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综武:替天捉刀,斩江湖不平!

综武:替天捉刀,斩江湖不平! 第103节

  常雨抬头看去,正是公孙策。

  “是公孙公子啊。那位公子是来买香囊的外地人。”

  常雨笑道。

  “是这样啊。我看他一身江湖气,还以为是过来找你麻烦的。正要过来,就看见他走了。”

.... ...... ...

  “没有,沈公子看着是个好人。对了,他说他是捉刀人呢。帮衙门捉拿犯人的。公孙公子是府尹公子,想必应该听说过捉刀人吧?”

  “捉刀人?”

  公孙策闻言,露出惊讶之色。

  “有什么问题吗?”

  常雨一脸疑惑。

  “倒也不是。我曾听爹说过,捉刀人这一行,浑身上下都是煞气。他们是行走在正义和邪恶边缘的人。虽说是帮朝廷捕捉凶犯,但他们的手段都太过残忍,动不动就带着尸体去县衙领赏。

  常雨,你要是再遇到他,可得小心些。虽然正常情况下不会伤你性命,但也容易被吓着。”

  公孙策说道。

  常雨笑道:“我哪有那么容易被吓到。那位沈公子看着挺面善的,应该和其他捉刀人不一样吧。”

  “那就好。常雨,给我拿个香囊,我要去上课了。”

  “好。”

  常雨和公孙策的对话,沈展并不知道,此时他已来到了客栈门口,办理了入住。

  “瞎子吴勇?看来我这次的目标便是当年的凶徒之一。先找到这家伙,送进大牢领赏。反正之后木都统来了,也会将其放出去,倒是不担心他死不了。不过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得保证展俊不被误杀,要不然蒙放可就不无辜了。”

  沈展心中暗道,已是定下了接下来的行动计划勺.

第一百二十七章 青天药庐

  青天药庐。

  庐州有名的医馆。

  但其之所以有名,并非是因为医术顶尖,而是因为这医馆经常赠医施药,广有善名。

  当然了,其医馆大夫的医术也相当不错。

  最近这个医馆的名声又大了不少,因为破获了高丽太子被杀案的包拯,正是这个医馆大夫包大娘的独子。

  沈展看着眼前医馆的牌匾,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

  青天药庐?有意思。

  沈展喃喃低语,随即走进了医馆.

  医馆看上去颇为冷清,没什么病人。

  因为青天药庐每隔十天半个月就会赠医施药一次,所以导致平日里反而没什么病人。

  好人不好做,好大夫更不好做。

  这便是最真实的写照。

  也不能说病人单纯想“四九三”占便宜,只是这个时代,多的是人看不起病。

  若非如此,包拯也不用在天鸿书院勤工俭学。

  毕竟在任何时代,医术不错的大夫都不会缺钱。

  见沈展进来,原本正在整理药材的包大娘立刻迎了上来。

  “这位公子有什么事吗?”

  包大娘笑着问道。

  “来医馆自然是看病了。”

  沈展笑道。

  “公子别开玩笑了。你看上去神完气足,一点都不像生病的样子,又怎么会是来看病的呢。”

  医者讲究望闻问切。

  好的大夫看脸色便知道一个人的身体情况如何。

  对此,沈展并不意外。

  “包大夫果然医术高明,我确实不是来看病的。”

  沈展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一张药单,说道:“我这里需要一些药材,想请包大夫帮忙购买和处理。药材钱我现在就可以给包大夫,至于处理的钱,等包大夫交付药材的时候,我再给你。

  工钱为二十两,包大夫看看是否可以接受。”

  包大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再过不久,包拯就要上京赶考,她现在确实很缺钱。

  如果能接下这个买卖,那路费就凑够大半了。

  当下,包大娘接过药单,扫了一眼,说道:“这药单上的药材虽有些珍贵,但并不难买,最多也就是处理起来有些麻烦。我这里存货不多,只有这药单上的一半左右,剩下的要现弄。

  全部处理完的话,大概需要半个月时间。

  公子若是着急要的话,可以去别的地方买另一半药材。”

  虽然缺钱,但包大娘还是实话实话,以免耽误沈展的事情。

  “无妨,半个月时间而已,我等得起。而且我之所以来找包大夫购买这些药材,便是信得过青天药庐的手艺。若是找其他人,我不太放心。”

  沈展笑道。

  见沈展夸赞自己,包大娘心情更好了。

  “哈哈哈,这位公子真是抬爱了!你放心,你这些药材,我肯定帮你弄得明明白白的,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若是有问题,我一文钱不要。”

  包大娘笑道。

  “有包大夫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沈展说着,拿出了三十两银子,正是购买药材的钱。

  他如今精通医术,对药材的大概费用自然也是了解的。

  这些钱足够买药单上的药材。

  而这些药材一部分是拿来给灵酒葫酿酒的,一部分是拿来制作丹药的。

  得了华阳针法后,上面的各种丹药沈展也想试着制作一二。

  袁天罡可是连长生不老药都能炼制出来,这华阳针法自带的各种丹药自然也不俗。

  而沈展这次要炼制的丹药名为补神丸,可以大幅度缓解人在过度运动后的疲惫。

  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延长修炼时间。

  如果用来读书的话,也可以事半功倍。

  “娘,有病人啊。”

  就在这时,一个面色黝黑的青年从后院走了进来,这人正是包拯。

  “什么病人啊,这是老板。对了,还未请教公子尊姓大名啊?”

  包大娘问道。

  “在下沈展。”

  “原来是沈公子。沈公子住哪里啊?等药材弄好了,我去找你。”

  “悦来客栈。”

  “好的,我记下了。”

  沈展看向包拯,笑道:“这位想必就是破获了高丽太子案的包拯包兄吧?”

  “正是在下。去去薄名,不足挂齿.. . ”

  包拯谦虚道。

  他也确实未曾将这些薄名放在心上。

  “听说你是天鸿书院的学生?我对天鸿书院仰慕已久,不知你可否带我去书院看看?”

  沈展问道。

  “当然可以。书院并不禁止外人参观,只需要做好登记就行。沈兄若是想去,我现在要去上课,正好可以一起。”

  “那就有劳包兄了。”

  “小事而已,沈兄客气了。”

  这时,包大娘拉过包拯,小声道:“黑炭啊,这沈公子可是给了娘一个大生意,你得好好照顾他。”

  “你放心吧娘,我会的。”

  包拯满口应下,但也放在心里。

  他知道母亲的不易,如果能帮忙的话,他自然会帮忙。

  当下,包拯带着沈展朝天鸿书院而去。

  “说起这天鸿书院,那在庐州可是十分有名,里面的学生都很有才华,至今已经除了十几名进士,其中还有一位探花。如今的院长名为应明,也是个饱腹诗书之人。

  我家原本是没有钱在书院读书的,但院长可怜我,便允我可以勤工俭学,帮书院做些杂务来抵消学费。”

  包拯是个十分健谈的话,一路上都在和沈展说天鸿书院的事情。

  而在包拯眼中,应明显然是个好人。

  毕竟应明在外的伪装相当好,包拯一介学生,看不穿也很正常。

4.7

  很快,两人便来到了桥旁,看到了常雨的香料小摊。

  “包大哥,沈公子,你们怎么在一块?”

首节 上一节 103/1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武:为解毒邀月,我只能破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