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洪荒跑龙套 第134节
另一部身经百战的水军则是在水军将领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以七洲三岛为中心,不断向着外围海域开拓着。
对此情形南海龙王敖顺自然是忧虑不已,时常在李靖面前诉苦。但是李靖虽然有心相救,却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
至于哪吒?他如今能没事与朱刚烈斗上几场,已经是够给玉帝面子了。
想要他为了龙族四处奔波救火,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一时间,天庭与三元道宫这两方早有嫌隙的势力,在各自不可言说的心思之下,都默契的将双方的交手控制在四海之中。
那南海龙王敖顺直到最后方才回过神来,自家海域竟然不知不觉成天庭与三元道宫较量的地方?
这让后知后觉的敖顺心中不由一阵憋屈,这两家……也太欺负人了!
……
因为三元道宫与天庭的默契,双方的交手暂时都被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故此如今三界中诸天大能的目光,大多还是集中在南瞻部洲之上!
随着儒、墨、法、名、兵、农、阴阳、纵横、轻重诸家齐聚,稷下学宫之盛天下无有及者。
此看在稷下学宫之中,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万人左右,其中多是可谓一方公卿的大才。
有了这些人才在,鲍叔牙纵然只能用其一二,但是也足以将齐国发展到前所未有的巅峰之境。
不过到了此时,管夷吾终于要面对那个他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那便是稷下诸子俱认为学宫之中,若缺道家便算不得圆满,尤其是以李聃的弟子杨朱最为躁动。
虽然其初来学宫,便因为那句“拔一毛而利天下者,吾不为也”,使得学宫众人不喜。
但是对于杨朱之言,学宫诸子还是从心底认可的。
毕竟除了鬼谷子之外,稷下学宫的诸子之中,当初游历列国之时大多都曾前去洛邑拜访过老子李聃,都受其指点。
如今随着稷下学宫越发兴盛,像这样的声音也愈发频繁起来。
但是无论学宫诸子怎么说,管夷吾先前都不为所动。因为他还没想好该怎么面对那位大贤老子。
直到他听到了那句话——“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第219章 函谷讲道
稷下学宫之中,管夷吾不禁对墨翟感叹道:“宋地之才何其多也,竟然能以区区一地孕育出道友与庄周两位大贤来!”
听见管夷吾这般感叹,墨翟一时间也不好说些什么,但是还是忍不住抚须轻笑起来。
对于他们这些人而言,随着他们对天地的感悟越深,自然也就对三界的局势了解的越清楚。
圣人的存在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什么隐秘。甚至在稷下诸子心中,对于圣人也只不过是畏其力而非敬其道。
像那位庄周,明显便是认为圣人乃是天地之间量劫不断的根源所在。其言或许偏激,但是却也有着一定道理。
也正是因为他并非一时冲动的信口胡言,故此庄周才能在说出此言之后,还依然安然无恙。
从这一点来说,圣人胸襟确实非常人所及。
不过庄周也不是两面三刀之辈,在他看来‘德’本就是天地之间的一种道之外显,因被人道所取,方才成‘德’。
故此庄周虽然循老子李聃的道德之论,但是却又另出机杼,有了自成一脉的趋势。
在得知庄周之道大成之后,管夷吾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当即他便派人前往宋地南华山之中,邀请庄周前来稷下学宫论道讲学。
随后管夷吾自己则是在悄然之间,便默默离开了齐国朝着洛邑而来。
当管夷吾走进那萧索、暮气的洛邑之中,看着那有些陌生的守藏室,心中不由升起了一股怅然之意。
要知道当初他下山之际,因为受到前世的印象,可是首先选择了守藏室作为栖身之所。
虽然如今回头想想,也觉得当初的想法颇为可笑,但是心中总是还会感怀一二。
不过当他走到守藏室之前时,看着那满院的人道灵光,他终于知道那位圣人不惜分身下界为的是什么了。
在如此人道盛世之中,因为老子李聃出世最早,故此凡是后来的诸子几乎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其指点。
如此一来,这周室守藏室便几乎成了此次人道盛世的源头所在。太上那人教教主之位,可谓是越发稳如泰山了。
在解除了心中疑惑之后,管夷吾面色肃然的在那破落的院外躬身一礼,而后缓缓道:“管夷吾久闻长者贤名,此次冒昧拜访,还请长者勿怪!
当他话音一落,半晌之后那简陋的柴门方才缓缓拉开。
管夷吾抬眼一看,只见一位须发皆白却面色红润的老者,正懒懒的倚坐在一头大青牛之上,此人正是老子李聃。
当看见管夷吾躬身立在院外之后,老子眼神深邃的看了他一眼,而后缓缓笑道:“你既然来,那我也该走了!”
说罢便轻轻拍了拍身下,只见那老牛哞哞的叫了一声之后,便悠然的驮着老子缓缓向前走去。
看到这一番场面,管夷吾先是一惊,而后心中便不由惭愧莫名。
他先前唯恐老子来到稷下学宫之中,会使得学宫脱离了他的掌控。故此直到庄周出世填补了道家之缺后,方才请老子出山。
可是没想到老子竟然自始至终,都没有将他那稷下学宫放在心上,如此以来倒是显得他心胸狭隘了。
于是只见管夷吾缓缓上前几步朝老子道:“先前却是晚辈无礼,管夷吾愿为长者执鞭随镫,还请长者勿怪!”
说着便牵着那青牛鼻环上的绳索,缓缓的向前走着。
见此情形牛背上老子那微眯的双眼不由微微一睁,而后只见他嘴角微微一翘,似乎也就默认了。
……
于是这两人一牛便默默的离开了洛邑,向着西边行去。
虽然管夷吾说是要为老子执鞭随镫,但是实际上也只不过是随行罢了。
那青牛似乎知道该往哪走,管夷吾只要乖乖跟着牛便好了。
当管夷吾牵着牛走过齐国,途径晋地,最后来到秦国之时,他终于明白了,原来老子已然看到列国纷争的结局。
不过虽然管夷吾随着老子一路行来,但是老子却一直默然不语,两人就这样一直沉默的渐渐来到函谷关前。
函谷关令尹喜本也是一凡人,但是如今列国征战不休,作为函谷关守将,他自然会一些望气之术。
但是即便是以他那浅薄的道行,都足以看见东边那绵延亿万里的紫气。
故此他早早的便候在关前,等候着那位身有异象的圣贤。
当看见气度不凡的管夷吾,竟然为一位老者执鞭随镫,敢函谷关令尹喜如何还不明白,那骑牛老者便是他要等的那位圣贤。
只见他大着胆子上前执礼甚恭道:“贤者莅临函谷,晚辈本不该冒昧打扰。但还望贤者我等凡俗一心向道,指点我等一二!”
听到此言管夷吾不由心中一动,便明白这位看来就是日后的文始真人了。
只见老子缓缓睁开双眼,淡淡的扫了一眼尹喜。
随后他竟然微微颔首道:“也罢,你我之间倒还真有些缘法,我且与你讲道一二吧!”
那函谷关令尹喜闻言顿时大喜过望,于是连忙将关中最好的精舍打扫出来,毕恭毕敬的请老子住下。
此日就在一片朝阳之下,只见老子随意的坐于一青石之上,便缓缓开口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当老子讲道之时也没有顾忌管夷吾在场,便径自开始讲起来。那函谷关令尹喜,自然是全神贯注的于下方倾听着。
管夷吾见老子竟然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自己,哪里还不明白老子的意思,于是在朝老子一稽后,便亦是恭敬的坐下听道。
不过与往日老子指点士子不同,这次老子所言显然要比以往深奥玄妙许多。
好似将他这一世的人道感悟,都尽数包容在那玄妙的言语之中。
很快那函谷关令尹喜便觉得头晕脑胀晦涩难懂,可是他又不甘白白浪费这次难得的机缘。
于是取出帛、笔,当即便开始纪录其老子所言,一言一语也不愿遗漏。
至于管夷吾则是沉浸于老子的讲道之中不可自拔!
第220章 头上长草?
老子果然不愧是圣人分身,纵然不谈天道而论人道,其中玄奥则足以让管夷吾如痴如醉。
他发现纵然是参悟人道,老子与通天亦是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当初虽然萧升只听过通天教主一次讲道,但是也能感受到其道的勃勃进取之心。
但是老子所言人道,大多是循天地之变而执人道之力,却是要比通天教主柔和许多。
就在函谷关令尹喜秉笔疾书之时,管夷吾与那头大青牛却沉醉与道境之中无法自拔。
对于老子而言,这除了是为他们讲道之外,又何尝不是其在自我梳理这次入世之得。
故此老子讲道越到最后,便越是随心所欲,已然忘却了尹喜与管夷吾的存在。
而即便以管夷吾的道行,越是听到后面也愈发感到艰难晦涩,至于那头大青牛则是早已呼呼大睡起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不过当老子说起圣人之道时,管夷吾顿时忍不住心中一阵火热。故此即便他此刻已然感觉道一阵头昏脑涨,但是还是顽强的坚持下来。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故无为而无不为矣!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随着老子最后的话音落下,管夷吾不由满头大汗的瘫坐在下方,顿时面色惨白好似拼死搏斗了一场般。
至于尹喜,则是面色亢奋的将笔放下。他在放弃感悟老子所言的天地至理后,只是一味的记下文字,倒是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苦楚。
不过即便他记下了圣人之言,但是也同样错失了圣人亲自讲道的机缘,因此于他而言最后到底是得是失,一时还真不好论断。
半晌之后,管夷吾勉强恢复些精神。只见他面色郑重的朝老子稽首道:“多谢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