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大明:开局解锁八奇技 第231节
皇帝终于如愿以偿的压下了笑意,坐在御书房中。
听佛印哭诉着长慈郡主的罪恶。
皇帝听了后,也是一脸的无奈。
“佛印啊,你受委屈了,不过你也知道,朕这个皇妹妹,平日里是最受太后喜爱的,朕也拿她没有办法......”
“不过朕向你保证,等到什么时候你将两柄飞剑带到朕的面前,朕就找个高手,顶替你去教导长慈的武功。”
佛印:???
不是。
他都卖惨卖到这个程度了。
结果还是要飞剑才能回来吗?!
没错,佛印是专门为了卖惨。
无论是脸上配长慈郡主练武造成的黑眼圈,还是比武输了的画乌龟,还是头发......哦,头发是真的被剃了。
原因是长慈郡主听说和尚剃发有三重含义。
一是按佛教的说法,头发代表着人间的无数和烦恼和错误习气,削掉了头发就等于去除了烦恼和错误习气;
二是削掉头发就等于去掉人间的骄傲怠慢之心;
三是为了区别印度其他的教派教徒。
最后一点长慈郡主不是很理解,但是她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剃度是为了和尚好。
而佛印孤身一人来到皇宫,再加上一头乌黑卷发,让长慈郡主下意识的以为佛印出家的寺庙见不得佛印好。
正好长慈郡主决定做一件好人好事,挽回一下自己平日里的形象。
所以就将目标放在了毫无防备的佛印身上。
然后手起刀落!
可怜他精心养护的一头秀发,就这么没了......当然了,其实以佛印的佛法修为,一头秀发而已,割了就割了。
他之所以表现的这么悲惨。
甚至连脸上的皮外伤都没有治愈,就是为了让皇帝良心发现,然后把他调回去。
可现实却狠狠地扎了他的小心脏一刀。
“皇上这......臣,臣......”
“佛印!”
皇帝这时候也站起身来,走到佛印的身前,一脸认真的按着他的肩膀:“朕当初发奋图强,立志做一位圣明君主时,你便陪伴在朕的左右,时常用一些圣人经典告诫于朕。”
“你可还记得,你最先督促朕的话吗?”
“记得。”
佛印也好像被调动起了情绪,一脸慷慨激昂:“人无信不立,彼时的陛下......”
“不错,人无信不立!”
皇帝不等佛印继续说下去,便挥手打断了他,转而背过身去,双手负在身后,一副深沉的模样开口:“这句话朕一直到今天也不敢忘记。”
“皇上......”佛印有些感动,没想到,自己当初只是一句话,皇上就......
“所以佛印,你也不希望朕变成一个不守承诺的人吧?”
佛印:( ̄△ ̄;)
第295章 深夜拜访,佛印的求救
第295章深夜拜访,佛印的求救
御书房一时之间陷入了沉寂。
佛印哑口无言。
没想到皇帝竟然在这里等着他。
这让他怎么继续开口求情?
若是开口,岂不是说明他不愿意皇帝成为言而有信的人。
可若是不开口,长慈郡主那里他又实在是有些撑不住。
左右为难啊。
皇上,还请您收了神通吧!
要不佛祖,您还是显显灵,让苏少侠回来吧。
不然您可就失去一个最为虔诚的信徒了。
“皇上,锦衣卫苏千户求见。”
佛印:Σ(°△°|||)︴
皇帝:⊙▽⊙
“佛祖显灵了?”佛印内心大受震撼,随即连忙单手竖起,嘀咕道:“佛祖,您大人有大量,前两天那是没办法,是阿发非要我陪着做实验,所以才吃了那么多的汤饺和小笼包,佛祖赎罪......”
皇帝则瞬间转过身,想要去开门,想了想又不太合适,便坐回到了椅子上。
佛印这时候则是从‘诚心"祷告的状态中退了出来,走到门前。
“苏少侠,你可......”
“妖......佛印大师?”
苏木也被佛印的这副模样给吓了一跳。
好家伙,他原以为外国的面妆就已经够......那什么的了,结果佛印你这比他们那边的还离谱?
“昨日行功出了岔子,致使手阳明大肠经受阻,脸憋肿了,不过已经涂抹了疏通经络的药膏,过些时日就好了。”
佛印怎么说也是几十岁的人了,又是高手,谎话自然张口就来。
可他却是忘记了,眼前之人的主业便是大夫。
即便除去了双全手,苏木望闻问切的功夫,还是能排进当世前十的。
不过苏木也没有揭穿的打算,笑了笑:“那改天我送大师两贴舒筋通络膏,对经脉堵塞很有疗效的。”
“那感情好。”
佛印也没拒绝,笑着将苏木带进了御书房。
......
......
御书房内,皇帝正襟危坐,摆出摆出一副刻苦读书的模样。
不经意的抬起头,见到了苏木,笑着开口:“苏少侠来了啊,赐座。”
“谢皇上。”
苏木躬身行礼,随即坐在了座位上。
“不知苏少侠深夜到访,所为何事?”
“实不相瞒,臣今日机缘巧合......”
随即,苏木将自己这些天去美洲大陆的一些见闻,以及带回了一些高产作物的事情,告知给了皇帝。
“高产作物?!”
听闻这四个字,皇帝瞬间就坐不住了,连忙询问道:“亩产可达多少?”
皇帝虽然看起来有些昏庸,但实际上,没有哪个皇帝不想青史留名,做一个人人称赞的好皇帝。
可什么样的人才是好皇帝呢?
开疆拓土?
勤政爱民?
诚然,做好上述两点,或许能得文人称赞。
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那不是他想要的。
与前几任不同,他不愿意被关在皇宫之中,当一个眼睛、耳朵都需要别人代劳的,高高在上的皇帝。
他更热衷于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
亲身体会国情民生。
也正因为如此,他曾偷跑出去皇宫无数次。
数月之前,还险些遇刺。
但同样,付出就会有回报。
他见到了京城附近百姓的真实生活。
说不上贫苦,也算欣欣向荣......可是更远的地方呢?
他明白什么叫天高皇帝远。
皇城脚下,因为他这位皇帝在,那些负责的官员,便是演,也要给他演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模样。
正如同宫中的百姓街一样。
他熟读四书五经、杂记野史。
高大上的感悟谈不上。
但也总结出了一点。
能让百姓不饿肚子的皇帝,就是好皇帝。
所以,在苏木提及高产作物的时候,皇帝再也无法保持矜持了,直接开口发问。
苏木也不隐瞒。
上一篇:长生修行,从武考科举开始
下一篇:晚年大帝,我能进入洪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