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武松,开局降服潘金莲

我,武松,开局降服潘金莲 第116节

赵佶也知道这种事情急不得,便没有去,而是让杨戳端来茶水,自己一边喝茶,一边等待着武松。

武松略微一沉吟,既然赵佶花了花鸟,那他就来画一副山水图吧。

赵佶的画那一看就得是富贵人家画的。

那么,自己就需要另辟蹊径。

江山如画啊,哪里不美?皇宫是最重要的集权地,只看一眼皇宫,就能将整个山河窥见一斑,足见一个时代的兴衰。

很明显,从瑞鹤图看来,赵佶眼中的大宋江山,是富饶多姿的。

当然,赵佶不知道的是,过上二十几年,他的江山,就是一塌糊涂了。

只是,不知道那个时候,他画出来的又是什么东西。

赤壁图!

武松眨眼间就想到了自己要画的画。

这幅画的原作是武元直,武松这个时候把他的画作搬出来。

反正,他的脸皮厚。

武松润了润笔,笔尖接触到纸的一瞬间,就明显的能感觉到,赵佶给他用的东西不是俗物,那笔是用上好的狼毫制成的,和别的狼不一样,是从一只年幼的白狼尾巴上取的,不但外观上看来好看,使用时也能明显的感觉到触感更加柔软。

只不过与此同时也更加难把握,只有把握好了,才能将这支笔的优势发挥出来。

那就是细腻,细微的狼毫可以将画作细枝末节的地方精致的表现出来。

这纸,却也是上等的宣纸。

武松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而后,开始作画。

前世的时候,他就临摹过。

说实话,穿越以来,他最为感激的还是自己前世的老爹。

从小逼着自己画画。

不然,这个赵佶,还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定了定神,武松就开始动笔。

大笔一挥

赵佶端着茶碗也是死死的盯着眼前的武松。

三两笔画间,还看不出来在画什么,武松的线条大开大合,潇洒畅快。

待画到小线条的时候,武松又非常认真,细细的描绘着,让黑白分明的线条在纸上纵横,不出丝毫偏差。

两个人都对画画兴趣浓厚,一个画一个看,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两人都沉浸在其中难以自拔,尤其是到了武松上

色的时候,赵佶更是看的兴致勃勃。

他还一边看着,一边点着头,口中喃喃自语,显然是从武松的用色里受益匪浅。

对比一下旁边的杨戮,他可就惨了,他一个太监,对这些东西根本不明白。

说到底,这玩意儿,也是要看天赋的。

杨哉也不是不知道赵佶好字画。

可惜,自己还就是死活学不会。

他探头探脑的看着一旁,隐约间可以看到武松手中的画,但是没有作完之前,他还真看不出来这是在画什么了。

忍不住打了个呵欠,杨戳等的都快睡着了的时候,那边总算是画完了。

画成笔墨收。

赵佶暗暗的吸了一口气“忍不住赞叹道:“好!”

武松却是一笑,“老王,你别只是恭维我,这幅画有什么地方画的好,什么地方画的不好,你来好好评评,若是说不出来,你方才的夸奖,我可就都当作是在敷衍了。”武松一半认真一半玩笑的看着赵佶。

赵佶显然也是习惯了武松的称呼,当下笑笑:“朕可从来不会敷衍你,朕是真心觉得你画的好看。”

.....求鲜花......

此图描绘了赤壁赋中苏轼与客泛舟的情景。

大江两岸,石壁陡峭,主山连嶂如屏,江岸古松林立。江水波浪激涌处,一小舟顺流飘然而下,徜徉其中,苏子与二客泰然而坐,谈笑风生,似在吟诗作赋,指点江山。而船夫撑篙,顺流而下,泛舟荡漾于江水之上。长江远去,江面渐渐宽阔,烟波浩荡,而在高耸险峻的山壁之下,小舟及其载客,却是显得那么的渺小。

武松点点头,赵佶将画的内容倒是看的真切,若是不识风雅之人,恐怕连画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比如说一旁正昏昏欲睡的杨戳。

武松采用的是开阔的长卷形式,描绘了赤壁的山光水色。

就形式上而言,就比赵佶的画作大气了不少。

不过这也是画作题材的问题,武松的赤壁要比赵佶的宫墙气势恢宏多了。

画中烟波浩森,巨峰矗立,山石嶙峋、草木葱郁,风声、松声、水声、鸟声在这萧瑟的人迹罕至的地方显得更为凄楚,似乎展现出当年军队悲壮厮杀的场面。近景左右两岸呈开合之势,冈坡崖石起伏,许多松树在这险绝之处更加盘桓突兀、傲立不屈,使人肃然起敬。

中有江水湍急,拍岸有声,巨石横江。瞪目而视,中部危峰矗立,断岸千尺。仰首而观,山顶上郁郁葱葱的树木错落有致。

远处峰峦起伏,烟雨溟濠。江心一叶小舟逆流而上,舟中是苏轼等四人,怀古寄情,饮酒赋诗,尽情地感受江山变幻无穷的魅力。

赵佶越看越喜欢:“我还以为我的瑞鹤图已经是世间第一墨宝了,看来,你倒是有资格跟我较量一番!”

武松却是微笑道:“算平局如何!?”

平心而论,双方的水平还真是难分高低。

说是平局,倒也是恰到好处。

“好,就算平局!”赵佶点点头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赵佶认输,如此恩宠,古往今来第一人】

“说实话,朕,对你这山水画,却是没有那种神似的感觉?”

赵佶叹息了一声,忍不住道:“你在山水画的造诣,超过了朕!”「

“陛下,不是我比你厉害,而是我比你有优势,这山水画只有游遍大江南北,看过大漠落日,才能画出来。”武松微微一笑,而后缓缓地开口道:“陛下富有四海,若是想要在山水画上有所突破,还是需要四处走走,这万岁山,始终还是人工搭建的,少了一些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味道!”

赵佶沉默不语,却是感觉武松这话说的有些道理。

万岁山也不过如此,比不上这天下美景。

把天下间的东西都搬来了又如何?还不如自己走出去,真切的感受一番。搬进皇宫“四三零”的怎样都是虚假的人为的,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何相提并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赵佶不得不承认,武松这个家伙,总是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创意。

而后,赵佶的目光落在了这赤壁图山,却是

画是画完了,但是还欠缺些什么,画卷的右侧,武松刻意空出了些空间,让构图不那么紧密。

赵佶看出了端倪,直接问武松:“这块地方若是题词盖章该是最好。”

武松点点头:“只是不知道要题什么词。”

“要能配上这幅画,该是大气磅礴的诗词,若是小气些,会打破整个画作的气势。”赵佶想了想,提议道。

两人思索着提什么词,赵佶更是诗兴大发,不断的提议一些诗词,看着武松的画,一边想着,即兴吟诗作对,还拉上武松一起来想:“你我一人几句,共同来做一首诗可好?”

赵佶兴致勃勃的问武松,他自然是明白的。

自己书画还凶,但是,自己在诗词歌赋上的造诣根本不及武松。

赵佶又是好大喜功,如何看不出这赤壁图属于精品。

日后必定是可以流芳百世。

此时却是存了私心,想要将自己的诗作写在上面,就得让武松和他一起来完成。

赵佶很热衷参与这种事情,甚至把自己的陈年旧作都搬出来了,说要让武松从里面挑一首写进去。

“王兄,还是武松自己题了词:“臣有一首好词,配这幅画刚刚好。”

“题来看看。”

赵佶却是笑了起来。

”陛下,不如我来题词,你来写,如何?“

武松却是笑了起来,缓缓的开口道。

”正好,正好!“

赵佶也是琢磨着,要在这画上留下自己的东西,既然是要让自己来写。

那却是再好不过。

武松开口。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只是开局一句话,赵佶便是愣住了,他的心头不由得浮现出了几分波澜壮阔的感觉。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武松一边念叨着,赵佶提笔,用的却是瘦金体。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赵佶笔锋回转。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如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雷奔。横折钩如劲弩筋节。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好!”

赵佶忍不住赞叹了起来。

整首诗题下来,一气呵成。

词的上阕通过历史现象咏叹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却无一不是转瞬即逝。

下阕写词人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了词人鄙夷世俗、淡泊洒脱的情怀。

全词基调慷慨悲壮,读来只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平添万千感慨在心头。

武松特别喜欢这首诗。

首节 上一节 116/6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提前一道纪登陆洪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