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战在野 第503节
上阳宫御书房。
武曌立在龙桌一侧,凤目寒芒闪闪。
胖公公坐在一旁,取出烟管“咕噜咕噜”的吞云吐雾。
龙鹰的“范轻舟”垂手立在女帝前方,有点像等待发落的模样。
直至此刻,他尚未弄清楚师姐为何派出飞骑御卫,招摇过市的公然押解他到这里来,又为何她肯离开千黛,从女观返回治事之地。
武曌一言不发,取起放在桌面的两轴奏卷,往他送来,道:“读!”
龙鹰两手探出,一手接一道奏章,心情忐忑的逐一展卷阅看,以一目十行的速度,看毕后放回龙桌上,退返原位。
两道奏章均出自来俊臣之手,与其称之为奏章,不如称之为告密函较为贴切。想当年酷吏当道之时,这般的告密函等若家常便饭,情文并茂、言之凿凿,但绝大部分均是捕风捉影,凭空捏造,最容易是告发之为徐敬业、李贞、李冲等曾起兵造反者的余党,再以酷刑屈打成招,炮制人证、物证,如此冤案,自武曌垂拱以来,多不胜数。不过在李显回朝后,女帝颁下敕令,规定自此以后,有告发徐敬业等人余党者,“一无所问”,内外官司再不受理,摆出全面宽容和解的姿态。
在此之前,女帝又接纳狄仁杰的提议,容许复核大小冤案,来俊臣便因此受牢狱之灾,后由武承嗣救他出生天,因那时武曌对以武氏还是李氏为继承人,仍犹豫难决。
于此期间,大周朝在狄仁杰的主理下,大批冤案陆续得到昭雪,至李显回朝,李武联姻,气氛趋向缓和,酷吏政治已成过去,想不到今天告密奏章又通过酷吏来俊臣之手,出现在女帝龙桌之上。
情况异乎寻常。
胖公公移开烟管,道:“两道奏章昨天黄昏先入二张之手,再由他们亲身奉呈,说是十万火急,公公看过后知道不妥,立即到女观见圣上,圣上却因没法分神,临天明前方有暇阅章,晓得形势严峻,立即回来,召开早朝。”
两道奏章,关乎两方面,一为诬陷宰相魏元忠与司礼丞高戬,说他们私下议论说“太后老矣,不若挟太子为久长”。
对高戬龙鹰印象深刻,前晚遇上,并利用其体型与自己相近,避过给太平一眼认出的劫数,太平还对他“另眼相看”,邀之游湖,看来该有进一步的发展。来俊臣将高戬卷入此事,已重重开罪太平,不过肯定来俊臣不清楚太平和高戬的关系。
来俊臣还在奏章详细分析“太后老矣,不若挟太子为久长”这两句话的意图和严重性。不称“圣上”而称“太后”,显然认为武曌的帝位是不合法的,是以太后的身份篡夺李唐的政权。二张更深悉女帝绝不认老,如此指她年纪老迈,命不久长,犯正女帝大忌。当然,二张明白的,是以前的女帝。
“挟太子”一词隐含谋反之意,暗指必须扶李显上皇座,方为长久之计。
来俊臣别的不行,这类凭空捏造、含血喷人的事却是优为之,写来铿锵有力,有如目睹亲闻,详列说话的时间、地点、与闻者的反应,诸如此类。说到底只属道听途说,信不信由你,不过酷吏精通用刑之术,来个“严刑逼供”,没事变有事。
另一份奏章牵连更广泛,矛头直指东宫,告发郡王李重润、其妹永泰郡主和夫婿武延基,述及他们在张昌宗拦截安乐郡主李裹儿后当夜在东宫内私下的聚话。
李重润乃李显长子,李重俊之兄,如果李显即帝位,李重润便为太子,陷害他,与陷害李显无异,至轻亦是“管教不力”之罪。
永泰是安乐之姐,龙鹰第一次入东宫,见过她与妲玛说话,其夫武延基乃武承嗣之子,武延秀之兄,袭爵魏王,于武氏诸王里因而地位颇高。
据奏章所指,该是张昌宗悻悻然离日安居返皇城的路上,与李重润狭路相逢,给李重润当面痛斥,指张昌宗没有自知之明,大胆无礼,竟敢挑衅安乐。章内当然说成张昌宗当时如何忍辱负重,李重润则气焰冲天,且因与他一伙儿的还有宇文朔等世族子弟,摆出一言不合,立即动武的姿态。
于此处将宇文朔等关中大族拖下水,是因深悉此为女帝一向的顾忌。
李重润返东宫后,余怒未消,与因冲突闻风来探问他的妹子和妹夫说话,李重润直言:“天下是他李家天下,怎到两个涂脂抹粉的妖孽指指点点!”大发脾气。
永泰郡主和武延基均表同意,认为二张兄弟没有出入宫廷的资格。
奏文又指,李重润非是首次批评二张,而是多次公开指责,问题在不住强调天下是李唐的天下,视大周女帝如无物,实存不臣之心、谋反之意,其心可诛。
最后提及的是他的“范轻舟”,指东宫勾结江湖豪强,公然挑战二张,有那么不堪,就说得那么不堪。
龙鹰皱眉道:“说话在众臣间和东宫内发生,来俊臣于奏章内既没透露消息来源,怎可入人以罪。这种事虽不可能有物证,但至少也要列出人证。”
胖公公叹道:“这是以前种落的因,一向以来用的都是这类告密的手法,再来个大刑伺候,不到被告者不认。来俊臣便是靠告密起家,于宫内宫外广置密探,否则二张怎肯起用本属武承嗣的人,是因他可在必要时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像这两道奏章。”
龙鹰道:“两道这样纯凭空口白话的奏章,可以起何作用?”
胖公公道:“归根结底,能起怎样的作用,还看圣上。”
稍顿后,叹道:“来俊臣之所以遭人恨之入骨,不但因满肚坏心术,更因其深谙无风起浪、搞风搞雨之道,有他为二张主持此事,表面看只不过是两道奏章,其实来势汹汹,递上奏章的同时,二张私下发令,使人将魏、高二人逮捕下狱,造出既成的事实。同时将奏章的事泄露出去,弄致如今人心惶惶,恐圣上大怒之下,迁怒太子。”
龙鹰失声道:“二张竟大胆至此?”
武曌淡淡道:“今早知道此事后,朕已下令释放魏、高两人。现在将你‘范轻舟’请来,表明亲手处理此事,二张再不可以自把自为,插手其中。”
胖公公苦恼地道:“难就难在如何拿捏,除非我们将二张扫入废物堆,否则不得不保住他们的面子。故此放魏、高二人不是说放便放,而是来俊臣所指人证之一的‘凤阁舍人’张说坚持不指证两人,刚才早朝时,宋璟、张廷珪、刘知儿、桓彦范、魏知古、王晙和朱敬则等冒死进言力保,圣上乘机下台,赦两人之罪,不过却不得不将魏、高两人,还有当时在场,却不肯作证的张说,全体流放岭南,以示小惩大戒,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
龙鹰失声道:“如此岂非助长二张的气焰?”
武曌淡淡道:“此正为朕召你到这里来背后的原因,除非朕有继续执政之心,否则再没有人能压下各个蠢蠢欲动的政治势力。”
龙鹰头皮发麻。
第三章 最后之聚
这就是政治。
如论对错,二张万死不足辞其咎,偏是在现今的情势下,女帝不得不扶他们一把,不让他们崩颓。而在所有事发生的背后,处处隐现大江联的魔爪。
龙鹰沉声道:“当年与师姐订下的五年之约,为的是两件事,首先是稳定塞外的形势,另一就是让大江联内无辜的突厥妇孺,可安全返乡。现在首目标已告完成,默啜在未来几年内难掀波澜。‘南人北徙’亦在进行中,如一切顺利,该于明年春天大功告成,师弟将再没有负担。”
女帝凤目生辉的听着,道:“不论情况朝哪个方向发展,难以动摇‘南人北徙’分毫,因牵涉到韦武、二张和杨清仁的切身利益,看似脆弱,实则稳似泰山。”
接着凤目一黯,隐泛泪光,望上书房的屋梁,声音带点嘶哑地叹道:“千黛终肯接受朕的提议,让朕催发她仅余的力量。唉!朕虽有这个想法,却没法说出口,是她老人家主动提出。经过两昼夜的施为,到昨夜二更,终于成功为她延长寿元。现在她可以进些斋菜,还动手易容改装,今次她用的是特制的材料,连她自已亦没法回复本来面目,是她最后一次的易容改装。唉!”
胖公公接言道:“没人晓得千黛可撑多久,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尽快完成交接的过程。这是最坏的时间,不过我们并无选择。”
虽然晓得以千黛代女帝的事早晚发生,但当事到临头,仍然手足无措,难以接受。没有了武曌的大周朝,将变成什么样子呢?
女帝的情绪稳定下来,目光回到他身上,道:“以她老人家目前的状态,不可能处理日常的政务,当然可由公公代行,却非常不智,势陷公公于险境。”
胖公公道:“圣上将避入女观,专志修道,再不沾手朝政,亦没可能理会观外的任何事。公公只剩下一个任务,完成后其他的一切再与公公无干。”
女帝一双凤目重见生机,亮晶晶的,充盈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语气平静,道:“我们现在说的,是最理想的情况,可是在现今诸党派各有思量的情况下,形势的发展,无从逆料。一切由朕掌控的情况,将一去不返。唉!朕担心国老,有很不祥的感觉,若要回来,国老早回来哩!”
龙鹰的心似给大铁锤重重敲一下,焦虑如火般灼烧他的脑袋。再次记起那天在牧场观畴楼醒来肉跳心惊,浑身虚虚荡荡,无有着力之处。他不是没有过女帝的想法,而是根本不敢去想,设法逃避。
胖公公的声音在他耳鼓内响起道:“七天前公公派了人全速赶往并州探看情况,该在几天内有消息。没告诉你,是怕影响你。”
武曌立在龙桌一侧,凤目寒芒闪闪。
胖公公坐在一旁,取出烟管“咕噜咕噜”的吞云吐雾。
龙鹰的“范轻舟”垂手立在女帝前方,有点像等待发落的模样。
直至此刻,他尚未弄清楚师姐为何派出飞骑御卫,招摇过市的公然押解他到这里来,又为何她肯离开千黛,从女观返回治事之地。
武曌一言不发,取起放在桌面的两轴奏卷,往他送来,道:“读!”
龙鹰两手探出,一手接一道奏章,心情忐忑的逐一展卷阅看,以一目十行的速度,看毕后放回龙桌上,退返原位。
两道奏章均出自来俊臣之手,与其称之为奏章,不如称之为告密函较为贴切。想当年酷吏当道之时,这般的告密函等若家常便饭,情文并茂、言之凿凿,但绝大部分均是捕风捉影,凭空捏造,最容易是告发之为徐敬业、李贞、李冲等曾起兵造反者的余党,再以酷刑屈打成招,炮制人证、物证,如此冤案,自武曌垂拱以来,多不胜数。不过在李显回朝后,女帝颁下敕令,规定自此以后,有告发徐敬业等人余党者,“一无所问”,内外官司再不受理,摆出全面宽容和解的姿态。
在此之前,女帝又接纳狄仁杰的提议,容许复核大小冤案,来俊臣便因此受牢狱之灾,后由武承嗣救他出生天,因那时武曌对以武氏还是李氏为继承人,仍犹豫难决。
于此期间,大周朝在狄仁杰的主理下,大批冤案陆续得到昭雪,至李显回朝,李武联姻,气氛趋向缓和,酷吏政治已成过去,想不到今天告密奏章又通过酷吏来俊臣之手,出现在女帝龙桌之上。
情况异乎寻常。
胖公公移开烟管,道:“两道奏章昨天黄昏先入二张之手,再由他们亲身奉呈,说是十万火急,公公看过后知道不妥,立即到女观见圣上,圣上却因没法分神,临天明前方有暇阅章,晓得形势严峻,立即回来,召开早朝。”
两道奏章,关乎两方面,一为诬陷宰相魏元忠与司礼丞高戬,说他们私下议论说“太后老矣,不若挟太子为久长”。
对高戬龙鹰印象深刻,前晚遇上,并利用其体型与自己相近,避过给太平一眼认出的劫数,太平还对他“另眼相看”,邀之游湖,看来该有进一步的发展。来俊臣将高戬卷入此事,已重重开罪太平,不过肯定来俊臣不清楚太平和高戬的关系。
来俊臣还在奏章详细分析“太后老矣,不若挟太子为久长”这两句话的意图和严重性。不称“圣上”而称“太后”,显然认为武曌的帝位是不合法的,是以太后的身份篡夺李唐的政权。二张更深悉女帝绝不认老,如此指她年纪老迈,命不久长,犯正女帝大忌。当然,二张明白的,是以前的女帝。
“挟太子”一词隐含谋反之意,暗指必须扶李显上皇座,方为长久之计。
来俊臣别的不行,这类凭空捏造、含血喷人的事却是优为之,写来铿锵有力,有如目睹亲闻,详列说话的时间、地点、与闻者的反应,诸如此类。说到底只属道听途说,信不信由你,不过酷吏精通用刑之术,来个“严刑逼供”,没事变有事。
另一份奏章牵连更广泛,矛头直指东宫,告发郡王李重润、其妹永泰郡主和夫婿武延基,述及他们在张昌宗拦截安乐郡主李裹儿后当夜在东宫内私下的聚话。
李重润乃李显长子,李重俊之兄,如果李显即帝位,李重润便为太子,陷害他,与陷害李显无异,至轻亦是“管教不力”之罪。
永泰是安乐之姐,龙鹰第一次入东宫,见过她与妲玛说话,其夫武延基乃武承嗣之子,武延秀之兄,袭爵魏王,于武氏诸王里因而地位颇高。
据奏章所指,该是张昌宗悻悻然离日安居返皇城的路上,与李重润狭路相逢,给李重润当面痛斥,指张昌宗没有自知之明,大胆无礼,竟敢挑衅安乐。章内当然说成张昌宗当时如何忍辱负重,李重润则气焰冲天,且因与他一伙儿的还有宇文朔等世族子弟,摆出一言不合,立即动武的姿态。
于此处将宇文朔等关中大族拖下水,是因深悉此为女帝一向的顾忌。
李重润返东宫后,余怒未消,与因冲突闻风来探问他的妹子和妹夫说话,李重润直言:“天下是他李家天下,怎到两个涂脂抹粉的妖孽指指点点!”大发脾气。
永泰郡主和武延基均表同意,认为二张兄弟没有出入宫廷的资格。
奏文又指,李重润非是首次批评二张,而是多次公开指责,问题在不住强调天下是李唐的天下,视大周女帝如无物,实存不臣之心、谋反之意,其心可诛。
最后提及的是他的“范轻舟”,指东宫勾结江湖豪强,公然挑战二张,有那么不堪,就说得那么不堪。
龙鹰皱眉道:“说话在众臣间和东宫内发生,来俊臣于奏章内既没透露消息来源,怎可入人以罪。这种事虽不可能有物证,但至少也要列出人证。”
胖公公叹道:“这是以前种落的因,一向以来用的都是这类告密的手法,再来个大刑伺候,不到被告者不认。来俊臣便是靠告密起家,于宫内宫外广置密探,否则二张怎肯起用本属武承嗣的人,是因他可在必要时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像这两道奏章。”
龙鹰道:“两道这样纯凭空口白话的奏章,可以起何作用?”
胖公公道:“归根结底,能起怎样的作用,还看圣上。”
稍顿后,叹道:“来俊臣之所以遭人恨之入骨,不但因满肚坏心术,更因其深谙无风起浪、搞风搞雨之道,有他为二张主持此事,表面看只不过是两道奏章,其实来势汹汹,递上奏章的同时,二张私下发令,使人将魏、高二人逮捕下狱,造出既成的事实。同时将奏章的事泄露出去,弄致如今人心惶惶,恐圣上大怒之下,迁怒太子。”
龙鹰失声道:“二张竟大胆至此?”
武曌淡淡道:“今早知道此事后,朕已下令释放魏、高两人。现在将你‘范轻舟’请来,表明亲手处理此事,二张再不可以自把自为,插手其中。”
胖公公苦恼地道:“难就难在如何拿捏,除非我们将二张扫入废物堆,否则不得不保住他们的面子。故此放魏、高二人不是说放便放,而是来俊臣所指人证之一的‘凤阁舍人’张说坚持不指证两人,刚才早朝时,宋璟、张廷珪、刘知儿、桓彦范、魏知古、王晙和朱敬则等冒死进言力保,圣上乘机下台,赦两人之罪,不过却不得不将魏、高两人,还有当时在场,却不肯作证的张说,全体流放岭南,以示小惩大戒,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
龙鹰失声道:“如此岂非助长二张的气焰?”
武曌淡淡道:“此正为朕召你到这里来背后的原因,除非朕有继续执政之心,否则再没有人能压下各个蠢蠢欲动的政治势力。”
龙鹰头皮发麻。
第三章 最后之聚
这就是政治。
如论对错,二张万死不足辞其咎,偏是在现今的情势下,女帝不得不扶他们一把,不让他们崩颓。而在所有事发生的背后,处处隐现大江联的魔爪。
龙鹰沉声道:“当年与师姐订下的五年之约,为的是两件事,首先是稳定塞外的形势,另一就是让大江联内无辜的突厥妇孺,可安全返乡。现在首目标已告完成,默啜在未来几年内难掀波澜。‘南人北徙’亦在进行中,如一切顺利,该于明年春天大功告成,师弟将再没有负担。”
女帝凤目生辉的听着,道:“不论情况朝哪个方向发展,难以动摇‘南人北徙’分毫,因牵涉到韦武、二张和杨清仁的切身利益,看似脆弱,实则稳似泰山。”
接着凤目一黯,隐泛泪光,望上书房的屋梁,声音带点嘶哑地叹道:“千黛终肯接受朕的提议,让朕催发她仅余的力量。唉!朕虽有这个想法,却没法说出口,是她老人家主动提出。经过两昼夜的施为,到昨夜二更,终于成功为她延长寿元。现在她可以进些斋菜,还动手易容改装,今次她用的是特制的材料,连她自已亦没法回复本来面目,是她最后一次的易容改装。唉!”
胖公公接言道:“没人晓得千黛可撑多久,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尽快完成交接的过程。这是最坏的时间,不过我们并无选择。”
虽然晓得以千黛代女帝的事早晚发生,但当事到临头,仍然手足无措,难以接受。没有了武曌的大周朝,将变成什么样子呢?
女帝的情绪稳定下来,目光回到他身上,道:“以她老人家目前的状态,不可能处理日常的政务,当然可由公公代行,却非常不智,势陷公公于险境。”
胖公公道:“圣上将避入女观,专志修道,再不沾手朝政,亦没可能理会观外的任何事。公公只剩下一个任务,完成后其他的一切再与公公无干。”
女帝一双凤目重见生机,亮晶晶的,充盈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语气平静,道:“我们现在说的,是最理想的情况,可是在现今诸党派各有思量的情况下,形势的发展,无从逆料。一切由朕掌控的情况,将一去不返。唉!朕担心国老,有很不祥的感觉,若要回来,国老早回来哩!”
龙鹰的心似给大铁锤重重敲一下,焦虑如火般灼烧他的脑袋。再次记起那天在牧场观畴楼醒来肉跳心惊,浑身虚虚荡荡,无有着力之处。他不是没有过女帝的想法,而是根本不敢去想,设法逃避。
胖公公的声音在他耳鼓内响起道:“七天前公公派了人全速赶往并州探看情况,该在几天内有消息。没告诉你,是怕影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