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贫道姓张,祖宗长生仙

贫道姓张,祖宗长生仙 第203节

  是方士无疑!

  还不是那种被气运、红尘气所缠绕的天人术士。

  两名女方士放心下来,“道友,请!”

  “多谢!”

  说着,张玉清跟着两人踏入宝瓶宗福地。

第145章 闻海外有仙宗!身入无间阴土

  宝瓶宗修行净土更甚于玉央福地。

  山间云烟淼淼,四季存余韵,时时卷灵风。

  有灵泉飞泻成瀑,竹桥架空,山峰上有楼阁。

  一副净土之景。

  没有半点荒废。

  偶尔还能看到一些方士的人影,不多。

  让张玉清心生重重疑虑。

  忽而道钟声传来,悠扬回荡,于一座阁楼之上架起金桥,蔓延至张玉清脚下。

  踏上金桥,直入阁楼。

  便见三名身着道袍,沐道冠的方士盘坐蒲团上,身边有云雾缭绕不散,气质空灵近仙。

  眸子开阖,法光灿灿。

  赫然是法眼。

  “贫道妙华!”左边的中年道姑开口。

  “贫道明镜!”右边一个中年道长作揖。

  “贫道明亭!”

  中间的道长则一脸微笑,手握拂尘,目光淡然。

  “贫道通玄,乃灵宝道门弟子。”

  张玉清也施了个道礼,作揖。

  “请坐!”

  明亭道长颔首,伸手一指,蒲团飘落在张玉清身下,将之抬起。

  又奉上一杯清茶,茶香四溢,灵气芬芳不散。

  “多谢!”张玉清客气道。

  可不敢小觑眼前这三位宝瓶宗方士。

  三人修为道行皆在他之上,尤其是中间这位明亭道长,元神修为只怕更在九重天之上,与天地合一,达到另一个练气士境界。

  同时他内心惊咦!

  为什么宝瓶宗还会有这等方士隐于此?

  不怕大雍的人找上门?

  “我看道友不仅有元神修为,武道更是不差,可是走上古法武兼修的路?”

  明亭道长直言道。

  “是!”张玉清坦诚道,“大雍境内不得轻易展现方士手段,我向来以武者之身掩饰元神道行。”

  “法武兼修啊!可不是一般能走的路。”明亭羡煞不已。

  传言上古期间也有不少人走法武兼修的路子。

  可那不仅仅需要莫大天赋、毅力、悟性,更需要上古那般天地环境。

  而上古后,兼修者则寥寥无几。

  盖因只修一道的效率更甚于兼修。

  专一而行,实力反而更甚于兼修者。

  明亭道长觉得张玉清是逼不得已,兼修武道,掩盖元神道行。

  可他还有个疑虑在。

  他感觉张玉清的武道修为更甚于元神道行!

  可见其武道天赋更甚,反而不是修道的好苗子。

  “道友所言的灵宝道门,贫道不曾听闻过,可是上古隐世道统?”明镜道长询问。

  “其实算不得隐世道统,只是留下了传承。”

  张玉清摇头。

  将灵宝道门描述成一个只有三两个弟子的上古道统。

  给人一种神秘,古老、久远的印象。

  “通玄道友,如今瀚岳府外界情况如何?”妙华道姑又问。

  “内忧外患,不容乐观。”张玉清轻叹,“内有太始天王起兵叛乱,连陷数十县,割据一方;外有神道复苏,万神大劫,复苏的神祇力量影响瀚岳府俗世!”

  “以至于各地天灾神劫不断。”

  “如今更是有瘟疫横行,不少村落皆是家家缟素,十室九空,人间如地狱。”

  “可贫道身为修道人,也只能尽些微薄之力。”

  明亭道长感慨,“我等与世隔绝,尚不知外界已大乱。”

  “对了,道友怎么知道四时之泉在我们宝瓶宗的?”

  张玉清回应道,“自隐仙娘娘的传闻听得而来?”

  “隐仙娘娘!原来如此,宗门曾有记录过这位仁善的先天水灵。”

  明亭道长沉吟一声,道。

  先天水灵乃是得天地造化的神圣,生来不凡。

  一般都得孕育数万、乃至更漫长的岁月才能诞生。

  像张玉清此前吞噬过的先天石卵,也能归为一类先天生灵,得尽天地造化!

  一旦出世,成长起来可比肩于神。

  可惜,那先天石卵被老猿以邪法所培育,坏了先天根基、神圣本质。

  张玉清也道出心中疑虑,“我也是听说宝瓶宗曾被大雍朝廷攻陷,以为此地无人,便让三宝闯入贵宝地,取四时之泉,本无意冒犯。”

  “无妨!”

  明亭道长摆手解释,“昔日大雍太祖破法灭道劫数时,雾海宝瓶宗确实被攻破,不过师门早已做好准备,近乎全身而退,与许多道友、道宗远遁于海外去了。”

  张玉清惊咦一声,“海外?”

  “不错,海外!”

  明亭道长捋捋须,笑道,“道友莫不是真以为方士绝迹天地?”

  “实则不难,我等方士修行到一定境界,能通晓阴阳、趋利害、窥天机、窃造化;在太祖欲灭道之前,大部分方士宗门就遁入海外了,只有少数、或散修被追捕。”

  “那如今海外是哪般胜景?”张玉清好奇追问。

  妙华道姑描述道,“三山之间,千岛之上,万宗林立,往来皆方士,岛上诸国奉为上仙。”

  虽寥寥数言,可也足以让张玉清心中生出几分期待。

  “修士净土当如是也。”

  他由衷感叹。

  如今海内大雍武道盛行,海外则是练气士的地盘。

  泾渭分明,几乎等于两个天地,倒是让人好奇憧憬。

  明镜道长再补充道,“我们三人本也在海外修行,只因师尊怀念雾海故土,临死之际吩咐我们将其羽化遗蜕带回故土埋葬。”

  “等我们三人回到雾海时,发现大阵犹在,净土福地不差,便决定留在雾海隐世,又收了些弟子,传下道统,少与外界有交流。”

  “细数下来,也有八十余年了。”

  对方士而言,八十年不长也不短。

  当然,也就净尘道的练气士能耐得住寂寞,不知时间岁月的枯燥。

  换作是逍遥道、或是天人道。

  早就离开了。

  另外,三人的师尊绝对是一尊天人般存在。

  自太祖前存世,以大雍一千六百年国祚计算。

  那至少也活了千余年,绝对是元神真人级别的大能者。

  “原来如此!”张玉清心间疑虑散去,转而再问,

  “三位道友可知大雍太祖为何要灭方士?”

  明亭三人对视一眼,无奈道,“此事我们也曾听师尊说过,说到底,我等方士也是受了无妄之灾。”

  “据说是上古时代后,不知是哪位修为通天彻地的方士,以我们方士的气数镇压了人间王朝帝王的寿数,使得上古后的人间帝王无论如何,寿元只能与寻常凡俗一般,不过百年。”

  “太祖想长生,便欲拿我们方士开刀。”

  “破法灭道,夺尽方士气数,解了上古那位寿数封锁。”

  得到的答案其实与张玉清所揣测的大差不差。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帝王寿数缘故。

  坐上那个皇座,人间王朝气运加身,谁不想长生?

首节 上一节 203/3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降临:满级天赋

下一篇:从莽荒开始悟道诸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