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长生从太平广记开始 第130节
第232章 原始道教
作为中原本土的教派,道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上古甚至更早的远古时期,早在一万八千馀年前,原始人类就已表现出他们对生命存在的顽强追求,如山顶洞人曾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上一些象徵生命之红色的赤铁粉,以图唤回死者的生命。
记录古代先民生活的《山海经》中,也有关於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和不死之药等的记载。
战国时期,人们又多相信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州等神山,‘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并由此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务的方士,被称作方仙道。
方仙道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系後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方仙道的活跃,导致後世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来自於先秦道家哲学。
春秋时期,老子曾阐发了一套关於宇宙万物产生、存在及运动变化的理论,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及赖以存在的本体,由此而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後世道教的发展奠立了理论基础。
战国时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黄帝、老子之名来阐发养生、治国理论,被称作黄老道。
黄老道的学说,实已不仅限於老子道家,而是还‘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吸收了儒、墨、名、法诸家之长;这种融诸家学说於一炉的新道家,在秦汉时期的影响也很大。
东汉末年,张道陵在西南蜀中称得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并造作道书二十五篇,从而创立了天师道。
在中原地区,也有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天师道和太平道的出现,令道教开始成为有严密思想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教团。
後来,张角的道团遭到统治者的镇压,其馀绪逐渐融入天师道,蜀中的天师道则因受制於曹操大军而被迫迁出西南,并从此开始分布南北。
身为南方曾经最大的道教,天师道自西汉末年兴起,至南北朝时期天师孙恩执掌天师道,达到巅峰。
孙恩更是被誉为南方道教第一人,是当时公认的天下第一人,威望更甚如今的散人宁道奇。
这样的盛景自孙恩破碎虚空之后,戛然而止。
道教中涌现出了大批新兴的道派,如崇灵宝经的灵宝派、崇上清经的上清派、崇三皇经的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烧炼的金丹道,天师道一家独大的场景不再。
北魏道士寇谦之,改革北天师道,并一度让北天师道成为北朝国教。
南方天师道虽经陆修静改革,但因孙恩破碎导致典籍遗失,从而很快被上清派和灵宝派的兴盛所遮掩,而逐渐不显于世了。
宋行通过老君观调查,发现南方天师道并非不存于世,依然有小部分传承者隐姓埋名留存世间。
巴陵事毕后,宋行一行并未赶回青羊山,反而在中途换了个方向,沿颖水向东,朝着项城而来。
项城在南北朝时期,还是一座废弃的城市,那时的项城有个不算好听的名字,叫做边荒集。
到了隋朝时期,隋文帝重建此城,才更名为项城。
宋行得到的消息,项城之外的尧山之上,就有天师道残存的传承。宋行此行的目的,就是得到天师道传承的典籍,借此突破黄天大法第九层。
尧山,又称石人山,地处伏牛山东段,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得名。
《山海经》之《中山经》称“大尧之山,其木多松、柏,多梓、桑;其草多竹;其兽多豹、虎、鹿、兔”。
尧山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既有华山之险、又有峨嵋之峻,兼顾黄山之秀。
奇峰怪石、山花、红叶、飞瀑、温泉、湖面、云海,皆是奇景,主峰玉皇顶上,千岩万壑,飞龙走凤,远近高低,景色迥异。
宋行将马匹放在山下,独自徒步来到山顶,以天师道如今没落的模样,主峰自然轮不到他们,宋行在一处偏僻的侧峰上,找到一座显得有些破旧的道观,道观正面牌匾上,写着玄元观三个大字。
来到道观深重的木门前,敲了敲门上光滑的铜环,不一会儿,门打开了,一个年纪不大的道童从门后伸出脑袋,好奇的打量着宋行。
“善信来本观,所为何事?”
宋行微笑着说道:“小道长,山中游玩忘了时辰,想进道观讨杯水喝,顺便上一柱香。”
道童见宋行年纪不大,穿着打扮更不像恶人,于是将木门再次打开了一些,说道:“善信稍等,饮水的话小道去取,上香就不必了,本观暂不接待香客。”
宋行见状伸手轻轻抵住木门,笑道:“小道长,那我就不进香了,外面寒冷,进院子站站可以吧?”
说完,也不等道童说话,径自推开门,走了进去。
“哎,你这人怎么不听劝,”道童见宋行推门而入,有些着急和无奈,想了想,还是吩咐道:“那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为你取水。”
宋行笑眯眯地说道:“有劳小道长了。”
见小道童转身朝道观里面走去,宋行在身后盯着他的背影看了几眼,看出这小小道童,竟也身负不俗武功。
随后负手站在院落前,打量着这座道观。
道观外面看着不大,进入里面才发现内有乾坤。
大殿雄伟壮丽,屋顶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鲜艳夺目,大殿主体结构森严,共分三层,正殿有七十二根朱红色石柱支撑,四周石栏杆上雕刻着白玉浮雕,飞禽走兽,即使站在远处,也可清晰的看见三米多高的太上老君像端坐在大殿正中。
宋行缓步靠近大殿,心中感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曾经的南方第一大教,南天师道即使没落了,从这道观的布局也能看出几分当年的底蕴。
“你是何人,为何会在观中?”
就在宋行抬头仔细端详大殿中布局之时,耳边突然传来一道略带吃惊的声音。
宋行转头,循声望去,就见一身穿灰色道袍的中年道士,站在一侧朱红石柱边,目光温和的看着自己。
宋行看着中年道士,抬手施了个道礼:“失礼了,青羊观宋行,前来拜访天师道当代教主。”
第233章 灵窍皆开,水火龙虎
中年道士听到宋行之言,心中微惊,面上却是不露声色:“这位道友,此处只有玄元观,没有天师道。”
宋行洒然一笑,说道:“那我就拜访玄元观观主。”
中年道士看着孤身一人的宋行,想了想,开口问道:“玄元观并不对外开放,也少与外界接触,不知道友来此,所为何事?”
宋行看着中年道士反问道:“阁下在这玄元观,是何身份?”
不等中年道士说话,之前去为宋行取水的道童,手中端着一壶水,匆匆赶来,见到宋行站在大殿前,大惊失色,上前一把扯住他的衣袖:
“哎你这人怎么回事,不是说了不能进来吗,赶紧走赶紧走!”
说着就要拉宋行离开,中年道士见道童举止有些皱眉,轻声制止道:“止清,来者是客,休得无礼。”
道童这才注意到石柱旁的中年道士,吃惊躬身行礼:“观主,这位善信说来讨杯水喝,谁知竟然擅闯大殿,我这就请他离开。”
宋行站在原地,任凭止清如何推拽都纹丝不动,抬头望向中年道士,微笑道:“原来道长就是玄元观观主,宋行擅自进入道观,还望宽恕擅闯之罪。”
俗话说抬手不打笑脸人,宋行虽然私自闯入观主,但一直笑脸相迎,也未擅闯入殿,行事举止也颇懂礼数,道人倒也不好开口赶人,索性开口道:
“止清,不得无礼,请这位居士入偏殿内说话。”
宋行一口道出天师道的名字,很明显不是误入玄元观,不论是怀着何种目的,肯定不会轻易离开,索性大方请人入内。
见观主开口,止清不敢违背,只能示意宋行跟他前往旁边的偏殿,谁知宋行脚下不动,再次说道:
“同为老君一脉,请容我上大殿进一柱香。”
说完,不等止清阻拦,就绕过他,踏步进入大殿中,取案台前三炷香,右手拇指和食指一捻,火光一闪青烟冒起,手中香已是点着。
恭敬的持香拜了拜,待得三炷香插入香炉中,宋行双手负阴抱阳,内掐子午,外呈太极,以标准的道家礼仪再次拜过老君。
回头时,见到中年道人已是站在他的身侧,目光炯炯的盯着他的双手,眼中闪过疑惑之色。
宋行看了看站在殿外的止清,说来奇怪,玄元观虽然占地不小,但是他到现在为止,也只看到止清和这位中年道士,并未看到其他任何道士的存在。
看着面前长须及胸,相貌偏瘦容貌端正的道士,宋行很好的隐藏起眼中的怀疑,抱拳道:“敢问道长如何称呼?”
中年道士回了一礼:“贫道静远。”
宋行说道:“原来是静远道长,道长这玄元观中,人丁倒不是很兴旺。”
静远不知宋行为何会问起这个,但还是如实说道:“山中清冷,加上本观不对外开放,门中静修弟子不过数十人,与那些名山道观,无法相提并论。”
宋行不以为然摆摆手:“名山道观,香火鼎盛,但那些又岂能说是真道士,道长这般不履红尘,一心清修的道士才是真正的道士。”
静远摇头:“道友谬赞了。”
见静远油盐不进的样子,宋行转头瞧了瞧,说道:“来者是客,道长不请我坐坐吗?”
静远盯着宋行看了几眼,却见他一副好奇的模样,四处打量大殿的构造,于是说道:“大殿旁偏殿设有招待客人之处,道友请随我来。”
二人出了大殿,来到偏殿旁一间客室,止清很快为二人端来茶和水,好奇的打量了宋行几眼,在静远的示意下,轻手轻脚的走了出去。
静远熟练的烹煮茶水,很快一盏清茶送到宋行面前。
宋行端起面前青瓷茶盏看了看,忍不住赞道:“沫沈华浮,焕如积雪,道长也是爱茶之人。”
静远眼中先是露出惊讶之色,随后转为平淡:“山中清贫,唯有清茶招待,道友喜欢就好。”
宋行细细品茗,慢条斯理说出茶水来源,更连泡茶的器具器出自东瓯,都如数家珍,让静远眼中诧异之色越来越浓。
“想不到道友年纪轻轻,对茶道竟然如此精通,听君一席话,如晔若春敷,氤氲馨香。”
看得出来静远是真心喜茶,见宋行对茶道见解非凡,欢喜不已,不过好在还没有失去理智,见宋行放下茶盏,静远脸色一整,轻声问道:
“敢问道友,来我玄元观,为何而来?”
这已是静远第二次开口发问,宋行抬头直视静远,坦然说道:“我为天师道而来,为两百年前天师道教主孙恩而来。”
静远面色不变,沉声说道:“贫道说过了,这里是玄元观,没有天师道,道友恐怕是找错地方了。”
尽管静远声调平和,宋行依然听出他瞬间肌肉绷紧,血液流速加快,明显是有了戒备之心。
在听到天师道时,静远气机还是忍不住波动起来,宋行察觉眼前中年道士,一身武功几乎不输妖道辟尘,更是肯定了心中猜测。
“道长何必欺我,玄元观、天师道皆是孙恩传承,找天师道和找玄元观,有区别吗?”
南天师道自孙恩破碎虚空后,却不知为何没有安排好天师道继承人之事,导致曾经的南方第一大教,不但被北天师道压过一头,后来更是被上清派和灵宝派等后起之秀盖过风头,泯然于世,只留下一只玄元观传承。
老君观作为传承历史比天师道更久远的道教分支,掌握了历朝历代大量道家不为人知的信息,是以宋行才知道这玄元观的所在。
见宋行说的信誓旦旦,静远心知再隐瞒也没有意义,索性光棍的承认道:“不错,玄元观确实为当年南天师道分支,两百年过去了,我等偏安一隅,只想清静修行,难道你们上清一脉,还是不肯放过我们?”
看着静远脸上露出隐隐的怒色,宋行知道他误会了,以为自己是当年上清和灵宝一脉派过来的人。
静远见宋行不说话,还以为猜中了,更是愤怒道:“当年师祖破碎虚空后,天师道典籍尽数被尔等搜刮,天师道自此一蹶不振,仅余我玄元一脉,不履尘世,莫非就连这最后的栖身之所,尔等也要夺走不成?”
见再不说清楚,静远就要掀桌子动手,宋行连忙伸手安慰道:“静远道长,你误会了,我可不是上清一脉的人。”
静远一愣,愈燃愈烈的怒火顿时无处宣泄:“你敢说你刚才插香时的手势,不是上清一脉祈福的手势?”
宋行笑道:“上清派和灵宝派,也不过是窃取前人成果,何来的上清一脉?休将我老君观和上清派混为一谈。”
静远有些迟疑,但是看着宋行的眼光依然很警惕:“你说你不是上清一脉,有何凭证?”
宋行伸出右手到静远面前,静远先是惊讶,然后就感到宋行手中传出一阵熟悉的真气波动,脸色顿时一变,猛地长身而起,震惊之下脱口说道:“灵窍皆开,水火龙虎,黄天大法!”
第234章 永嘉南渡,琅琊孙氏
静远一眼认出宋行修炼的黄天大法,宋行并没有感到吃惊,或者说,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虽然天师道中典籍大都被上清派和灵宝派夺走,导致天师道如今的衰落,但玄元观身为天师道残存的唯一支脉,宋行相信静远肯定对孙恩当年赖以成名的黄天大法不会陌生。
上一篇:让你看一眼,没让你顿悟鸿蒙三千
下一篇:我全点了掉宝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