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第167节

  在大唐待了这么久,他确实没有见过,甚至是听说过,任何一位成仙者参与世俗之事。

  要知道,大唐境内可是拥有不少尸解仙,就连羽化飞升的祖师也有好几位。

  即便是想要插手世俗之事,他们也都是通过收徒的方式来进行。

  至于袁天罡所说的他还有重要的事要做,吴文也就没有再多问。

  既然袁天罡没有直接说,那想必就算他问,对方也不会回答,这肯定是一种很隐秘的事。

  “行,袁师伯,明天我就安排你混在一支定襄去往西域的商队中。”

  吴文说道,然后他突然又问道:“顺便问一下,袁师伯,你要去往西域哪里?”

  袁天罡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道:“龟兹。”

  听到这个地名,吴文就不由得想到了大唐今后在征服西域后,立于西部最边远的边防,安西四镇。

  龟兹,就是其中之一。

  吴文先安排袁天罡住下。

  等待明天出发。

  然而就在当夜。

  追寻袁天罡而来的师祖,就出现在了定襄城。

  一身湛蓝色的道袍,脚下踏着一双布鞋,手中紧握着一根墨绿色的竹杖。

  虽然披着满肩的银发,但身躯却极为健硕,脸上的皮肤细腻柔润,犹如孩童,嘴角始终挂着一抹和蔼可亲的微笑。

  当他悄然来到王宫门前时,守卫宫门的侍卫仿佛未曾察觉他的存在。

  纵身一跃,身姿轻盈地飘起,转瞬便来到宫墙上。

  他手中的竹杖轻轻一点墙面,借着月光,身上迎风飘动的道袍使他宛如仙人临凡,缓缓降落到宫墙之内。

  抬头望向前方,师祖似乎能够锁定袁天罡的位置,径直朝着他所住的地方走去。

  当他来到偏殿外时。

  察觉到有人闯入的吴文,也来到了这里。

  两人一左一右,四目相对。

  一旁的房门突然被打开,身形隐藏在黑袍中的袁天罡从房门内走出,向师祖行礼道:“师祖!”

  见状。

  吴文也抬手恭敬地行礼:“吴文,拜见师祖!”

  师祖微微点头,和蔼地问道:“你是谁的弟子?”

  “回师祖的话,弟子的师傅是李淳风。”吴文恭敬地回答道。

  “哦,是那个小家伙。”师祖微笑着点点头。

  随后,他手杵竹杖,沉声对着袁天罡说道:“还不跟随我回去。”

  吴文无奈地看向袁天罡,致歉道:“袁师伯,不是师侄不帮你,师祖亲身前来,我也是没办法了。”

  袁天罡理解地点点头,随即转向师祖,坚定地说道:“师祖,弟子不能和您回去,请恕弟子忤逆了!”

  说着,他竟突然对师祖动起了手,飞扑上前,一掌探出,全力以赴,裹挟着周身的气流,如同洪流般倾泻而出。

  然而,当袁天罡一掌打在师祖胸前时,却只见师祖整个人如同一张纸般倒飞出去,在空中轻盈地飘转了几下,然后毫发无损地落在地上。

  被袁天罡攻击,师祖并没有恼怒,反而感慨地说道:“痴儿,随我回去吧,那李世民不过一届天子,如何值得你如此效忠?”

  然而袁天罡仿佛没有听到一样,继续全力的施展攻势。

  吴文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着两人的交战,没有丝毫参与的意思。

  只见袁天罡不断地攻击,而师祖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反击和防御,就全都接下他的攻击。

  两人之间的差距立判高下。

  吴文眼眸深邃地看向这位师祖,就从他眼前的表现来看,他的本事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高深莫测。

  在弄清楚他的能力之前,吴文都不敢说,能否在和他交手之下,击败对方。

  当袁天罡又攻击了几次后,他也深知自己根本不是师祖的对手,然后再一次全力攻击,将师祖击退后,便立马抽身向着远处逃遁。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顿时让吴文瞳孔收缩,整个人身体紧绷起来,认真严肃地观看。

  只见师祖见袁天罡想要逃跑。

  便祭出手中的竹杖。

  只见坚硬的墨绿色竹杖,在飞向袁天罡时,居然如同绳索一样变得柔软起来,在接触到袁天罡时,立马将他捆绑了起来。

  而袁天罡也是立马施展金蝉脱壳,一个人从包裹的黑袍中遁逃出来,然后继续朝着远处逃遁。

  师祖见状,并不感到意外。

  他的脚尖轻轻一蹬,整个人朝着袁天罡轻盈地飞跃而起,半空中抓住那根竹杖,它又再次变得坚硬起来。

  师祖又甩出他身上的湛蓝色道袍。

  只见这道袍在脱手而出时,就仿佛有了灵性一样,直接迎风展开,像是巨网一样,盖向逃跑的袁天罡。

  见到这一幕,袁天罡袖口中甩出一柄匕首,握在掌中,对着眼前的道袍用力一划,直接在它中间划出一道口子,然后整个人从中间钻了出去。

  然而,那件被划破的道袍却神奇地自动愈合了,破损之处如同水流一般相互连接融合,又变得完好无损。

  吴文看着眼前这神奇的一幕幕,只感觉眼界突然被打开,见到了新世界一样。

  能够变软变硬的竹杖,破损之后能够自动愈合的道袍。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仙家手段?

  连续两次擒拿无效,师祖居然没有再继续追上前去,反而是收回道袍,穿到身上,然后手持着竹杖,静静地看着袁天罡跑得越来越远。

  见状,吴文心中不由感叹:这师祖哪是来抓袁天罡的?这放水也放得太厉害了。

  但凡他动点真格的,袁天罡今天就休想逃走。

  “师祖!”

  见到袁天罡彻底消失在黑夜中,吴文这才上前再次行礼。

  师祖只是微微点头回应,随即转身离开,一言不发。

  吴文心中不禁感到惋惜,他本想与师祖套近乎,拉拉关系,以便借机瞧瞧他手上的竹杖和道袍,探究它们究竟神奇在何处。

  师祖离开后,吴文也回到了住处。

  然而,没过多久,袁天罡竟然又回到了他这里。

  “袁师伯?你怎么又回来了?”吴文诧异地问道。

  “西域茫茫,若是无人带领,我可去不了龟兹。”袁天罡感慨道。

  闻言,吴文不禁轻笑了一声。

  西域的地理环境极为复杂,若是不熟悉路线,贸然前往,极易迷失方向,被风沙掩埋。

  “师伯,师祖手中的竹杖和道袍,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如此神奇?”吴文迫不及待地询问他刚才的疑惑。

  “那是用灵材制作的法器,所以拥有千变万化的能力。”袁天罡解释道。

  “师伯,你能详细和我说说吗?”吴文好奇地追问。

  袁天罡微微摇头:“关于法器,我也知之甚少。只知它们是由极其珍贵的灵材炼制而成。”

  随着他将所知道的内容告诉吴文。

  吴文当即反应过来,这灵材不就是纳米材料吗?

  ……

第185章 金丹电弧反应器

  ……

  一夜无眠。

  次日。

  吴文便安排袁天罡混在一支前往西域的商队中离开定襄。

  而就在他离开后的第四天。

  朝廷派人前来传令,命吴文立即集结三万突厥骑兵,由程处默带领,从雁门关出发,前往玉门关。

  与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左屯卫大将军副总管薛万均汇合,共同征讨西域高昌国。

  大唐才安享太平一年,便又要突然征讨高昌。

  吴文特意询问传令者此战的缘由。

  在传令者的解释下,吴文得知。

  此战的导火索,乃是丝绸之路商路之夺。

  高昌国颇为特殊,与多为胡人建立的西域小国不同,它是一个完全由汉人组成的国家。

  高昌国本是车师前国的领地,天山北麓和南麓的出口都经过这里。

  其东南面与河西走廊仅仅相隔一片戈壁沙漠,而吐鲁番的水土十分适合农耕和放牧。

  因此,自西汉以来,朝廷都将当地视为统治整个西域的基地。

  西汉在轮台地区设置戊己校尉,派遣数百名士兵在当地屯田,从此汉人便取代当地人,成为高昌地区的主要居民。

  至五胡十六国的前凉时期,改军户为民户,创置了高昌郡。

  北魏时,北凉沮渠氏西迁,于此建都,史称后北凉王朝。

  北魏和平元年,后北凉为柔然所灭,而高昌国的汉人趁机独立为国,先后建立了阚氏、张氏、马氏、鞠氏等四代王朝。

  由于高昌国是一个汉人国家。

  因此国中通行汉语、汉文,推行郡县制、户籍制、田土授受制,与内地悉同。

首节 上一节 167/3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让你当宗主,你只收主角?

下一篇:从俯卧撑开始肝经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