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27节

  文渊阁内,内阁首辅杨廷和看着今天朝廷的财报,皱了皱眉头。

  “王琼那个混蛋!”

  还没等身旁的大学士蒋钦回话。

  门外,一个中年男子就冒冒失失的闯了进来,端起杨廷和面前的茶水就喝,一边喝一边骂道。

  此人是杨慎,明代连中三元的大才子,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不过此时,看样子却也是被气得够呛。

  “我和蒋阁老议事……你一个翰林院编修,不好好修你的书,天天往文渊阁跑是什么道理?蒋阁老,是我教子无方,让您见笑了。”

  看见杨廷和赔礼,蒋钦连忙起身还礼。

  “令郎才高于人,有些性情是正常的,谈不上什么错误,还请阁老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要惩罚小儿。”

  两人又是一阵扯皮。

  杨慎被晾在一边。

  至于王琼,如今的兵部尚书,早就因为说话太冲而闻名朝野。

  “你先出去。”

  杨廷和摆了摆手。

  杨慎咬咬牙,虽然心中极为不服,但还是听从了吩咐。

  见门窗锁好,两人才说起今日的正事。

  “首辅此次入宫,不知太后那边是何想法?:还有,年初的祭天,陛下中途吐血一事,又要如何处理,是等新皇登基便命礼部准备重新祭祀天地,还是等到明年改年号后再说:关于江彬钱宁一党谋大逆之事该如何定罪,株连多少,还请首辅大人拿个章程来,我好交代下去,让他们六部立刻着手去办,以定人心。”

  蒋钦眼巴巴的望着面前的杨廷和。

  杨廷和知道,这个老好人今天能直白的站在自己面前问出这几个问题,肯定是被下面的京官给逼急了。

  不然,按他的性子,决计不会用这么直接的手段。

  “既然如此,我也不让伱为难,我们一件件说。”

  杨廷和将桌前的公文小心的整理好,而蒋钦就在一旁耐心的看着他,等着回答。

  “江彬一案,和内廷商议过后,决定将范围仅限在京中武官,余者不予追究……”

  杨廷和回答道,他知道这是京城的上万名京官如今最关心的问题。

  果不其然,听到杨廷和的许诺,蒋钦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说道。

  “如此,京中人心可定!首辅明断!”

  “至于太后那边,张太后现在担心的唯有一件事,便是皇统问题……”

  张太后是武宗名义上的生母。

  至于到底是真是假,就算杨廷和这辈人心里也直犯嘀咕。

  但杨廷和等老油条还不至于直接表露出来。

  武宗一死,张太后的地位便很尴尬。

  她迫切的希望将朱厚熜过继到自己的名下,继续维护她们张家的荣宠。

  这次迎驾,太后更是直接把自己的弟弟张鹤龄安排到了安陆迎驾的队伍中。

  蒋钦沉默不语。

  对于此事,京中的文官分成了两派。

  一派赞成,一派反对。

  倒不是过继这件事有多么合理。

  而是张太后她们家一门两侯,再加上一个两朝太后势力过分强大。

  可是,他们能先把小皇帝先骗进宫里,一顿忽悠之后照着太后的意思过继。

  但,之后呢?

  天下读书人会怎么看?

  从蒙骗中醒悟过来的皇帝会怎么看。

  蒋氏一族会怎么看?

  想到这些,蒋钦默然不语。

  而杨廷和最近的表现,明显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效法正统朝三杨辅政之事。

  趁着皇帝年幼,和太后联手独揽大权。

  一旦过继,张太后必然感念杨廷和的恩德,其家族也会更加依赖首辅的权势,而杨廷和的手中也会多了一张制衡皇帝的利器。

  太后,以及太后可以借此控制的内廷。

  见蒋钦沉默不语,杨廷和知道他的意思,但现在情况不明,需要内阁成员齐心协力,也不好太过逼迫,于是继续说道。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年初南郊祭天不利,已经有野心家妄图揣测天命,蠢蠢欲动,祭天之事,不可耽搁,等四月份天子继位,便立刻让礼部重在南郊开坛祭天,为保万无一失……”

  他看着蒋钦,而蒋钦也看着他。

  目光中露出了几分惊讶。

  “我已派兵部派快马前往天寿山祭拜长陵,准备秘密血祭列祖,必要时拿走太宗佩剑回朝廷,先在南郊主祭真武荡魔大帝,无论如何,此次祭天决计不能有失!”

  明朝北方的长陵第一位下葬的皇帝并非是太祖朱元璋,而是太宗朱棣。

  朱棣临死前为防止死后都城被迁回南京,下旨将自己埋葬在天寿山,京师城外。

  这也是明朝天子守国门的由来。

  毕竟,你皇帝想逃跑也待考虑下自己溜了之后祖坟被刨的后果。

  直到英宗时期废除京师行在称号,彻底定都京师。

  自此之后,京师才正式成为明廷都城。

  而朱棣靖难之后,为宣示自己天命所归,自称是真武大帝下凡。

  真武大帝,又称水神或玄武。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

  如今北武当供奉的主神便是真武大帝。

  朱棣即位后,在武当山上修皇家道观,使之成为皇族家庙。

  民间所用辟邪的真武像,形貌多是朱棣召朝鲜画师以自己为模板所作。

  因此民间多有流传“真武神,永乐像”的说法。

  杨廷和说话之间,眉宇间也闪过一抹纠结。

  蒋钦知道,这位首辅或许也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而朱棣和文官活着的时候彼此都看对方不顺眼。

  死了也要互相诋毁。

  如果杨廷和不是被逼急眼了,否则绝对不会想到用这种手段。

  而太祖的陵墓远在南京,此时再去准备祭祀显然也已经来不及了。

  现实的地名有的时候显示不出来,我一会改改

第27章 三舅对三舅

  湖广,安陆,兴王府

  百官迎驾——

  朱厚熜坐在纯一殿中央。

  蒋母红光满面,面带笑容的坐于朱厚熜左侧。

  身旁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络腮胡,面容威严,身材魁梧挺拔,目露精光的中年男子。

  其为蒋母三弟,刚刚从大同赶来,时任大同游击将军的蒋安。

  而朱厚熜的右垂手,是解昌杰为首的王府属官和以谷大用为首的司礼监掌印太监。

  此时,解昌杰的脸色潮红,额头点点细汗。

  随着前来迎驾的礼部尚书毛澄的一声中气十足的“拜!”字。

  众人随着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崔元,司礼监太监谷大用及王府长史解昌杰的带领下,聆听正德皇帝遗诏,太后懿旨谢恩后,齐齐下跪,朝拜新皇!

  见此,朱厚熜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了几分微笑。

  天命已定!

  有了这些人的表态!

  朱厚熜的地位便已然稳固,只待进入京城登基称帝便是。

  大学士梁储是内阁元老,代表着内阁的意思!

  徐光祚是勋贵,更是开国元勋徐达的后裔,代表了京中武勋子弟对朱厚熜的支持。

  崔元是驸马,代表是皇亲们的看法。

  毛澄作为礼部尚书,代表的是京中六部,中央官僚们的意志。

  谷大用是司礼监掌印,身后自然站着握有批红审阅之权的司礼监。

  几乎包括了帝国中央的各个政治派系的力量。

  除了张太后所代表的正德外戚……

  朱厚熜目光微沉。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动怒。

  而是等仪式结束,众人重新站起,皆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才借机发难。

  “我刚才细细数了两遍,今天来参拜的迎驾使团似乎缺了一人?可有具体缘由?”

首节 上一节 27/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只是在破案,怎么成仙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