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诸天的僧人 第128节
宋师道无奈道:“老师打土豪,分田地,哪里还有人才敢过来?”
师妃暄道:“我们分的是门阀士族的土地,这天下门阀士族虽然强大,但寒门子弟才是最多的,要是让他们加入我们的根据地,我们的事业将会更加兴旺强大。”
“寒门子弟?”方德自语道。
这个好像不错,自己的政策虽然打压了门阀士族,但对寒门子弟来说应该是有利的。
以前在山东,可以做官的基本上是门阀士族,寒门子弟最多只能成为小吏,当然,也有少数几个幸运儿可以脱颖而出,但这比例太低了。
而现在方德的政策泥腿子都可以做官,阻碍他们进步的上层势力都被方德摧毁了,他们应该对方德感恩戴德才对。
宋师道却马上说道:“师小姐,恐怕还不知道什么叫寒门子弟吧?”
“家中土地少于100亩的那叫平民,寒门子弟也是读得起书的,供养的起一个读书人家,产分田地不会少于1000亩,多的甚至有几万亩,不比门阀士族差,只是他们在官府没有势力,常常受到门阀士族的打压,这才被称为寒门子弟。”
“老师现行的政策,只有平民,奴隶这些人才是受益者,寒门子弟也是老师打击的对象,他们是不可能加入老师的根据地的。”
方德无语了,没想到这个时代的地主条件如此高,连上百亩土地也不过是平民。有上千亩土地,才勉强称之为小地主。
不过方德一想,现在土地亩产也不过100斤上下,大隋府兵大约有100亩土地,产量也不过上万斤,再去个壳交个税,到手估计不会超过5000斤粮食,一家五六口人的话,要是没有其他的开支,日子应该还算是过的不错。
但这是府兵还要自己购买武器,铠甲,想要在战场上活命自然是武器越精锐越好,平时的收入都贴在武器装备上面了,加上平时打仗也没有俸禄,只有战胜了敌人才有一些奖赏,所以日子也过的不怎么样,但最起码他们可以吃饱,住在大隋已经是中产阶级的生活了。
这样一算,要供养一个读书人,100亩土地还真不够,最起码要好几百亩。
第124章,轮回
方德的均田制,人均二十亩,五口之家基本上可以有上百亩田地,收三成税之后没有其他的税收和徭役,所以对平民来说,这个政策并没有伤害到他们,甚至得到的更多。
但就像宋师道说的寒门子弟,也属于方德政策打压的对象,他们家族几百上千亩地被方德分得之剩下一百多亩,他们自然也不可能跑出来帮助方德。
听宋师道这样说师妃暄也知道自己太想当然了,以为寒门子弟就是活不下去的人,但其实人家活的好好的,只是没有政治地位。
方德知道屁股决定脑袋,既然自己的政策没有照顾到这些寒门子弟,甚至伤害到他们的利用,那他们就不可能真心拥护自己的政权,现在让他们加入,他们也只是看着官位上才加入进来。
这样会造成什么结果方德非常清楚,要不是和毛熊一样内部瓦解,要不就要学习伟人,来次大清洗,但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方德想要的。
想了想方德道:“我们还是要培养出自己的干部,要成立一个干部学校,专门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不然我们的事业迟早会被敌人渗透的。”
而后环绕一圈之后,方德发现这里也就是师妃暄时候这个任务,这段时间的相处,方德发现师妃暄是一个被武功耽误了的政治家,这么大的一个根据地,处理政务手到擒来,宋师道都成了师妃暄的二把手了,用游戏三国志的数据来表示,师妃暄的政治能力起码有90以上。
“师同志,干部学校就交给你了。”
师妃暄道:“不知道这个干部学校要教什么?”
这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师妃暄也不知道该教什么。
方德道:“这个你比我清楚,你平时如何处理政务可以作为例子教他们,你现在要培养出一批县令,乡长,大家都边学边教,让他们学习如何成为镇长,县令。”
好吧,其实方德也不知道干部学校该如何学习,比起他穿越前只是一个丝,连公务员都不是,如何知道干部要学什么?他只能让师妃暄用学员做实验。
师妃暄只能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结束会议之后,宋师道带着1万石粮食乘坐海船去了高句丽找傅君婥。
结束会议之后,师妃暄找到方德问道:“总指挥这样做,我们的事业真会成功。”
虽然这段时间根据地发展越来越快,但师妃暄却也发现根据地的政策可以算是把整个大隋,除了平民之外的势力全部得罪,哪怕事业红火,师妃暄还是有种迷茫感,毕竟他们前面没有道路。
当然这是对师妃暄而已,但对方德而已,自己不过重新走一遍革命路,而且还是开外挂的这种,没有道理自己会失败。
方德却问道:“我们的根据地有多少田地,每年可以收获多少粮食?”
师妃暄每天处理政务,对这样的事情自然清楚。
“土地有1亿亩,田地产出有多有少,大致是一年可以有1亿石的粮食,我们收三成税,一年有3000万的粮食收入,其他食盐,钢铁,渔业,养殖业这些加起来有500多万贯的收入。”
这数字崇祯听了要羞愧的哭泣,整个大明朝也没有几年的收入是超过这个数字了,而方德占据的地方不过是山东一省的地盘。
方德笑道:“天下间,还有其他势力收入有我们这样多?光靠粮食我们也可以砸死敌人。”
师妃暄道:“但我们的开支也大,今年修建了2000里轨道铁路,200里马路铁路是铁包木,只需要整平道路就可以铺设,自然修建的快,花费也低,而马路是用水泥做的,现在方德土水泥的产量低,价钱高,所以修建马路的花费反而比轨道铁路多,而且因为产能的关系,只能修这么多。光这些就花费了300万石粮食和50万贯。”
“建设小学,进行免费教育,这一年就花了1000万石粮食和60万贯,其他军队,还有我们干部工资,要不是总指挥今年建立了盐田,我们早就入不敷出了。”
方德却道:“我们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再生产,提升劳动效率,这些花费迟早会十倍,百倍的回报我们的。
但其他实力就不是这样了,像李渊他占据了关中,但他可以像我们的根据地一样有这样大的财政收入?”
师妃暄不用想都知道肯定不可能,关中基本上没有遭受战乱,自然其内部的阶级也没有被打破,关中的土地大部分都是门阀士族的,李渊能收到几个钱?
除非他学习方德一样清洗整个关中,不然他得到的资源连方德十分之一都没有,但这却不是李渊可以做到的。
中国封建社会就是这样,底层的农业人口养活这庞大的统治阶级阶层,他们可以是贵族,可以是门阀士族,甚至可以是地主。
在中国古代一个达官贵人被一大群人前呼后拥的前进,这些围着显贵的仆人就是第三产业的人群,相对现代的第三产业向大众服务,这些人只向贵族阶层服务。
方德对原时空的一些人说的每次改朝换代把中国人杀一轮,空余出土地解决矛盾的说法持相反看法,不是每次改朝换代杀一遍农民,而是把盘踞在高层的贵族食利阶级清理一遍,给广大农民的枷锁松一下。
给农民造成灾难的就是那些不事生产舞弄墨的统治阶级,掌握舆论的是他们,剥削大众的也是他们,中国的土地上是可以容纳2亿人口的,但是往往到达一亿人就到了极限,其他的都被这群贪婪的统治阶级吞没了。
甚至他们还不断扩张自己利益的边界,完全不顾及他们底下的被统治阶级的死活,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所以才会出现“不做安安饿殍,尤效奋臂螳螂”,“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而非与百姓共天下。”这些话。
但最终活下去的百姓同归于尽,用自己死亡过半的代价,清扫掉这些贪婪的统治阶级。被百姓教训一顿之后,他们才会收起贪婪的嘴脸,学会和百姓共处,直到完全忘记农民起义的威力,又变得贪婪起来。
这就是中华大地几千年来的轮回。
第125章,混乱的天下
公元618年,农历戊寅年,隋大业十四年,天下照样动荡不安,这一年三月,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
这个消息轰传天下,马上引起剧烈的反应,杨广都没有了,压在天下枭雄头顶的巨石也就消失了。
马上李渊在长安废杨侑称帝,建国号唐,改元武德,是为武德元年。
萧铣称帝!
沈法兴起兵!
东都拥立越王杨侗,仍称隋!
李密败王世充,瓦岗寨势力达到顶峰。
整个天下到处都是战乱,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而方德却根本不理会这些事情,还在整理自己内政,增长自己的实力。
高句丽,平壤成。
这本是高句丽的王城,但在杨广10年内三次攻打平壤,早就把这里打的破破烂烂了,一点也看不出王城的样子。
宋师道看到这破败的城池,面黄肌瘦的高句丽人,想到大隋境内,也是烽火遍地,杨广三征高丽,真可谓是两败俱伤,根本没有胜利者。
傅君婥非常好找,现在傅采林逝世,傅君婥成为高句丽人心中的守护神,宋师道轻易打听道傅君婥隐居在平壤成之外。
他带着礼物走到傅君婥居住的场所。
“你是谁,到这里有什么事情”
“傅姑娘,在下宋师道,你不记得了?”宋师道奇怪傅君婥不认识自己。
“原来你就是宋师道,我大师姐说过你,我是傅君瑜,不是大师姐!”傅君瑜笑道。
宋师道不好意思道:“原来如此,是在下认错人了!”
傅君瑜道:“你是来找大师姐的?”
宋师道点点道:“在下这里来来派人找傅姑娘有要事相商。”
傅君瑜带着宋师道进去,来到大厅当中,见到傅君婥、傅君瑜和傅君嫱,宛若三胞胎一般。
傅君婥看着宋师道冷脸道:“宋师道你来高句丽做什么?”
宋师道看到傅君婥已经非常高兴了,根本不管傅君婥对自己不欢迎的态度,“傅姑娘好久不见!近来可好?”
傅君婥道:“不好,要是你只有这点事情就回去吧!”
她知道宋师道对自己有好感,但她是不会喜欢一个大隋人的。
宋师道只能道:“方德老师知道高句丽这里缺粮食,让在下运输了1万石粮食过来,想来可以救一些高句丽人。”
傅君瑜和傅君嫱眼前一亮,粮食对于现在的高句丽真太重要了,他们大半的国土都被打烂了,难民成群,高句丽想安置都没有办法。
但傅君婥却道:“方德和尚会这样好心?他还有什么要求?”
她不相信方德会这样好心,她可是去过大隋的,自然知道大隋现在也处于战乱当中,每天都有人饿死,有粮食方德也会分给大隋人,而且高句丽缺粮的状况也不少一天两天了,他要送早送了。
宋师道回道:“老师想要建造海船,而你们高句丽森林众多,正是制造海船需要的,所以老师想用粮食和你们交换原木。”
傅君婥冷道:“建造海船,方德和尚也想进攻我们高句丽?”
傅君瑜和傅君嫱也冷脸看着宋师道。
不怪傅君婥这样想,杨广三征高丽,每一次都有海路进攻,他们都没有办法防御。
宋师道摇头道:“老师没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大隋已经大乱了,老师想重整山河,不可能对高句丽动手的!”
傅君婥继续道:“等他一统大隋之后,这些海船就成为他进攻我们高句丽的利器了,这样养虎为患的事情,我不会做的。”
宋师道马上反驳道:“傅姑娘你想多了,上次天下从大乱到一统话了几百年时间,老师那里有可能短时间统一大隋,而且我们想要建造的都是渔船,用来捕鱼的,不会用来制造战船,现在高句丽缺粮食,我们缺原木这本身互惠互利的事情,对双方都有好处。”
傅君瑜小声对傅君婥道:“大师姐,这小子的一万石粮食最起码可以救活我们高句丽上万人,虽然帮助他们可能养虎为患,但这虎不养,我们就先饿死了。”
傅君婥思考半天才道:“这笔交易我同意了,不过你要先运输10万石粮食到我高句丽来。”
她回来之后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学会方德和尚的造粮术,她当初也看到了方德的铁罐头,知道造粮术,但却没有多在意。
反而是方德在他根据地普及的武功,她全部抄录下来,本来想回来普及,但回到高句丽之后,却发现上次战争的创伤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到处都有恶死的人,虽然没有到千里无人烟的地步,但白骨露於野却是可以看到的。
高句丽到这种地步有武功也没有人来学习,造粮术反而是高句丽想要的,但偏偏她没有学习。
宋师道听到傅君婥答应高兴道:“没有问题,去年根据地大丰收,你们要是有原木,一年运输100万石粮食都没有问题,只是没有这么多运输船运到高句丽这里来。”
傅君婥道:“先把你带过来的1万石粮食拿出来,我这就找人砍伐树木交换,我们高句丽不欠你们大隋人的情!”
面对这样公事公办的傅君婥,宋师道只能苦笑了。
“打土豪,分土地!”
“打土豪,分土地!”
“打土豪,分土地!”
几千穿着破破烂烂的农民兴奋的排着队叫道。
“这样的乌合之众真能成事?”一旁的绾绾怀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