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第208节

  如果杨光烈决定以身报国,杨嘉谟虽然会心中悲痛,却也会支持儿子的决定。

  收起信件,杨光烈愣神良久,这才是转身下了城楼。

  走在路上,看着萧条的城池,人心惶惶、面黄肌瘦的百姓,又看了看身旁亲兵,同样的有些神思不属。

  不由的,杨光烈便是无奈的苦笑一声,他的亲兵都是如此了,那么其他的普通士卒呢?

  再想想父亲信件之中的描述。

  似乎,对于这些普通百姓,以及普通士卒而言,加入救民军并不是一个坏事。

  “唉~,我写一封信,你去转交季氏商行的伙计,告诉那王朝...首领,杨光烈降了...”

  一瞬间,杨光烈本来挺拔的身躯,似乎微微佝偻了一些,却又有种放下的千钧重担的轻松感。

  有了杨光烈的配合,救民军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榆林卫。

  至此,救民军彻底占领了整个陕西,与山西化河而治,比邻河南、湖广以及四川。

  随后,杨光烈以及其麾下士卒,但凡还想继续当兵的,就全被送入了新兵营接受整训。

  在之后,受杨光烈所请,王朝将其分为了瓜州游击将军,在沙洲总兵也何冀平的手下任职。

  对于杨光烈的心思,王朝自然能够猜出一二,不外乎就是不想与自己的老东家,大明朝作战。

  对此,王朝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和谁打不是打呢?只要是为救民军效力就可以了。

  反正和明庭作战,也不缺他这一位游击将军。

  而随后的事情,才是让王朝头疼的。

  那就是王二牛,竟然头铁的想要前往镇远观做个守墓人,或者说是守祠人。

  在古代这个战场之中,不过死了百多个人而已,竟然就觉得自己不适合领兵,愧疚的想要辞去总兵之职,非要去做个守祠人。

  战场之上,死人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吗?

  哪怕这其中有王二牛失误的原因,但是放在古代,或许会有人心生愧疚,但恐怕也不会因此辞去一切职务吧?

  而且,就算是王朝,也只是想要将其训斥贬职,罚他去某地做个游击将军,让其重新积累军功。

  而且说实在的,王二牛乃是王朝同乡同村,那可以说是核心班底中的核心班底。

  相比其他人,王二牛他们这些人,自然更得王朝信重。

  至于是不是有些任人唯亲了...

  呵呵,同等条件下,我为什么不任人唯亲?

  而且一路走来,他们历经无数战斗,也早已经历练出来了。

  或许达不到古之名将的程度。

  但是,指挥作战却也是中规中矩,再加上救民军的强悍,那绝对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比起那些所谓的名将来,又能差到哪去?

  自然而然的,王朝在任命职务的时候,会优先考虑这些核心班底。

  只是,王二牛牛脾气上来了,却是死犟死犟的,任谁劝都不好使,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那种。

  为此,他还为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就叫王镇远,让自己时时记得曾经在镇远卫城的失误。

  王二牛的行为,差点没将王朝等人气死。

  一气之下,王朝便就随了他的愿,直接将他贬到了镇远卫,担任巡检司的捕头。

  得到任命之后,王二牛,不对,是王镇远,不由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见到这一幕,王朝还有被调回来的李鱼等人,也是不禁暗自叹息。

  如此也好,就先让这...王镇远,在那镇远卫城,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罢。

  至于之后...

  王朝眼神闪动。

  一个因为之前没有合适人选,而暂时搁置的计划,再次在其脑海浮现。

  而在此时,崇祯也是收到了救民军占领大半陕西,已经攻入延安府,直指榆林卫的消息,差点没有气的一口老血喷出。

  然而,让他更气的还在后面呢,他这边刚刚准备派兵前去支援榆林卫,然后便又收到急报,榆林卫游击将军杨光烈,带领榆林卫官兵投降了。

  受到这种打击,崇祯险些再次昏厥过去,好半天这才回过神来。

  自然而然的,又是大骂一通。

  大骂杨光烈堕了乃父杨嘉谟威名,乃是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辈。

  不过,就算再是恼怒,事情也已经发生了,他也只能想办法补救。

  在与群臣商议之后,崇祯便任命宋统殷为山西巡抚,负责剿灭闯入山西境内的残余反贼,并且寻隙反攻陕西。

  至于原来的巡抚耿如杞,已经因为进京勤王之时的士兵哗变,被押入大牢了。

  另外就是洪承畴,则是奉命加练强军,然后寻找机会,与山西巡抚宋统殷一起反攻陕西,剿灭救民军。

  面对皇帝的命令,洪承畴有心拒绝,但是见到崇祯的殷殷目光之后,最终还是拜倒接下了任命,大不了便就为国捐躯了。

  在众位大臣退去之后,崇祯目光望向京城上方,眼神有些迷离。

  隐约之间,他似乎能够在京城上方,看到一片明黄色的霞云,只是在这明黄霞云之中,又夹杂着无尽的灰黑之气。

  不自觉的,崇祯便是喃喃出声。

  “我大明,真的尽失民心,日薄西山了吗?”

  “不,我大明尚且占据广大土地,乃是天下正统,必将再次中兴...”

  ........

  另一边,王朝在全占陕西之后,便将办公之地迁移到了西安。

  无数的农社社员,开始走向各个岗位,生疏而又小心的按照天地位格传来的信息,种种规章制度,处理着各自的事务。

  虽然偶尔也会出现纰漏,但是大体而言,也是稳定住了新占领区域的局势。

  无数的粮食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入陕西东部,无偿赈灾三日,然后便就全面的招募工人,开始进行灾后重建。

  只要不是老迈不堪,或是幼儿不知事的,都在救民军的招募之列。

  哪怕是为建筑工人烧些开水,也能获得些工钱。

  不多,一日三五文,总还是有的。

  这对于许多孤寡老人来说,那就是活命的恩德。

  在救民军之中,基本上不会对新占区进行无偿救灾。

  一来,如果灾民吃饱了而无事可做,难免便会有些刺头惹是生非。

  二来,那些灾民所受的苦难,可与救民军无关。

  他们能做的,就是在最初救死,之后却是只救自救之人。

  除了老迈不堪的老人或是婴幼儿,谁都别想着吃白食。

  哪怕身有残疾乃至智障,都要给你治好了去给我干活。

  救民军军医掌握的医药、符水等神通,绝对可以让你药到病除。

  甚至,如果能够达到神通四级的层次,完全可以做到生残补缺。

  你就是缺胳膊断腿了,都能让你重新生长出来一条。

  虽然目前来说,还没有人达到神通四级的层次。

  甚至神通三级都很少。

  但是神通二级,也足以让人恢复身体健康了。

  哪怕先天残疾,也能慢慢调理恢复。

  至于有着智力障碍的,这反而是最好医治的一种疾病。

  灵性力量是什么?

  那可是一种灵魂衍生而出的力量,温养修复灵魂意识的损伤与残缺,那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对于救民军这种非得让人工作的行为,这些身有残疾之人,自然没有任何的反感,反而纷纷的蜂涌而至。

  这些患者以及家人,对于救民军,对王朝更是感恩戴德。

  当然了,就是正常人,在知道做工可以一日三餐,更是会有工钱可领的时候,那也都是一片盛赞。

  一时之间,整个陕西境内,到处都是称赞救民军,称赞王朝仁义圣德之名。

  不过与此同时,因为全部占领了陕西,领地再次扩张了近一倍的原因,人才便又再次难免紧张起来。

  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哪怕是新占领的区域,那许多读书人对于救民军的排斥,也都已经是减弱了许多,甚至有着不少人想要加入进来了。

  不过,当他们知道救民军的做官政策之后,不由纷纷抨击起来。

  觉得救民军如此,违背了自古以来的规矩,实非圣人之道,那些从未研读过圣人之道的泥腿子,又岂会为官治理一方?

第170章 兵进四川,总督秦良玉

  对于众多文人士子的不满,王朝自然收到了消息。

  不过,他一概将其无视了,依旧是我行我素。

  想要在救民军之中为官,那就先去底层给我做个村长。

  目前来说,王朝还没有打破如今制度的想法。

  你连一个村都管不好,你哪来的脸说能做知县、知府?

  在闹哄哄一阵,眼见无人理会他们之后,一些人便就开始转变策略,主动去研究救民军的政策,开始深入乡村,想办法加入农社,成为村长。

  当然了,却总也有些认不清形势,自命清高之人,开始大肆抨击救民军。

  如果只是一些抱怨之语,不管是王朝,还是官吏捕快都不会理会他们。

  但是,一旦涉及人身侮辱,在公众场合诋毁侮辱救民军的,那就不好意思了,半年以上,三五年以下的劳改,了解一下。

  比如那些到处宣扬救民军,无视圣人之道,不重视读书文人,残暴无度等等,必然无法成事,有倾覆之厄之类的言语。

首节 上一节 208/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开局成为禁区之主,大帝只配看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