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第365节

  最终,意见被汇总到郭松手里,他看了一眼手中纸条,解释道:

  “我们用阿里萨勒姆空军基地的例子,结合你的文档,进行了分析。”

  “最后发现一个很麻烦的点。”

  “那就是我们如果想要足够的性能,那无人机的造价会几何倍上升,除了无人机,其他无人设备也是一样,这就脱离了我们组建无人作战体系的初衷。”

  “我们看中无人作战体系,就是因为这东西可以以最小的代价代替人。”

  “但实际的模拟结果下来,却发现这东西没法完全代替人,想要代替人,成本就得上去。”

  “于是,就有了分歧。”

  “一部分同志认为,我们应该走在无人作战体系的前列,应该重点提升相关的技术。”

  “还有一部分同志认为,这东西就是个一次性消耗品,随便弄弄得了。”

  “而你,是这一切的导火索。”

  “现在,我希望你这根导火索,燃出一点火星来。”

  听了前因后果,林易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如果只是这个,好说。

  他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先打开公文包,把昨天连夜写的东西翻出来,放到桌上,然后用力一推,推到桌子对面的郭松眼前。

  等对方拿起文件,林易这才开头解释道:

  “其实这是一个预期的问题。”

  “我先说结论。”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甚至在未来20年的技术条件下,无人设备,也无法完全替代人来操作。”

  “无人设备能做的,就是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来进行运转。”

  “可以给他的程序加入一些思考的功能,但是,电耗不够!”

  “所以各位要做的,首先是降低预期,降低对无人设备的期待。”

  “不要期待他完全替换人,我们要期待的是,无人设备辅助人,帮人减轻压力。”

  “至于发展路线建议,军用品采购,我建议是量大管饱。”

  “甚至哪怕是在未来,无人设备的决定性因素,也是量大管饱。”

  郭松把这些话记下,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钢笔在期待这个词上划过,停留了一会儿,又抬起头说道:

  “好,假设我们现在降低了期待,以无人机为例,什么样才能算是量大管饱呢?”

  这个问题,让林易想起了前世俄罗斯和乌克兰起冲突时,两边都疯狂在浙省进货的名场面。

  组织好语言,林易笑着回答道:“一天100万吧!”

  他这里轻飘飘吐出的数字,却是让对面的一群人倒吸一口凉气。

  即便是一直保持冷静的郭松,在听见这话后,手也忍不住抖了一下。

  手中握着的钢笔将纸张划破,划出吱啦一声。

  他面无表情地放下钢笔,将被钢笔划破的纸张撕掉,塞进兜里,最后又拿起钢笔,问道:

  “你是在吹牛吗?”

  “不是!”林易摇摇头,先用手指指了一下自己,然后又抬手指了一下窗外:

  “我的工厂,现在的产能是每天1000台左右。”

  “这还是刚开始生产,原材料备货不足,销售端不足,各方劣势条件下形成的产量。”

  “如果走向稳定,一天,我一个工厂就能出1万到2万台。”

  “这东西到时候赚钱,肯定会有更多的公司跟上,也会有对应的原部件零件供应商跟上。”

  “在零部件能够满足供给的前提下,按照1000个企业计算,一天100万,每个企业只需要生产1000台就行。”

  “别告诉我960万平方公里,找不到1000个能够生产的企业。”

  这一次,郭松没有继续追问,而是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了几个计算式。

  100万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大,但如果细细划分一下,他突然就发现,100万这个数字并不多。

  叹一口气,他把这个数字写到笔记本上,接着又温和地问道:

  “你说大型的无人轰炸机有没有搞通?”

  “有!”

  “那大型无人歼击机呢?”

  “也有!”

  连续两个有,让郭松十分满意,他点点头,将目光投向左右两边的人:

  “我们暂时没什么问题了,得看看空军的同志和海军的同志。”

  郭松说完,主动挪动椅子,往后退了半步。

  最终,还是身穿蓝灰色的空军代表抢先开口:

  “假设,假设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了无人作战体系的建设。”

  “在战争一开始的阶段,对方就使出了全频段沉默。”

  “那你应该如何破局呢?”

  这个问题刚问完,林易立马跟上一个词:“光纤无人机!”

  光纤,对普通人而言,这东西很陌生,但是对在场这些人,这个词却并不陌生。

  得到林易的回应,刚才提出问题的人再度开口:

  “好,使用光纤,的确可以连接信号,让信号保持畅通。”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成本?”

  “如果采用光纤,仅仅是光纤的成本,或许就会超过无人机。”

  “这东西很便宜!”林易摇头,纠正了这个人的发言,纠正之后,他发现对面这一群人都用不信任的目光看着自己,又轻轻摇了一下脑袋,解释道:

  “光纤其实并不贵!”

  “现在这东西价格昂贵的原因,是因为研发成本还没有摊平,而且,需要在外面做保护层。”

  “用在无人机上面,只需要有中间那根丝就行,其他都不需要。”

  “成本自然会降一大截!”

  “你们今天所有的担忧,在成体系的工业化供应链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如果各位不信,我们可以打个赌!”

第270章 钱真不是问题!

  听说要打赌,对面的人挥挥手:“我们要以身作则,不能打赌!”

  “我们继续回到刚才的话题!”

  “你解决了强干扰环境下,无人机的作战问题。”

  “也解决了无人机的量产问题,那么我想问,你如何把这些东西投放到战场呢?”

  “或者说,你会用一个什么样的运输体系,来将这些东西投放到战场。”

  “卡车?火车?”

  问完问题,说话的这个人一双眼睛直勾勾盯着林易。

  林易被这目光盯着,总感觉浑身上下刺挠。

  他微微侧过身,将目光让开,随后他的目光就落到郭松身上,话语却是对着问话的空军代表:

  “想要将这些无人机快速投放到战场,火车和卡车都不行,只能使用运输机。”

  “不管是无人运输机,还是有人运输机都行。”

  “如果要进行覆盖式轰炸,那只需要把无人机运到目标上空,打开飞机舱门,将无人机丢下去就行。”

  “无人机在空中,按照之前设定好的算法展开,最后成群结队的向目标发起攻击。”

  “在无人机算法领域,这种攻击模式叫做蜂群。”

  “这种攻击模式,是小型无人机最有效,也是最恐怖的一种攻击模式。”

  “蜂群?”问话的人重复了一下这个词汇,他闭上眼,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然后又重重点头:

  “很不错的一个名字,也很贴合描述。”

  “下一个问题,抛开无人机,我们说无人设备。”

  “在阿美莉卡的电影里,有很多类似的设备,被操作者操作得如臂指使。”

  “只需要操作这一个念头,设备就可以按照操作者的想法,去执行任务。”

  “如果想要做到这种地步,我们还需要有哪些路要走?”

  “这东西需要脑机接口!”林易不假思索,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对方准备开口询问之前,他又补充道:

  “需要先在人脑上安装一个脑机接口,将人想问题时产生的脑电波,转换成电信号,然后传到设备里面。”

  “只有这样,人才能对设备如臂指使,但其实也做不到如臂指使,因为这东西存在延迟!”

  “而这,又涉及到生命科学领域,那并不是我擅长的领域。”

  正在听见林易说自己不擅长生命科学,提出问题的代表愣了愣,随后快速在笔记本上写下脑机两个大字。

  这两个大字写完,他往后挪了一下椅子:

  “我想问的都问完了,就看海军这边有没有什么想法。”

  这一句话,让众人都将目光转向海军的几个人。

  海军那边,坐在最中间的人翻开笔记本,做好记录的准备,然后看着笔记本向林易问道:

首节 上一节 365/6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全球挖矿

下一篇:职业?狗都不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