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第20节
吴文继续回到东宫看书。
背靠着书架,坐在地上,手上捧着书卷,聚精会神地翻看。
这时,李淳风走过来。
看到吴文手上居然捧着医书在看,他眉头微皱,说道:“这书有什么好看的?这其中有阐述天地大道吗?能教你如何探究万物之间的奥妙吗?”
吴文抬头看向李淳风,心里想说“能”,但并没有说出来。
李淳风将吴文拉起,并把他手中的书塞回书架,然后带着他来到另一处书架前。
这里摆放的全都是有关于术数之类的书籍。
李淳风从中抽出一卷,放到吴文手上:“看看这个,你肯定会感兴趣。”
吴文低头看书卷上的名字,上面只有一个字:“术”!
他双手将其展开,开始阅读上面的内容。
“术数,乃天地之奥秘,蕴含万物之运行规律。自古以来,智者观天象、察地理、通人事,皆以术数为基。本卷,旨在传授术数之精髓,使学者能窥天地之秘,知未来之变。”
“窥天地之秘,知未来之变!”
吴文瞬间就被开头的这句话所吸引。
继续往下阅读。
可后面的内容,居然是扶鸾请仙,这和吴文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在他的认知中,扶鸾请仙,说简单点就是请神上身,然后落笔作出指示。
疑惑的抬头看向李淳风。
李淳风向他使眼色,示意继续。
吴文继续观看后面的内容。
却又发现,这扶鸾请仙和他认为的请神完全不一样。
扶鸾请仙,并非简单的请神仪式。
而是一种高度逻辑化、系统化的思考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一张特制的盘,上面布局精妙,将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所有可能影响该问题的因素都一一标注出来。
这张盘以天干地支为时空框架,将问题置于其中,如同为问题搭建了一个立体的思考空间。
以八卦的智慧将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再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作为考虑因素,将问题的各个方面都纳入其中。
而所谓的“请仙”,并不是真的请神仙上身,而是让自己进入一个“神”的状态。
这个状态,是一种超越日常思维束缚的状态,是让自己的思考完全摆脱七情六欲的干扰,也不受外界因素的左右,只以最真实、最客观的逻辑思维去审视问题。
就像是绘制出一张逻辑图,将所有要考虑的因素和问题都清晰地标注在上面,然后用严密的逻辑性将它们串联起来,最终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用高度逻辑化、系统化的思考方式。
以最客观、最理性的态度去分析问题。
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才是真正的‘扶鸾请仙’!”
口中喃喃自语,吴文着实是被这其中的内容给震惊到了。
缓缓翻动书卷,直至翻至最后一页。
没想到最后还有一段内容,开头赫然写着“问心”二字。
吴文连忙聚精会神地阅读起来。
这段内容虽然简短,却字字珠玑,阐述了一种名为“问心”的、别具一格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问心”之法,并非多么复杂晦涩,反而极为简单。
它就像用抛硬币做决定那般,通过硬币的正反面来寻求答案的启示。
然而,这抛硬币的过程,并非真正在意那最终落地的结果是正是反。
关键在于,在硬币腾空而起的那一刻,内心深处下意识浮现出的那个答案。
归根结底,“问心”就是依靠直觉去判断问题。
看完最后的内容后。
吴文不禁笑了起来。
这名为“问心”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着实有趣。
人的思想可以分为感性和理性。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通过抛硬币的方式,在硬币出现正反情况前,内心所浮现出的答案,往往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就属于感性。
是内心真正想要的答案。
这种答案,很多时候,都是不符合逻辑的,也不遵循事实的客观需求。
就好像自己在乎的人在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明明自己没有施救的能力,最佳的方法是寻求帮助,但从内心上来说,自己肯定会奋不顾身,顾不上危险,冲上去施救,然后结果就是双双身陷险境。
这也就是感性的体现。
不过。
若真有一个人,能够摒弃情感,让自己处于完全理性的状态,完全遵循逻辑去思考问题。
那么这种靠直觉得到的答案,那真就相当于神来之笔,如同仙人点化一般。
整个人直接升华!
……
这一章写的不容易。若是有逻辑不通的地方。请大家能够点出来,让作者能修改。
第23章 立盘
……
“如何?”
“是不是比那医书好看多了?”
嗯!吴文点点头。
术数之道,几乎囊括了世间所有的学问,玄妙至极。
不懂的人,看之便觉头疼。
懂的人,乐在其中。
“你现在所看到的,还只不过是一角而已,连皮毛都算不上。”
李淳风笑着摇摇头,语气中充满了对术数之道的自豪与敬畏。
吴文再次点头,认可他的说法。
扶鸾请仙,这门术数之法的精髓,在于立盘。
立盘,看似简单,实则深奥无比。
要求不仅要精通易经,更要理解阴阳、五行、八卦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以及它们如何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逻辑思维框架。
然后,再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巧妙地融入这个框架之中。
就像是在一张错综复杂的网中,找到那条通往答案的线索。
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逐步揭示出问题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些联系,往往以卦象的形式呈现出来,它们就像是一面面镜子,反映出问题的本质和真相。
四方上下谓之宇。
古往今来谓之宙。
在这宇宙之中,仿佛有一套浩瀚无垠的天道系统在运行。
只要立的盘足够大。
那么,便没有解不开的谜题,没有寻觅不到的答案。
看着吴文的兴趣被吊了起来,李淳风手指轻点着面前的书架,缓缓说道:
“这里的书卷我都已整理过,你可以从这排开始看起。待你将这些书全都读完,理解其中的道理,便算是入门。”
眼前书架上的书卷琳琅满目,少说也有三四百册。
别说是学会,理解里面的知识,光是从头至尾走马观花地看一遍,也至少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
说完这些,李淳风便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剩下的,就看吴文自己的考量。
吴文在原地站立了许久,沉默地注视着眼前这一堆堆的书卷。
思索了半晌,才伸手抽出第一卷开始阅读。
这第一卷书,就让他感到意外。
书名既非《易经》,也非《八卦》之类,而是《黄帝内经》。
吴文将其缓缓展开,只见开头写着:“素问”二字。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吴文一直还以为《黄帝内经》只是一本医书,没想到它竟然也蕴含了术数的精髓。
沉浸式的看下去。
这卷书中的内容,以最为基础的方式,为吴文打开了术数的大门。
阴阳、五行、干支。
阴阳是吉凶的依据,五行既是阴阳的具体状态,又是其作用变化的表现。
干支则是阴阳五行结合的具体表示,它代表了方位、时空与周期。
上一篇:让你当宗主,你只收主角?
下一篇:从俯卧撑开始肝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