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第531节
“这就是总装处经过一系列讨论,讨论出来的方案。”
“如果你们只在一个单独的技术上占优,那完全可以把你们挂靠在某个研究所下面。”
“可偏偏你们不止在一个技术上面占优,你们是整体性的在技术上占优。”
“那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拉你们进体系的本意,就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同时也把一些原本不好发给你们的奖励发给你们。”
“可如果你们是挂靠在某个研究所下面,那这些东西都必须要走研究所。”
“人无完人,任务走这些研究所,他们估计不会说什么,毕竟是任务,没有人会上赶着去抢任务,抢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如果任务完成,领奖励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一大把人抢着上去。”
“你自己也曾经搞过研究,这些事,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讨论到最后,还是老郭提的这个建议。”
“他说干脆单独设立一个研究所,只要两个主管名额,剩下的名额就丢给你们,名额怎么分配,是你们自己的事。”
“因为是特招,所以你们都只能是文职,而且在军衔等级晋升上,会有严格限制。”
“剩下的,除了需要按照相关条例对外保密,基本没有限制。”
“如果你觉得这个方案可行,那就在这个组织架构文书上面签字。”
“签完字,你就是80515研究所的副所长!”
伴随着朱靖垚解释的话语,林易的目光又落回到这份组织架构文件上。
这是一份军工工程类研究所的组织架构文件。
和其他类型的研究所不一样,军工研究所的人员比较多,即便是小型军工研究所,人员也在1000人左右。
而手中这份组织架构,没有限制人数,因为吃的不是国家饭。
在这份文件中,最大的诚意体现在人员职称方面,需要发表核心论文才能拿到的中级职称,直接给了300个名额,需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重点研究成果或者发表核心sci论文的副高级职称,有足足100个。
而最重要的,也是很多人一辈子跨不过去的正高级,有足足20个。
这420个名额,在认定的时候,不需要那一大堆的认定文件,只需要把名字报过去,通过相关安全性审查就可以。
诚意很足!
又盯着文件看了一会儿,林易拿起钢笔,在文件的签名处,落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及相应的日期。
2010年7月31日!
签完名字,这份文件很快就回到朱靖垚手里,他拿着文件,看着上面的名字,轻轻点一下头:
“字挺不错!”
“从现在起,你就是80515研究所的副所长,我呢,就是你的直属上级!”
“我只是兼任,所以平常的管理,就是你自己负责!”
“上面有适合的任务,我会优先考虑你们。”
“任务完成,该抢的奖励我会帮你们抢到手,同样,有什么好活动,我也会提前通知,让你们做好准备。”
“你收拾一下,把你们特种合金制造公司的几个技术负责人带上。”
“我们待会儿去一趟江南船厂,开个小会。”
“会开完,我就带着这份资料回燕京,等流程走完,我让高……我让其他人把相关资料,还有研究所的牌子给你们送过来。”
“你需要找个地方把牌子挂好,然后再提供一个通讯地址。”
“这个通讯地址要严格保密,以后,与体系内的其他研究所和部门,就要用这个地址。”
交代完信息,朱靖垚将组织架构文件塞进公文包,将公文包放下,端起一旁的茶水抿一口,又开始催促林易:“赶紧去收拾一下!”
知道这老爷子很忙,林易也没打算浪费他时间,他朝朱靖垚点点头,拿着手机起身,走到窗户边,给曹彬打去了电话。
电话里,他没告诉曹彬要做什么,只是让他带人赶紧过来,如果20分钟之内不到,扣半个月工资。
结果15分钟不到,曹彬就带着特种合金公司的几个技术负责人,出现在办公室门前。
扶着门框缓过气,刚要开口,眼角余光就瞥到了办公室门内站着的两个门神,还有和林易相对而坐的朱靖垚。
看清楚这三人身上的军装,他又赶紧将话给咽了回去。
看着他欲言又止的表情,林易笑着走过去,把几人拉进办公室,开始互相介绍:
“曹工,这位是总装的朱靖垚朱主任。”
“今天过来,是特地过来送研究所的组织架构文件。”
“过两天,给你整个中级职称!”
“让你从没有职称,直接跳到助理研究员!”
第380章 跨行业的竞争者!
一句话,朱靖垚愣住,曹彬也愣住。
在过来之前,朱靖垚通过高海,了解过曹彬这个人。
很年轻,很有干劲,也很有能力,做起事来完全不像一个年轻人。
而且,在高海的陈述里,曹彬之前还主导了小米重工那款超高性能电池的研发。
从相关信息来看,这里面有林易的推手,但曹彬的个人能力也不容小觑。
在朱靖垚的认知中,这个年轻人至少应该是个特聘教授,可林易刚才的话,却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他,这年轻人连实习研究员都不是。
这……
这……
有点不好评价!
目光在曹彬身上逗留几秒,朱靖垚又迅速将目光转移到其他人身上,他也向高海了解过这几个人,在研究能力方面,这几个人和曹彬不相上下。
只是在为人处事方面,相比曹彬要稍微木讷一些。
放到其他地方,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很不错!
被他的目光扫过,曹彬也从呆愣状态清醒过来,迅速将询问的目光投向林易。
职称,是研究员的一生。
相对于机关单位,私企评定职称要更加麻烦,而且因为每年都有一些指标,所以,即便申请评定,也有可能会被打回。
很多大型企业不想麻烦,就选择自己组建一套评定体系,在自己内部使用。
小米重工没有这个体系。
或者说,暂时还没有组建这个体系。
可是现在,自家师兄居然说可以直接跳到助理研究员。
那就只有两种可能,第1种可能就是小米重工组建了对应的评定体系,可是,组建这种评定体系,自己这个当事人,是一个绕不开的坎。
自己没有接到相关的问询,那就可以排除这种可能。
也就只剩下第2种可能!
他们被收编了!
小米重工被收编,为了方便工作,挂靠到了某个研究所下面。
而这个研究所,分出了几个名额。
他作为特种合金制造公司的总工,分到了一个名额。
再加上面前这位朱靖垚朱主任,应该是第2种可能。
就是不知道挂到了哪个研究所下面,还有这个研究所原本的那些人好不好相处。
觉察到他问询的目光,林易小声解释道:
“咱们公司以后有另外一个名字80515研究所,归属总装和国防科工局管辖。”
“这是一个单独设立的研究所,我是副所长,这位朱主任,是所长,以后你就是我们研究所的总工。”
“挂中级职称的总工!”
“待会要去江南船厂开会,可能会讨论航母方面的问题,自己先想一下,待会儿如果问到你,大方一点,不要怕!”
突如其来的消息,打得曹彬措手不及,他不知道自己是该笑,还是该哭。
能够成为国防科工局直属研究所的总工,他应该高兴,应该放声大笑。
可是,一个国防科工局直属的研究所总工,居然只是一个中级职称,以后出门在外碰到其他人,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自我介绍。
别人介绍,我是某某研究所的总工,现在职称是正高级,你可以叫我某某教授。
他自我介绍,我是80515研究所总工,中级职称,你可以叫我曹工。
不知道具体情况的人,绝对会把他们当做某个野鸡研究所的人。
绝了!
不行,得赶紧爬等级,赶紧爬到正高级……
旁边,发现曹彬还在胡思乱想,林易伸手一推:
“走了!”
…………
魔都,江南船厂。
船厂的5号测试车间里,廖平站在控制台前,面朝十几个年纪不一,性别不一的人,平静地开口说道:
“这就是我在信件里提到的蒸汽轮机组,这台蒸汽轮机组,能够在提供同级别蒸汽轮机组同样动力的前提下,油耗少一半。”
“除了油耗,这台蒸汽轮机组的自身结构和自身材料,支持这台蒸汽轮机组快速启动,以及快速关闭。”
“在满足这些功能的前提下,这一套蒸汽轮机组,比苏联的tb12蒸汽轮机组要轻大约80吨。”
“如果按照之前的设计,使用四台蒸汽轮机组,那我们最少可以减轻320吨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