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1045节
以东龙定宗如今的修为、境界,看到这支剑时仍不免讶异,它给他带来了极强的压迫感,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兵器来形容。
“它曾是我的一部分,如今已经独立,承载着神朝的「人道」,被我与轩龙先生联手重新进行祭炼,惟有圣德心方才能驾驭,可以作为你所创那卷《运经》的衡量标准。”
姬青阳开门见山,直接阐明了自己的想法:
“剑在,君王有德;剑去,君王失德。符合条件的新君大可执剑伐无道。”
东龙定宗道:“太过两极分化。”
于是姬青阳做了补充:“以剑上神光作为另一重标准即可,民意会被裹挟,人道不会。”
东龙定宗稍作思索:“若是这样,那确实相当可行,御殿上诸公的意见呢?”
姬青阳淡淡道:“少数服从多数。”
“至少三代之内不用担心,三代之后,就只有天知道了,我与老师都只能保证在自己这代不出问题。”东龙定宗语带感慨。
姬青阳抬手抚过剑身:“待我卸任会在剑上留下烙印。”
东龙定宗颔首:“嗯,将来我也会。”
而后,他询问道:“由我接任吏部郎中阻力应当不会小吧?”
“不大,但变法改向一事,需要你在御殿上说服众人。”姬青阳方才就提过可以适当改向。
经过短暂的交流后东龙定宗心中有数:
“如今只能小改,不过改动的大小在如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改」,我应该还有时间完成这必要的过渡。”
如今反而是东龙定宗缺少时间,因为他还在成长,而且,就事实而言,他很年轻,比寿终正寝的素清阅还要年轻,等他像姬青阳这般强大后便有大量的时间来做各种事情。
“五千年。”姬青阳给出答案:“最晚到地纪五千年就是你的时代。”
东龙定宗了然:“嗯。”
姬青阳提醒:“你这套体系还需完善,路还很长,只是修成极元的话尚无能横压天下。”
东龙定宗回道:“我知晓,再来之路我已有规划。”
“你通过望气术观摩天地规律,只是这个天地的一面,如今的它尚且不完整,等九道轮回正式确立你这套体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姬青阳进行了详细解释:“我与你不同,我观万道如同掌上观纹,辰宿易道即为最初的「一」,可化无穷,但「一」并非一成不变,我只做到了囊括先天与后天,统筹变化,做不到囊括已知与未知。
所以当「一」跟不上时代就不再是「一」。
我尚且如此,你也一样,而且你这套体系还有一个致命缺陷。”
帝青颺强到何种程度谁也不清楚,哪怕他将原理告知,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境界,与听天书没有任何区别。纵使达到相应境界,该整不明白还是像过去一样整不明白。
东龙定宗正色道:“消耗。”
“对,消耗。就算以「无限熵增」对宇宙中的能量进行再利用,但全民开始修行,能量总有消耗完的一天。”
人有生老病死,宇宙也有成住坏空,自计划立项那一日起姬青阳就在想这件事。
“老师可有办法解决?”
“等我退位,这项弊端自然迎刃而解。”
“……”
听到这个回答的东龙定宗,神色有些古怪。
姬青阳与他说道:“不要露出这副表情,根据原理,能够以世界之外的能量反哺世界,就像苦境也不是在坐吃山空。”
“九道轮回,四经体系,在真正推广后都会给天地带来巨大负担,神朝一统神州,再统一四境诸界,随着时间推移「人道」影响愈广,给宇宙带来的负荷也就越大。”东龙定宗同样道出自己的看法——
“哪怕「无限熵增」持续运转,也只是延缓而无能根治,待将来我退位后,亦需投身这份事业之中。”
在四经体系下,所有人都能踏上修行路,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后果。
姬青阳不一定能将问题彻底解决。
因为——
如果世界内能量消耗的速度,随着时间推移超过他转化能量的速度,原本该出现的问题仍旧会出现,宇宙终将迎来寂灭。当第一个、第十个乃至第一百个修行者受到影响,构建起来的秩序会由上而下坍塌,生死之间谁都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这无疑是场大劫,于是这就有了东龙定宗接下来的想法,待他退位后同样投身此事。
不仅是他,一代又一代退休的高层,在寻找到合适的方法之后,也该投身其中。
有些事不是只靠一个或者两个人就能完成。
当然,如今两人所交谈的内容,许多只是一时的想法。
真正要将之落实时不会像现在这样草率,因为不仅影响巨大,而且涉及面够广,必须有详细且完备的方案才能执行。
姬青阳说道:“那对你而言还太遥远,脚踏实地,才是现在的你应该做的事。”
东龙定宗闻言肃然道:“我知晓。”
未来太过遥远,以东龙定宗如今的境界、底蕴以及所处的位置,考虑那些,多少有些庸人自扰的意味。
当下他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御殿说服诸公让变法适当改向?
从东龙定宗答应出任吏部郎中开始,他与君神霄的角力,便会正式开始,轩辕神朝未来的走向也将在这个过程中正式决定下来。御殿投票牵涉极广,事关天下无数苍生的生计,必然会进行一次又一次严格考察。
自当初在恒宇星云殿照面,直到当下,过去这些年东龙定宗一直在前进。
但是!
还不够,远远不够。
东龙定宗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相应也明白自己的劣势在哪,他要赶超君神霄,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拉平双方之间的差距,才有可能在御殿投票中压制对方获胜。
姬青阳收起九仪天尊剑。
就目前而言,东龙定宗的表现未让他失望。
这名后辈已经能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
【本卷终】
第1426章 白莲传薪火,真龙临神朝
素清阅死了,这个消息有如狂野的火势般燎烧开来,没有人能置信,却也不得不相信,因为传出消息的是雄踞天下的轩辕神朝,是统治神州七成以上疆域的庞然大物。
帝青颺虽未下皇令给「文渊先生」追封或者风光大葬,但作为轩辕神朝吏部郎中,该有的待遇没有一丝一毫克扣。
等于这位无数人口中的圣皇亲自说明此事。
上皇·帝青颺,轩辕神朝之主,有着当世无人能敌的实力,以及一统天下的野心,其能为深受神朝外各方顶级势力的忌惮,轩辕神朝强大的力量更令不少潜藏在暗中的阴谋家胆寒,不愿意出山与之为敌。
神朝的旗帜尚未扫遍神州,但连三尺童蒙也听说过帝青颺的名号。
老三教与欲界两方势力,除了缺乏有力的领导者统筹大局,双方互相不信任,追求不同,无法同心协力面对轩辕神朝;还有一点就是哪怕绑在一起,门人弟子相加亦难抗神朝兵锋。
至于其他一些中层、基层门派以及势力,要么本身受限于立场,要么半隐世,对江湖上的争斗完全不在意。
而像丘山百妖路这般势力,因为五代乱政只能选择暂避锋铓。
素清阅的身亡对神朝外的势力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代表神朝变法会停滞,各方势力在短时间内可以缓一口气,尤其是素清阅并非遇刺身亡,而是在先天人群体中非常难见的「天寿已尽」。
三百五十六,少年英杰,英年早逝,这个年岁比起许多后天武者都不如。
对轩辕神朝而言这是痛失栋梁,但对神朝内的某些人与势力而言,同样是一个好消息,素清阅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实在太过巨大,因为一点小过小失,就把人往死里整。天底下、官场上像这么死心眼的人少见,自其就任吏部郎中立身变法最前线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押上斩神台,被抄家、株连者亦众。
然而。
尚不等他们从惊喜中走出,一条经由御史台审批的皇令昭告天下。
东龙定宗任轩辕神朝吏部郎中,全面接掌素清阅的权力,立身变法革新最前线,此外,变法的具体内容也进行了调整,但大方向不做变动。
一个一百八十二岁的年轻人,一步跨越,成为神朝吏部郎中。
看上去有些不合规矩,但……
御殿决议召开,诸公投票,东龙定宗通过相应的考核,方才坐上那个位置,此外他也拿出了能够足够有说服力的成果,变法革新改向,就是因为他拿出的成果。
《耜经》、《移山经》、《运经》、《归墟经》。
与上一任吏部郎中素清阅不同,东龙定宗身披御赐天衣「九州同」,权力更大,对各方势力而言更危险。
毕竟,在就任吏部郎中前,素清阅只是世外书香有些名气的后辈,东龙定宗却在神朝外的江湖上整出件大事,然后一失踪就是百余年,再出现时就已经是轩辕神朝高层。
也是在消息传开后才有人反应过来,自己其实见过东龙定宗,只是没有认出。
而像有关注过他的太学主等人,听到消息后同样讶异,他们不认为,帝青颺此举是将东龙定宗架在火上烤,那就是轩辕神朝要有大动作,可惜他们不是神朝所属,有些消息,就算修为再高也接触不到。
身处漩涡中心的东龙定宗内心反而很平静。
怎么说呢。
参与了一次御殿会议后,他重新反思,自己还是太年轻,将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文渊先生传下来这份薪火很是复杂。
御殿上的派系……更加复杂。
东龙定宗结合所见、所闻以及个人感悟,将之做了大致划分。
以司空、司徒为首的一派,看似与神朝宗室关系密切,实则贯彻「从道不从君」,他们选择帝青颺是因为帝青颺是能找到的最好的选择,志同道合是一切的大前提;
以武神为首的一派心怀天下,但在遇到帝青颺之前,没有纲领,若非遇到明君他们应该会成为江湖侠客;
以巫司为首的一派则是因为知遇之恩,他们不在意帝青颺的「道」是什么,只认这个人;
以邪帝为代表的一派是邪道上岸,帝青颺能够容下他们,他们能为神朝创造价值,这些价值又可以惠及无数百姓,但他们本身并非心怀苍生之人;
以玉织翔为代表的一派,出身三教,却不在意三教利益,主动「弃教存法」,属于割三教的肉让利给苍生黎庶;
以圣无殛为代表的一派与司空一派类似,但又不同,在「弃教存法」后虽无门派,却有不同的学派存在,需要对自己领导的学派负责;
以夏戡玄为代表的一派,则对学派理念中的终极追求更重视,要将之贯彻到底;
以剑谪仙为代表的一派对神朝的「道」更加重视,肩负有监督之责;
以天子为代表的烟亲要兼顾己方利益;
以轩辕族为主的皇辅院,心怀天下,但必须是特定的人坐天下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比如牧王·君神霄。
能将这些派系平衡,受各方拥戴之余还没有被架空,帝青颺之能为可见一斑。
东龙定宗只觉得头皮发麻。
越多的派系,代表潜在利益冲突越大,就算像圣无殛、蔺天刑本人不在意,但站在他们那个位置,有些事情不得不纳入考量之中,这同样是维持神朝局势的一种手段。
自己对「云在青天水在瓶」的领悟还不够。
就算心有明悟,有章程,可实际面对这些人时才发现,自己还是没能脚踏实地,所想与所见根本不是一回事。
上一篇: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