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389节

  安南于是被各路地方豪族所占据。

  而黎家原本是大明永乐时期投降大明的一家豪族,为大明安抚地方,引导明军剿灭各路地方叛军。

  郑绥阮淦等人已经按捺不住想要驳斥对方的欲望了。

  “胡说八道——”

  郑绥表示对方的话简直是一派胡言。

  “我黎太祖建立祖业皇位是得到了大明宣德天子承认,允许我等三年一贡之例,并与我朝永结修好……而之所以不还政给陈氏王族是因为在战乱中陈氏王族死伤殆尽,我们太祖苦于寻不到正统的继承人,这才勉为其难的继承大位。”

  听到郑绥的话,莫登瀛简直要捧腹大笑。

  “找不到陈氏王族的原因呢?怕不是都被黎利亲手送给朝廷一杯毒酒全给毒死了吧?大明几次让你们找陈氏王族回去继位,不是翻船就是生病,到头来就连最后的族裔都被黎朝一族杀得干干净净,这难道是得国之正?”

  嘲笑完后,莫登瀛看着身旁的仇鸾,语气一变。

  恭敬的说道。

  “我安南与大明是父子之国,大明兴兵讨我,乃是依先人之纲常,奉圣贤之教化……但黎朝杀戮前朝,窥伺天国,欺瞒上君,天理无容,此种背信弃义不忠不义之王庭天朝焉能让其国祚再延?黎朝能杀戮前朝篡夺地位分裂中华之土,我莫氏一族杀戮黎氏率土归降大明又有何不对,愿上使明鉴我家上下皈依中国之心,不要让奸人得逞啊!”

  说到这里,莫登瀛看向了最上方支持黎朝两位君主的两家军阀,其眼中的冷光显然谁是大明的奸臣已经不言而喻。

  然而仇鸾的此刻的表情却依然平静。

  他甚至又仰头喝了一壶酒。

  然后擦了擦嘴。

  看向了身旁那位随军出征的都御史张璁。

  “大人以为如何?”

  此刻这位都御史看着仇鸾将皮球踢给了自己,也无法保持沉默。

  张璁感受到四周聚集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心中暗自叫苦。

  这让自己怎么说?

  仇鸾作为领军武将,表示自己只懂打仗不懂这些儒家琐碎礼法之中的弯弯绕绕说得过去。

  但自己作为科举出身先是在南京礼部任职的官员。

  如果此时自己当鸵鸟,今日之事传出去的话自己也无需在大明朝堂上混了。

  早点写辞呈归隐吧免得被同乡士族嘲讽自己揣摩君上之心没有一点士大夫的操守。

  天子之前诏书的意思应当是把莫登庸灭了,抓俘虏,扶植一个亲明的政权,以示朝廷严格遵守太祖皇帝的皇明祖训……自己是大明太祖的孝子贤孙。

  听起来很美妙!

  但这玩意一开始就错了!

  当初太祖皇帝册封的不征之国安南国的陈氏一族早就被灭了,自己上哪去给皇帝去重新找一个陈氏家族的血脉推上安南王位,来彰显天子他老人举大兵存亡继绝匡扶社稷的正当性。

  而且莫登瀛的说法还有道理。

  先不管他说的要带领安南归顺大明,成为明廷州郡的话是真是假。

  就光是一条为啥黎氏杀了陈氏全族称帝,顺便在宣德朝痛击明军把明军赶出了安南,还能得到宣德皇帝的承认,甚至允许他们来大明朝贡……而自己杀了黎氏皇帝继位就成了乱臣贼子这一条就够人头痛的了。

  这说不通吧!

  虽然历史上同样发生过无数次同样的事情。

  但是儒家先贤们总是有办法能将不合理的事情给合理化,实在解释不了的事情就挂在史书上等当事人死了之后破口大骂。

  将此事的法理解释清楚,表明为啥黎朝统治安南是合法的而莫氏篡权是非法本来应该是几十年后才会被翰林院的学士们详细论证的事情。

  但如今随着莫登瀛直接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张璁知道今日的回答就决定了自己日后的仕途,甚至关系到自己在史书上的评价了。

  他沉默了片刻——

  尝试着从脑海中寻找任何能够解释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儒家经典和历史典故。

  “尔乃朝廷钦命的乱贼,而黎氏是朝廷认定的安南统治者,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完了!完全想不出来该怎么反驳对方。

  张璁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给出了一套万金油式的说法。

  “那黎太祖当年举兵驱逐明军时,不也是当时的宣德皇帝亲自下令务必诛杀贼首乱贼吗?为何你就肯定我等未有受朝廷平反加封的那一日呢?”

  莫登瀛问道,他的声音坚定有力。

  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言语清晰,且思维敏捷。

  虽然自从明军南下之后常胜将军屡吃败仗,连首都都没有守便星夜领军向南败退。

  但这是因为双方实力差距太过于巨大,已经没有了容许他发挥的空间。

  张璁默然不语。

  作为儒教士大夫,这种情况下他自然都是要和对方辨个清楚。

  而不是跟旁边的赳赳武夫一样表示老子奉命来砍你哪里来的那么多废话……

  这是他的身份决定的,他不可能像武人一样行事。

  他必须要证明天子征伐安南中各种政策的正义和正确性。

  虽然在安南问题上曾经的宣德皇帝的处理方式疑似是有点抽象了。

  前据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但作为先帝,应有尊重还是要给。

  张璁不可能说先帝和当时的内阁真是脑袋不知道丢哪里去了。

  在安南战败就战败了呗!城市丢了就丢了呗,有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我们坚定表示新的政权是逆贼,拒绝接受对方的朝贡。

  迟早有一天等我们整顿好了军队就能再杀回去把失去的全拿回来。

  现在可好!你们不光承认了永乐时期占领安南的行动是侵略。

  竟然还在兵败后同意了黎朝纳贡的请求,承认了其地位?

  现在的张璁看着眼前的乱局无疑异常的抓麻。

第486章 辩论

  好在此刻,仇鸾似乎是看出来了张璁的窘迫,一路上这位格外健谈,听说在当年的大礼议事件中还给天子上书表示定要重责张太后一党的儒雅学士很少有如此被辩驳的哑口无言的时刻。

  他开口为这位张学士解开了如今的困境。

  “我可以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就像黎氏朝廷一样,让你们向朝廷上书……但你们必须归还前朝的印玺和仪仗,还有历代天子赐予黎朝国王的金印和册封诏书。”

  “事实上,我们已经这样做了。”

  莫登瀛轻轻的张了张口,表情有些苦涩。

  “但我们唯一的担心就是我们撑不到天朝的回信。”

  他看着眼前的仇鸾和他身后的这些明廷的悍将。

  “我可以向你保证,只要莫氏的军队撤退到孟江以南,我的军队不会继续追击。”

  当然,明军不会追击你们,不代表其它人不会。

  仇鸾的意思很明显。

  在第一阶段的战略规划中,明军将要饮马大江,并把莫家的势力尽数驱逐到江南一带。

  现在双方正在江北的丛林中僵持。

  对于仇鸾而言,如果能兵不血刃拿下江北的大片土地,放莫氏的军队离开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毕竟他来此处就两件事情。

  一是抓战俘。

  二是在安南故地建立起一个亲明的统治。

  第一个任务已经接近于完成,第二个任务正好可以借莫登庸的势力逼迫黎朝的内部势力同意明廷的要求。

  江北是安南统治的精华所在,至于莫登庸会不会卷土重来,这不是仇鸾需要担心的事情,也并不是现在需要担心的事情。

  等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作战目的,让黎朝在江北恢复基本的统治秩序,大军开始轮换,然后才是第二次攻势,彻底击垮莫登庸的残部。

  能少流一些血就少流一些血吧。

  仇鸾并不想让他的士兵都倒在陌生的异国他乡。

  “诸位以为如何——”

  仇鸾看向了殿中众人。

  “若是贼能自退,则自无不可——”

  阮淦抢在他那想要说些什么的父亲面前答道。

  “江北是南国的精华所在,若能不费刀兵所得,我们岂有不从之理。”

  “善!”

  仇鸾答道。

  看向其的目光中带着几分赞赏。

  ……

  此刻,京师,万寿宫。

  朱厚熜听着眼前刚刚被任命暂代首辅之职的袁宗皋的汇报。

  “祭天所用的物资储备都已经准备就绪,从四夷捕获的祭品也都就位,钦天监的真人们测算的了吉日,下个月初五便可正式开始祭天——”

  朱厚熜坐在御台之上,身旁两名侍女在为他擦拭身体。

  他感受着体内那不死药的消化进度。

  又一次为天命的力量而感到惊心。

  不到百分之一,却已经让朱厚熜拥有了足以用肉身抗衡元婴大能,甚至更高层次的修仙者的力量。

首节 上一节 389/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只是在破案,怎么成仙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