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末日模拟器,我以剑道证超凡

末日模拟器,我以剑道证超凡 第811节

  轰隆隆!

  几万人在山中行走,步调统一,有着林木遮蔽,以人的耳朵,只要有着几百米的距离,都是听不到半点动静的,也唯有山林之中的虫兽,他们的感知,远比人来的敏锐很多倍,直接四散而逃。

  而这一只队伍的行进速度,也是非常恐怖的,虽然哪怕是赵成,如今也不可能在山中直接开辟出一条直线道路出来,但他们所走的这条路,却是远比曾经进出南荒的通路,路程上,要短上一一半。

  一半的路程,相当于可以省去一半的时间。

  如今有着主力部队来迷惑敌人,就这省去的一半时间,完全可以攻敌于不备。

  当然,赵成并不打算攻打天绝关,天绝关的城墙之高,虽然比不过应天城,但也有其二分之一的高度。

  固然赵成手上有着雷火,只要舍得人命,哪怕敌人有火器,有炸弹,也能强行把城墙炸开。

  但他现在,手上的兵马却只有三万,枪更是只有一万支。

  而如今,天下群雄响应朝廷的诏书来讨伐他,就那天绝关中,军队至少有几十万。

  几十万军队,汇聚成一股,又有火器,哪怕这火器射程有限,但单靠堆人数,也足够把他的这些人马堆死了。

  毕竟,就算他破开了城墙,但要是杀入城中,城中的守军,依靠地利,和他打巷战的话,那种情况,他手中领先这个时代的步枪,反而无法发挥最大的效果。

  是以,赵成如今暗度陈仓,最大的目标,并非是天绝关,而是天绝关外,沿途守住了出南荒关隘的守军。

  这些人手中有枪有炮有雷火,且还在要道之上,建立碉堡。

  而那些要道,大多狭窄,他若不搞奇袭,倒也不是不能攻克,但那就完全是用人命堆了。

  想要一路推至天绝关下,怕是要被消耗掉五六万的精锐,至于敌人,一个碉堡驻守的守军,不过百多人,沿途百多个碉堡,加起来也不过万多人。

  这种亏本的仗赵成自然是不可能去打的。

  唯有打奇袭战,以极短的时间,让天绝关内的守军都来不及反应,就将入口处的人马端掉,切断地方的增援。

  而一旦夺取了关隘所在,那优势反而在赵成这一边了,这一万只步枪,哪怕只分出一半五千只出来,就足以挡住敌人的大军了,让他们短时间之内,难以前进半步。

  剩下的,自然就是前后夹击,将这出南荒的最大阻碍,给粉碎掉。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飞渡

  在山中行军约莫四日,大部队却是来到了一处巨大裂谷前面,裂谷两边的距离,不下两百米,至于深度,却似根本无法测量。

  这一个裂谷,几乎是将大半个连山山脉,都给截断了,在古老的传说里,这是极其遥远的年代,天上的仙佛神圣争斗,其中一位剑仙一剑落在大地上,于是就造就了这一条裂谷。

  但事实上,这一条裂谷却是在天地刚诞生时候就存在了,在获得了元始位格之后,赵成不仅仅是获得了某种力量的不断灌输,随着力量而来的,还有一些零散的知识。

  这些知识散乱到了极点,丝毫不成体系,但许多东西,却又不禁让人深思。

  当然,深思的不是赵成的道人之身,而是赵成的本体。

  固然两者一体两面,但为了迷惑魔胎加大投资,道人之身,却是许多东西都不知道,道人之身所知道的,都是他应该知道的。

  而在赵成的本体看来,这道峡谷,或许便是所谓的道伤,天地是一枚道果,而此峡谷,便是大道之伤。

  所以,漫长岁月以来,不管地质如何变化,这道裂谷,都是既没有加宽加深,但也没有半点缩小。

  这一点,其实是非常不合理的。

  但这个地方,位于深山,也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个东西罢了。

  而这个裂谷要是去绕行,所需要的行程,便直接增加了至少三分之二。

  不过,此刻,这大裂谷之上,却是有着一根粗大的绳索,这绳索通体用桐油炮制,内里还夹杂着钢丝,粗细上,有着成人手臂粗细。

  这根绳子,长度接近三百米,至于重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六千斤,一米的重量,便有二十斤。

  六千斤的东西,当初运到这里,便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至于这个东西是如何铺就的,却是先用大炮,把普通的绳子,直接打到了对面,又让人绕路,在另一边将绳子固定,之后用滑轮,将这六千斤的绳子,给运送过去,并固定住。

  而也唯有这样的绳子,才能百分百的保证三万大军,在短时间内,以滑索通过,而不出现任何的问题。

  是以,来到边缘处后,当即便有人,在绳索上,套上一个个的滑轮,这些滑轮连在一起,最后面还有一根结实的绳索,绳索连着一个绞盘,可以在滑轮过去后,再将滑轮牵引过来。

  再然后,便是一个个士兵,将自己绑在滑轮上的圆环上面,再然后,便是急速的滑向对面。

  为了应对今日,这些人,早在南荒的时候,便已经做过相关的训练,而如今,面对实战,虽然心里还有几分胆怯,但军令如山,此刻也容不得他们退却。

  自此,这一只队伍出南荒的最大天堑,便这样越过了。

  ……

  另一边,天绝关中,如今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此次刘光正点将,和以往却是截然不同,当初国舅势大,在人选上,刘光正也难以左右,而如今,却都是他一手任命了。

  此次讨贼,他却是点了三朝老臣孙元泰为帅,此人不但资历老,手段也是厉害,只是早在先帝还在的时候,他看透了朝廷之中的虚伪,是以直接挂印离去,逍遥山林。

  后面为了说动孙元泰出仕,刘光正也是费了不少功夫,这才请其出山,他这一二年,减除国舅羽翼能够这么顺利,也有对方几分功劳。

  至于刘光正为何知道这人的厉害,却是在他上一周目的时候,此人虽为曹正所得,但却忠于大苍,属于真正的保皇党,甚至,曹正之所以一直不篡逆,也有几分对方一直还活着的原因。

  这人也是个寿星。

  一直等到对方去世了五年,刘光正才算是彻底失去了所有的权威。

  孙元泰在的时候,他的日子虽然也不好过,但也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盼头和甜头的。

  而孙元泰的战功,也是显赫,其在曹正麾下,虽是文臣,但却一直干着打仗的活,最显赫的战绩,是平定北方的时候,以一万破八万,三擒三纵,后面面对边疆蛮夷入侵,其亦是大放异彩,使出了前所未有的“遛狗”战法,打的蛮夷,精疲力尽,乃至是,直到其死前,都再也不敢南下而牧马。

  又忠心耿耿,又有能力,能文能武,这样的人,刘光正要是错过了,那就无疑是真的昏头了,没救了的那种。

  这一场南征,主帅是孙元泰,天下的群雄都知道对方的厉害,是以没什么意见,但两个副帅的人选,就让很多人不服了,其中一个,是青州的曹正,还有一个,却是东州的孙万。

  孙万和孙元泰虽然都姓孙,但却没有半点的关系。

  而在此事之前,孙万虽然也有一些名声,但并不大。

  甚至,不要说孙万了,就连曹正,都有许多人感觉其资历太浅了,难以服众。

  只是如今朝廷已经有了一些权威,外加大家都在买朝廷的军火,是以暂时也不好有异议,只待是这两人行差踏错,出了什么差错,再行动手。

  至于曹正,他其实是不想来的,至于原因,这一次倒不是他预感到了什么,而是着实被上一次的灭世神雷给吓到了。

  其他的群雄,都远在他方,虽然死的也有他们的人,甚至是他们的儿子侄子兄弟,但到底是隔了一层,而人命,在这乱世之中,对于上位者而言,不过是一个数字罢了。

  就这天下各地,但凡一场饥荒,死的人,那都是在百万以上,但又有几个上位者动容?!

  而曹正,却是亲眼见到,先是一个好像太阳一样的巨大火球从大地上亮起,然后是一根不知道有几千丈的火柱,直冲云霄,似乎将天都烧破了。

  当时看了这个景象之后,他一连好几个月,都没有睡一个好觉,一个个晚上,一闭上眼,便见太阳将自己吞没。

  毕竟,他当时要是但凡晚走个一两个,或许便已经化作一具焦尸了。

  他曹正,虽然有野心,但更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

  恰如他当初还在京城的时候,第一眼看到太后,就很心动,但他却知道压抑欲望,半点都不会表露。

  虽然后续的事情传开,天下皆知,这一场大爆炸,是一位金仙一身殉道,是再也不能复制的,但依然是让曹正,难以生出与之敌对的想法。

  是以,如今他虽然是副帅,但却有偷偷的让人去给李通海送药了,还是老一套,但里面的意思,却是既然不同了。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谁赢就帮谁

  “当归,当归,这个曹正……”

  应天城中,李通海拿着药材把玩。

  这已经是曹正给他第二次送药了,两次送的都是同一个东西,但里面的含义,却是完全不同的。

  上一次,时值黄天道风雨飘摇,大厦将倾,曹正送药,却是想要招降,甚至哪怕他当时不降,有着这个伏笔,然后黄天事败,曹正若是再来招揽,也总会多上一分情分。

  而这一次,却是应天大军,势不可挡,大军虽然只有六十万,但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可以可以称百万。

  百万大军出南荒!

  何等浩浩荡荡!

  这个时候,曹正再送,却不是劝降了,而是有着投诚的意思。

  “文轩,你怎么看?!”

  李通海将手中的药材放下,突然问道。

  这件书房,此刻除了他,还有一个年轻人,这个人叫高文轩,是李通海两年前,去望月县视察时候,发现的良才。

  后面李通海略作考验,察觉此人虽然出生低微但却无比聪慧,更重要的,是秉性刚正,有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以,李通海便将沈青收为了学生,并赐下表字,文轩,是为沈文轩。

  而沈文轩后续近两年时间,也没有让李通海失望,不但刻苦好学,且面对事情,思维敏捷,往往可以提出与常人不一样的见解,是以从半年前开始,李通海就干脆的将沈文轩带着身边,耳濡目染,言传身教。

  “此事,两分可能有诈,八分可能是真的。”

  沈文轩略作思索后,才不疾不徐的说道。

  两年前的时候,沈文轩那时候虽然聪慧,但却不够沉稳,而如今,却是已经养出了如磐石一般的沉稳气质。

  见到自己的学生如此作态,李通海心中也不由暗暗点头,这辈子,他也收了不少学生,但没有一个,能如沈文轩一般,让他这么满意。

  而他培养沈文轩,一方面是因为欣赏这个年轻人,二却是为了大业计,别看如今的新国很繁盛,但他若是死了,文官之中,就没人可以扛鼎了。

  别看他现在,身体还不错,但事实上,他已经五十多岁了,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他常年随军征战,还未必可以活到七十岁。

  至于说,日后若是新国占据神州,不再是在一地称王,而是成就帝业,但新国的路线不用以往,这个时代旧的那些读书人,都是可用,而不能重用,不然日后定出大乱。

  想要国家安定,后续的权力中枢,必须要从受到新式教育的年轻人里面挑选。

  至于他自己的儿子,除去皇位、王位之外,再大的官,也不存在父死子继的说法。

  哪怕皇帝不忌惮,这世上,也少有虎父虎子之事,多是虎父犬子。

  李通海儿子有三个,女儿有两个,其中女儿已经嫁出,不用提,三个儿子,战死了一个,还有两个,但剩下的两个,你让他们治理一县,那定然是可以治理的井井有条,但让他们治理一州,那便是不行了,定然是各种出差错,要是治理一国,那就是让他们去死。

  是以在认知到这一点后,李通海就早早的和自己两个儿子说清楚了,他的两子,也并不痴愚,也是很聪慧的那种,毕竟能把一县治理好,已经超越许多人了。

  与其行差踏错万劫不复,反倒是不如把小家经营好,有着从龙之功,少不了李家的富贵。

  “哦!两分何在?八分又何在?!”

  李通海继续问道,却是有着考教的意思。

  “有道是兵不厌诈,事无绝对,所以有此两分。”

首节 上一节 811/10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末日文字游戏里救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