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徒弟扶我青云志 第84节
【曾存在于此位面的最强者为:逍遥派创始人逍遥子,修为:已突破混元境,并于百年前离开此界,疑似飞升。】
【宿主当前修为:超凡境大圆满。在此位面,实力位于顶尖层次。但需注意,此界武学更为精妙奇特,某些功法涉及精神、音律、毒术等偏门领域,需稍加留意。】
“扫地僧才超凡后期?逍遥子突破混元跑路了?”李长安有些意外,随即放下心来。
自己超凡大圆满的修为,在这个世界横着走问题不大,只要不去作死招惹一些稀奇古怪的阴招就行。
他忽然想起自己刚刚完成的倚天世界任务,奖励还没用呢。
“系统,结算倚天世界任务奖励。”
【叮!倚天屠龙记世界任务结算:】
【成功收徒:朱元璋(大气运者)。引导其建立明朝,获得大量国运反馈。任务评价:完美。】
【获得奖励:世界本源限制,不能主动结算。】
【额外奖励:因徒弟建立王朝并敕封宿主为国师,获得持续微量的国运加持(已自动转化为修为储备)。】
【提示:宿主当前积累的本源能量,足以支持修为从超凡大圆满,突破至混元境大圆满。】
混元境大圆满!
李长安心中一动!这可是超越超凡的大境界!
按照之前的了解,混元境在此界几乎就是传说,逍遥子突破了就立刻跑路了。
若自己能在此界突破到混元大圆满,那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无敌?
甚至可能对此界造成一些不可预知的影响?
他忍不住有些心动。
毕竟,实力才是根本。
“系统,如果我选择在此界使用奖励,突破混元大圆满,会有什么后果?”他谨慎地问道。
【根据系统规则及此界本源承载力计算:宿主若在此界突破至混元境,尤其是达到混元大圆满,其生命层次和能量波动将与此界本源产生剧烈冲突。轻则引动天劫,重则可能导致此界空间不稳,法则紊乱。】
【且一旦突破混元境,宿主便无法再长时间停留于此等中武位面,必须尽快前往更高能级的世界。】
【建议:若非必要,可暂缓突破。将奖励积累,用于未来更高位面,性价比更高。】
PS:各位道友,竞猜一下,徒弟人选究竟是谁?估计没人能够猜到,我为了这个人选,可是头发都揪掉了一大把!
第138章 徒弟人选究竟是谁?
李长安恍然。
就像一条鲸鱼没法养在小池塘里,自己若强行在此界突破到混元,要么把池塘撑破,要么自己待不下去。
他摸着下巴思索起来。
扫地僧才超凡后期,比自己还低一个小境界。
自己现在超凡大圆满的修为,在这个世界已经足够用了,甚至可以说有点超标了。
毕竟逍遥子那种变态已经跑路了。
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精彩的人物和故事等着他去“参与”呢,比如去看看那位义薄云天的乔帮主,逗逗那个傻人有傻福的虚竹小和尚,瞧瞧那个痴情种子段誉,还有那位“求而不得”的王姑娘……顺便看看能不能调教个好苗子当徒弟。
要是现在突破了,就得马上离开,那多没意思?
“嗯……决定了!”李长安打了个响指,“奖励先存着!等到了下一个更高级的世界再突破!到时候直接一飞冲天,岂不美哉?”
“现在嘛,”他脸上又露出了那抹玩世不恭的笑容,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就先在这个‘求不得’的世界里,找点乐子,顺便……发发善心,能救几个算几个吧。”
“系统,当前是哪一年?天龙剧情发展到哪一步了?”
他需要知道故事进行到哪一步了,才好决定从哪里下手。
【当前位面时间: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天龙主要剧情还未开始】
“元丰五年?1082年?”李长安摸了摸下巴,对这个年号有点陌生,但稍微一换算,心里便有了数。
“啧,乔峰明年(元丰六年)就要接任丐帮帮主了?这时间点卡得还挺准。”
他的目光在几个主要气运之子身上扫过,开始逐一盘算。
“乔峰……”李长安脑海中浮现出那个豪气干云、义薄云天的身影,“现在已经是丐帮副帮主,武功、声望、能力都是顶尖,明年就当老大了一帆风顺……好像没什么需要我指点的地方啊?而且他现在正忙着打辽寇,满腔家国情怀,我去跟他说‘少年,我看你骨骼清奇,跟我学做菜吧’?怕不是要被他的降龙十八掌拍出来……算了算了,不合适。”
“虚竹……”李长安嘴角抽了抽,“这会儿还在少林寺当火头僧呢。这个时候资质鲁钝?那是没开挂!”
“等无崖子把那七十多年的北冥神功灌顶给他,立马就起飞了。而且人家是根正苗红的佛门弟子,我一个道家门徒,跑去少林寺后厨挖墙脚,收个和尚当徒弟?这画风也太清奇了!到时候少林寺那帮老和尚还不得跟我急眼?虽然我也不怕他们,但没必要惹这麻烦……不要不要。”
“段誉……”李长安想了想那位痴情种子,“大理世子,未来皇帝。家传一阳指、六脉神剑都是绝学,虽然现在厌武,但以后奇遇少不了,北冥神功、凌波微步自动送上门……好像也不缺师父。而且大理段氏崇佛,我去收个佛国世子当道门徒弟?政治不正确啊……也不行啊。”
“王语嫣……”李长安眼睛微微一亮,“这姑娘倒是个奇才!不会武功,却精通天下武学,这简直就是武学理论界的超级大脑啊!要是能把她忽悠……呃,引导上路,说不定能走出一条‘理论指导实践’的独特武道之路?”
可惜系统需要靠近一定距离才能激活任务,难不成自己要跑一趟姑苏曼陀山庄?
李长安来了点兴趣,“我现在这位置……系统,地图导航一下。”
【当前位置:宋辽边境附近(大致相当于今河北北部)。前往姑苏曼陀山庄,直线距离超过两千里。】
“两千里?!”李长安脸一垮,“这么远?难不成要我老人家用腿跑过去?或者用超凡境修为赶路?那也太掉价了!万一去了不符合系统任务,或者她那个恋爱脑只想着她表哥不愿意,我岂不是白跑一趟?”
他记得系统激活收徒任务,似乎需要靠近目标一定范围才行。
为了一个不确定的目标长途跋涉,不符合他老人家“就近取材、随缘收徒”的一贯宗旨。
“算了算了,强扭的瓜不甜,而且路太远,瓜扭起来费劲。”李长安很快打消了立刻跑去江南的念头,“再看看别的……段正淳的那些女儿们?木婉清、钟灵、阿朱、阿紫……好像也都各有各的缘法,气运也都不错,但分散在天南海北,一个个找过去也太麻烦了……随缘吧,反正时间还早,剧情还没正式开始呢。”
这世界有什么魔咒吗?难不成自己收徒大计也要“求不得”?
算了算了,收徒大事,暂且按下。李长安的思绪又飘到了别处。
“元丰五年……北宋……”他喃喃自语,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同于看待武林纷争的光彩,“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宋神宗赵顼在位,王安石变法后期了吧?”
作为一个灵魂来自后世、受过信息爆炸时代洗礼,远超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李长安对历史自然不陌生。
北宋,尤其是仁宗、神宗时期,可以说是华夏文明在文治上的一个巅峰!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
四大发明成熟应用,唐宋八大家占了六位,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汴京城的繁华更是冠绝天下……
“汴京啊……”李长安的目光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落在了那座传说中的城市上。
“东京富贵,汴梁风华……《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这个时候吧?”
他忽然有些心痒难耐。
打打杀杀、江湖恩怨他见得多了,但亲眼见证一个封建王朝文治的顶峰时代,感受一下那传说中的市井繁华、文化气息,这种体验可是前所未有!
“反正现在剧情还没开始,乔峰还在打辽寇,段誉还没离家,虚竹还在挑水,慕容复还在做白日梦……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汴京城逛逛?”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压不下去了。
去他的江湖恩怨!去他的收徒任务!
PS:各位道友,下一章揭晓徒弟人选!竞猜一下,徒弟人选究竟是谁?估计没人能够猜到,我为了这个人选,可是头发都揪掉了一大把!
第139章 三徒弟人选
李长安决定先去享受一下生活,见识一下历史的现场版汴京再说!
“系统,”李长安做出了决定,“导航一下,去汴京!有没有什么代步工具提供?比如仙鹤啊、飞剑啊什么的?实在不行,给我弄匹日行千里的宝马也行啊!”
【提示:系统不提供非任务相关交通工具。宿主可自行购买马匹,或使用超凡境修为赶路。】
“还得自己买马……”李长安撇撇嘴,“真是抠门系统。”
不过这点距离,对于他超凡大圆满的修为来说,其实也不算什么事。
就算慢悠悠地走,沿途看看风景,体验一下风土人情,最多十天半个月也到了。
“行吧,那就当体验生活了。”李长安拍了拍手,整了整新换的道袍,脸上又露出了那副兴致勃勃的表情,“目标,汴梁!出发!”
“去看看欧阳修,呃,欧阳修已经不在了吧?但王安石、司马光、苏轼,哦,对了,李清照这个时候应该还不大吧?还有李师师?忽悠过来当徒弟?就是不知道符不符合系统任务;算了,去看看樊楼是不是真的那么热闹;去看看金明池是不是真的那么气派;再去尝尝汴京的美食……也不错啊,嘿嘿!”
他越想越觉得这主意妙极了,瞬间将收徒的烦恼抛到了脑后。
半月奔波,风尘仆仆。
李长安一身略显陈旧的青色道袍,长发随意用一根木簪束起,百余岁的面容上却无多少沧桑痕迹,反而红润细腻。
唯有那双深邃眼眸中,偶尔流转过一丝看尽世事的狡黠与玩味。
他一步踏入汴京城的瞬间,饶是早已在神雕、倚天两个世界见惯了古时风貌,也不由得被眼前的景象微微撼动了心神。
眼前的汴京,无愧于当世乃至人类历史上最繁华的都市之称。
人流如织,宽阔的御街两旁,店肆林立,飞檐翘角,旌旗招展。
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车马粼粼声、艺人的吹拉弹唱声……
“炊饼!新出炉的炊饼!”
“香饮子!冰雪甘草汤,解暑生津咯!”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周昂亲传——林家枪法,强身健体,报效朝廷啦!”
李长安饶有兴致地踱步其间,目光扫过那些售卖各色商品的摊位:时兴的瓷器、精美的丝绸、来自南海的珍珠、关中的皮毛、甚至还有异域番邦的奇巧物件。
酒肆茶楼里,坐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文人墨客高谈阔论,商贾富户低声密谈,亦有寻常百姓歇脚打尖。
这活脱脱便是张择端那幅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的动态呈现,甚至更为喧嚣,更为立体。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盛世特有的、略带浮躁的蓬勃生气。
虹桥之上,人群拥挤,桥下漕运繁忙,船只往来如梭,搬运货物的脚夫喊着号子,汗水与河水的气味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卷。
“啧,不愧是‘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汴京,这烟火气,比襄阳、比应天可要鼎盛多了。”
李长安低声自语,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可惜啊,再繁华的盛景,也抵不过历史的车轮滚滚。靖康…嘿,不过那都是后话了,与老道我何干?”
他此来,只是游玩的。
恰逢元丰五年科举大比之期刚过,放榜在即,天下士子云集京师,等待命运的宣判。
这使得本就拥挤的汴京城,更添了无数身穿襕衫、头戴方巾的文人身影。
茶坊、客栈、乃至街边,随处可闻士子们的议论。
上一篇:综武:替天捉刀,斩江湖不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