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诸天:徒弟扶我青云志

诸天:徒弟扶我青云志 第92节

  他浑不在意地笑了笑:“无妨无妨,老汪年纪大了,是该多休息休息。你让他放宽心,别瞎琢磨,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他这话意有所指,乔峰虽听不太明白。

  但感觉是宽慰之语,便郑重抱拳:“多谢前辈关心,乔某定会转达恩师。前辈与黄兄弟既然去意已决,乔某也不便强留。日后但有所需,只需传信丐帮,乔某与天下丐帮弟子,定当鼎力相助!”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重诺如山。

  “好说好说。”李长安笑眯眯地点头,“乔小子,你好好干,我看好你哦!争取把业务……呃,是把丐帮发扬光大,上市……呃,是成为武林楷模!”

  乔峰虽听不懂“业务”、“上市”何意,但知是吉利话,哈哈一笑:“承前辈吉言!”

  黄裳也与乔峰郑重道别,两人虽相识日短,却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黄裳欣赏乔峰的豪迈磊落与担当,乔峰也看重黄裳的渊博沉稳与潜力。

  “乔兄,保重!”

  “黄兄弟,一路顺风!他日有暇,定要再来洛阳,你我把酒言欢,不醉不归!”

  辞别乔峰,师徒二人离开了丐帮总舵,漫步在洛阳清晨的街道上。

  走出老远,黄裳仍不时回头望向那处庄园,脸上带着感慨与钦佩,忍不住对李长安道:“师父,乔帮主真乃当世豪杰!武功盖世,义薄云天,更难得的是心怀天下,体恤弟兄。由他执掌丐帮,实乃天下武林之幸,百姓之福。”

  他语气中充满了对乔峰的推崇,这几日的见闻,让乔峰成为了他踏入这波澜壮阔的江湖后,第一个真心敬佩的朋友兼榜样。

  李长安背着手,悠哉悠哉地走着,听着徒弟的夸赞,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似感慨,似怜悯,又似带着几分看透命运的无奈。

  他忽然停下脚步,侧过头,看着一脸真诚的黄裳,慢悠悠地问道:“徒儿啊,你觉得乔小子这人,怎么样?”

  黄裳不明所以,认真答道:“弟子方才已说,顶天立地,真英雄也!”

  “嗯,”李长安点点头,又抛出一个问题,“那你觉得,他若是契丹人,又如何?”

第152章 残酷

  “契丹人?”黄裳一愣,随即失笑,语气斩钉截铁,“师父说笑了!乔帮主率领丐帮弟兄屡次抗击辽狗,侠名播于边塞,他怎可能是契丹人?这绝无可能!”

  在他的认知里,英雄豪杰如乔峰,与那些残暴侵略的契丹胡虏,根本是截然对立的两面,怎么可能重合?

  李长安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轻轻吐出几个字:“可他,确实是契丹人。”

  黄裳:“……”

  仿佛一道无声霹雳,在黄裳耳边炸响!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瞳孔猛地放大,整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术一般,僵立在原地。

  街道上熙攘的人流、嘈杂的叫卖声,仿佛都在这一刻离他远去,整个世界只剩下师父那句石破天惊的话在反复回荡。

  乔峰……是契丹人? 这怎么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师……师父……您……您说什么?”黄裳的声音干涩无比,带着剧烈的颤抖,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乔帮主他……怎么可能是契丹人?这……这从何说起?”

  “二十多年前,雁门关外一场血战,一场误会,一个婴儿……”李长安语气平淡,却将那段被掩盖的血腥往事,简略却清晰地道出。

  “乔小子他的亲生父亲,叫萧远山,是契丹后族中人,官属三军总教头。”

  “当年他父母携他回外婆家,却被姑苏燕子坞慕容博挑拨,让中原武林高手误以为是前来抢夺少林武功的契丹武士,一场伏击,他母亲身死,父亲坠崖,他被带头大哥、智光大师、汪剑通等人带回中原抚养,便是如今的乔峰,而这些人都是当初伏击的中原武林高手。”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黄裳的心上。

  他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大脑一片混乱。师父言之凿凿,细节清晰,由不得他不信!

  可这真相……太过残酷,太过颠覆!

  他心目中光芒万丈的抗辽英雄,天下第一大帮的帮主,竟然……竟然是辽人出身?!

  巨大的荒谬感和撕裂感,让黄裳一时难以接受。

  他想起乔峰谈及抗击辽人时的义愤填膺,想起他那纯正无比的中原口音,想起他那深受中原文化熏陶的言行举止……

  这一切,竟然都建立在一个巨大的谎言之上?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黄裳失神地喃喃自语,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和难过。不仅仅是为这离奇的身世,更是为乔峰这个人。

  他几乎可以想象,以乔峰如今的身份、地位、声望,他已经被捧到了何等高度!

  他越是英雄了得,越是受万人敬仰,将来若有一日这身世曝光……

  黄裳猛地打了一个寒颤,不敢再想下去!

  那将是何等可怕的风暴?

  从云端瞬间跌落泥沼!

  所有的荣耀都将化为最恶毒的嘲讽,所有的兄弟情义都将变成最锋利的刀刃!

  天下虽大,恐怕再无他立锥之地!宋辽两国,都将视他为异类!

  “师父!”黄裳猛地抓住李长安的衣袖,眼中充满了焦急和担忧,“乔兄他……他的身份,可千万不能泄露啊!否则……否则他……”

  李长安看着他这副模样,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种洞悉命运的残酷:“瞒不住的。纸,终究包不住火。”

  “为什么?”黄裳急切地问,“汪帮主他们定然严守秘密,只要他们不说……”

  “因为,”李长安打断他,目光幽深,“当初那个传递假消息的慕容博没死。而乔峰的父亲萧远山——他也同样,没死。他们,都还活得好好的。”

  又一个惊天巨雷!

  黄裳彻底懵了,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头顶灌到脚底。

  慕容博未死!萧远山未死!

  两个最关键当事人都在世!

  这意味着那个秘密,就像一个装满火药的木桶,随时都可能被点燃引爆!

  最关键的是萧远山一定会父子相认,到时候乔峰的悲剧命运,几乎……已然注定!

  想到乔峰那豪迈坦荡的笑容,想到他对自己这个新朋友的真诚相待,黄裳只觉得心如刀绞,一股强烈的不忍和同情涌上心头。

  他情不自禁地看向师父,眼中带着恳求:

  “师父!您神通广大,您……您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帮乔兄?他……他太冤了!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不该承受这些!”

  李长安看着徒弟那真挚而焦急的眼神,沉默了片刻。

  他伸手解下腰间的酒葫芦,拔开塞子,仰头猛灌了一大口。

  辛辣的酒液滚过喉咙,他却仿佛尝到的是一丝苦涩。

  他抹了把嘴,长长吐出一口带着酒气的叹息,声音变得有些低沉和沙哑:

  “难啊,徒儿……”

  “难的,不是乔峰个人的仇恨和身世之谜。那些恩怨,总有理清的一天,总有解决的办法,哪怕刀兵相见,快意恩仇,也不过是江湖手段。”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洛阳城的繁华街市,看向了更遥远的北方,看向了那沉淀了百年的血与火。

  “难的,是这天下宋人和辽人之间,积累了百年的血海深仇!是两国之间不死不休的国仇家恨!”

  “难的,是这武林中,那些被仇恨蒙蔽的双眼,那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固执,那些落井下石、煽风点火的丑恶人心!”

  “难的,是乔峰他自身,该如何面对这颠覆的一切?他的信念,他的立场,他的归属……都将被冲击得支离破碎。”

  “这不是个人的恩怨,这是时代的洪流,是民族的隔阂,是人心铸就的壁垒!纵有为师通天之能,又如何能轻易扭转这天下大势,填平这百年鸿沟,改变这亿万人的成见?”

  李长安的声音里,带着一种罕见的沉重和无奈。

  他游戏人间,可面对这种注定的悲剧,即便是他,也感到一阵无力。

  黄裳听着师父的话,看着师父那不再玩世不恭、反而带着几分沧桑的面容,心中的急切慢慢冷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悲哀和明悟。

  他明白了师父的意思。

  个人的力量,在时代的浪潮和群体的偏见面前,有时竟是如此的渺小。

  他再次回头,望了一眼丐帮总舵的方向,眼中充满了对那位豪杰未来命运的忧虑和叹息。

  师徒二人之间的气氛,莫名地沉重起来。

  江湖,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更加残酷。

第153章 无量山

  自洛阳辞别乔峰,李长安带着黄裳,并无明确目的地,只是一路信步南行。

  师徒二人,一个仙风道骨却言行跳脱,一个儒雅沉静却进步神速,这般奇特组合,穿州过府,倒也自在。

  李长安依旧秉承着他那“红尘炼心”的教学理念,时而指点黄裳于市井中观察人生百态,体味“阴阳”之变在人间的映射;

  时而又深入荒山野岭,于自然万象中感悟气机流转,乾坤造化。

  黄裳也彻底沉下心来,将过往的圣贤书、状元梦暂且搁置,全身心投入到《阴阳衍道功》的修炼之中。

  这部系统量身定制的功法,与他契合无比,仿佛本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如今只是被重新唤醒。

  他本就天资超绝,悟性惊人,加之有李长安这位看似不靠谱、实则每每能切中要害的“名师”指点,修为进境可谓一日千里。

  这一日,两人不知不觉间,已越过宋境,进入了山川秀美、气候温润的大理国。

  行至点苍山系的无量山时,但见山势连绵,峰峦叠翠,云雾缭绕其间,如仙境一般。

  山中灵气竟比外界更为充裕活泼,溪流潺潺,古木参天,奇花异草遍地,就连动物都带有些许灵性。

  李长安眼睛一亮,拍板决定:“就这儿了!风景不错,灵气也足,正好适合你闭关潜修,把基础打得牢牢的!记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别学那些速成班,看起来嗷嗷猛,一碰就稀碎。”

  黄裳自无不可,他对这清幽环境也十分喜欢。

  于是,师徒二人在无量山深处,寻了一处面朝云海、背倚飞瀑的幽静之地,伐木采石,结了两间简陋的茅庐,就此隐居下来。

  春去秋来,寒暑交替。

  山中无甲子,岁月不知年。

  转眼间,便是七年光阴悄然而逝,李长安来到这个世界第八个年头了。

  瀑布依旧轰鸣,云海依旧翻腾,但那两间茅庐却仿佛融入了山色之中,带着一种亘古不变的宁静。

  清晨,第一缕晨曦穿透云层,洒在崖边一块光滑的巨石上。

  黄裳正盘坐其上,闭目修炼。

首节 上一节 92/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武:替天捉刀,斩江湖不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