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第470节
不对劲,有问题!
突然,他心里咯噔一下,想到了一种可怕的可能。
那就是这套设备坏了!
要知道这套设备是空间技术研究所派专人送过来的设备,据那个人说,这设备总共只有七套,是临时赶出来的。
坏了,就别想有下一套。
这一次出航,他们需要辅助国内的地面站,调整好小米重工发射上天的27颗卫星,将原子钟时间校准,还要记录相关数据。
整个出航时间,大约是两个月。
现在才过去几天,手里专门用于连接的设备就坏了,那不是完犊子了吗?
想到这种可怕的可能,康国豪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跑到人群旁边,伸手把人群拨开。
人群中心,那台电脑静静的落在那里,电脑屏幕亮着,软件页面上的进度条已经走完,一连串的数据静静地躺在文档区,等待其他人粘贴复制。
下方,还有一小串备注。
【切换应急频段成功,数据获取成功,当前低轨道卫星连接数,12,当前同步轨道卫星连接数,0。】
盯着这串文字看了一会儿,康国豪猛地抬头,向旁边几个人问道:
“你们把干扰设备关了?我不是说继续开着吗?”
连续两个问题,问得旁边的人发懵,他们一个个扭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并不理解康国豪问的是什么。
这时,一个人小心说道:“康工,那个……那个我们没关设备。”
“你走大概25分钟左右,我们看这个软件运行没有进度,我们就商量待会要不要钓点鱼,晚上加个餐。”
“然后这个卫星接收机就自己说信号连接成功,卫星连接成功。”
“再然后就是这台电脑开始放歌。”
“在放歌的时候,我们害怕是设备出问题,就赶紧检查。”
“我们一动鼠标键盘,电脑就停止放歌。”
“软件里面也读取到了相关的数据,看到数据,我们就让人去找你。”
“结果他刚过去两分钟,你就回来了,就这样。”
康国豪默然,他从卫生间出来之后,就从另一个出口,去了中部的甲板。
去那边找个安静的地方,在暗地里悄悄高兴了一下,顺道又抽了两根烟。
或许就是这样,才让去找自己的人没找到自己。
刚准备说两句,身后就传来一阵脚步声,和脚步声一起传来的,还有人的声音:
“康工不知道去哪儿了,我去卫生间没找到他,旁边也没找……”
喊话声戛然而止,对方已经看到了康国豪,又连忙跑过来:“康工……”
来人剩下的话,被康国豪抬手,全部打断在肚子里:
“我知道了!”
“现在,通知控制室,关掉信号干扰设备,给我联系西郊航天控制中心。”
“他们那边应该已经乱套了!”
得到他的吩咐,现场围着人立马散开,迅速跑往船舱,回到各自的岗位上。
几分钟后,干扰设备关闭。
康国豪将卫星电话直接打到了西郊航天控制中心。
刚一接通,对面就传来了魏建国的咆哮:
“你们在干什么?”
“为什么刚才轨道上的卫星都突然开始调整姿态,不管是合成孔径雷达,还是光学镜头,都对准你们所在的那一片区域,然后疯狂拍照。”
“你知道我们现在这套备用系统里面,有多少照片吗?”
“173张!”
“十几分钟的时间,12个卫星,用合成孔径雷达和光学镜头拍了173张高清图片。”
“光学镜头照片一片黑,啥都看不到。”
“合成孔径雷达的照片放大,甚至能看清楚你们船上人穿的衣服,平均一张照片18GB。”
“直接把我们的储存阵列塞爆了!”
“你们tnd是给卫星下毒了吗?”
对面破口大骂半天,骂够了,就停下来了。
过了大概几十秒,魏建国口气变软:
“现在那几颗卫星恢复正常了,说吧,你们到底干什么了?”
远望5号上,康国豪左手敲着桌面:“小米重工这套卫星系统的频段,我们船上那套干扰设备正好有。”
“我就想着启动一下,看看在有对应频率杂波的干扰下,这套系统能不能使用。”
“在使用的时候,电脑上的软件提示我,信号干扰强,是否切换应急频段。”
“我切了,但是它没有反应,我就以为这东西废了。”
“没想到,系统会直接调动卫星调整角度,直接用合成孔径雷达和光学镜头拍照。”
“有点狠!”
“我不清楚是这套系统的底层逻辑就是这样,还是因为小米重工给你的权限很高。”
“不过我猜测应该是权限很高,要是底层逻辑是这样,那谁都有可能调动卫星,会很麻烦。”
“好了,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现在说一下我的结论!”
“这套系统,很强!”
“已经拥有和gps掰手腕的资格,唯一的弱点,就是这套卫星系统对应的接收设备还没有铺开。”
“如果铺开,那我们民间的系统完全可以摒弃gps。”
“我对我说的话负责,你现在可以去打报告,向领导阐述这一次任务的成功!”
“我呢,就继续去研究那套系统,再晚一点,我会给你相关的信息。”
“就这样!”
康国豪放下电话,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随后又对着身边的几个人一挥手:
“走,钓鱼!吃海鲜泡面!”
…………
燕京西郊航天控制中心。
地下数据储存中心,魏建国站在数据储存中心的主控电脑前,满脸黑线地看着电脑屏幕上打开的那张照片。
合成孔径雷达拍摄照片的原理,是向地面发射微波脉冲,根据微波脉冲碰撞不同材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射,因此合成孔径雷达拍摄到的照片,都是灰度照片。
亮度不同,代表反射强度不同。
想要彩色照片,可以在获得灰度照片后,用软件根据数据进行生成。
出现在魏建国几人面前的,就是一张灰度照片。
这张灰度照片已经放到最大。
在场这几个人都见过远望5号,自然能够认出这艘船就是远望5号。
而在远望5号的前甲板上,可以清晰无比地看到几个人,正围在一起。
除了这些人,还能看到他们中间围着的那台笔记本电脑,以及旁边架设的天线和信号接收器。
魏建国不知道该如何描述此刻的心情。
康国豪没有看到这张照片,他可以淡定。
但自己不能。
这张照片的拍摄精度,已经远超国内现有的任何一颗卫星。
更何况,那些卫星的功能单一,遥感卫星是遥感卫星,气象卫星是气象卫星,导航卫星是导航卫星。
而小米重工的小米1号卫星,是集导航卫星和遥感数据一体的综合卫星。
而且仅仅是第1次设计制造,就达到这种级别,都不敢想以后他们能设计制造出什么样的怪物。
不过这些照片,也可以侧面打消一些人的疑虑。
至于这些人的疑虑,说起来有些可笑,在他们看来,一个没什么背景的公司,不可能突然发展出这么强的技术。
如果有,那很有可能就是别人掏出来,让他们来搞破坏。
至于是谁可以掏出这样的技术,那必然是阿美莉卡。
现在这些照片横空出世,正好可以打掉这个疑虑。
毕竟根据可靠消息,阿美莉卡人发射的监视卫星,拍摄的照片也达不到这种精度。
他们的gps导航系统,在有强信号干扰的前提下,也无法获取定位数据。
人不是傻子,不可能把自己最先进的技术掏出来,然后去坑别人。
当然,战国时期派遣郑国到秦国去修建水渠的韩王不在此列。
那是个纯傻逼。
把那些纷杂的思绪收回,魏建国朝身边的人吩咐道:
“找两个大容量硬盘,拷贝两张照片。”
“另外拷贝几份数据,再写一个简单的报告,我现在要去见那几位领导。”
留下话,魏建国转身就往外走,他身边的几人接过指令,转头就去后勤领大容量硬盘拷贝图片,拷贝数据。
一个小时后,魏建国拿着硬盘报告重新走进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