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开局降服潘金莲 第152节
称号么,是商量好了的。
不过,武松倒是真的很想知道,这货要是知道,自己日后到底是什么下场,会不会后悔自己做出今日的决定。
其实么,今日朝议。
基本上,也都是谈好了的,
大宋朝臣一致对外。
杨真刚刚被凌迟,宋徽宗荣获暴君之名,反倒是威慑了文武百官。
这位皇帝,那是能拿脑子凌迟的。
今日,满朝文武谁还敢说个不字?
倘若是今日朝议,还有人大放厥词,声称契丹不可战争,这是让天下诸国看笑话。
只是,所有人都想不到。
这契丹,竟然是被不知名的女真给血虐了?
“假的,都是假的!”
(bhbj)耶律大石开始歇斯底里起来,咬牙切齿的开口道:“我大辽,雄兵百万,不可能输,也是绝对不会输掉的!”
武松只是看了一眼耶律大石,眼眸当中却是带着几分轻蔑和不屑。
“大辽特使,既然你们有雄兵百万,那么不妨开战试试!”
武松却是笑了笑,缓缓的开口道:“我大宋无惧!”
不得不说,完颜宁吉的到来,的确是给赵佶涨脸了。
这等荣耀,不要说是先帝爷宋哲宗,就算是宋太祖赵匡胤都未必就能够有如此的荣耀。
不错,若是要开战,我大宋又有何惧哉?”赵佶却是笑了起来,而后缓缓的开口道:“大辽特使,若是宋辽开战,那便开战!”
“陛下放心!”
完颜宁吉飞快的开口道:“我父亲的得陛下封赏,如今做了燕王,愿意与大宋南北联手,夹击大辽!”
耶律大石的心中顿时咯噎了一声。
顿时一种无法形容畏惧感从心底蔓延起来。
一个女真人已经是足够让他们头疼了。
若是,若是再来加上一个宋人,南北夹击。
契丹,还打个屁?
两线作战,辽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是做不到的。
而赵佶则是缓缓的开口道:“宋辽岁币,乃是澧渊之盟,辽宋约为兄弟之国,辽国为兄,宋国为弟,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此后宋辽两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两国互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我大宋真宗皇帝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亦能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说到这里,赵佶冷冷的开口道:“我大宋仁宗庆历二年,辽乘我大宋同西夏交战的机会,向我大宋勒索土地。我大宋附增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匹。我大宋神宗皇帝熙宁七年,辽借口大宋在山西边境增修堡垒破坏边界,要求划界,我大宋神宗皇帝念在兄弟
之情,允许以分水岭为界,又放弃一些土地。
而今,辽国,却是背信弃义,特使来我大宋,擅杀我大宋百姓,殴打大宋重臣,是何罪名?今日又是无缘,还有要增加岁币,真是毫无道理!”
一边说着,赵佶站起身来:“自今日起,朕宣布,宋辽之间,再也不是兄弟之国,宋辽之间,再无兄弟之情,宋辽之间,再无岁币,若是有,也是辽国缴纳岁币给大宋!”
嗡!
耶律大石顿时感觉自己头皮发麻。
武松也是忍不住看了一眼宋徽宗。
这家伙,强硬起来也是十分的强硬。
其实,说起来,澧渊之盟也不是没有人讷河好处,第一是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同时,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
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
但是,澧渊之盟之后,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战去兵,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只剩下陕西军可用。
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以至于导致庆历增币。
武备松懈,百余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直接导致宋、辽双方兵备松弛,后皆为女真建立的金国击败。
辽国残余势力只得西迁,在西域建立西辽苟延残喘。宋大宋也失去淮河以北大量土地,被迫向金国称臣。
武松却是笑了起来,看着耶律大石淡淡的开口道:“契丹特使,你适才说,兵戎相见,你契丹自会从实力的角度出发,跟我大宋好好的谈谈!!”
“好,谈!”
武松冷冷的开口道:“本官也告诉你,我大宋不怕跟你谈,你契丹,还没有资格说,你是从实力的角度出发来跟我大宋对话!”
“记住了,没资格!”
随后,《大宋周刊》头版头条。
宋辽岁币,自今日终!.
【第一百九十二章、大宋沸腾,天下震动!】
“这,岁币,不给了?”
此时此刻,在一个村落当中。
一个了老实巴交的农民正在听着一个说书先生的政策解读。
”对,不给了!“
这个说书先生,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说书,讲故事的。
从上古的《封神演义》开始一直到《西游记》,再就是《三侠五义》,《狄仁杰传奇》等等。
故事么,是现编的。
武松说个大概,让底下人去编。
不过,第一版出来的时候,差点没让武~松吐血。
怎么说呢。
武松觉得自己算-是文采斐然了。
可是,写出来的故事,自己愣是没有一看懂。
这底下人的用词用句很简单。
就算是,他自己也要琢磨好半天,到底是什么意思。
然后,武松就把底下负责编书的家伙,叫过来,直接臭骂了一顿。
我都看了不太明白的东西,你指望老百姓能听懂了。
具体怎么说,这个倒霉蛋始终都是写不好。
索性,武松就把目不识丁的老农喊了过来,让这个写书的写一段给他讲一段,老农能听懂了,这书,也就算是编成了。
美日其名,学习白居易。
《墨客挥犀》里称:白居易每作一首诗,都要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念念,老太太能听懂的,就要,听不大懂的,就改,改后也听不懂的,就不取了。
总算还是被武松给逼出来了。
书的内容么,自然是报效国家这一套。
武松还是不动神色的弄了点私货出来。
比如说,君王无道,武王伐纣。
反正,大宋也没有什么文字狱。
武松自然是可以放心大胆的夹杂私货。
狗皇帝现在跟自己关系不错,但是以后谁知道呢?
因为,迟早有一天,自己会威胁到赵佶的皇权。
就算是赵佶对自己客客气气的,赵佶的儿子呢?
宋钦宗可是没少修理赵佶身边的臣子。
多少,还是要防患于未然。
然后,天下第一楼的安排的说书先生,主要就是解读政策,卖报纸,捎带着,介绍情况。
武松的策略也是很简单。
深入基层。
这些说书先生,虽然没有品级,但是,武松却也是给他们安排了公务员的身份。
福利待遇自然是有的。
干好了,往上升级。
要么是外教部门,要么就是其他的部门。
总之,有潜力。
自然,大家也是十分愿意。
不就是辛苦一点么。
前途有保证,而且,将来指不定还是能做官的。
就算不是科举出仕。
至少,也是官了,身份和地位就不一样了。
其次,就是这些说书先生的地位也不一般。
有了官方的身份,再来政策解读。
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这里里外外,十里八乡有了什么矛盾纠纷,只要不是什么杀人放火的大事儿,基本上,全都是让这些说书先生来解决。
而这,在无形之中,却是给了他们一定的执法权。
这也就要求,天下第一楼需要有人熟读大宋律。
便是进了衙门,一听是商务司的人,可以上达天听,这审判也是公正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