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江湖:我为大理寺卿 第188节
王穆长叹一声后,说道:“陈老,我们罢手吧!”
------------
平山郡衙内,气氛完全不同杨清源刚到之时。
仅仅一日,府中上下便对这位新任的杨太守心服口服。
初到平山郡,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掌控城防军,查封陈府,拿到陈府的库粮。
雷厉风行四个字似乎都不足以形容。
“启禀大人,消息都已经散布出去了!”一个衙差回禀道。
杨清源点了点头,现在就看这些粮商怎么选择了?但凡是还要命的,这些人就会服软,现在的杨清源兵权在握,一旦不讲道理,这些人连哭都来不及。
“建丰,你以为这些粮商会如何做?!”杨清源询问一旁的平山郡城。
赵建丰虽然缺少决断,但是确实顶尖的佐官,做事缜密细致有原则,失之迂腐,但是问题不大。自身智谋也在线,杨清源想要观察一段时间。
若是真的不错,到时候可以调回大理寺中,处理大理寺的文书工作。
赵建丰仔细思考之后,回答道,“大人,我以为这些粮商应该会放弃对抗官府。虽然他们势力不小,但毕竟是散沙一片,现在陈丙被大人所抓,这些人惊骇之余,也在思考退路了。”
“下官思考良久,此时除了交出粮食,这些人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就在两人对话之间,一个衙差来报,粮商王穆在外求见太守大人。
闻言,杨清源和赵建丰相视一笑,粮食到手矣。
第一百四十章 赈灾之策
王穆带来了平山郡内大小粮商的库存表,合计粮食五万七千石。
虽然没有,但其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全力配合朝廷赈灾,一众粮商甚至凑了一万两银子捐出来协助朝廷赈灾。
原本想趁着雪灾捞上一笔,没想到最终反而赔了不少钱。
人均捐银一千两,对于这些粮商也不能算是小数目。
可在粮商的眼里是买命钱啊,杨清源将陈丙擒拿的动作实在是吓到一众粮商,再加上王穆情报的神助攻。
一个心狠手辣、下手果决、简在帝心的官僚形象就这么油然而生。
连安世耿这种京城之中根基深厚的人都栽在了杨太守的手里,他们这些小虾米,还不赶紧想办法自救?
这一万两的捐款所含的便是粮商们满满的求生欲。
有捐款,杨清源自然也不会推辞,收下了这一万两银子,虽然现在买不到粮食,但是银两还有别的作用。
次日,平山郡便贴出了告示,自即日平山郡内所有百姓限额购粮。
现在朝廷的运粮迟迟未到,杨清源手头虽然有近十万石粮食,但是这个粮食的数量对比平山郡的人口就显得不够多了。
平山郡下辖八县,在册人口三百四十七万人有余,算上未登记的黑户,少说也得有个三百七八十万。
即便是每人每天只吃半斤米,一天也要消耗近三万石的粮食。
故而杨清源在收缴所以粮商手中的私粮之后,第一时间选择了限购。
总体缺粮怎么办?
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所有登记在册的百姓,凭借户籍买粮,每人十日限购粮食八斤,同一户可以派人一起购买。
杨清源在平山郡设置了售粮点四个,城外设置了售粮点八个。
如此一来,粮食的消耗速度便在杨清源的眼中可以量化。
与此同时,杨清源派人向目前最缺粮的灵寿、石邑二县各运输粮食二千石。
目前因为大部分百姓手中都还有些存粮,所以没有爆发粮食危机。
但根据赵建丰的说法,每日前来粥棚领取米汤的人一直在增长。
昨日只有九万余人,今日已经接近十一万,而登记的灾民仅仅七万,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缺粮的人越来越多了。
为了防止一般百姓混入灾民,官府特地将米汤熬得稀薄无味,但凡家里有口吃食的,都不会想要喝这个米汤。
不仅是吃,住现在也是一个大问题。
七万灾民,只能在简陋的窝棚之中抱团取暖,每日都有人冻死。
杨清源从城防军中调来帐篷三百顶,面对七万灾民也只是杯水车薪。
在思虑片刻之后,杨清源找来了郡丞赵建丰。
“赵郡丞,你去想办法找几个会搭木屋的工匠来!”
赵建丰有些不明所以,“木屋?!木匠?大人的意思是?”
“如此下去,就算有足够的粮食,灾民也会冻死,必须要有房屋御寒,新建房不但花费巨大,而且速度极慢,搭木屋是最快,最经济的!你赶紧去张贴告示,百两白银,悬赏擅长木屋搭建的工匠。”
“大人,可衙内已经抽不出搭建木屋的人手。”
“那些灾民就是人手,以工代赈。凡壮年之人,经府衙登记后,可参与木屋建造,饱食米粥,一日得钱十文。”
杨清源已经在考虑灾后安置灾民之事了,建造房屋,发放工钱,都是灾后重建的准备工作。
上一篇:修仙游戏具现,校花竟成我仙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