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475节

  有些东西为师与你讲过,一点就通,也有些东西无法用言语描述。

  还有一些,你明白了其中原理,但不论如何做都做不到。

  最后那些更加残忍,你以为你懂了,你以为懂了就是做到了,其实不然。”

  太玄封羲就差把一切掰开揉碎喂给他,但是不能这样做,否则,自己这个传人就毁了,所以给他解释时说的仍旧比较模糊。

  “那师父属于哪一种?”静涛君又问。

  “为师啊。”太玄封羲怅然道:“应该是能够明白,却做不到。”

  “轩辕皇朝很多人,都与为师同样,像苍皇与元妃他们纵观苦境都是少数,正因如此为师才留在皇朝。”

  “你要承接为师的衣钵,继承乃至超越为师现在的职位,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这对你而言,同样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等到把这卷看完,明日开始,为师开始教授你《风后奇门》与《伏羲八卦》,此后便算正式踏上修行路。”

  “是。”静涛君没有再问,而是将师尊所言皆记在心上。

  两人之所以能成为师徒也是因为缘分。

  原本,道界修武总殿道武王谷,才是静涛君心中的第一志愿。

  然后因缘际会遇到太玄封羲,被其看中,经过一番交流拜其为师,来到轩辕之丘,跟随他学习以及修行。

  不是说道武王谷不好,这几年下来,静涛君觉得如今的生活更适合自己。

  …………

  时光飞逝,鸿王开始感受监国的痛苦,他都一千年没接触这些了,好在问题不大,自己并非泛泛之辈。

  在看完第一份卷宗后便找回当年的状态。

  下辖疆域有:天疆,金树族,精灵天下,集境,紫宙晶渊,黑海森狱,阎罗鬼狱,东皇玄洲,西岐暮洲与北海灵洲。

  三教势力有:大乘灵云寺,鹿苑一乘,儒圣明德一脉以及三清道界。

  若是细分那就要具体到某族,某分支,比如异殃猂族、穷奇族等,加上皇朝治下星城,就算经过制度改革与其他相关改革,工作量依旧不见哪怕半分减少。

  而在君帝鸿处理诸多政务的同时,君轩辕同样没有闲着。

  他将自己的右臂卸下,准备作为主材,但还需要几样材料辅助,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能够承载混沌五气的「天器」。

  阳禽天堂鸟?还是近神之灵?

  至于邪天御武克隆体或者血鲲鯩之骨血,直接被君轩辕否决。

  什么档次?也配与始主武骨一同铸剑!

  最后还是选定近神之灵。

  于是,问题来了,找长嫂还是二嫂,君轩辕倒是不觉得开不了口。

  经过权衡他做出选择——

  长嫂救我!

  就这样,一封飞信被君轩辕写好,送去给身在天疆的玉冰莹。

  …………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大人复其心之本体天命之性之自然也。”

  “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

  “真者,真空也,道也,天地万物,妙有也,真空生妙有,道之用也,从无生有,形于虚空,充塞于天地,吐纳万物,是谓神。”

  德风古道,十岳峰顶,昊正无上殿内,蔺天刑将自己关在其中数百年不曾走动,不曾与外界任何人接触,一方面是在尝试更进一步,另一方面则是给天下儒生一个未来。

第622章 真正的儒门创道者

  “总纲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已有,下篇,则要费些功夫。”

  此时的蔺天刑比平日中要更加严肃,因为修行本来就非常严肃,自己身死不要紧,但若遗祸后辈非是他愿意见到的事情。

  坐在桌前,儒者引正气书正言,一行又一行金字落在白色宣纸之上。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安而后能净,净则生明,明则养性,性澄精聚,精聚神会,养炼充足,自然忘形,忘物忘我,心无其心,形无其形,物无其物,观空亦空,无无既无,于微明而生大明,明明德,止于至善,至善为真,迥脱凡尘,是以外视者昏,内视者明。”

  “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真气熏蒸而时无寒暑,纯阳流注而民无死生,物如水冰,不一不异,有无相通,物我相同,其生非始,其死非终,知此道者,形不可得毙,神不可得逝。”

  “万物可以虚,我身可以无,以我之无,合彼之虚,自然可以隐可以显,可以死,可以生,而无所拘。”

  “载我者身,用我者神,用神合真,可以长存,是以大人体物知身,体身知神,体神知真。唯大人者,可得清静,唯清静者,物不能欺。”

  “即成修行之次第。”

  “小学之道,小人之学也,常人时时外求,意识无法回归肉身,身心不能一体,所以无法长生,小人学知行合一,使身心一体,复其心之本体。”

  “知止心斋,定而行庭,静安,微明,坐忘。”

  “五步之后则是「正位居体」,以成先天。”

  “中庸之道,君子之学也,君子常正其心,游泳于寥廓,交友于神明而无咎也。是以君子录精气,藏魂魄,薄滋味,禁嗜欲,外富贵,虽天地老而我不倾,营虰死而我长生。”

  “瞻明,通真,纯阳,朝彻,而成极元。”

  “大学之道,大人之学也,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见独,而得三元合一。”

  “小人只知神可以分,气可以变,形可以散,不知太虚,太神,太气,太形为一也,命之为四,根之则一。”

  “天地万物如水冰气,地如水,天如气,万物如冰,万物不同如冰之形状各不相同,冰气水三者形不同,其本质相同,不一不异也。”

  “天,地,万物,命之为三,根之则一,此一为至善,为大同,大人亲见,明悟此理,是为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也。”

  最后一笔落下,殿内汇聚的正气悉数消散。

  “呼——”

  坐在桌前的蔺天刑呼出一口浊气,将毛笔放回到笔架,整理起那摞宣纸。

  “以我如今境界,只能写这么多,后来者若是有人能走完最后那一步,便将其补上,儒门也算能在《九经》之外多一道传承。”

  封在昊正无上殿的剑意,被他抬手撤去,不过半刻钟——

  “揆诸故纸,方成含章,道本曦光霁曙。

  微茫曜熠,炬渐煌扬,形质昭明煴暗。”

  踏入殿中之人正是儒圣明德主事、轩辕皇朝礼部执首、太史令——夏戡玄。

  蔺天刑没给他好脸色:“来我这里都需要这般繁琐吗?”

  “恭喜。”

  看到他的进境,夏戡玄反而神色略显温和。

  儒圣明德除了皇儒无上之外,而今以夏主事根基最深、境界最高。

  见他如此,蔺天刑将自己的成果,以真元托送递到夏戡玄面前:

  “你拿去自己看,可要补充?”

  “嗯?”

  以普通宣纸作为载体,承载天地正气,又以正气承载真言、正言,夏戡玄接过后,直接被其上内容吸引。

  以他的效率本该几息看完,这次硬生生看了半个时辰。

  蔺天刑坐在桌前,一直等到他仔细看完。

  只闻回过神来的夏主事感慨道:

  “小学,中庸,大学,述尽修行之路,若是将它公开,你该被天下儒生尊称一声「创道者」。”

  “我之修持不如你,添无可添,改无可改。”

  “然,若你愿意,后续之事可交给我。”

  千年时间皇儒无上憋出个大活,不止儒圣明德会受益,全天下的儒生,皆会因此受益,它并未在现有修行体系中做出突破,却是用儒门理念对其重新进行阐述,尤其是后天的次第,影响不可能小。

  这是具体的、实在的形式,结合了道,在修行体系中达成了一个平衡。

  天赋不足的儒生,若按此法来修行,或许能再进一个小台阶。

  在夏戡玄他们这个境界看或许没有什么。

  对那些儒生而言会改变命运。

  “既然写出来便非是要束之高阁,后续如何安排便交给你。”蔺天刑说道:“注意事项应当无需我再特意提议吧。”

  夏戡玄神色郑重道:“你放心便是。”

  皇儒无上不会在意一个头衔,夏主事其实也不在意,但此事没有那么简单,他还需要再给轩辕皇殿递份卷宗。

  “这是你闭关这些年发生之事,苍皇在一年前回归,紫衍神钜携不工山加入皇朝。”

  接着,夏主事拿出卷宗,递给皇儒无上。

  “当年之祸,我记得叫太穹魔神,他既然回来就代表一切有了结果。”

  接过卷宗的蔺天刑在说话同时将其打开,夏戡玄与他说道:“问奈何在朝会后,飞信将诸事告知于我,皆在其中。”

  “嗯。”蔺天刑闻言颔首。

  “那我便不叨扰。”

  而夏戡玄也没有继续留在无上殿,接下来这段时间,他会很忙。

  而蔺天刑也没有留他,两人分工向来明确。

  等人离开,蔺天刑反反复复,将手中卷宗看了三遍。

  他本想说姬青阳此番确实有些莽撞。

  但如果换作自己,遇到突发情况,最佳处理方式也不过如此,就算以江山社稷论也无法,那太穹魔神带来的危害太过巨大。

  估算过姬青阳如今的修为后,蔺天刑决定不与他分说,没意义。

  …………

首节 上一节 475/1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