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万界之神话帝皇 第26节
他万万没想到,皇帝竟然会为了他的事,在朝堂之上呵斥群臣,甚至为此让一位兵部尚书告老还乡!
“我大唐天幸!”
“迎来了一代圣君!”
户部尚书握紧了拳头!
接下来,早朝继续。
陆续有几位臣子汇报了一些事情,跟皇帝请示。
李祀考虑了会,给出答复。
他是皇帝,大唐江山的主人,所作出的任何一个决定,都足以影响天下苍生。
决定正确,百姓受益。
决定错误,后患无穷。
因此,李祀尽量做到考虑周全,甚至会在给出决定前,让臣子说一说他们的想法。
虽然,大唐已经腐朽到根子上了,但朝堂之上,还是不乏能臣。
大唐的腐朽,是制度的腐朽,涉及到方方面面。
而非因为某位臣子或者某件事!
早朝结束。
李祀返回长生殿。
殿外,澹台伊人款款而立。
澹台伊人虽然是皇帝贴身女婢,但也没资格跟随皇帝上早朝。
早朝之上,是处理国家大事的场所,澹台伊人只要敢靠近一步,立即便会有专门的官吏弹劾澹台伊人轻视朝堂。
“陛下,你回来了...”澹台伊人柔声说道,看向李祀的目光中,带着丝丝哀怨。
她脑海突然浮现出一幕...
那晚皇帝将她叫入长生殿。
两人聊到半夜。
就在澹台伊人准备服侍皇帝侍寝时,皇帝却以习惯一个人睡拒绝了她。
李祀走到澹台伊人身前停下。
“那天晚上,知道朕为什么让你出去吗?”李祀望着澹台伊人。
澹台伊人今年十八岁,正好少女最好的年纪,一眸一笑间倾国倾城,如果不是天子炼气术运转,让李祀脑海清明,恐怕那晚李祀就会让澹台伊人侍寝了。
“奴婢不知。”澹台伊人俏脸一白。
李祀微微摇头:“你的目的性太强了!”
“这一点,朕不喜欢。”李祀说到这,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朕知道你心里可能在嘲笑朕,觉得朕天真。”
“历代皇帝,三宫六院,佳丽三千,哪个不是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接近皇帝?”
“但是,朕不同。”
“朕的第一位女人,朕希望纯碎一些,最起码,没什么利益牵扯。”
李祀的话在澹台伊人耳边回响。
澹台伊人从皇帝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不容置疑的味道。这是皇帝的想法,哪怕再天真,再可笑,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
这就是皇帝!
“奴婢...”
“奴婢明白了。”
澹台伊人低下头,看着皇帝进入长生殿。
皇帝虽然拒绝了澹台亦然,但她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
因为她从皇帝的话中,听出另一个意思。
陛下不希望第一个女人目的性太强。
那第二个呢?
第三个呢?
澹台伊人目光坚决。
只要能成为陛下的女人,澹台伊人并不介意自己是第几个!
为了击败慈航静斋,能够让阴葵派生活在阳光之下,澹台伊人已然决定付出一切代价!
澹台伊人深深的看着眼前长生殿:“陛下,迟早有一天,你会知道,我澹台伊人,才是最合适陛下...”
...
与此同时!
永安宫中,太后终于下定了决心。
“来人!”
“传哀家话,开始准备向民间选秀!”
太后命令一出,整个朝野顿时沸腾起来。
大唐帝国内,哪个女人不想成为皇帝的女人?
成为三宫六院母仪天下的女主人?
虽然,以秀女的身份入宫,只是刚刚开始。
但但最起码有了希望。
一时间,无数民间女子开始踊跃报名。
不仅如此。
朝堂之上,那些高官大员也动了心思。
如果自己的女儿或者晚辈,入宫成了皇帝的女人,那自己家族岂不是成了皇亲国戚?
要知道,如今朝堂上的陛下,手段狠辣,上朝短短一个多月,死了不知多少官员。
谁也不知道陛下明天会处死多少人。
因此,如果能获得皇亲国戚的身份,那对于整个家族来说,等于一个护身符。
关键时刻,极有可能免除一死。
一念至此,官员们忍耐不住了。
纷纷前往永安宫,拜访太后。
选秀事宜,由太后负责,他们寻找太后,自然是要推荐自家女儿后辈。
顿时。
原本冷清的永安宫难得的热闹起来。
“你们这些臣子,不好好想着为陛下分忧,倒跑到哀家这走后门来了?”
太后好笑道:“你们的意思,哀家明白,但你们别怪哀家,选秀一事,关系到陛下选妃,所有入选女子,必须世家清白,年纪适合,身体健康,没有残疾,最重要的是五官姣好,身形也得按照严格标准来!”
太后十分清楚选妃的目的。
那是为了陛下能够尽早诞下子嗣。
因此,秀女的质量一定要过关。
绝对不能以次充好!
所以,不管大臣们再怎么哀求,太后也没有松口的意思。
一切按规矩来!
第23章 封锁皇宫
翌日。
长生殿。
李祀伸了个懒腰。
蜀地传来消息,在几位王爷的主导下,蜀地灾情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改善。
至少,蜀地百姓不会出现被饿死的情况。
李祀心情大好。
蜀地灾情,一直是李祀的心头病。
蜀地一日不定,李祀一日难安。
李祀心里十分清楚,蜀地的问题,一个处理不好,极有可能祸及整个大唐。
...
蜀地。
梁王等人,亲自主持赈灾,维持赈灾现场的秩序。
看着灾民们有序领取粮食,梁王微微松了口气。
事实上,赈灾之所以顺利进行下去,梁王等几位王爷起了极大作用。
蜀地灾民们看到大唐王爷,竟然亲自来到蜀地,在烈日的烘烤下,给他们分发粮食,心里的怨气不知不觉少了许多。
毕竟,大唐百姓们有着很重的尊卑观念。
在他们看来,大唐王爷乃万金之躯,能够不顾危险的亲自前来,已经算是足够重视了。
王爷亲自主持赈灾,这在大唐历史上,也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