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神从被动技能开始 第134节
两人熟悉地打着招呼。
莉娜·格尔克看着王硕把自己的名字录进去后,她冲着他嫣然一笑,走开了去。
“这丫头不会是看上你了吧?”托马斯·埃辛盯着莉娜·格尔克的背影,冲着王硕暧昧地说道。
王硕心里很想说:我也这么觉得。
可实际上,他说出来的是:“不可能,我跟她不熟。”
“你们俩传过绯闻。”
“谣传,假的!”
“她主动给你留私人电话。”托马斯·埃辛把私人两个字咬得特别重。
“朋友嘛。”王硕其实心里暗爽。
“我倒是觉得,要真想复刻贝克汉姆,那她倒是很不错的维多利亚的人选。”
王硕不置可否。
“你还别说,维多利亚比贝克汉姆大1岁,她比你大2岁,挺合适的。”
合适吗?
王硕不知道。
“对了,你跟她很熟吗?”
“不熟啊。”
“那你们俩……”
“她前不久来看过你的比赛。”
“有吗?”
“你不知道?”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我以为你知道……”
“哪一场?”
“主场踢霍芬海姆,还有主场踢汉堡,她都来了。”
“是这样吗?”
“当然,我骗你干嘛?”
“那怎么没有媒体记者拍到呢?”
“喂,大哥,你效力的是美因茨,不是拜仁慕尼黑,也不是多特蒙德,主场比赛哪来什么记者?就算有,谁关注看台?”
“再说了,你难道不知道,那些所谓的明星街拍,或者是到球场看球赛的照片,很多都是明星主动提供给娱乐杂志和报社的吗?”
王硕发现,自己还是太嫩了。
都怪自己太单纯!
……
阿迪达斯的拍摄也很快。
男女主角就是王硕和莉娜·格尔克。
但实际上,两人的接触不多,就是摆一些造型而已。
由于之前都已经沟通对接好了,所以拍摄进度也很快。
一个下午就全部拍完了。
拍完之后,在托马斯·埃辛的提议下,王硕请莉娜·格尔克吃了一顿晚餐。
吃饭期间,莉娜·格尔克倒是对王硕平日里的一些穿着打扮和个人形象,提出了一些建议。
别看她只有20岁,但很早就进入模特圈,对时尚的敏感度不是王硕或托马斯·埃辛能比的,给出的意见也是相当专业。
不仅如此,她还很爽快地表示,以后王硕有任何这方面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给她打电话。
“所以,别删我的联系方式。”
王硕只能答应。
返回美因茨后,王硕当天晚上就接到了莉娜·格尔克的问候电话。
她关心地询问王硕是否安全到家。
又借机跟王硕聊了一些足球方面的事情。
基本都是莉娜·格尔克在问,王硕在答。
“你玩足球经理吗?”
“不怎么玩,我以前在国内经常玩实况足球,但水平很烂。”
“嘻,你知道,最近足球经理出了一件新闻吗?”
“什么?”
“关于你的。”
“哦?”
“足球经理不是刚推出FM2009吗?里面的王硕数值很差很差,导致玩家们直接开骂,为你抱打不平。”
“为什么?”
“安德森、博扬、帕托、巴洛特利等人的潜力是-10,沃尔科特是固定潜力182,阿奎罗是189,就连拉基蒂奇都有172,你猜猜,你是多少?”
“150?”
“嘻嘻,你太瞧得起自己了,他才给你126。”
“怎么可能?”
“对啊,所以玩家们开骂了,足球经理一直都有数据详实著称,结果在你身上搞了一个大乌龙,他们解释说,是按照上赛季德乙的表现给出的潜力估值-6。”
“-6?那是多少?”
“最低90,最高120。”
“这也太低了吧?”
“嘻嘻嘻,所以才被骂啊,不过,你已经是中国20岁以下年轻球员里最高的潜力了。”
王硕听了之后,哼哼地冷笑了两声。
“那他们接下来也一定还要继续挨骂。”
“为什么?”莉娜·格尔克反问。
“因为我在中国的队友都非常有潜力,而且他们很快都会陆续登陆欧洲足坛,他们会用实际表现来证明自己!”
王硕想起了自己在怀仁足校的队友,心中就满是期待。
他们说好了的,要一起闯荡欧洲足坛,要一起振兴中国足球!
王硕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他们一定会陆续追上来。
高指导、马指导和江鹏举他们会在国内继续努力,因为他们都相信,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既能够创造经济腾飞的奇迹,一定也能够踢好足球!
……
次日,王硕在经纪人的陪同下,前往法兰克福机场。
飞机有所延误,但他总算是等来了自己在国内配合最默契的队友,中场核心赵一帆。
“老赵!”
“老王!”
王硕已经有一年没回过了。
在这异国他乡,见到自己的好友,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
他甚至都差点哭了。
“想家了吧?”
赵一帆猜到了。
“我跟你说,我来之前,江鹏举特地从泉江市赶到沪城,托我给你带了一些家乡的东西,说是你父母,还有你姑你弟给你带的,不小的一包,托运费你得给我报销。”
“报销,报销。”
王硕高兴坏了。
回到美因茨,王硕就看到赵一帆从行李箱里拿出父母和亲人托运过来的家乡食物,都是一些便于保存的干货,例如肉脯、蜜饯、牛轧糖、五香花生……
全都是王硕最喜欢吃的零嘴。
这些东西在泉江和灵山,其实真不贵。
表弟何建伟给自己写了一封信。
就在今年6月,他考上了泉江市最好的重点高中,在信里给他说了学校的学习生活。
“我听江鹏举说,你那表弟读书是真厉害,说不定将来能考上清华北大。”
王硕笑着笑着,眼眶都红了。
何建伟从小就跟着他,姑父是泥工师傅,姑姑是帮工,两人经常住工地里,何建伟总是住在王硕家里,就跟亲弟弟一样。
在信里,何建伟还说,王硕的父母拿着他寄回去的钱,开始给家里建房子,说是等王硕以后回家娶媳妇用。
连带何建伟家也翻建了,说是预支王硕姑父的装修款。
但他们都知道,这是王硕家在帮衬他们,他们都铭记在心。
何建伟在信上说,有些话,他在电话里说不出口,所以才写信。
他还说,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听说他是王硕的表弟,都对他格外照顾。
“哥,你在那边继续加油,努力踢球,注意身体,有时间记得回来看我们!”
想到这里,王硕真的很想家,算了算时间,他就给国内何建伟的学校打去了一通电话。
上一篇:当个星际猎人,怎么登上通缉令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