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312节

  又觉得愧对赵宋。

  赵渊率军围困开封之时,

  虞祺已是大宋永兴军路运判。

  开封城破,随着种师道投降,

  关中地区传檄而定,

  虞祺也带着家人被召来东京。

  “臣祺,拜见陛下。”虞祺作揖行礼。

  赵渊微笑道:“坐吧,呼为官家即可。”

  “官家”属于敬称爱称,

  私底下怎说无所谓,

  但真见到了皇帝,

  只有关系近的能这么喊。

  关系疏远当然也能喊,

  但难免有些唐突,

  可能会让皇帝不高兴。

  赵渊觉得这个称呼不错,

  可以拉近自己跟大臣的距离。

  “多谢官家。”

  虞祺挺直腰杆坐好。

  即将年满十六岁的虞允文,

  坐在父亲侧后方,

  好奇朝赵渊偷偷望去。

  他才几岁大的时候,

  就听父亲经常提起赵渊,

  还让他向赵渊多多学习,

  少年时代就能高中探花郎。

  一直到赵渊起兵,

  这种话终于不再讲了。

  “齐年兄何必拘谨?”

  赵渊笑着说,

  “你我乃同年进士,”

  “我在黎州做官时,”

  “咱们还经常书信来往。”

  “如今已非敌人,”

  “同在大明做官,”

  “应该敞开心扉才对。”

  虞祺回答道:“殿下说得是。”

  赵渊又看向虞允文:“你父亲在信中说,”

  “你几岁便能诗文,”

  “还把伱八岁写的诗录给我看。”

  “近年来,学问可有长进?”

  虞允文连忙起身:“回禀殿下,晚辈一直努力向学。”

  “殿下的诗文书籍被禁,”

  “晚辈还偷偷私藏阅读。”

  “晚辈初习蜀学,”

  “再习新学,复习洛学,”

  “这两年在习殿下的道用之学。”

  赵渊哈哈大笑:“你才多大年龄,能习这么多学问?”

  虞祺解释道:“他性子不定,东学一些,西学一些,”

  “涉猎虽广,却未精通。”

  “年轻人是该这样,什么书都读点,不要局限一处,”

  赵渊点头赞许,又问,

  “你可愿到我身边做事?”

  虞允文福至心灵,

  “固所愿也,不胜惶恐!”

  赵渊笑得很开心:“先在大元帅府做文书,”

  “帮忙誊抄一下公文,”

  “平时可多看看多问问。”

  “学问也不能落下,有空就多读书,”

  “经史要读,兵书也要读。”

  “若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来问我。”

  大元帅府并未撤销,

  类似明代的都督府,

  而且是朱元璋时期的都督府。

  虞祺听了大为惊讶,

  同时又欣喜不已。

  他跟赵渊只是同科进士而已,

  私下来往其实并不多。

  也就赵渊在黎州当官时,

  他正好在隔壁州做官,

  彼此互相通信一年时间,

  此后就没什么联络了。

  现在赵渊竟把他儿子留在身边,

  看样子是要悉心培养,

  今后妥妥的心腹之臣啊!

  虞允文也是聪明人,

  知道自己天降大运,

  再次作揖感谢。

  赵渊这时才说话:“你去了山西,”

  “好生协助张孝纯治理民政,”

  “千万不要跟他起什么冲突。”

  “军事方面,也能不插手就不插手。”

  “臣遵旨!”虞祺拱手。

  “山西民政,实难为之,要多多费心。”赵渊叮嘱道。

  虞祺说道:“臣明白。”

  “金人肆虐山西北部州县,”

  “又围困太原多时,”

  “民生凋敝,粮草匮乏。”

  “只凭山西很难自足,”

  “还须朝廷支移调拨钱粮方可。”

  赵渊摇头:“钱可以调一些,”

  “粮食却没有,今年到处都缺粮。”

  “粮食的事情,只能山西自己想办法。”

  虞祺张了张嘴,低头说道,

  “是!”

  自从宋徽宗买下幽州等地,

  山西就跟山东一样,

  被征调大量钱粮去赈济燕山府,

  还要拿出钱粮安置迁徙过来的辽地汉人。

  一来二去,

首节 上一节 2312/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