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

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 第117节

  毕竟现在社会各界经济方面的压力太大,已经快要没办法给这一代老人养老了。

  很快退休者们也发现,政府规定的劳动量并不大。

  特别是农村地区,因为农村养老保险本来就不多,就算是到了所谓的退休年龄,他们也依旧要进行足够多的劳动,才能养活自己。

  他们的正常劳动量比国内,以及PDC对退休人员的劳动量要求大多了,所以该政策在农村地区根本就没引起什么波澜。

  而城市地区,退休人员的劳动一般以环境卫生,各种便民服务为主,因为工作量不是很大,也不耽误跳广场舞和遛弯儿,所以反对声音还会有,却不多了。

  毕竟老人们也知道,这是在为儿孙们分担压力。

  根据相关的政策,姜宇作为面壁者,父母可以免除退休后的劳动。

  不过老两口都表示,不愿意搞特殊。

  而且老两口都觉得有事情做,比闷在家里强,所以都属于退休者劳动人员中,比较积极的份子。

  另外姜宇父母的一些观念跟杨冬有一定差别,这个姜宇早就打过预防针,虽然会产生些不理解,但好在并未产生矛盾。

  不过住在家里总是有些不自在,于是在家里住了半个月后,姜宇便跟父母辞行,准备去渡蜜月。

  临行前的一晚,姜宇母亲胡慧兰特意做了一桌子菜。

  得益于人工淀粉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开发,用粮票的时间被延后了。

  但是粮食产量逐年下降,这是一个事实。

  所以当粮食的价格越来越高的时候,价格低廉的淀粉食物出现了。

  以前有些接受不了人工淀粉的人,也开始偶尔购买人工淀粉食物,以缓解经济压力。

  关于这一点,姜宇还问过齐光禄,最近几年没听说发生特大型灾害,为什么粮食会减产?

  齐光禄回答说:“我国不管是东西还是南北跨度都比较大,致使气候条件复杂,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灾害发生。

  “只不过现在的再分配机制比较先进,自然灾害产生的损失很快就会被抹平,很少会发生影响整个国内的灾害,所以大部分人,对灾害的认知都不高。

  “虽然灾害会被高效的政府机能抹平,但是灾害产生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粮食损失。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最近几年几乎没有对农业的投资,连灌溉设备的维护费用都在逐年缩减。

  “水利设施的老化,会增加种植的成本,并会影响粮食产量。

  “同时因为减少了对民间资本的支持力度,小化肥厂纷纷倒闭,大厂形成垄断,化肥价格过高,也会影响产量和成本。”

  姜宇了解详情后,此时也就没有下文了,这是人类高速发展必须承受的弊端。

  姜宇倒是长出了口气,好在人工淀粉先一步被研发出来了,这个弊端倒是在承受范围之内。

  粮食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副食品的价格却一直在飞速上涨。

  中国国内水果的价格,大概涨到日本国内同类商品的二分之一。肉类和蛋类的价格,也大概涨到了韩国国内同类商品的三分之二左右。(这是一个不太好笑的笑话。)

  胡慧兰做的这一桌子菜,可以说是“斥巨资”,连年夜饭都没这么丰盛。

  餐桌上,姜文焕开了一瓶一直没舍得喝的高粱酒,跟姜宇一人倒了一杯。

  老爷子微笑道:“你们两个都是做大事的人,我们做父母的自然不能把你们圈在家里。

  “不过要记住,家就在这里,在外面累了,就回来歇歇。”

  胡慧兰拿出了一个布包,递给杨冬:“这是我刚嫁到姜家的时候,小宇的奶奶给我的,说以后要让我传给她的孙媳妇。”

  杨冬打开布包,是个银手镯。

  “别嫌弃,”胡慧兰笑道:“那个时候也没什么好东西。

  “本来我是要给你打个金手镯的,不过我们两口子商量了一下,还是找人修了修这个银手镯。

  “这是上辈人的一个心愿,你留着做个念想。”

  杨冬收起手镯:“谢谢。”

  感谢的话,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不过她能感受得到这个手镯的重量。

  就像是当年叶文洁给姜宇的烟斗一样,本身是不值钱的,但却有特殊的意义。

  同时,杨冬又有些愧疚,因为她没办法达成姜宇母亲的心愿,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或者成为姜宇的贤内助。

  她有自己的追求,不可能委身于家庭的琐碎当中。

  不过杨冬还是收下了,她不愿意看到姜宇的母亲失望。

  胡慧兰笑道:“现在日新月异,我们都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想法了。

  “本来我还想着抱孙子,不过现在看来是够呛了。

  “别管我们的想法,你们一定要好好的。”

  姜宇和杨冬连连点头,接着姜文焕换了个话题,餐桌上的气氛才不再这么沉重了。

  次日,姜宇和杨冬去了欧洲,来到了罗辑的伊甸园渡蜜月。

  杨冬看到这里的美景后,确实很惊喜:“有时候,我也会感慨,我所追赶的让我错过了太多的美景。

  “不过这次,应该能把我之前错过的,全部弥补上。”

  姜宇笑道:“我们暂时把所有的工作、追求抛到一边,享受一下生活。”

  杨冬点了点头,头一次对享受生活有了明确的目标。

  PDC的轮值主席伽尔宁,以及罗辑跟PDC的联络人坎特,都在这里建了新的木屋。

  据说他们准备退休之后,就到这里来隐居,他们的工作都属于退休后免除强制劳动的范围,倒是可以无忧无虑的养老。

  现在,这里只有姜宇和杨冬,以及保护他们的工作人员。

  清晨,他们早起去看日出,中午,他们在木屋里看书,傍晚,他们在湖边散步。

  这里的一切像是有魔力,让人可以忘记外界的所有烦恼。

  但是,姜宇职责所在,外界的烦恼会自己找上门来。

第179章 存在

  狄风懿带着火星发来的视频来到伊甸园的时候,是一个宁静的下午。

  他看到姜宇半躺在树荫下,盯着不远处的鱼竿。

  杨冬坐在姜宇身边看书。

  很奇怪的是,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但是他们之间的气氛,却又一点儿也不显得冷漠。

  那种宁静感和自如感,仿佛洗涤了狄风懿内心的一切浮躁。

  如果不是情非得已,狄风懿不愿意打扰姜宇的这份宁静。

  他一直在姜宇身边,知道姜宇为了面壁计划付出了太多,姜宇早该休息一下了。

  但是,休息到此为止了。

  狄风懿走过去,刚要开口,姜宇却先道:“等等,让我再钓一条鱼。”

  狄风懿点了点头,回到木屋等待姜宇。

  很快,鱼竿晃动,姜宇开始收杆,杨冬帮他把鱼捞了上来。

  姜宇把鱼钩解下来,看着活蹦乱跳的鱼微笑道:“晚上应该吃不到它了,把它放了吧。”

  杨冬点了点头,把渔网递给了姜宇。

  姜宇一边走进湖里放生一边道:“我要去工作了。”

  “我也要准备去冬眠了,”杨冬笑道:“这段日子我很开心,没什么好遗憾的,把这段时光当做我们一起的美好时光吧。”

  姜宇看着鱼回到了水中,迅速游开:“因为短暂,所以才珍贵。”

  说完,他回到岸上,挽着杨冬的手回到木屋,并迅速打点好了行囊,当晚就离开了这片世外桃源。

  在回国的路上,姜宇就观看了从火星发回来的视频。

  ……

  视频的背景,是火星基地里不是很宽阔的活动室。

  活动室的墙壁和一切应用之物的颜色,都是冷色调,整个环境看上去都有些冷峻。

  游浩明最先发言道:“我们已经在发出智慧信号的区域寻找了六个月,但依旧一无所获。”

  能想到的方法他们几乎全都试过了,包括简单的挖掘、钻探,甚至还用到了爆破,以及各种精密仪器的探测。

  可是,什么也没有找到。

  洛尔福还祈祷了两个多小时,请上帝帮帮他们,可惜上帝没显灵。

  游浩明接着道:“对方预留给我们的时间只剩下了十天左右,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搜索方法?或者对对方之前给的提示,有什么新的解读?”

  坐在左侧,短发多少有些油腻的西奥一脸疲倦道:“西昌方面猜测对方是碳基生命的祖源,他们的身体结构可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不过还有一个可能,如果对方并不是碳基生命,是硅基生命呢?

  “是我们可能无法用肉眼看到的气态生命呢?

  “或者说,他们已经脱离了生命体,只剩下一组有意识的思维呢?”

  胡子拉碴的彼什克夫,双眼有些发红,也是一副没休息好的样子,他摆了摆手道:

  “不管他们是什么生物,他们向地球发射电磁波信号的装置,我们总能观察的到吧!”

  西奥多不以为然:“对方的科技可能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就像对方第二次向地球发送信息的时候,我们调集了所有卫星,都没有找到他们的发送设备。

  “所以不能以地球的科技水平,来看待对方的科技设备。”

  彼什科夫皱了皱眉头:“我不这么认为!对方第二次跟地球联系的时候,显然可以进行时空操作。

  “如果对方已经得到了大统一理论,打开了其他维度的大门呢?那么我们寻找对方的切入点,就只有从他们的设备上入手。”

  消瘦了一圈的洛尔福也不太认同彼什科夫的观点:“我们已经找了这么久,事实证明,他们的设备我们是观察不到的!”

  彼什科夫疲倦的靠到椅背上:“或许我们忽略了什么,但他们的通讯设施总算是个突破口。

  “如果正如你所说,对方的生命形态是我们观察不到的,那我们该怎么搜索?”

  西奥多和洛尔福沉默了,两人有些无助的看向抱着膀子沉思的游浩明,彼什科夫也吵够了,喝了口水也看向游浩明。

  游浩明的精神面貌在宇航员中是最好的,起码脸上很干净没有胡须。

首节 上一节 117/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末日:我的技能愈发变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