换拓扑相,存储、释放高密度能量,实现细胞级的破坏,干扰线粒体ATP合成,引发目标代谢崩溃。
……
教授结束。
李淳风伫立在原地,仿佛一座静默的石像,努力消化着吴文刚才所阐述的内容。
吴文也不打扰他,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候。
直到夜幕降临。
月上中天,微风轻起,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
李淳风才缓缓回过神来,将孤子拳的拳理消化完毕。
孤子拳中,最难的便是那深奥的拳理。
若只是直接修炼,也能将孤子拳发挥出来,但若不通其中的拳理,便很难达到完美的境界,更无法进入下一阶段的修炼。
因为越往后,它便越难,从最简单可以理解的出拳发力,慢慢进入到能量流转层次的劲力,之后便会进入到更加虚拟、抽象、难以捉摸的波动领域。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若是前期没有将拳理理解透彻,那么越往后便如同看天书一样,别说理解学习了,看都看不懂!
“师傅?感觉如何?”吴文轻声询问。
上一篇:让你当宗主,你只收主角?
下一篇:从俯卧撑开始肝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