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聊天群里全是女频窝囊废 第193节
站在一旁的林霄,看着楚路耐着性子,将他早已问询过无数遍的问题再次抛出,又看着那些人给出与之前一般无二的回答,心中不禁再次涌起对那下毒之人的惊叹与忌惮。
此人当真厉害。他暗自心想:如此天罗地网般的防护,竟也能被他找到可乘之机,神不知鬼不觉地下了毒。这等手段,简直匪夷所思!
很快楚路便一路审问到了最后的呈送环节。
一名小宫女被叫到了楚路面前。这宫女名叫阿菱,约莫十六七岁年纪,容貌清秀,只是眉宇间带着怯意,身形也略显单薄。
楚路照例询问了她当天的经过,阿菱紧张得声音都在发抖,但还是将自己负责的那一小段路程,以及交接时的情形,结结巴巴地叙述了一遍,与其他人的供述并无出入。
楚路点了点头,目光无意间扫过她那双因紧张而绞在一起的手,忽然顿了一下。讶然发现在她纤细的手腕上,戴着一只样式古朴、材质看起来也颇为廉价的手镯。
“你这手镯倒是不错。”楚路随手抓起她的手腕,打量了一下手镯,“宫里宫女原来允许戴手镯的吗?”
阿菱闻言,吓得浑身一颤,连忙低下头,声音带着哭腔:“回、回陛下。这、这是奴婢家里传下来的东西,不值什么钱的……奴婢、奴婢一直戴着,不敢取下。宫里、宫里也是允许的。但若是污了陛下的眼,奴婢这就摘了!若是陛下想要,奴婢、奴婢……”
她语无伦次,似乎生怕皇帝看上她这破旧的手镯,又不敢不从。
“朕不过随口一说而已,你不用害怕。”楚路摆了摆手,“行了,退下吧。”
“谢、谢陛下……”阿菱如蒙大赦,连忙磕了个头,慌慌张张地退回了人群中。
整个审问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楚路看着殿内众人,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眼中却闪过一丝了然。
他低头思索起来,一旁的林霄则带着丝期待地望着他。
然而过了一会儿后,楚路站起身,对林霄和张卫说道,“今日暂且到此为止吧,剩下明日再说。朕乏了,先行回宫。”
“恭送陛下!”林霄和张卫连忙躬身行礼。
林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虽然他并不认为楚路真能三两下就找出凶手,但毕竟之前三言两语推理出他秘密的表现太过惊艳,心底里多少还是抱有一点期望的,想着至少能够发现什么他之前漏掉的线索。
结果到头来和自己也没什么区别,难免有些失落。
之后没多久,楚路这番大张旗鼓亲自审案的举动,很快便传了出去。
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陛下……这是又想起一出啊。罢了,由他去吧。”
“天子亲审刑案,于礼不合,于体统不合。不过嘛……既然陛下兴致在此,我等做臣子的,也不好拂了陛下的雅兴。反正有那些清流硬骨头在,这种苦差事,他们自己会抢着干的。”
“岂有此理!堂堂天子,竟去行那狱吏之事?!国事如此繁重,边患未平,民生多艰,他却有闲心去审问几个内监厨役?简直是本末倒置,昏聩!明日早朝,老夫定要当面谏言,让他迷途知返!”
“诸位听说了吗?陛下竟然亲自去审案了!哼!他以为自己是谁?神探吗?我看他就是闲极无聊,拿朝政当儿戏!御林军都是废物不成,需要他亲自出马?可笑至极!明日早朝之上,我等应当联合上奏,定要将这股歪风邪气扼杀!”
…………
翌日,晨曦微露,柔和的光线悄然穿过雕花窗棂,洒落在金碧辉煌的寝宫内。楚路从睡梦中悠悠转醒,身旁的宫女们见状,立刻轻手轻脚地围拢过来,有条不紊地为他准备洗漱用品。楚路抬手揉了揉还有些惺忪的睡眼,待清醒几分后,便在宫女的服侍下起身更衣。
等一切准备就绪,楚路起身前往金銮殿的时候,一名花白胡子的老太监低声说道:“陛下,今天早朝大概不会太安稳。”
楚路目光如炬地看向老太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老太监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说道:“那些清流已经知道了昨天的事情。他们最在乎礼法制度,肯定会想法阻止,言辞上更是不会留情,陛下要做好准备。”
楚路收回视线,淡然道:“朕知道了。”
金銮殿上,气氛肃穆。
楚路刚一落座,还没等议题开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方孝直便第一个站了出来,手持笏板,声如洪钟:“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楚路抬眼看他,淡淡道:“讲。”
方孝直面容严肃,颧骨高耸,眼神锐利如鹰:“臣闻陛下昨日竟屈尊降贵,亲自审问御膳房下毒一案!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一来,您乃万乘之尊,系天下安危于一身,岂可将宝贵精力耗费于此等刑狱琐事之上?二来,此乃御林军、刑部之职。陛下越俎代庖,置国家法度于何地?置百官颜面于何地?请陛下立刻停止此等荒唐行径,将案件交由臣下处理,专心国事!”
他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方孝直话音刚落,言官严正也立刻出班附和。
严正,二十七八岁的年纪,身材瘦高,皮肤偏黑,乃是寒门出身,靠弹劾权贵扬名,因此遇到此事,毫不退缩,语气激烈道:“陛下!方大人所言极是!区区下毒案,何须陛下亲劳?陛下此举,无异于将国之重器视作玩物!视朝堂法度为儿戏!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臣恳请陛下,悬崖勒马,勿要再做此等令天下耻笑之事!”
翰林院掌院学士李文渊,这位年近七十的清流领袖,也捋着花白的胡须,颤巍巍地走了出来,痛心疾首道:“陛下啊……老臣受先帝托孤之重,不敢不言。陛下当以社稷为重,以万民为念。审案自有专人,陛下切不可因一时兴起,而荒废了朝政啊!”
一时间,清流一派群情激愤,纷纷出言劝谏,言辞激烈,大有楚路不答应就死谏到底的架势。
而另一批以宰相沈世安为首的老油条们,则大多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最后还是沈世安慢悠悠地出列,用慢条斯理的语调说道:“老朽愚钝,窃以为方大人、李大人所言,亦有几分道理。陛下圣躬安危,固然重要,然则朝廷分工,各司其职,亦是祖宗规制。陛下将查案之事,交由林统领全权负责,陛下只需坐镇中枢,听其禀报即可。何必亲力亲为,劳心伤神?”
户部尚书贾如晦这才连忙附和:“沈相所言极是,陛下龙体为重,不必事必躬亲。”
楚路冷眼看着下方官员的表演,心中越发不耐烦。
“够了!”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打断了所有人的话语。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说完了吗?”楚路语气冰冷,不带一丝感情,“朕要做什么,何时轮到你们来指手画脚了?”
他目光扫过那些清流官员:“玩忽职守?荒唐行径?朕看你们才是食古不化,迂腐不堪!朕乃天子,这天下都是朕的!朕想查个案子,还需要看你们的脸色不成?”
“还张口刑狱琐事,闭口区区下毒案,这可是要对朕下毒,是要弑君啊!”楚路愤怒地说道,“你们都不把朕的性命当回事吗?!啊!告诉我!”
话音落下,朝堂震惊,沈世安等官员脸色大变,瞬间不敢再多说什么。
但是另一些人的反应则截然相反。
方孝直猛地抬头,梗着脖子,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嘶哑:“陛下!此言差矣!臣等正因视陛下安危重于泰山,才不敢苟同陛下亲身涉险之举!弑君乃滔天大罪,正需动用国之刑器,依律严办,方能彰显法度,震慑宵小!陛下乃万乘之尊,系天下安危,岂能轻动?臣等谏言,乃是恪守臣节,为江山社稷计,为陛下龙体安康计!何来不将陛下性命当回事之说?!此言诛心,请陛下收回成命,明察忠奸!
李文渊更是一脸悲愤,直接跪了下来,大声道:“陛下息怒!老臣敢问陛下,何为‘当回事’?难道让陛下置身于不可测的险境之中,便是将陛下性命‘当回事’吗?祖宗规制,朝廷法度,正是护佑君王、稳固江山的磐石!臣等坚守规制,正是为了防微杜渐,不让奸邪有可乘之机,这才是真正将陛下安危、将祖宗基业放在心上啊!陛下今日之言,实令我等为国尽忠之臣心寒!”
其他清流言官也纷纷下跪附和,朝堂上顿时吵成一片。
“够了!朕意已决!”楚路站起身,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满朝文武,语气斩钉截铁,“此案,朕亲自查!谁敢再多说一句废话,质疑朕的能力,休怪朕手下不留情!”
他眼神一厉,指向方孝直和李文渊:“尤其是你们两个!再敢聒噪,立刻给朕滚去岭南喂蚊子!”
沈世安等官员见状,连忙低下头,齐声道:“陛下息怒,臣等遵旨。”
心中却在叹息:以前怎么没看出来,他原是个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的人,竟然听不得半句逆耳忠言。
而方孝直和李文渊则气得脸色铁青,还想争辩,却被早有准备的殿前侍卫直接拖了出去。
“陛下!忠言逆耳啊!陛下三思!”
“昏君!枉顾朝纲!国之将亡啊!”
两人的呼喊声越来越远,直至消失。其他清流们看着这一幕,也是气得浑身发抖。
楚路只是冷哼一声,喊道:“退朝!”
……
是夜,皇宫某处不起眼的角落,一间密室内。
烛火昏暗,映照出两个隐藏在阴影中的身影。
一个身影似乎有些焦躁不安,低声道:“执事,那皇帝今日在朝堂上大发雷霆,看样子是铁了心要亲自查案了……他昨日审问了那么久,虽然没查出什么,但我总觉得心神不宁。万一……万一他真撞了大运,查到些什么蛛丝马迹,那该如何是好?”
另一个身影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嗤笑,语气中满是傲慢与不屑:“怕什么?就凭他那个蠢货皇帝?哼,他查出个屁!你看他昨天大张旗鼓,问来问去,不还是跟没头苍蝇一样?除了把几个敢说实话的清流好官给送进了大牢,他还能干什么?就是个昏君罢了!”
“可是……”先前的身影依旧忧心忡忡,“他毕竟是皇帝,权力滔天。万一他死活找不出真凶,恼羞成怒之下,下令将所有与此事相关的人,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那我岂不是……”
“够了!”被称为“执事”的身影猛地打断了她,语气变得暴烈而张扬,带着浓浓的不耐,“这点小事就把你吓成这样?真是个废物!这点风浪都扛不住,还怎么替司首大人,替天枢大人办事?!”
先前的身影被骂得不敢吭声,但显然她还是很害怕,脸上估摸着还是充满担忧。
因为那执事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一些,说道:“行了行了,用不着这么看我。你既然这么担心,老子就略施小计,帮你彻底解决掉这个麻烦,让你安心。”
先前的身影顿时惊喜地说道:“执事有何妙计?”
“呵,”执事低笑一声,“附耳过来。”
两人凑近,执事压低了声音,在对方耳边如此这般地低语了几句。
片刻之后,那先前还忧心忡忡的身影连连点头,用大喜过望的语气说道:“好好好,这个办法好!”
“哼,知道就好。”执事冷哼一声,挥了挥手,“下去吧,按我说的去做,手脚干净点。”
“是!执事放心!”那身影恭敬地应了一声,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室内,只剩下那被称为执事的身影。
他缓缓从阴影中踱步而出,走到烛火旁。跳动的火光,照亮了他的脸庞——棱角分明,眼神锐利,赫然正是白天在偏殿里对楚路毕恭毕敬、谨小慎微的御林军右卫中郎将,张卫。
第256章 意外
御书房内,楚路独自坐在御案后,眼睛无意识地看着桌面,脑海中则在与秦素飞快地交流,商量如今的状况。
这两天他之所以大费周章,又是亲自审案,又是朝堂发飙,当然不是真的对破案有什么兴趣,更不是享受那种与群臣对峙的感觉。这一切,都只是演戏。
秦素的存在是他最大的秘密,绝不能暴露。也因此他不能让人察觉到,他其实早就知道真凶是谁,下毒的手法是什么。他必须制造出一种假象——他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推理,一步步逼近真相的。
只有这样,当他最终找出凶手时,才显得合情合理,才不会引起那些大女主们的怀疑。
楚路本来还想再继续调查一会儿,演得更到位一点,但是清流们的反应超乎预料,外部压力变得有点太大了。把事情闹得太大,并不符合他的需求。
因此他皱眉说道:“应该差不多了吧?是时候假装推理,把凶手揪出来了吧?”
“嗯,确实差不多了。”秦素表示赞同,“再拖下去可能会出什么意外。不过我们还需要一个合适的切入口,这还得好好想想,规划一下。”
楚路赞同地点点头,正要说话。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脚步声,守门的小太监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另一个面色惶恐、眼神躲闪的小太监。
“启禀陛下,”守门太监躬身道,“外面……外面这位小禄子公公,说有万分紧急的事情,要向陛下密报。”
楚路抬眼看去,只见那叫小禄子的太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抖得如同筛糠,声音带着哭腔:“奴才、奴才小禄子,叩见陛下!奴才有罪!奴才该死!奴才之前知情不报,求陛下降罪!”
楚路心中一动,感觉不对劲。他面上不动声色,沉声道:“起来说话。怎么个知情不报?你知道什么?慢慢讲。”
小禄子战战兢兢地站起来,低着头,不敢看楚路,语速极快地说道:“回、回陛下!是关于尚膳监总管赵德全赵公公的!前几日,就在出事的前一晚,奴才当值巡夜,曾亲眼看见赵总管独自一人,行色匆匆地进了存放御膳食材的内库。当时奴才觉得奇怪,因为按规矩,内库夜间是封锁的,而且他进去之后,待了好一阵子才出来,出来的时候,脸色煞白,像是、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他咽了口唾沫,继续道:“奴才当时留了个心眼,事后悄悄查了当晚的记录,发现赵总管确实有进入内库的登记,名义是‘清点食材’!可、可当时库房重地,除了他并无旁人,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里面做了什么!
后来知道了下毒的案子,奴才就想立刻上报,可又遇到了赵总管,他、他看奴才的眼神不对,还旁敲侧击地威胁奴才,若是敢胡说八道,就让奴才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奴才一时害怕,就、就没敢说……”
“直到听说陛下亲自审案,雷霆震怒,奴才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奴才左思右想,实在是寝食难安,若是真因为奴才的胆小怕事,耽误了陛下查案,那奴才真是万死难辞其咎!所以、所以斗胆前来向陛下告密!求陛下明察!”
小禄子一口气说完,重重地磕了个响头,趴在地上不敢动弹。
楚路听完这番话,脸上先是露出一丝错愕,随后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突兀地猛拍桌子,脸上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表情:“好!好啊!原来是他!”
他立刻对守门太监吩咐道:“快!传御林军统领林霄!让他立刻带人,将赵德全给朕抓来!不得有误!”
“喏!”小太监不敢怠慢,连忙转身跑了出去。
没过多久,林霄就带着几名御林军士卒,押着一个五十岁左右、身材微胖、面色惨白的太监走了进来。这太监正是赵德全,他穿着一身总管太监的锦袍,此刻却衣衫不整,发髻散乱,脸上写满了惊恐和茫然。一进门,看到端坐在御案后的楚路,他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
上一篇:诸天影视从小欢喜乔卫东开始
下一篇:全球卡师:开局觉醒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