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252节

  嘉靖二年三月。

  历时将近半年,朝廷动员了北方大半的军事力量,终于成功讨灭了东方的鲛人。

  在金陵城下击溃了鲛人的主力,令碧海三月赤红,海上夷狄远遁。

  随着部分军队被留下协助当地的军事力量清扫沿海残存的鲛人部落。

  原本调往南方的明廷大军也同样开始逐步回撤。

  而天子也回到了他忠诚的京师。

  破天荒的召见了他阔别已久的内阁成员,过问了下帝国目前的财政状况和各地民生。

  听到因为连续两年总计动用了上百万的民夫和数十万的军队在前线征战。

  北方的徭役,南方的钱粮都几乎被消耗一空。

  天下不少地方甚至因此出现了粮荒和人荒的征兆。

  于是天子下令明军舰队在处理完鲛人残部之后不要停留。

  在船只上悬挂鲛人和海兽的头颅,巡游四海,周游列国,宣告明廷平定四海的武功,并怀诚恳之心与列国通好,希望友谊自此天长地久,能沐华夏文明之道,抛野蛮血腥之法,奔向大明所构建的文明世界。

  并命礼部工部速速加造瓷器丝绸茶叶,邀请各国使臣随同舰队还京,用中国特产交换列国珍奇,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粮食,用以慰劳四海饥馑。

  并且为了能让这次规模之大前所未有的朝贡贸易顺利举办,不至于冷场,天子还暗示六部上下官员。

  为了天下黎庶远离饥寒之苦,也是为了帮助周边列国推翻国内的邪祟异族的统治和欺压。

  哪怕是一向受到明廷严格管制的铠甲兵杖和火器,只要来朝贡的各国使团写个字据,保证这些兵器未来将仅用来保卫自己的疆土,绝不用来侵略他国,玷污天子圣明。

  只要价格合适,礼部也同样可以将之卖给四方诚心前来大明境内求购的各国使臣,以保卫心向朝廷沐浴王化的文明世界不受野蛮邪恶之邦的侵扰。

  ……

  “各宫的皇子皇女们都已经在宫外等候多时了,陛下……”

  黄锦和吕芳侍奉在两侧,伴随着门外此起彼伏的马车声,吕芳向外看了一眼,门外的小太监给他比了一个一切就绪的手势,他点点头,恭敬对着身旁御座上的大明天子回禀道。

  得益于西苑灵气的滋养。

  吕芳看上去面容比实际上要小得多。

  尽管尚无得赐天恩。

  但却身手敏捷,步伐稳健。

  并不像那些大明境内常见的六十多岁依然要为生计奔波,早年饱经战乱灾殃之苦的老人一样为病痛折磨。

  此刻,在因为朝廷搜捕白莲教而进行宵禁管制,从酉时开始京城之中便杜绝了夜间的一切灯火和经营活动,此时死寂黑暗的京师截然相反的是。

  万寿宫中宫人们为庆祝天子今年第二次召见他的皇嗣们,从巍峨的禁宫到西苑天子的居所,一路上点燃了数万支炬火。

  那火焰虽不如人们在金陵城下,眼见东海万里波涛之上的千里火云赤霞那样震撼。

  但那些在宫殿各处熊熊燃烧,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古柏,还有宫女们手中伴随着火光流淌的采自东海巨鲸身上的鲸油,星星点点的火光汇聚在一处的宫灯。

  这照亮了整个皇城甚至是京城的灯火,却依然让两旁奉命守卫四周的禁军感到震撼。

  銮驾络绎不绝的在万寿宫前停靠。

  那些多也不过见过帝王三五面的嫔妃贵女们,在宫女的服侍下,穿戴着厚重华丽的衣衫,头顶金银的重量几乎要将她们脊椎压垮。

  但为了维持自身从小被灌输的礼教威严,她们依然坚强的仰起头来,为了维持因为繁杂的饰品和沉重华丽的衣冠而有些晃动的重心。

  只能在身旁侍女紧张的看护下,怀抱皇子皇女们,小心的缓步登上面前冰冷的御阶,竭力的去捕捉着面前这个可能影响自己及身后家族百代兴衰荣辱的珍贵的带着皇嗣觐见天子的机会。

  纵然今日似乎是皇帝心血来潮,突然召集的家宴。

  来看看他那些只是在出生之时匆匆见过一面的儿女们的如今的生长状况如何。

  但没有人敢因此大意。

  人们暗自揣度着御座之上那位圣德天子如同江海一样深不可测的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但谁又能真的说清楚,这位离经叛道,虽然表面上还政于天下,但实则依然定于一尊,已然彻底将整个帝国的命运绑定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权利对他而言不过是玩物,相比于历朝那些勤勤恳恳却依然要受困于各方势力的制衡,不能独揽大权的天子。

  当今的这位嘉靖皇帝无疑已经彻底的将一切的权力收拢到了自己的身上。

  对于如此一位堪比太祖太宗皇帝一样的专制之君,尽管他登基以来实际上控制着这个国家是皇帝的幕僚和内阁——实际的权利操之于那些宦官和阁臣之手。

  但想到那位天子的赫赫武威,看到那些往日高高在上的太监阁臣们在天子的面前,闻听天子训导时是何等的战栗难安,诚惶诚恐,纵然退朝之后又是怎样的怛然失色,为揣摩天子话语中的含义,如何的辗转难眠。

  谁能不承认,虽然看上去国家目前的状况像是在缺少皇权的干预下稳定运行。

  但实际上一切权利最终都被金台之上那位天子牢牢的把握在手中。

  并如太祖皇帝那样手执敲扑鞭笞天下呢?

  当然,今夜皇帝突然召见诸多皇嗣,也有可能仅仅是这位天子心血来潮,想要趁着夜色,躲避掉朝堂上那些执拗顽固的经学大儒们所坚持的繁琐礼仪。

  毕竟在天下的士人眼中。

  皇帝,妃子,和皇嗣并非是大明境内任何一个普通的地主家庭。

  皇帝的家庭更是整个帝国顺应天命,尊奉历代先王和先贤教诲,统治亿兆黎庶的合法性所在。

  每一次接触都应该慎之又慎,使天下文武精英协助天子,经过无数遍的讨论推演,深思熟虑,谨慎斟酌考量之后得出有益于帝国存续的结论之后方可执行。

第308章 外戚

  当然,大多数时候皇帝但凡有点权利都不会太在乎这帮手持儒家道统,在地方上没有根基,在京中也无朋党的学究们的看法。

  朱厚熜当然也能像他的祖辈们那样无视这些礼部官员们在自己耳边的叽叽喳喳。

  甚至直接把这些固执的老头们扔到地方上去干点正事,免得他们在朝堂之上碍眼挑刺,扰人清静。

  事实上,年轻的学士言官们但凡敢于表现出对于皇帝私生活跃跃欲试,和准备进言迹象的,都已经早被朱厚熜打发到各地去帮着农民修水渠铺路去了。

  但剩下的这帮老弱病残。

  要是还把他们下放到帝国新近平定开拓的穷山恶水之地,无疑是变着法的让他们去死。

  朱厚熜自认为是干不出这种事情的。

  而罢免他们的官职,剥夺他们进谏的权利,对于这些按照先贤教诲,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的官员们似乎也有些太过于不公了。

  而彻底调整官制,所要涉及的方方面面未免太多。

  变革祖宗之法无疑会造成天子士子们内心的疑惑和茫然,对过往经典的重新解读更会引发朝堂和知识分子之间的新一轮辩论和冲突。

  总而言之就是——

  “太TM麻烦了!不如我直接修道开摆!”

  主打的就是一个无为而治,顺应历史规律。

  虽然听起来很丧,但不折腾对于现在尚且处于一个“上层为了平定各处的侵袭叛乱四处奔波精疲力尽,下层为了提供征伐所需的粮食军资半死不活”状态的大明而言,倒也算是个方法,帮助人们抚平战争带来的创伤。

  “载基,快叫父皇……”

  看着面前最多只有六个月大,却被自己亲娘逼着咯咯乱叫的小玩意。

  朱厚熜下意识的沉默片刻。

  好家伙,你别太抽象。

  随着吕芳将有皇子的嫔妃依次领进万寿宫中,按照等级高低有秩序坐好。

  先拜见朱厚熜的自然是他的皇长子朱载基,此时小倒霉蛋还没意识到面前的这个唯一能坐在椅子上的少年人的身份。

  刚刚尚在熟睡中的他在入宫之前被强行摇醒,然后一脸懵逼的注视着眼前穿着便服,用一种隐隐带着嫌弃的目光看着面前的傻儿子的便宜老爹。

  万幸,这蠢儿子还是有点天赋的,虽然天赋不高,但也能勉强当个免费苦力来用。

  虽然按照礼制而言,文官们很希望帝国的未来由一位从儒家伦理来讲完美无缺的嫡长子领导。

  但首先,朱厚熜暂时还没有立后的想法。

  而一方面,自己老妈蒋太后那面对于帝国的未来该由何人继承,很明显有自己的想法。

  而朱厚熜则更倾向于挑选最有天赋和实力的皇子继承皇位,至于立嫡以长,只要把皇子老妈在登基的前一天提拔成皇后不就行了吗?

  完美卡了儒家礼教的bug。

  起身戳了戳面前睡眼惺忪的纯儿子的脸蛋。

  好吧,有点咯手,一会挑个女儿试试?

  苏紫萍看到皇帝和长子互动明显喜悦了几分。

  她的嘴角微微勾起,几个月的时间已经从生育的创伤中恢复过来。

  如今一颦一笑间依然是风情万种,其美丽风姿依然不减。

  不过朱厚熜觉得目前自己的这十几个子嗣除去没有灵根的之外,剩下的皇子大概率已经够用了。

  而且西苑刚刚成型的树林和生态圈显然就算再发展十几年也经不起过多的摧残。

  感觉对于造小人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

  这位显然出宫时特意打扮过的苏紫萍苏贵妃,此时面对已经清心寡欲的朱厚熜堪称抛媚眼给瞎子看。

  朱厚熜摸了摸朱载基的额头。

  面前的小东西刚想挣扎,但似乎被那入体探查周身经络,散发着淡淡热气的灵气给吓到。

  在乳娘的怀中张大了嘴,愣在了原地,大气也不敢出。

  “朕让黄锦给宫内送的丹药都按时吃了吗?”

  孩子很健康,看样子只要不让太医院插手,必然不能像原本历史上那样暴毙而亡。

  朱厚熜确认状态后,轻轻抽回了手。

  让乳娘将皇子带下去之后,看向了一旁苏紫萍,问道。

  苏紫萍答道。

  “陛下托黄公公送到宫中的丹药,我每日必按照陛下嘱托喂载基服下,不敢懈怠。”

  朱厚熜点头。

  看着面前脸色红润,肌肤如雪的嫔妃。

首节 上一节 252/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只是在破案,怎么成仙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