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开始纵横武侠世界 第263节
逛会馆的多是些二代弟子,贾珝如今名为二代,实则权势都远远超过其余各家一代的顶梁柱。
当然这些二代在未来会从父辈手中接过权利,贾珝与他们结交示好一番即可,若是直接下场笼络,还降了自己的身份。
贾芸思考着,按此情形薛蝌多会在南地做事,那这会馆一事,多半会落在他身上。
贾芸道:“侯爷,明日办完冰室后,我便去各家会馆参考学习,争取早日拿出个章程来。”
贾珝摇头道:“我这会馆与旁人有所不同,规章制度我会写好,你们在选址上费心即可。”
会所嘛,肯定是会员制,先把逼格拉起来,只吸引上层人士。
而且会员还是分等级的,这些营销模式贾珝当然信手拈来。
先把那些新鲜的花样往会馆放,吸引足了视线,却只对会员开放,但腰牌可以借给别人用,最高等级的腰牌需要花上十万两银子……
恐怕到时候他会馆的腰牌,都会变为身份的象征。
“会馆周围要幽静,地方要大,至少是四进院落,再找人翻新装潢一番,陈设布置,一律按最高规格来办,这件事,我给你们批一万两银子,花完了再来领。”
一万两?
贾芸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想想马上能支配一万两银子了,他激动之余,只觉世事无常。
薛蝌却想,会馆在京中太过寻常,那些商人开会馆都没想着盈利,只管砸钱。
但贾珝侯府就在京中,即便结社也不用烧钱去开会馆啊……
一时薛蝌不知贾珝心中所想,便不好提醒此事,只能记在心中。
贾珝道:“这会馆就大有说头了,你们先做好冰室,会馆装潢的事盯着就好。”
他看向第三行字。
“报纸。”
贾珝扫过二人,“最后一件事,我要办报纸。”
“报纸?”
薛蝌、贾芸二人听这个新名词都是一头雾水。
“姐夫,这报纸是何物?”
“你们可知邸报?”
各省都在神京设有办事处,住处即为“邸”,其官员定期把皇帝谕旨、诏书或者朝政文书,甚至是宫廷大事、京中秘闻等政治情报抄录记载下来,由信使快马传回各省,这即为邸报。
二人都是点头,毕竟出身仕宦之家,邸报他们当然都听说过,薛蝌曾经还看过呢。
贾珝解释道:“邸报是给各地官员看的,这报纸,就是给天下所有识字的人看的。”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张大纸上,双面印上各种内容,卖给京中识字的人。每七日发行一期,后续每三日发行一期。等做起来了,再在南省各地办报。”
贾芸皱眉道:“神京城内人,自然是第一时间知晓朝廷时政的,为何要买报纸来看?”
贾珝笑道:“仅凭人们口口相传消息,这获取信息的速度多慢?而且还会有遗漏的消息。”
“但我们的报纸七日一刊,三日一刊,不仅快,而且事无遗漏,都在报上。”
“再者,除了朝廷时政,我们还能印些其他内容,例如京中有发生什么时事,哪里出了命案,哪家要成婚了。”
“还能印上各种娱乐信息,例如哪位才子做了首好诗,还能让人写些话本、戏本印在上面。还有哪家青楼的姑娘最漂亮,哪位花魁有多美……甚至是京中秘闻、奇闻、怪闻。”
“再者还能加上评论和广告区域,上一期有才子写诗了,这一期就请人评论他的诗如何。还能评论京中各酒楼味道如何……”
贾珝说得十分起劲,冰室是现金流,会馆结党营私,报纸掌控舆论,这三驾马车齐出,他的商业帝国已经初见雏形了。
但薛蝌、贾芸两人已经听傻了,报纸是一个他们从未听说的行业,但听贾珝这番详细介绍,也是觉得大有可为。
这才令两人感觉难以置信,贾珝竟然凭空把一个全新的行业想的如此完善健全……
两人都不禁愕然,贾珝除了武学和仕途经济、对经商一道,都如此有天分?
随后贾珝勉励敲打一番,发下两只永安侯府的腰牌方便二人做事,就令两人下去了。
一番细谈,天色已黑。
贾珝才出了屋,今晚还要去贾琏院里吃东道呢……
第360章 算计
因是去王熙凤院里吃东道,所以贾珝先回了院子,将平儿给带上。
平儿跟着贾珝一路出了侯府,满肚子都是疑问。
贾琏知道了贾珝和王熙凤的丑事,还不生气?
即便贾珝以势压人,贾琏被迫忍气吞声不敢声张,平儿都能理解。
但如今他还要请贾珝吃东道,这什么情况?心有这么大的?
反观贾珝心中想着格外有韵味的王熙凤,一时都是脚步轻快。
他领着平儿,一路从东角门入了荣国府,过正院,绕进东院外夹道中,走了一射之地,便到贾政的梦坡斋外,再沿夹道向里,便从周姨娘、赵姨娘房外路过。
两人拐过弯,忽见前方夹道里有两个孩童在顽着骰子。
那两人见贾珝和平儿迎面走来,都是一愣,才后知后觉的起身。
“这是环哥儿和兰哥儿。”平儿小声提醒道。
“哦。”
贾珝才反应过来,扫了两人一眼。只见那名年龄大些的,面容有些猥琐,额头大颧骨略高,想来便是贾环了。
贾珝不禁想了探春英气的丹凤眼,都是一个娘生的亲姐弟,样貌精神怎差距这么大?
另一人便是贾兰,他比贾环要小两岁,但也是面目清秀,举止更端庄有礼,那架式倒是和他假正经的爷爷贾政有几分相似……
忽地贾珝又想起其母李纨了,从他入贾府后,已经被拿下的钗黛、元春、妙玉、王熙凤不说,和其余湘云、迎春、探春等人也是逐渐亲密,唯有和李纨从无交集。
李纨的心思贾珝也清楚,她与世无争,只守着贾兰过活,知道王夫人不喜他,当然不会往他的侯府来凑。
但贾珝对李纨这个未亡人,还是很有想法的……
贾兰赶紧上前,规规矩矩地作揖行礼:“给珝二叔请安。”
那贾环眼珠子一转,敷衍的拱拱手:“我也给珝二哥请安了,平儿姐姐好啊。”
贾珝看着贾兰,忽然有了些想法,当然不是对他……
李纨是封建淑女,她青春守寡后,安分守己,以寻常手段贾珝肯定是无法拿下她的。
但贾珝知道,李纨虽是心如槁木死灰,但还是留有一个突破口的。
就是贾珠的遗腹子,贾兰。
贾珝想了想,从腰间宝钗绣的荷包里掏出了两块碎银子。
“难为你们俩叔侄还认得我,赏你们了。”
贾环见了银子眼睛都亮了,连忙挤上去接碎银子,他掂了掂,至少有二三两!
贾环立即咧嘴笑了,他母亲赵姨娘一个月的月例也才二两银子一吊钱。
他心道:“果然是大侯爷,出手就是大方!这能买多少糖人了……”
贾兰却没接,满脸的犹豫。
贾珝便道:“长者赐,不可辞。”
贾兰听了,便立即接过。
“珝二哥在咱们府里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谁能不认识!三姐姐都经常提起珝二哥。”
贾环一边说着好话,眼睛直往贾兰手中的碎银子瞟,明显贾兰的碎银子大了一圈。
“哦?探春妹妹说我什么?”
贾珝忽地想起在紫菱洲的那一夜,和门外偷看他和元春办事的探春,就忍不住发笑。
“三姐姐说珝二哥是我们贾家最有本事的人物,年纪轻轻就成了大侯爷,连老太太都得听你的呢!”
贾环随口胡扯着,想着把贾珝哄高兴了,再从他荷包里掏点碎银子出来……
贾珝只是笑了笑,便不再理会贾环了,转而看向贾兰。
“我听说兰哥儿读书很用功,现在读了哪些书了?”
贾兰听贾珝如此说,既有几分诧异又惊奇。
但贾珝既是长辈,又是贾族之长,询问他学业再正常不过了。
贾兰又做了一礼,恭敬地答道:“回珝二叔,侄儿刚把《四书》和《诗经》念完了。”
贾珝听了也不奇怪,贾家的族学虽然垃圾,但贾兰还有李纨教导。
李纨的父亲李守中为国子监祭酒,是真正的诗礼簪缨之家,文化水平当然一流。
“好!难得我们贾家能出个读书种子。”
贾兰听这话,也是满脸的红光。他虽然年龄小,但也能隐约意识到,能得到贾珝的赞赏不是小事。
若这话传到李纨耳中,她才会明白。
贾珝身为贾家族长,贾家如今实际的话事人,被他认可,即是能获得贾家资源的倾斜和培养!
“兰哥儿,你是好样的,我原以为你只是读书用功,没想到还如此有天分。”
贾兰毕竟还是小孩,被贾珝如此捧,只感觉身体轻飘飘的……
一旁贾环被冷落,心中满是不爽,但他也知道贾珝身份尊贵,不敢得罪。只是使劲给贾兰打着眼色,表示自己想走了。但贾兰当然没注意到他。
贾珝继续道:“政老爷当年也是读书人,却被赐了员外郎的出身,断了读书的路。想你父亲先珠大哥,十四岁中秀才,奈何天妒英才……”
“至于如今贾家子弟,我以武举出仕,琏二哥志在俗务,再说宝玉,更是文不成武不就,成日只知厮混在后宅,我费尽心思将他送入国子监,竟半途而废。”
“想我贾家也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因贾珝批评的都是他长辈,所以贾兰眼观鼻鼻观心,目不斜视,站在那里很是规矩。
而贾环站没站相,懒懒散散的,早神游天外。
身后平儿虽只是一丫鬟,听贾珝这番话,却也是心中感慨,十分的认可。
贾珝又道:“兰哥儿,你是个读书种子,一定要认真读书,将来高中光耀门楣。”
上一篇:综武:马踏上阴学宫,强娶徐渭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