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第1401节
于是众人就开始了猜想,副帅尚且如此待遇,那身为主帅的薛绍呢?
武则天没有说。只在郭元振和薛楚玉都到了之后,叫薛绍等人随她一同起驾去往内廷,到九州池登舟游湖。
龙舟上歌舞升平美酒佳肴,武则天亲自把盏为众人劝酒,这样的殊荣待遇,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到的。
席间,武则天还宣布了两项重要的封敕,论弓仁和薛楚玉都晋升为开国郡公,论弓仁更是取代了武攸归,官拜右羽林卫大将军,成为了护卫宫廷的一员御林重将,直接与李多祚平起平座了。
论弓仁非常的惊讶,他没想到自己初来乍道就能得到如此的重用。他百般推辞,但在武则天和薛绍等人的劝说之下,只好接受了。
薛绍心里很清楚,武则天对论弓仁的特殊重用,其实一点都不奇怪。首先论弓仁有杰出的军事才能,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论弓仁是番国降将,他在朝堂之上没有根基也什么复杂的关系网,这样一来他就很容易死心效力于女皇,并且不受其他政治派系的影响。
御林军大将,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李多祚的情况,与论弓仁也是极其相似的。
但是终究,论弓仁也不是石头缝里迸出来的。他的归降和来历,又和薛绍脱不了干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武则天又一次对薛绍表达了肯定和信任。
在如今这个夺嫡之争的节骨眼上,武则天废武攸归而用论弓仁,其暗含的政治意义更是非凡。她仿佛是在表达一项意志:武家的侄儿们,从此不要再幻想凭借御林军发动兵变,来上演夺位的戏码了!
但究竟该要如何奖赏和安置薛绍?
武则天仍是没说。
游船之后,武则天又带领众人登岛,来到了瑶光殿。这里凉风悠悠景色宜人,是一处上佳的“避暑山庄”。到了这里,武则天让众臣先行游玩一阵,自己要去更衣休憩片刻。
郭元振早就忍不住了,这时总算捉到机会,私下问薛绍道:“你觉得,陛下会如何给你加官进爵呢?”
“拜相我不愿意,一品赵国公已经没得再加。”薛绍笑道,“说不定赏我几个天姿国色的美女呢?”
“得了吧!”郭元振直撇嘴,“你吃得消吗?”
“还真有点吃不消了。”薛绍笑道,“要不分你几个?”
“好啊好啊好啊!”
“滚!”
郭元振的脸皮直抽筋,“一天之内,叫我滚了两次!”
“你再瞎逼逼,还有第三次。”
正在这时,一名宦官来叫薛绍去女皇面前听唤。
郭元振啧啧道:“这是要偷偷的打赏了。”
“别胡说。”薛绍瞪了他一眼,“回朝做官第一课,管好你那张破嘴!”
郭元振嘿嘿直笑,“行,下官受教了。”
薛绍跟着宦官进了殿,武则天已经换了一身衣服坐着等他。薛绍进去一看,上官婉儿也在。
两人四眼一触,薛绍就感觉心中像是有一道电流掠过一样,每个细胞都不安分起来。如果没有武则天在场,薛绍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把她紧紧抱住,然后为所欲为。
奇怪,为何婉儿总能给我这样的感觉?薛绍心中暗叹不已,她真是我命里的魔星啊!
“薛郎,那些人肯定都在猜测吧?”武则天发声了,说道,“朕该要如何奖赏你这位,立下了不世奇功的主帅呢?”
薛绍笑道:“陛下是知道的,臣做不来宰相,也不缺钱花,除了钓鱼也没什么别的什么爱好。不如就赏个鱼塘给我吧?”
“那不行。赏罚不均,天下人都要指责于朕了。”武则天道,“朕打算,封你为王!”
...
第1016章 子非鱼
封王?
这大概是薛绍这辈子,听过的最冷的笑话了。
从李世民时代起,封王就成了一件极度严肃的事情,“王”也是一个被君王极力削弱与打压的群体。武则天本人诛杀的王就最多,李家的龙子龙孙被她灭了一大半。另外,异姓不封王虽然没能成为铁规,但近年来除了归降的异族大酋长被虚封为郡王,还真没有异姓被封王的先例。
薛绍如果失心疯了,才会把武则天的这一句客气话当真。于是他说道:“陛下,这万万使不得!”
“朕愿意为你破格一次。”武则天道,“有何不可?”
“陛下,这个格还是不破为妙。”薛绍道,“除了归降的番王可虚授王爵,王,首先要讲求血统。这既是朝廷的宗法制度,也是天下子民心中的共识。陛下大可不必为了臣一人,与满朝文武及天下人为敌。陛下若执意如此,臣非但不敢受爵,还会惶恐不得终日了。”
武则天皱眉沉思了片刻,说道:“那你就出任文昌左相。二选一,没有别的余地。”
薛绍一怔,文昌左相,也就是尚书左仆射,这曾经是武承嗣的官职。
尚书台的最高长官原本是尚书令,主管尚书六部工作之全局,相当于国务院总理。但因为李世民曾经担任过这一官职,因此从唐朝开始朝廷就不再设用尚书令,而是改用尚书左右仆射来代行尚书令的职能。相比于中书省的中书令和门下省的侍中,尚书仆射手中的实权更大,是当之无愧的百僚之首。曾经卫国公李靖就曾担任这一官职。
薛绍这下真的为难了。不受王爵就得出任文昌左相,这左右都是把自己置到了风口浪尖。
不是薛绍没有上进心,当真不想当宰相,而是现在时机不对。他自己本来就手握重兵领袖军方,如果再兼任文昌左相,那绝对是朝堂之上一言九鼎的首辅宰相。
到时,万一武则天逼着自己表态,立谁为储怎么办?
说立武承嗣,那是自掘坟墓。
说立皇嗣李旦,那本来就是薛绍的大舅子,再加上拥立之功,从此太子与宰相大军帅联为一体,身为皇帝的武则天还能淡定吗?哪怕是说立庐陵王,也是同样的效果,而且这拥立之功还要更为突出。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薛绍拒绝为相。再者,武则天任用宰相之多、更换宰相之勤、虐杀宰相之狠,也是冠绝历史的。薛绍如果在暗处,还能出手保护一下受冤的忠臣义士,就像以前救护张虔勖等人一样。但如果是自己做了宰相,那一言一行都要受到女皇和满朝文武的严密监督,宰相的任何立场都将是强烈的政治意志。再敢插手此类事件,那就是相权与皇权的强烈冲突。到时就像是裴炎一样,和女皇不可能谋得共存。
这些年来薛绍一直不肯拜相,就是出于这些考虑。现在武则天咄咄逼人非要逼着自己出任文昌左相,薛绍都在心里后悔——早知道青海湖那一仗我就不打了!
“你为何不语?”武则天道,“但有想法,不妨明说。”
“陛下,恕臣无礼。”薛绍道,“臣是不绝对不会出任宰相的。”