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393节

  而是对石天爵世吩咐道。

  “告诉那些钦察的可汗们,黄金家族需要他们履行承诺的时候到了,让他们召集他们的人马在天上脚下汇合,只要明军无法顺着高原的线路绕过荒漠和沙场,在天命的庇护下,河套的明军将永远无法捕捉到我们来去如风的草原勇士的踪迹——”

  “是——”

  “等到明军疲惫,我将亲率铁骑南下,破大同,陷宣府,与大明皇帝共同围猎于京师。”

  ……

  “蓝真人,距离大慈法王的庙宇还有多远——”

  被朝廷用一封疾奏从西南调回北方的骆安跟在这位在整个大明都享有盛名的蓝道行身后,自从进入了这茫茫的高原之中,沿途所见的白骨佛塔和人皮招魂幡令他和身后的锦衣卫们都感到一阵的不适。

  不过这位全真道长似乎对于这一切都见怪不怪。

  他随手打消掉两只徘徊在当地想要吞噬向导的幽魂。

  看着不远处山峦之上隐约可见的永乐年间朱棣亲自下令修建的大慈悲寺,开口说道。

  “不远了,不远了。”

  看着这位笑呵呵的不知道第几次回答锦衣卫们的抱怨的圆脸道长,骆安和身旁的锦衣卫们也是一脸无奈。

  这位道长无论是脾气还是秉性都是一等一的好。

  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坑人。

  “不信你看——”

  看着身旁锦衣卫们皆是一脸你忽悠鬼的表情。

  蓝道行一抖身上的水蓝色道袍,伸出食指向前一指。

  只见从那阴沉沉的天幕之下,伴随着四周白骨人皮所化的阴气走出的两盏骷髅白骨吊灯。

  两名僧人一前一后的拿着吊灯穿透迷雾向着众人走来。

  等到他们看到了领头的蓝道行,皆是向前深深的行了一礼。

  “道长久等,法王已经召集行都指挥司下辖的各级都司和万户前来,等道长抵达,便可向其一同宣布朝廷的命令了。”

  听到眼前两名枯瘦的宛如恶鬼一般的僧人如此说道。

  蓝道行的眉宇间精光一闪。

  而身后的骆安也是不动声色。

  “那就有劳大慈法王了。”

  “请——”

  两名僧人在前领路,伴随着通往大慈悲寺的道路越来越崎岖。

  四周的环境也是越来越死寂和安静。

  身后,看着两名哪怕是面对朝廷派来的特使也显得不卑不亢的僧人。

  骆安身旁某位年轻的子侄略带疑惑的低声询问道。

  “这大慈法王究竟有何本事,竟能让朝廷如此礼遇。”

  “大慈法王——”

  虽然他的声音压得很低,但在前方领路的两名僧侣显然也并非凡人。

  听到这话,他们一边领着众人向前走去,一边回过头,嘴角微微向上勾起,将脸上扭曲如黑蝌蚪的梵文凝结在一处。

  “那是宣德九年,圣上下令于LS设大慈法王,统领永乐时期分封的诸多佛主,并协同都指挥使司管理乌斯藏内一切大小事物,各路都司和万户皆要受到大慈法王的节制……如今这个传统已经持续的将近百年,从汉地来的使者都是由大慈悲寺接待,一向如此——”

  那僧侣的声音宛如稚童剧着枯木,刺耳且断断续续,令人心中发寒。

  洪武时期朝廷在先后两次对高原用兵之后,为了保证乌斯藏当地的酋长不敢复叛乱,于是在其上设立了‘乌斯藏卫’,下辖各处万户千户卫所,以保证明军在当地的武力统治。

  比较著名的有洪武八年(1375)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驻列城。

  洪武八年(1375)置怕木竹巴万户府。

  洪武六年(1373)置必力工瓦万户府。

  洪武十五年(1382)置仰思多万户府。

  洪武十八年(1385)置沙鲁万户府。

  洪武八年(1375)置答笼千户所。

  而到了永乐时期,情况就又不相同,朱棣为了满足自己迁都和四处征伐的花费,并不满意于每年都向乌斯藏投入重金维持大量的军队保持明廷在当地的统治。

  于是在朱棣的授意下,他开始有意的扶持起XZ的宗教势力,以打击当地的土司藏人贵族。

  册封了一大串的密教佛主,并赐予封地。

  永乐十一年(1413)设阐教王,领有封地,驻必力公。

  永乐十一年(1413)设辅教王,领有封地,驻思达藏。

  永乐五年(1407)设阐化王,领有封地,驻列伍栋。

  永乐五年(1407)设大宝法王,领有封地,驻簇尔卜寺。

  永乐十一年(1413)设大乘法王,领有封地,驻萨加。

  等等众多——

  只要僧侣们携带重金前往京师朝见永乐皇帝,朱棣就很乐意给予这些宗教势力以各种册封和头衔。

  此时乌斯藏本土势力已经被宗教和各路明军的卫所军户挤压到了崩溃的边缘。

  各种大寺庙和法王开始在明廷的支持下侵吞贵族的土地,掠夺他们的人口……也许只要很短的时间,乌斯藏便会彻底变成明人的一个和内地没有什么区别的卫所,不过这一切却在宣德年代随着明廷势力的全面收缩——或是全面溃败,宣告了洪武永乐两代掌控乌斯藏蓝图的终结。

第491章 法会

  “我们到了……”

  僧侣们向着两侧散开。

  面前大慈悲院早已经等待多时。

  站在门前,望着一行明人特使的大慈法王穿着着红色的袈裟,他头顶带着一点用白骨穿成的锁链作为装饰。

  在他的身旁站立着的是乌斯藏各处的法王和各地卫所的万户将军。

  乌斯藏的贵族们则侍奉在两侧,他们的表情温顺如同牛羊。

  可以想见,在这片土地上,藏人贵族已经完全被驯化为了寺庙高僧的奴仆,和敛财的工具。

  蓝道行率先的走上前去,像眼前这位大慈悲院的领袖表达尊敬。

  那两名引路的僧人投入到那位法王身旁一位双手被锁链所缠绕的老年僧侣身旁。

  他半蹲在地上,身上披着白色的兽皮,眼目中的凶光宛如一只半蹲在地上的狮子。

  这位老僧并不像其他的寺内的僧侣那样,对于明人使者的到来表示欢迎。

  相反,骆安甚至隐约感觉到老僧那偶尔扫向自己,半梦半醒的视线中隐约透露着一抹凶光。

  看来是来者不善。

  骆安心中想到。

  身旁的蓝道行已经和那位大慈法王相谈甚欢。

  两人并肩走在一起,在僧侣的簇拥下宛如参加一场玄门盛会和盛大的法事。

  但骆安并没有为眼前的和谐景象所迷惑。

  他能感受到在那些看似和善的走在一切的人群中隐约走向自己的冷芒。

  明人在此处册封的各路将军和指挥使,他们这些本地贵族对于明人特使的态度还算比较和善。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明人很少派遣官员进入乌斯藏进行治理。

  哪怕是当年明太祖调集大量的军队进入了高原,也仅仅是为了扑灭那些不顺从天朝领导的叛逆之徒所点燃的叛乱的火焰。

  明人并不想要在这片历代帝国的伤心之地花费太多的时间。

  这里贫瘠寒冷,气候极为不适合人类居住。

  明朝皇帝对于此处的管理和元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或者说明朝的的大部分制度和元朝相比,不过是换了个名字的区别罢了。

  这此处分封的各处万户和指挥使,大部分都是由当地归属于明人的贵族所担任。

  他们对于骆安这些明朝来史的态度还算亲和。

  毕竟他们统治需要来自大明皇帝的支持。

  保证他们在大部分农民眼中的权威性和统治的正当性。

  然而那些佛教僧侣的独立性相较于他们就要高的多了。

  虽然寺庙内公认的领袖高僧需要前往京师接受明朝皇帝的册封。

  但是对于大部分寺庙土地上的农奴而言。

  向他们传经布道的僧就已经是他们这辈子所能见过的最高级的神职人员了。

  各个经院的统治根植于这片土地和广大的农奴之间。

  现在他们已经不是这些乌斯藏人贵族的附庸,而隐隐成为了这些乌斯藏人贵族的主人。

  如今的藏人贵族以后代称能成为高级僧侣作为家族的荣耀。

  但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经院的主人。

  剩下的人维持自己家族世代统治的唯一依靠便是来自京城的朝廷。

  否则他们就将彻底沦为各个经院大庙高僧主持手中的应声筒。

  “我们已经知道了你们的来意,虽然我本人很想支持皇帝陛下对于蒙古的伟大远征,但显然乌斯藏也并不是我一个人就能说了算的。”

  大慈悲法王是一位面容和蔼的高僧。

  在经过众人短暂的寒暄入座之后,他向着众人提出了乌斯藏出兵的要求。

  “我可以以明朝皇帝的名义向着各地的都司传达来自京城的命令,调集各地万户手中的军队出发北上平叛,但如果你们想要各个寺院僧兵还有各地的秘僧助阵的话,就需要召集一次各个寺庙全部参加的大法会,来赢得各地高僧的支持之后,才能将乌斯藏的军力尽数为朝廷的大军服务。”

首节 上一节 393/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只是在破案,怎么成仙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