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先斩学姐,无限神级选择! 第525节
揉了揉眼睛,才发现上面有个大厦冒了头。
她顿时激动的分享给周围的人。
“你们快看,那天空之城是不是上面,是不是多了个房顶,他们在上面盖大厦吧!?”
有人出来看了以后惊叹道。
“哇,她们才不到10个人,就盖大厦?盖了里面是干什么的?”
周围的人摇头:“不知道,当仓库用?总不能是办公吧。”
有趣归有趣,激动归激动。
到点了之后,还是去工作,然后在空闲时间再找别的人聊这件事,或者是吃饭的时候。
总之不到两天。
安全区里的人都知道天空之城多了一座大厦。
连卫青衿都特地出来看看。
她虽然知道,但这个角度还没看过呢。
“确实快。”她给予肯定。
卫青衿带着特产,又去苏浩那里蹭了一顿饭。
希熙好奇的问道:“外出的部队到哪了?开始收编了吗?”
“已经到第一个安全区,开始收编了。”卫青衿点点头:“那个安全区管理的太差,才刚刚不缺吃的,弹药都要耗完了,也没能力生产,上次差点被灭城。”
鱼晓晓听了顿时抬起头:“这么菜?”
这就相当于玩文明6游戏。
这边都开始搓坦克了。
你才刚搞定粮食问题?
“是菜。”卫青衿听到这个评价,无奈笑了笑。
“那里面有多少人?”
“不到两万。”
“那还行,怎么运回来?”
“有铁路走铁路,没铁路让大巴车去,部队护送。”
你问我答之后。
众人大概了解了后续行程。
这次收编计划,总共要去5个安全区。
预计收编人口达到了8-12万左右,会提升鄱阳湖安全区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口比例。
许晴抬起头说道:“不能再收了,得缓几个月。”
“嗯。”卫青衿欣赏的看了看许晴:“你行政管理能力挺不错的,来我这兼职吧。”
“?”苏浩歪头看向卫青衿。
卫青衿笑道:“开个玩笑。”
这个人数比例都是计算分析过的,要是一次性收编比例超过3分之1,潜在风险就会提高很多。
必须等这批人管理熟悉之后。
才能继续吸纳更多的人。
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否则吸纳异能者和高级军官再出内乱之后,造成的破坏可比末日之前的影响大多了。
卫青衿的对讲机响了。
她拿起来听完之后,回了句:“我知道了,正常办。”
说完后对着众人说道。
“巧了,刚刚收编的人群就发生问题,高级军官不愿意加入,要带着武器、异能者和人走,自立门户,半夜偷偷带走不少人。”
“那抓住了?怎么处理?”希熙好奇的问道。
“呵~”卫青衿伸手比了个八,在太阳穴上晃了晃。
“哦~”众人顿时明白。
要吃紫蛋了。
第417章 盖到90层,西北地震了?
往后几天,天空之城都按部就班,保证一天10层的速度盖大厦。
安全区中的人们也从那天开始。
每天起来都看一下房顶变高了没有。
......
一直往上盖。
苏浩还提前去别的大厦搬来了大厦阻尼器。
这种阻尼器的效果只有一个,通过摆动可以削减高层晃动,帮助超高层建筑保持楼体稳定和安全。
大厦已经到了200多米高。
从地面看上去,可以很明显看到有一个正方形的柱子冒了出来。
当然这也是要看角度的。
要是靠的太近就看不到了。
同样在这几天里。
安全区也一直都有大动作。
源源不断的部队来回交替出去往返,收编其它安全区。
后勤部队一次次出去输送物资。
又一次次带大批人回来。
每一次浩浩荡荡的大巴车和火车,都能带回来至少数千人,到一两万人。
这些人都是幸存者,以及一些异能者。
他们到安全区去,就会被登记、体检、打乱分配到各处。
不可能集中分配到一起的。
还有直升机也在不停的出去运送接人。
能被直升机接的,一般都是那些收编安全区的高层。
接到他们后都是直接回到军营。
当然,他们这些人来到鄱阳湖安全区后,肯定是会降级的。
“哒哒哒哒~~~~”
直升机从远方归来,上面有驾驶员,副驾驶,陪同中高层和收编高层,他们现在不是一个等级,未来都是一个等级。
随着直升机快速接近安全区。
机场内的人还在聊天。
聊着安全区的情况等等。
可是突然间。
有人不说话了。
鄱阳湖的人看去,是外来的突然不说话了。
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去。
原来是在看天空之城。
“怎么了?”鄱阳湖的军官故作深沉,明知故问。
“天空之城?”外来军官问道。
“是。”潘阳湖军官点头:“我们的火炮部队,兼任异能部首长,和天空之城的首领是好朋友,现在就在合作。”
“?!”外来的军官微微张大眼睛,心中震惊:“外界都没怎么听过,什么时候合作的?”
“早就合作了。”军官笑道。
其实不是没有传过。
而是中小型安全区,连听说的资格都没有。
卫青衿在转达消息的时候,都是只传给超大型和大型安全区,再往下传那是别人的事情了,她只负责到这里。
无线电里的消息,他们也不会去听。
下面的人,有没有情报部队都不好说。
就算有,这种消息会上报吗?
总之,现在每个安全区内,都仿佛是不同的世界,所以都得尽早收编。
直升机就这样飞往安全区。
外界高层也一直看着。
直到安全区快停下时。
外界高层还问道:“引荐一下,我找一下你们的首长,认识一下天空之城的首领。”
“......”鄱阳湖军官笑了笑:“原则上可以,但这个得看上面指示,还有人家有没有空。”
虽然说是这么说,但心里早就否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