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357节

  小沐王可用便用。

  不用便花点钱养起来。

  按照新规定的宗室制度。

  几代人连续降级就完全泯然众人,朝廷就能收回沐王的称号了。

  朱厚熜自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慷慨。

  一代人为国捐躯,后面三代人都能跟着享福。

  只要在三代人之内再一次马革裹尸,就能世世代代永享荣华富贵。

  多好的事情——

  朱厚熜很满意自己的设计。

  但愿自己的后代不要再出现个像明成祖那样的‘天才改革家’。

  朱厚熜想道。

  与礼部的舰队分别之后,朱厚熜重新登上之前的小船。

  他看见李舜民和两名浪人将两具尸体抛入大海,在向海母恭敬祈祷之后,便重新驾驶着船只继续穿破汪洋,向着他们的目的地驶去。

  说起朝鲜人祭祀的海母,据说和曾经朝鲜尚未统一时期,新罗国的某位皇帝有关。

  不过往事已经不可考究。

  现在的朝鲜人认为当年高丽太祖迎娶了龙女,在海族的帮助下巩固了皇位,双方通好,许诺凡是向海母祈祷的朝鲜船只都能受到海族的庇护。

  在朱厚熜看来,这大概仅仅只是一个单纯而美好的传说。

  先不说他们的祭祀方式根本不可能沟通某位海洋神明。

  当然沟通上了对方也不一定会庇佑他们。

  就算海母真的存在,现在的朝鲜王室可是曾经杀了高丽王族满门才夺取的大权。

  怎么看面对这屠杀自己后裔之仇,海母都不像是能继续慷慨的保佑朝鲜不受海洋侵害的样子。

  “节哀顺变——”

  看着在刚刚的风浪中痛失了两名成年儿子的李舜民,朱厚熜安慰道。

  不过令他感到奇怪的是,死了两个儿子的李舜民脸上的表情虽然难过,但却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悲痛。

  “多谢主家的赏赐。”

  接过朱厚熜扔来的钱袋,李舜民掂量了一下。

  很轻——但他脸上的笑容却是隐藏不住的。

  大明宝钞。

  感受着这一沓的重量,起码有个二三十贯。

  如果能顺利返航,到港口随随便便也能换个三十两银子。

  大明宝钞便于携带,而且可以在大明境内任何一处市舶司换成等价的银票或是铜钱,然后购买等价的白银。

  不少人靠着给海上兑换宝钞赚取差价而发了大财。

  而且由于目前朝廷对于宝钞的发行相当谨慎,新发行的数额不多。

  而且多流通在海外,因此实际价值要远远大过其面额上明廷所规定的价值。

  在这个世界,力量才是财富的保证。

  你在其他地方囤积的金银随时都有可能被更拥有更强大武力的流寇或是诸侯夺取。

  而把财富囤积在大明,除非他们能打穿九边防线攻陷京师。

  只要自己藏得认真一点,财富还是可以获得保全的。

  “那两人并非是他的真儿子,应该是船家的义子一类的随从。”

  高林在一旁小声的提醒道。

  朱厚熜看了看老头,又看了看船夫那两个忙前忙后,体内气息有些复杂的女儿,默然。

  “大人久居塞内,不知道是正常的,这些海人出行一旦遇到危险那就是九死一生,大部分生了儿子都要养在岸上,购置土地以便后代能过安稳日子,而女儿则通常带在船上,召来无船的渔民作为丈夫,如果生下儿子之后便继承船只,继续出海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周而复始——”

  高林解释道,而那几个称呼李舜民为父亲的朝鲜青年大概就是李舜民的义子们,或者说,他的女婿们。

  朱厚熜点头,叹息。

  “没想到到了如今,竟然还有如此陋习?”

  “船民生活困苦,也是无奈之举。”

  朱厚熜知道是自己太过于想当然了,哪怕是自己那个时代,生产力爆炸,技术发达,还没有这个世界那么多令人毛骨悚然的妖物……都还存在着那么多贫穷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方。

  这个世界的情况只会比那里更糟。

第445章 投诚

  男人需要靠着常年的劳作供养家族。

  而女人同样需要维系族群的延续。

  在这样扭曲的世界中,所有人都需要为了族群的生存而做好随时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的准备。

  达官贵人彻夜豪饮,夜夜笙歌,是炫耀自己财富,也是对于前路未知的深深恐惧。

  我们究竟应该向着何处去?

  这是每一个在了解中原帝国的崛起强盛和衰落那不可扭转命运,以及其背后那些可怕天命的人们所不约而同共同思考的问题。

  是按照历史的循环往复继续向前,换来几百年的安定和太平。

  还是干脆直接尝试掀桌子,试图打破这无尽的历史轮回?

  但无论如何,中原的统治者们应该知道,他们是凭借着武力和保护麾下的万千生民不受关外的邪魔恶灵侵扰才得到这样的地位的。

  他们自称皇族,称呼自己为上天之子,以证明他们所说出去的每一句话都是天宪。

  但这并不证明那些可怕的天命真的认他们为子。

  朱厚熜很清楚这一点。

  他站在船头,瞭望着眼前的无垠大海。

  海风卷起一片又一片的白浪,如奔流一般驶向远方,正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去不回。

  可惜,哪怕是明太祖早已在立国之初便已经与天命决裂。

  但他的子孙却还依然有不少人迷信着天命的权威和那些可怖之物所赐予的太平。

  纵然是燕王的铁骑渡江南下,火烧金陵。

  都无法打消他们这种对于天命的迷思。

  他们忘记了自己是征服者,天命不过是他们的盟友,而天下之所以臣服于他们的脚下,一方面是他们以强大的力量击碎了旧有的统治力量,另一方面,旧的王朝日渐衰朽,已经无法从群魔和妖鬼手中继续保护他的人民。

  新的天命代言人应运而生,以更加强大的姿态君临万邦,并用更加强硬的姿态回应四方邪魔的侵扰。

  以示他们可以比上一任统治者更好的庇佑天下万民。

  而后继者的子孙却早已忘记了这一点。

  朱厚熜还记得曾经自己刚刚进京的那段时间里,杨廷和所考虑的第一件事便是让朱厚熜接替在祭祀过程中吐血暴毙的武宗皇帝,继续祭祀那南郊之下的天命。

  他们天真的相信天命会保护他们和他们这个王朝。

  他们的盲从并非是因为愚蠢,而是因为他们的虚弱。

  因为虚弱,他们无力从南方收取足够的税银。

  无力阻止北方军镇将门的家将私兵。

  无法阻止蒙古人,倭寇,女真人的侵扰。

  更无法继续像明太祖或是燕王的那样对反对者施以毫不留情的种族灭绝。

  他们甚至无法从妖魔的口中保护自己,张太后和她的鲛人盟友只用了微不足道的代价就控制了明廷的宫廷。

  而明人心惊胆寒的看着这一切,但却不敢做出任何有效的反抗。

  甚至京中文武勋贵,甚至无人敢于揭穿张太后和她的亲族乃是鲛人控制明廷的傀儡的这一事实。

  也许在不久之后明廷就将像朱厚熜上辈子学过的那些历史演绎的那样。

  虚弱的皇庭竟然为流民和世家组成的联军所击破。

  而从不被明人视作对手的女真蛮族竟然最后能横扫中原,将天下笑纳。

  恐怕开国之初明廷的那些文武大将乃至朱元璋本身,想破脑袋都想不到最后灭亡大明的并非是北方的残元势力,而是弱小到不值一提的女真蛮族。

  明人很弱小,但他们总是要将自己伪装的十分强大。

  先祖的馈赠是恩赐也更是诅咒。

  天命的强大让他们迷失,以至于他们忘记了他们是靠着自己的力量才夺取的这天下。

  而非是天命的施舍。

  朱厚熜直面着风浪,他思索着该如何完成他的蓝图。

  力量是他能不受那些可怕存在蛊惑,而决然的执行自己的计划的前提。

  这也是为什么他可以赶走张太后,驱逐鲛人,平定麓川的原因所在。

  他现在思索的是该如何将这份力量继续传承下去。

  分封诸王让他们各自节制兵马只是第一步。

  如果有可能,朱厚熜并不想要扩张领土。

  但是为了能够带着这个世界走出新路来。

  为了构建全新的,不依赖于那些鬼祟之物的灵气体系。

  朱厚熜需要诸王们率领军队为他攻城略地,在一路上铺撒灵根,并夺取世界上所有的洞天宝地为其所用,杀绝鬼祟邪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灵气复苏。

  这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是一场注定要明廷花费数百年的时间去进行的漫长远征。

首节 上一节 357/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只是在破案,怎么成仙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