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诸天:徒弟扶我青云志

诸天:徒弟扶我青云志 第59节

  此刻,他正一脸恳切地看着李长安。

  “祖师,您与杨姑娘于无忌有再造之恩,无忌愿追随左右,以供驱策,报答大恩!”他言辞恳切,显然是真心实意。

  五年山谷相处,他已将李长安视为至亲长辈,对清丽脱俗、修为深不可测的杨疏桐也暗生一丝朦胧好感,实在不愿就此分别。

  李长安却摆了摆手,一副“你小子别碍事”的表情:“打住打住!跟着我们干嘛?没听过一句话吗?叫做‘世界那么大,你应该去看看’。”

  “去哪看?”张无忌一脸茫然。

  “就是你自己随便的意思。”李长安没好气地解释道,“你小子现在九阳神功大成,放在江湖上也是顶尖高手了,该有自己的路要走。老跟在我们两个老人家身边算怎么回事?雏鹰总要离巢,韭菜总要……呃,是雄鹰总要展翅高飞!”

  他拍了拍张无忌的肩膀,语气难得正经了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机缘和使命。你的机缘,不在老道我身边,而在那纷扰的江湖之中。去吧,去经历,去磨砺,去遇见你该遇见的人,去做你该做的事。说不定哪天,我们还会再见。”

  张无忌闻言,心中虽万分不舍,但也知前辈所言有理。

  他如今知晓义父谢逊和屠龙刀的下落牵扯巨大,确实无法一直安然待在长辈羽翼之下。

  他再次重重叩首:“祖师教诲,无忌铭记于心!日后但有所成,必不忘前辈与杨姑娘大恩!”

  他又看向杨疏桐,脸微微一红,“杨姑娘,保重。”

  杨疏桐敛衽还礼,轻声道:“张公子,江湖路远,多多保重。”

  张无忌站起身,最后看了两人一眼,似乎要将这五年的时光深深烙印在心底。

  然后毅然转身,大步向着山谷外走去,身影很快消失在云雾之中。

  看着张无忌离去,杨疏桐轻声问道:“祖师,我们接下来去哪里?”

  李长安伸了个懒腰,望着昆仑山深处:“闲着也是闲着,去明教总坛光明顶逛逛吧。五年没动静,也不知道杨逍那小子把明教打理得怎么样了。顺便嘛,看看热闹。”

  他可是记得,按照原剧情,差不多该是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好戏开场了。

  这种大型吃瓜现场,怎么能少得了他老人家?

  于是,一老一少便悠哉游哉地向着光明顶的方向行去。

  然而,刚出昆仑山地界,进入附近城镇,便感觉到一股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

  江湖人士明显增多,而且大多行色匆匆,面色凝重。

  酒楼茶肆之中,议论纷纷,话题几乎都围绕着一件大事!

  “听说了吗?少林、武当、峨眉、崆峒、华山、昆仑六大派已经联合起来,发出英雄帖,要共同讨伐魔教光明顶!”

  “早就知道了!据说大军已经开拔,不日就要抵达昆仑山了!”

  “这次魔教在劫难逃了!谁让他们平日作恶多端,惹得天怒人怨!”

  “可不是嘛,听说魔教内部还起了内讧,杨逍、韦一笑、五散人他们自己都快打起来了,真是天亡明教!”

  PS:下一章将揭晓主角第二位徒弟人选,各位道友追读看看是否猜对!如果符合各位道友口味,麻烦给个五星书评!谢谢!

第91章 徒弟人选出现

  与此同时,也能看到许多身着明教服饰的弟子,神色焦急地向着昆仑山方向赶路。

  显然是收到了总坛的紧急召集令,赶回光明顶支援。

  “哟呵?这就开始了?效率挺高啊。”李长安听着周围的议论,摸了摸下巴,眼中闪烁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光芒,“这下有乐子了。”

  杨疏桐却微微蹙眉:“祖师,明教……杨逍叔叔他们会有危险吗?”

  她虽对明教无太多归属感,但毕竟杨逍是祖父的义子,对她还算不错。

  “危险肯定有,但死不了。”李长安浑不在意地摆摆手,“放心吧,有刚才那小子在,明教垮不了。咱们呢,就安心当个观众,顺便看看能不能捡点……呃,是顺便看看有没有有缘人。”

  他正盘算着是直接去光明顶看现场直播,还是在半路截住六大派的人先忽悠一波,脑海中久违的系统提示音突然响了起来!

  【叮!检测到强烈气运波动!符合“徒弟人选”标准!】

  【目标定位:明教凤阳分坛坛主,朱元璋。正在不远处被元兵围攻】

  【建议宿主尽快前往收徒,引导其走向正轨,汇聚天下气运,亦可借此契机尝试突破此界本源限制。】

  李长安猛地一愣,脚步都停了下来。

  明教凤阳分坛坛主朱元璋?!

  那个未来开创大明王朝的洪武大帝?!

  徒弟人选居然是他?!

  一瞬间,李长安有种豁然开朗又恨不得抽自己一顿的感觉!

  是啊!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在这个世界,若论气运之盛,未来能坐上龙椅、开创一个王朝的朱元璋,怎么可能比张无忌差?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朱元璋承载的是整个汉家江山的气运,其庞大程度难以估量!

  自己之前怎么就钻了牛角尖,光想着张无忌是天命之子,却把这位真正的“真龙天子”给忽略了呢?

  白白浪费了五年时间在昆仑山里当宅男!

  要是早点找到朱元璋,说不定现在任务都完成一半了!

  “失策啊失策!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李长安捶胸顿足,一脸懊恼,“果然颜值即正义,光顾着看张无忌那小子顺眼了,忘了真正的大佬往往其貌不扬……不对,朱元璋好像长得确实有点抽象……”

  杨疏桐看着师祖突然表情丰富地自言自语,关心地问道:“祖师,您怎么了?”

  李长安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瞬间恢复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但眼中却闪烁着前所未有的精光:“没事没事,师祖只是突然发现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潜力股!走,疏桐,改变计划,咱们不去光明顶看打架了,祖师先去收个徒弟!祖师顺便带你去见见未来可能……嗯,可能很有出息的一个家伙!”

  虽然系统只是建议,但李长安几乎立刻就打定了主意,这个徒弟,他收定了!

  不仅仅是为了任务,更是出于一种恶趣味——把未来的洪武大帝收为徒弟,亲自调教,这想想就很有趣啊!

  两人立刻转变方向,朝着昆仑山外面而去。

  李长安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动用了一丝身法,速度极快。

  然而,或许真是无巧不成书。

  就在他们途经一处临时官道时,忽见前方烟尘滚滚,杀声震天!

  似乎是一队元兵正在围攻一伙义军!那伙义军人数明显处于劣势,但抵抗得极为顽强,为首一员大将,手持长枪,勇不可挡,接连挑翻数名元兵,但其自身也已是伤痕累累,血染战袍。

  李长安目光锐利,一眼就认出了那员悍将!

  “咦?那不是常遇春吗?”李长安有些意外,“几年不见,这小子混成义军头子了?看样子还挺猛。”

  被元兵围攻的义军首领,正是当年在蝴蝶谷外有过一面之缘的常遇春!

  此时的常遇春,比当年更加魁梧彪悍,眉宇间的杀气与坚毅也更浓,显然这几年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

  眼看常遇春身边的弟兄越来越少,元兵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他本人也要险象环生。

  李长安对常遇春印象颇佳,此人性情耿直,知恩图报,更是未来大明王朝的开国猛将,岂能让他折在这里?

  “疏桐,你在此稍等。”李长安对杨疏桐吩咐了一句,随即一步踏出,身形如同鬼魅般,瞬间插入战阵之中。

  他也懒得动手,只是如同闲庭信步般在战场上走了一圈,周身那无形无质的超凡威压稍稍释放。

  刹那间,那些正凶神恶煞般进攻的元兵,只觉得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恐惧攫住了他们!

  仿佛遇到了天敌,手脚冰凉,浑身僵硬,连武器都几乎握不住!

  战马更是惊惧嘶鸣,人立而起,将背上的骑士甩落在地!

  原本激烈的战场,瞬间变得诡异般的寂静和停滞!

  常遇春正奋力搏杀,忽然觉得压力一空,定睛一看,只见一个道人老者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战场中央,而那些元兵则如同中了邪一般,动弹不得,满脸恐惧。

  当他看清那老者的面容时,顿时如遭雷击,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惊呼出声:

  “是……是您?!蝴蝶谷外的老神仙?!”

  李长安也哈哈大笑,“可不是老道我,小家伙,这可是老道第二次救你了!以后你小子身居高位之时,老道求到你时可不能拒绝!”

  人高马大、魁梧彪悍的常遇春也是急忙行礼,手上连连摆手:“不敢不敢!只要老神仙知会一声,晚辈必定全力以赴办好老神仙您交代的事情!”

  然后李长安还没开始说话,就在这时,一道魁梧身影从后方快步走来,他身形高大壮硕,穿着虽简单朴素,却被他穿出别样气势。

  他的眼睛深深凹陷,藏在浓重的眉下,可那双眼却异常明亮,黑眸里透着一股让人胆寒的锐利与精明,仿若能洞悉世间一切阴谋诡计 。

  常遇春看到来人,急忙上前,口中称道:“大哥,我几年前在蝴蝶谷遇到的老神仙救了我们!快快,我给你引荐引荐老神仙!“

  一边说一边拉着来人向着李长安这边靠近!

  李长安看向来人,心里不禁默想:难不成这就是老道我的第二位弟子?未来洪武大帝朱元璋?

第92章 第二位弟子朱元璋

  眼前之人尽管衣着狼狈,尽管身处险境刚刚解除,此人站在那里,却自有一股沉稳如山、不动如岳的气度,仿佛天生就是众人的核心。

  朱元璋!未来的洪武大帝!

  李长安心中暗赞一声:不愧是开局一个碗,能打下整个天下的猛人!这气场,这眼神,确实非同凡响!

  常遇春见李长安目光落在朱元璋身上,连忙激动地介绍道:“大哥!快!快来拜见老神仙!这位就是我常跟你提起的,当年在蝴蝶谷外救了我和无忌小兄弟,有着通天彻地之能的老神仙!”

  他又急忙对李长安道:“老神仙,这位是俺结拜大哥,朱元璋,也是咱们明教凤阳分坛的坛主!”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上前几步,不卑不亢地对着李长安抱拳行礼,声音沉稳:“晚辈朱元璋,多谢前辈出手相救之恩!不知前辈高姓大名?”

  举止得体,有礼有节,既表达了感激,又没有因为李长安展现出的神奇手段而显得卑躬屈膝。

  李长安心中更是满意了几分,笑眯眯道:“名字不过是个代号,你可以叫我李长安,也可以叫我老家伙,我老人家不怎么介意,不过老道却是想问问你,老道想收你为徒,你可愿意?”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李长安?这个名字他似乎在哪里听过一耳朵,近些年江湖上似乎有些关于一位神秘高人的传闻……但他此刻更关心的是另一件事。

  常遇春在一旁急得不行,使劲给朱元璋使眼色,压低声音道:“大哥!天大的机缘啊!还不快……”

  朱元璋却仿佛没有看到常遇春的眼色,他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着李长安,再次拱手,沉声问道:“李前辈再次救命大恩,朱元璋没齿难忘!方才听遇春所言,前辈似有收录之意?恕元璋冒昧,晚辈出身微末,如今更是朝廷钦犯,不知前辈……为何会看上晚辈?又能教晚辈些什么?”

  他这话问得极为直接,甚至有些大胆。

  换做旁人,遇到如此“仙缘”,恐怕早已纳头便拜,但朱元璋却没有。

  他心思缜密,性格多疑却又极具主见,绝不会因为别人,哪怕是义弟常遇春的推崇和对方展现出的强大力量,就轻易将自己交出去。

  他需要知道原因,更需要知道价值。

  常遇春一听这话,急得额头冒汗,差点就想上去捂住大哥的嘴!

首节 上一节 59/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武:替天捉刀,斩江湖不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